作者:梨庐浅
虽然只有一根,这几个人也都是高兴的,一边道谢,一边就拿了钱出来。
那边的虎子也想要买,可他这次没带钱,想要回去拿,又怕一会儿没了,一边往嘴里塞火腿,一边说:“姐姐,你可要给我留上一根,一回我就让我爷爷过来拿了钱来。”
要是能多买些就好了,也能给在府里当差的娘送一根。
路管事就算了。
他喜欢他娘。
吴娘子和二郎君都吃了不少的烤鸭,吴娘子就想着去外头消消食,可二郎君急着要给赵郎君写信,就让吴娘子自个儿先去。
这么好吃的烤鸭,他要是写信给赵郎君,定然是能把他馋的不行。
吴娘子一听,也就不愿意动弹,又懒懒地回了屋子。
“要不妈妈去园子里看看,郎君马上要走,看看可有什么新鲜的花儿可以摘了戴。”
时下人,不管娘子还是郎君,都是要簪花的。
吴娘子很喜欢给二郎君找了花来戴。
戴妈妈就笑眯眯的应了。
赵郎君家离他们并不远,二郎君的信没多大一会儿就送到了赵郎君的府上。
赵府里,几个郎君正在读书说话。
这王、谢两个郎君因着家在临安那边,赵郎君就邀请他们来府里过节。
赵郎君为人大方,大家都愿意同他打交道,王、谢两个郎君推辞一番之后,两个人也就答应了下来。
只是他们正在聊天喝茶的时候,二郎君就派身边的小厮特地送了信过来给赵郎君。
两个人也是听说赵郎君和二郎君有那等关系的,见赵郎君接了那信之后,一会儿咧着嘴笑,一会儿拍案叫绝,就互相对了个眼神。
平日里他们给赵郎君送信,可没见赵郎君这样激动过。
果然是因着送的人不对才这样。
再看赵郎君的时候,他们的神情中就带了几分惋惜。
可惜郎有情,另一个郎已经娶了亲,有了娇娘子在侧。
赵郎君一点也不知道这两个好友在想什么,只是见他们打量自己的目光有些奇怪,想起来之前在国子学的时候,他们偶尔也会流露出这样的目光,倒是让人好奇的很。
不过他也没追问,此时心里面,完全被二郎君信中说的那什么南烤鸭和北烤鸭给占据了。
他自然知道烤鸭,也曾经吃过,只是那难免会带着些鸭子的腥味,赵郎君并不喜欢。
可二郎君信上说的那什么南烤鸭、北烤鸭,光吃法他就没听说过,又听闻这两个鸭子做法不同,味道也就天差地别,府里还因着到底想吃南烤鸭还是北烤鸭发生了争执。
赵郎君一直坐立难安起来,可偏府上有两个好友,也不好抛下他们直接去找二郎君。
可要是不去的话,他觉得一晚上都睡不着。
谢郎君看出来赵郎君这样坐立难安,就出声问:“赵兄,可是想去找梁兄?”
赵郎君不好意思的点头:“是,他在信中说了,府上的厨娘做了些吃食,很是诱人。”
谢郎君和王郎君对视一眼,知道怕是那什么吃食是假,两个人想见面才是真。
互相咳嗽一声,他们两个也不做这讨人嫌的事情,就说中秋节已然过完,想着早些回国子学。
赵郎君是个热情好客的,不想自己让两个人早早的回去,就说:“我让人带个信问问梁兄是否方便,咱们一块去。”
王郎君脱口而出:“这怕是不好,会扰了二位的兴致。”
赵郎君奇怪:“咱们同在一个地方读书,又都互相认识,何来扰了兴致这一说?”
王郎君自知说错了话,赶紧说:“若是方便的话,咱们就去国公府讨杯茶。”
至于那什么吃食,两个人都没放在心上。
赵郎君是个爱吃的,整个汴京城里怕是没他不知道的好吃的。
国公府听说倒是有两个从御膳房出来的嬷嬷,不过似乎在老太太跟前,难不成是要吃那两个宫里的嬷嬷做出来的吃食?
小厮回去同二郎君一说,二郎君就应承了下来,忙让谢青去问问,林杏月可还能做那烤鸭出来。
他自个儿也没吃够呢。
林杏月才把月饼做好,打算好好的歇息一下,二郎君派人来问,想了想,就仔细地问了谢青是谁要来。
谢青就把赵郎君他们几个人说了出来,林杏月想了想,再做烤鸭实在是麻烦的很,怕也来不及,倒不如做了那火锅。
谢青又如是的去回二郎君说了。
二郎君听到做烤鸭已经来不及,心里虽然失望,却也好奇起来那火锅,想着应该和那暖锅差不多,都是把各种食材放在锅里面。
二郎君跟着赵郎君出去的时候,也在外面吃过这个东西,不过味道只是一般般,也没尝出来有多好吃。
不过既然是林小娘子做的,说不得味道要比其他地方好。
【作者有话说】
还说多码字,多更新呢,我这跟着家里人出来,存稿都不剩下什么了,心慌慌[心碎]
71
第71章
◎火锅◎
林杏月去大厨房那边看了看,想着锅底要用什么做。
这锅子要想好吃,锅底是最重要的,光想想以前吃的那牛油锅底,又辣又香,就馋的人流口水。
大厨房那边是有牛油的,这牛是重要的生产劳动力,除非是老死病死,不然不能被宰杀。
可国公府的库房里并不是没有牛油。
林杏月就直接去找石婆婆,说是二郎君要宴请,想用一些牛油。
石婆婆立刻就打开了库房,让林杏月尽管拿去。
她倒不是对人人都这样爽快,除了是给二郎君做的东西的原因之外,也是因着林杏月会做人,每次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不忘了给她一份。
别看她在这里管着库房,平日里又不怎么说话,可什么事情都心里门清。
有的人天生就长着一双势利眼,哪怕在和你说话,那眼睛也是长在头顶上,不知道心里盘算什么。
说不得哪天就被人给卖了。
可林杏月却没有,就连那些做活的丫鬟婆子,她从来都是笑盈盈的,和气地说着话。
听说那几个拜了她当师父的人,她也是不让叫师父,只让称呼名字,本事却是倾囊相授地教着。
林杏月不知道石婆婆心里的想法,挑了些牛油之后,要了不少的羊肉、香薰、豆腐和各种菜蔬,剩下的比如豆皮这些,她们家都是有的。
走之前,石婆婆又指着那边的鱼:“可是要用些鱼来?这鱼也是才送来没多长时间,一直用冰镇着呢。”
大厨房里的这些鱼从外头买回来,都是先养着,等什么时候主子吃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现杀。
这样的肉才能鲜美。
林杏月果真就过去挑了几条,一条用来切成鱼片来涮,另一条就是要打些鱼丸。
顺便又拿了些虾。
这鱼丸做的时候虽然麻烦,可味道鲜美,且一通百通,那些个丸子做起来都是大差不差的。
难得有这样好上手的机会,林杏月打算去小厨房把她那些徒弟叫来。
还没走到那边,先撞上了董婆子他们。
几个人正是借着帮忙的名义,要来林杏月这里学习手艺。
“就是咱们不来,那些个丫鬟婆子还催着咱们,说也许久没来找你学了。”
“是呢,一个个的比咱们都要上进。”
他们那些人,催着几个人来找林杏月,想学那烤鸭怎么做。
要是学会了,就是路管事不给他们鸭子,他们也想自儿个掏了钱出来吃。
“那行,回头等得了空你们再来学,今儿确实是要让你们帮忙做那锅子呢。”
“行,咱们可是想吃的很呢!”
巷子口大树下好些个人都看到林杏月带着一群人往家里走,脸上不由带出了几分羡慕来。
“这是谁又要了好吃的,要这么多人过去帮忙?”
“你没听说吗,是二郎君同窗,赵家的那个小郎君要过来。”
“哎哟,竟然是赵家的小郎君!我也听说过这郎君的名头,可是一个老饕餮呢。”
“谁说不是,就算不是个老饕餮,人家巴巴的来咱们府里,要是招待不周,回头怕是要笑话咱们的。”
“林小娘子,可还要有人打下手,我劈柴烧火样样都行。”
还有人看见了林杏月就毛遂自荐,恨不得也被林杏月带走。
“谁不会烧火做饭,这也值得你说出来,且边儿去。”
这人可不就是打着去帮忙的名义,不用多吃,只要一两口,让他过过嘴瘾就行。
陈妈妈在家里听说了,就赶紧催着她女儿起来。
“咱们也过去看看,我和你说了,要是能拜了她当师父,你这后半辈子就不用发愁了。”
陈妈妈的女儿却是娇养长大的,家里也有一个小丫鬟伺候,最是不愿意学那灶上的手艺。
陈妈妈每回来教她,她都要耷拉着一张脸,不情不愿地学着。
又听说还要跟着那林杏月学,岁数和她差不多,更加不愿,躺在床上没动地方。
陈妈妈催了几次,她都不动,就要上手去拉。
“你个懒货,都这样大了,马上就要进府,手艺还是没一点长进,我怎生把你往大厨房领?”
“不领就不领,我在家也挺好,再说那林小娘子可是教了小厨房好些人,我去了,不就是跟小厨房那些人一块儿学?”
陈妈妈掐着腰,板着脸:“怎么??和她们一块儿学,丢了你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