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庐浅
自然上门,打的也是要给老太太请安的名号。
距上次中秋节才过去没几天,二老爷和钱大娘子自然的姿态要摆得足些,不然别说他们会不会被人戳脊梁骨。
就是绵姐儿,听说最近也是被皇后娘娘罚抄了书,关在了宫里不让出门。
钱大娘子一想起来就揪心的很。
两个人的气色显然没有头几日那样的好,偏肚子又是饥肠辘辘,那小丫鬟也只知道上茶水,连点心也不懂得给上一些。
钱大娘子在这里头的事知道的更少,只听二老爷说,抓住了大老爷的把柄,要过来问老太太,这才急忙换了身衣裳,匆匆的赶来。
老太太把他们晾在了偏厅,好一会儿没个动静。
钱大娘子心脏就突突的跳起来,问一旁的小丫鬟:“老太太可是在用饭?”
小丫鬟想了想,觉得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点了下头。
二老爷气定神闲的说:“左右这用饭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咱们只管等着就是。”
那丫鬟这时候就加了一句:“咱们老太太是在和大娘子一块用锅子,怕是还得等一会儿。”
一听这个,别说钱大娘子,就是二老爷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和大娘子,你可是没说错?”
小丫鬟不过是听了慧莺姐姐们这样说的,才加了这么一句,见两个人反应都这样大,只能懵懵懂懂的点了个头。
二老爷和钱娘子对视了一眼,在这里不好直接说出来,可这两个人都觉得是稀奇的很。
谁不知道老太太十分不待见这个媳妇,婆媳两个见了面,那是能互相给气个半死了。
二老爷转念一想,这不就是说他打听到的消息是真的。
看来大老爷真的在外头养了个外室,不然这大娘子也不能巴巴的过来老太太这边。
二老爷更不着急了,让小丫鬟给他添了一杯茶,慢悠悠的品着。
钱大娘子听了也很是意外,意外之后就又觉得几分酸溜溜的。
黄婆子吃了那肠粉之后,觉得身上碰到的地方都没那么难受了。
可惜肠粉就那么一点,她根本就没吃够。
外面的米皮好吃,里面的各种配菜好吃,尤其那酱汁,也不知道怎么做的。
她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见外头院子里没人,一股脑地就起来。
黄婆子觉得她得出去外头说一说。
得让其他人知道,她吃到了那肠粉。
听黄大树那意思,这东西应当还没有其他人吃到。
黄婆子走了两步,就碰到了黄娘子。
“娘,你身上不难受了?”
黄婆子一惊,赶紧抬起头看黄娘子。
她额头上碰着一个大包,看起来就有几分吓人。
“不疼了,吃了那肠粉就不疼了。”
“叫娘说的,那肠粉比灵丹妙药还要顶用了。”
黄婆子听了,小声的嘟囔,“可不就是和灵丹妙药一样,那样好吃,去哪里找。”
黄娘子也觉得肠粉好吃,她和黄大树就分吃了一个,黄婆子可是吃了足足两个。
吃的时候黄婆子也是这样说的,说吃了就没那么难受。
黄大树心疼黄婆子,就把他的那份肠粉给了她。
黄娘子都不知道要说什么:“那行,回头要是难受了,我再去找月姐儿给你做了来。”
黄婆子喜滋滋的答应。
出了门,就碰到了罗老汉。
“先前我可是听见了,你吃了什么好东西?还说什么灵丹妙药。”
黄婆子得意的压低声音:“是肠粉!你可是听说过?”
林金兰拿着肠粉过来,一份给了扫儿和洒儿,一份给了管事嬷嬷。
嬷嬷以前对林金兰可是横挑眉毛竖挑眼,如今却是看她哪里都顺眼。
“这是什么?”
“肠粉,我妹子才做出来的,别的地方哪里都没有。”
管事嬷嬷一听,都不舍得吃了,也不嫌林金兰天天的不干活,拿着就往回走。
她留着给她才生了孩子的女儿吃。
只这一份太少了,管事嬷嬷就把目光停在她的那两个干女儿身上。
最后看到一旁的林金兰,到底什么也没说,又收了回来。
算了,得罪了林金兰,以后这样的好东西可是再没得吃了。
【作者有话说】
[比心][比心]
75
第75章
◎热干面◎
二老爷和钱大娘子等了好大一会儿,还是不见老太太和周大娘子过来,二老爷就又忍不住去问那小丫鬟:“这锅子要吃这么久?”
小丫鬟恭恭敬敬的说:“回二老爷,这锅子可是咱们大厨房林小娘子做的,滋味不知有多好,听说光闻那味道就香的很,自然吃的时间要长上许多。”
二老爷也没吃饭,刚听小丫鬟这么一说,肚子的馋虫被勾上来几分,心里却不以为意。
“这能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个锅子。”
两个人是来兴师问罪的,却也不敢直接闯到老太太那边屋子里,嘟囔两句之后只能又重新的坐下。
就这样等着的时候,硬生生的喝了不少的茶水。
肚子倒是灌了个水饱。
周大娘子擦了擦嘴,她肚子里吃的差不多,就想起来刚才小丫鬟说的二老爷来的事。
她有些担心:“老太太,西府那边这时候过来,可不就是知道了什么。”
“天底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知道了就知道了,只要不影响宫里的榴姐儿,随她们去闹。”
周大娘子心里还是有几分担心,老太太却挥了挥手,让慧莺过去传个话。
“就说咱们乏了,不用她们来请安。”
周大娘子诧异起来,二老爷她们可是等的时候不短了。
只这样晾着,最后竟然连人也不见。
慧莺不敢多问,低头应了是,那边老太太又缓缓的开口:“要是西府的人有话说,你就说了东街巷的事,她们自然就知道什么意思。”
二老爷一听,老太太她们吃完,却直接要休息,自然是一肚子气。
“老太太乏了,那大哥呢?左右不能也乏了。”
慧莺忙按照老太太说的,提了东街巷的事情。
二老爷刚才还想着兴师问罪,一下子却偃旗息鼓了。
钱大娘子不知道,还要继续说,被二老爷拉了一下。
“忒啰嗦了,还不快回去。”
钱大娘子莫名其妙被训斥了一顿,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二老爷却也顾不得解释,急匆匆的出来。
却在门口的时候,碰到了刚递了名帖的赵娘子。
赵娘子昨儿个就把那些月饼都吃完了,夜里睡下的时候,就想起来赵郎君白天说的那些话。
连这个一向爱吃的儿子都说国公府的吃食好,这让赵娘子更好奇。
再者,她来还有一个目的,是听说这三娘子名声不错。
和赵郎君一样年岁的儿郎,可都差不多都已经娶了妻。
赵郎君性格古怪,偏就不愿意娶。
从前赵娘子还要挑一挑家世,非嫡出的不相看。
可这时候,赵郎君都这般年岁,她早就不挑了。
钱大娘子看到赵娘子,赶紧去拉二老爷。
“你可看到了那边的赵娘子?”
二老爷正在心烦,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赵娘子。
和他有什么干系,汴京里那么多个赵娘子。
“是那三司史的赵官人的娘子。”
一听这个,二老爷眼睛一下子亮了,四处去寻。
“你且去打个招呼,切勿得罪了人。”
二老爷官职不高,还是绵姐儿进了宫才谋的职位,只是在发放司当个官,赵官人可不就是他上司的上司。
钱大娘子心里也犯嘀咕,这赵娘子怎么好好的来国公府。
平日里可是鲜少见她走动的。
赵娘子是贸然上门的,也不知道国公府会不会接了她的帖子,就在轿子里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