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庐浅
黄婆子进来的时候,宋石头刚好往外走,她也没多留意,笑嘻嘻地过来帮忙一块刷碗洗盘子。
又听说林金兰和玉姐儿都脱了籍,脸上就露出羡慕的神情。
“你们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你那外头的生意可还怎么样?”
“这还用问,就月姐儿教的那些个吃食,咱们府里的人都没见过,外头的人也很难吃着。只是原先就我忙前忙后,到底是顾不了那么许多,如今有了玉姐儿和兰姐儿,这就不一样了。”
林金兰已经在那边和林杏月咬起耳朵,说起来铺子的事情。
“难不成我以后就能去外头帮忙,不用惦记着上工了?”
林杏月戳了戳林金兰的腰:“说的你好像老老实实地上过差一样,不过姐姐说的是,以后你在外头住,也没人管你。”
【作者有话说】
比心心
82
第82章
◎怀孕◎
林金兰一出生就是家生子,从小就知道要进府里当差,她也听多了只有在府里不出去才能过上好日子、吃喝不愁的这些话。
真到了这时候,高兴过后,她反而有些不适应。
真的没人会管她了,她真的可以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吗?
这个念头还没想完,就又想起来了胡心得。
林金兰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把林杏月拉到一旁,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月姐儿,那我以后是不是就见不到他了?”
林杏月一直担心这事,听到之后就说:“你想想,他要是没有脱籍,以后你们生的孩子还是要在府里当差,你愿意让他这样吗?”
林金兰脸一下子烧了起来,她平日里再是厉害,也从来没想过什么生孩子的事情,直接被林杏月大喇喇地说出来,觉得浑身都烧起来。
可是林杏月说的又有几分道理,再者,她也不知道胡心得对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冯大娘不知道她们两个在那里嘀嘀咕咕说什么,就叫了她们一声:“锅里头怎么还煮着芋头,可是要拿出来?”
林杏月赶紧应了下来,这芋头是让张婶娘从汴京两岸的船工手里买的,是当地人自家种出来的,看着就新鲜。
“这些芋头是要做什么好吃的?”黄婆子一边刷碗,一边往这边看了几眼,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一看她这样,就知道这是想吃了,可又不知道这芋头能做什么,让人哭笑不得。
以前她们拿芋头回家,最多也就是上锅蒸一蒸,总不成林杏月也是这样吃。
“我打算做些芋泥和芋圆出来。”林杏月解释,“上次做冰粉的时候,只有那些果仁和果子,做着做着我才想起来芋头这时候也成熟了,倒是可以来做些芋圆。”
又说:“就是这芋头做成的芋儿鸡也很是香,里面的芋头变得粉粉糯糯,又吸收了那汤汁的味道很香。不过这几天一直在大吃大喝,我想着怎么也要吃些清淡的。”
冯大娘和黄婆子都不知道这两样东西是什么,黄婆子端着笑脸对林杏月说:“好月姐儿,到时候做好了可得给我留上一份。”
林杏月应了:“行,大娘,到时候做好了我给你们送去。”
“可不用送,你喊一嗓子,你大娘就麻溜地过来了。”
冯大娘在旁边凑趣。
“我看连喊也不用喊,这味道一出来,我那鼻子肯定就闻到了。”黄婆子骄傲地挺起了胸脯。
隔壁桌子上吃的很干净,他们这边倒是剩了不少。
黄婆子等忙完,林杏月就给她收拾好了:“这些都是咱们没动过的,大娘拿回去吃。”
“动过的也没事,都是些小孩子家家的,还能嫌弃你们。”
黄婆子嘴角的笑容合也合不上,提着那些东西兴冲冲地就回了家。
黄娘子一边干活,一边等着黄婆子回来,看见她拿着的那些,就凑了过来:“娘,这些是什么?”
黄婆子有东西就有底气,回了一句:“这都是我刷碗得来的。”
黄娘子哪里听不出来黄婆子的潜台词,这是想着她没去帮忙干活,不分给她。
她不去是不好意思,可这不代表她不想吃。
黄婆子一边掀开盖子,一边说起来才听到的话:“不仅玉姐儿放了籍,就连兰姐儿也能出去了。”
黄娘子瞪大了眼睛:“好好的,她们做什么都要出去,在这府里当差还有月钱领的。”
黄婆子也想不明白,她是岁数大了,干活不利索才被换下来的,以前也可是正正经经的在府里干了一辈子呢。
“算了,咱们也不懂,还是吃东西吧。”
黄婆子拿了筷子,先去夹了那宫保鸡丁。
黄娘子也不再废话,搬着凳子挨着黄婆子坐下,笑得比以往都要灿烂许多。
张婶娘和冯大娘商量,“要不明儿就去看看铺子,总不好让那段秀才一直等着。”
冯大娘也有心去,就去看林杏月和林金兰。
“行,我明天就去告假。”
顺便也能试探试探她如今有几斤几两。
只有试探出来,才能知道往后该如何做。
早上,林杏月就去大厨房那边请了假,和冯大娘、张婶娘他们一块去找那段秀才。
张婶娘还特地带了好些个沙琪玛,笑着说:“这东西虽然还没有卖,可也知道定然是受欢迎的,当时答应了他要给他带些好吃的,就拿去当个见面礼。”
大厨房的一干人都不知道林杏月是去做什么,只说家里有事。
除了休假的时候,她可还没有请过假。
李妈妈先想到了之前西府那群来闹事的人,想着莫不是他们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一会儿各房那些提膳的丫鬟问起来,咱们怎么说?”
杨宏娘正学沙琪玛在兴头上,想到林杏月今儿就请假不来了,一方面觉得可惜,也觉得八九不离十就是和那家人有关。
“还能怎么说,自然就说是家里有事,再把先前的西府来闹事的情况说一说,最后如何就不关咱们的事了。”
这就是想借力打力。
要真说起来,林杏月请假的时候,可没说和西府那边的人有甚关系。
林杏月他们出发之前,也没做多复杂的东西,她就上锅蒸了个蛋羹。
这鸡子羹听起来很是简单,可要做的光滑细腻,吃着没有蛋腥味,做的时候也是要有很多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在搅拌这些鸡子液的时候就要用温水,这样口感更润润嫩滑,要是用冷水的话,蒸出来的蛋羹就会有蜂窝状,热水则是会让这蛋羹变老。”
林杏月一边说,一边把鸡子搅拌好,又用筛子把蛋液过滤了两遍,去除表面的浮沫,再然后才上锅蒸。
这碗也最好不能选的太深了,不然会导致蛋液受热不大均匀,吃起来也是没有那么的细腻。
等蒸出来一看,那鸡子羹表面光滑,呈现一种金黄的颜色,没有那蜂窝和气孔状,还有一定的弹性。
“我做了那么多回,鸡子羹做成这样的时候可不多。”
张婶娘仔细地看了看那软弹的样子,恨不得让人伸手去摁上两下。
林杏月麻溜地在上面放了些香油、豉汁来调味,一人就了一碗出去。
一放到嘴里,这鸡子羹入口就化了,像嫩豆腐一样,很是细腻柔软。
“好吃,没有一点蛋腥味。”
冯大娘感叹了一句,这蛋羹做出来的整体味道都比较的清淡,能让人吃到这鸡子本身的鲜美。
要不是时间来不及,林杏月还能再做些其他的花样,往上放些虾仁、香蕈这些,味道就会变得格外的鲜美。
吃完,他们一行人就出发了。
张婶娘先去找了段秀才,之后才到铺子这边。
段秀才见来了好几个小娘子,眼睛就不敢往这边看,只盯着张婶娘手里的那个篮子。
这里头怕是有给他带了不少东西呢。
段秀才下意识地吞咽了一下口水,一边猜测着这篮子里到底是什么,一边让身边的小厮打开门。
张婶娘笑着和段秀才寒暄了几句,就把那篮子递了过去:“是咱们家才做出来的那沙琪玛,还没开始卖呢,你且尝一尝。”
段秀才一听沙琪玛这名字,是从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不由好奇起来。
掀开那篮子上面的布,就看见里面放着的盘子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几块方正的点心。
“这里头有原味的沙琪玛,只放了葡萄干、果仁这些,这边是红糖沙琪玛,里头放了些红糖。”
张婶娘一一给他指着。
门打开之后,林杏月他们就都跟着小厮进去了。
段秀才的脚步却迟迟没动,指着那沙琪玛还在和张婶娘说话:“这东西做得如此方正?”
且看着就诱人得很,上面像是裹了一层蜜壳一样,不用尝也知道味道是甜滋滋的。
张婶娘被他这个样子逗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不是没有点心做成方的,各有各的好看。”
林杏月和林金兰顾不得听段秀才他们说话,两个人从一进来看到这酒楼,就发出了几声惊叹。
这酒楼比她们想象的还要大上不少,就一楼的大厅就可以放下十几张的桌子。
冯大娘先前可是问的很详细,可到底不如亲眼看到。
一进来就不用段秀才身边的小厮领着,东瞧瞧西看看,眼睛里闪着平日里没有的亮光。
林金兰本来一晚上没睡,眼皮都有些睁不动,这时候却也兴奋起来:“咱们可是能去后院看看?”
“我想去二楼看看。”
小厮任由他们逛着,眼睛却时不时地看向段秀才那边。
那个篮子里面还不知道是什么好吃的,让他家郎君这样的吃惊。
想着等会儿说什么也要向段秀才讨要一块,尝尝味道。
听见林杏月他们这么问,小厮才回过神来,赶紧说:“自然能。”
林杏月和林金兰就兵分两路,一个先去后院看,一个先上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