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194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杨宏娘的脸色更差了,这显得她像是有多坏一样。

“去吧,你自个儿做上一份,等会儿我来瞧瞧。要是做得好,咱们就都尝尝这白斩鸡的味道。”

那些来帮工的丫鬟婆子也把目光投了过来。

往常柳娘子让他们试吃的时候都是要算钱的,他们也都习惯了,林杏月刚开始和她搭班的时候也是这样。

可这会儿试菜的时候却不一样,只要有多余的,都会给他们切上一些尝一尝。

要说起来,虽然只能尝个味儿,东西不多,可这已经是外头人不知多羡慕的了。

郑念慈听了林杏月的话,动作比刚才轻快不少,先去找石嬷嬷挑鸡。

林杏月这边,水煮肉片已经腌制得差不多。

等锅里放了水之后,就把笋片放了进去,相比于生菜和豆芽来说,笋片不容易熟,要提前放,菘菜和豆芽则是最后放,煮到断生就能捞出铺在盘子底部。

另一边的锅里则开始煮肉片,等水微沸的时候就把肉片放进去,等肉片煮到变色,再连带着汤汁一起倒入刚才放了菘菜和豆芽的大碗里。

最后一步是调汤汁,现在没有辣椒实在可惜,可把胡椒、茱萸、葱姜蒜炒香之后的味道也非常浓郁,又麻又辣,煮成汤汁之后全都浇在了这肉片上。

看着林杏月的动作一气呵成,那水煮肉片下面是翠绿的笋和菘菜叶,上面覆盖着略带浅褐的肉片,最上面又是那炒香的葱姜蒜和茱萸碎,表面上还漂浮着一些胡椒粒。

林杏月没让小丫鬟给把胡椒挑出来,解释道:“这道菜就靠的是这胡椒和茱萸来调味,又麻又辣才好吃。”

小丫鬟这才应下,光看着那一大碗的肉片,就能闻到那胡椒的麻和茱萸的辛辣味道,不自觉地就吞咽了一下口水。

李妈妈算是看出来了:“今儿这些个菜都是又麻又辣开胃的。”

林杏月点点头:“先前打听过赵娘子的口味,听说她喜欢吃麻辣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那边郑念慈的白斩鸡也依葫芦画瓢地做好了,只是她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端过来的时候就有些忐忑。

料汁用的是林杏月方才多调的那些,淋上去之后又撒了些芝麻。

林杏月招呼大家过来:“有句话叫‘菜不可貌相’,这道白斩鸡好不好吃,总要尝尝才是。”

陈妈妈跃跃欲试,李妈妈她们却是将信将疑,各自夹了一块鸡肉。

林杏月在旁边等着看他们的反应。

等第一口咬下去,几个妈妈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林杏月说这白斩鸡看着不怎么样,但味道不差,没吃到嘴里之前,她们还是不信的。

可刚才咬下的那一口,就让她们立刻感受到了弹牙的鸡皮和鲜嫩的鸡肉。

最关键的是,一入口之后,那又麻又辣又鲜的味道在舌尖上一层层地展开,让人不知道下一口的味道是什么。

除了柳娘子之外,其他人都认真地咀嚼起来。

柳娘子本对这些硬菜没那么上心,却也吃了一口接一口,本以为平淡无奇的白斩鸡,谁能想到味道如此惊艳!

其他妈妈则在那里仔细地品:那麻是胡椒带来的,辣是茱萸粉带来的,再有醋的酸、糖的甜和豉油的鲜,都交织在一起刺激着舌尖。

“真没想到,这道菜这样简单,味道却这样好吃。”

品鉴完,几个妈妈心里有了底,也不再犯怵,个个互相打趣起来。

“刚才谁说这鸡看着没食欲的?这时候吃起来可也没停。”

“还说我呢,你们不也是?那边还有好些菜色没做呢,快别吃了,可要快点去。”

“吃完这口马上就去。”

林杏月把那另半只鸡分给了那些洗菜切菜的丫鬟婆子,也让他们尝个味。

石嬷嬷吃不了辣,只能在旁边看着他们吃,林杏月就笑着说:“等会儿糯米枣做出来了,多给您留一些。”

不知谁一边吃一边说了几句,林杏月没听清,就去看,原来是柳娘子在那里说着话,只是嘴里的东西又舍不得吐掉,又着急开口才这样。

林杏月忍着笑,知道她为何如此,糯米枣是她之前做的一道甜食,只在怀秋宴请的时候做过一次,就让巧燕他们惦记了许久。

柳娘子最擅长做面点和各种甜食,怎么可能没听说过这糯米枣?

等嘴里那一口咽下去了,柳娘子才迫不及待地说:“这糯米枣我光听说都不知道听了几次。不瞒你们说,我回去还自个儿试了试。”

李妈妈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对她们说:“别说你了,听说那老太太房里的花嬷嬷也试了试呢。”

林杏月奇怪:“难不成她也听说了?”

“那自然是!就说巧燕姑娘,见了你三五不时的就要说那糯米枣,你可要快些做出来,回头给她匀一份。”

想着林无梅的事情上巧燕到底是帮了忙的,林杏月就点点头:“说的也是,倒是我疏忽了。”

说起来,这糯米枣做法却很是简单,不过要准备一些红枣、糯米粉和蜂蜜。

这红枣都已经被去了核,不知省了林杏月多少功夫,只需要加糯米粉,加入一点温水揉成面团,分成小剂子就行。

这一步倒是没什么问题,柳娘子之所以没有做出来满意的糯米枣,只是因为没看过糯米枣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把这些糯米团子放到红枣之间的时候,因着这糯米和红枣之间的空隙太大,这样吃起来口感就不紧实。

柳娘子看到林杏月是这样做的,这才恍然大悟:“要不光凭我想着,也实在是不知是怎么做。一开始我还把这糯米都包在枣外头来着,只是上锅蒸了之后,糯米就会变得黏糊不好吃。”

“这法子我倒是没试过,等下回咱们俩再试试,把糯米放在外头。要是变得黏糊,应当是蒸的时间太长,咱们下次时间短一些,先把红枣上锅蒸了,这样就不用蒸太久。”

柳娘子点点头,看着林杏月把那糯米团塞进红枣后,大火蒸熟,蒸好之后不掀开盖子,又闷了几分钟,让里面的糯米充分熟透,吃起来才软糯。

等出了锅,放凉之后,再往上面淋一层蜂蜜、饴糖、红糖和水熬出来的酱汁,倒在上面,再配上一些芝麻、杏仁、核桃碎。

做好之后,林杏月先把那多余的一些送去给了石嬷嬷。

石嬷嬷笑眯眯地接过,这红枣颜色红亮,中间那糯米团白白嫩嫩,看着就喜人。

等尝到嘴里,石嬷嬷就开始不住地点头:“这枣子的味道好吃,还有一股子米香。”

赵娘子和周大娘子两个人在园子里逛了一会儿,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息。

园子里荷花败了之后,一簇簇的菊花就开了,两个人让身边的丫鬟婆子拿了点心、沏了茶,在那边一边赏菊一边吃着。

赵娘子看到端上来的点心有那沙琪玛,扑哧一声没忍住乐了。

周大娘子不知道她笑什么,就问了出来。

赵娘子和周大娘子相处时间长了,也发现周大娘子这人实在不大聪明,一根筋,是个爱较真的性子。

想着汴京里的传闻,说她善妒、不容人,一多半应当是真的。

不过即便是真的也没什么,哪个女人不妒?

同样的位置换一换,如果她们这些女人能去外面勾三搭四,只把这些个郎君汉子关在家里面,他们也同样会这样。

赵娘子指了那沙琪玛,和周大娘子解释起来:“想起来我那顽劣小儿说的,他们国子学的事情。”

二郎君昨儿就回来了,不过他来和周大娘子请安的时候,并没说起那些事情,周大娘子就好奇地问了出来:“是什么事?”

赵娘子就把赵郎君提到的分食沙琪玛的事情说了:“一个个的看到这点心,只当是不好吃,他们就也不打算要。”

周大娘子猜到了几分,不由就笑了出来:“也是,那些个小郎君都不愿意吃这腻腻歪歪的东西。”

“那是先前,各种的点心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样,早就吃腻了。可是沙琪玛整个汴京城都没有卖的,谁瞧了不稀罕?”

二郎君也在和吴娘子说,“等回头去国子学的时候,如何也要多拿上一些,这些人知道我这里有,见了我就朝我要。”

吴娘子窝在他怀里,甜蜜地点点头:“郎君说的是,那沙琪玛极好吃,我娘也爱的很。”

二郎君见吴娘子怀了身子,周大娘子那边也满意起来,好歹不会再闹出什么事,整个人都放轻松。

想起那天赵郎君哭丧着脸来找他们,说沙琪玛被瓜分得干干净净,一点也没留下来,他就想笑。

“我听说赵娘子这次来,又把三娘子叫了过去,你说这是……”

二郎君先前没往这边想,只以为赵娘子过来是和周大娘子相约,可一听说又把三娘子叫了去,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你说的可是真的?”

吴娘子有几分不舒服,见二郎君急着等待答案,这才点点头:“是真的,才叫去了。只是我怀着身子,大娘子和老太太体恤我,就没让我往那边跑,听说一会儿赵官人也要来做客。”

二郎君脸上的神色却严肃起来。

吴娘子奇怪地说:“你们关系那样好,亲上加亲,难不成不好吗?”

“你是不知道,这赵郎君对这些成亲的事情一点也不上心,先前那几个名门贵女都被他给拒了,若是赵娘子强行让他娶亲,他就直接上门退亲。”

二郎君生怕赵郎君一个冲动,闹得他们两个也没办法再相处。

赵官人下了差,脚步匆匆的就往外走。

同行的人叫住他:“可是要一块儿去喝喝酒听听小戏?”

他们这些人,日常下了差也会小聚一下,排减一下上差时候的苦闷。

以往赵官人就会答应下来,今儿却摇摇头:“实在不巧,今儿已经有约,怕是去不成。”

同行奇怪:“你这是和谁约好了,要去哪个酒楼吃?”

“是去国公府,他们府里来了一厉害的厨娘,做的吃食可是好的很。”

同行更加奇怪:“先前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国公府有什么厉害的厨娘?”

赵官人只含笑不语,潇洒的走了。

同行也去了三元楼,等着上菜的时候,突然想到之前看到赵官人拿出来的那什么月饼。

当时已经过了中秋节,赵官人还在吃月饼,才让他格外多看了几眼。

本来他也没想吃,可赵官人见他发现了之后,很是小心翼翼的藏了起来。

一个点心,至于藏起来吗?

当时没觉得如何,如今越想越不对!

赵郎君休假在家里,很是悠闲的睡到自然醒。

他在家里没看见赵娘子,想着她昨儿说的那些若有似无的话,突然明白过来。

那意思,难不成是要给他说亲?

“坏了!”

赵郎君沉不住气,偏偏赵官人不在家里,赵郎君在家里转了一圈,实在不想那么早就定下来被束缚。

哪怕被外人传他对二郎君有情、好断袖,这些名声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这样想着,赵郎君就让人备了马,他得往国公府去一趟。

到了国公府门口,恰好碰到下了差的赵官人。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