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庐浅
张婶娘欢喜:“咱们在这里也不知道到底如何,一颗心一直在悬着呢,也没见有人找到咱们铺子这边来。”
“总得先等等,等他们吃个遍,喜欢上,偏以后再吃不着,才会打听咱们铺子。
”张婶娘觉得有理,便把那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心疼地看着林杏月,“这天越来越冷了,你们来回跑什么,在大厨房那边就已经够辛苦的了。”
说完,就埋怨的看着冯大娘,嫌她不懂事。
冯大娘被说了也没回嘴,撸起袖子去一边帮忙:“你们都歇歇,让我来帮你们干会儿。”
林杏月趁机把冯大娘今儿反常的事情和她们说了:“也不知什么事让我娘这么高兴,我问她偏还不说。”
“这还真不知道,能让你娘高兴的,要么是又得了赏钱,要么是要偷偷地赌钱喝酒了。”
林杏月看了冯大娘一眼,觉得倒不像是后者,只是也没听说从哪里又得了钱来。
这个点,炸鸡排、炸鸡腿卖得已然不剩什么量,还有零散的一些点心,来的人也少了不少。
“听说今儿又有那什么新的炸串?里脊肉可还有?”
张婶娘指了指那边盘子里剩着的一片里脊肉:“还真就剩这一个了,可是要上一份?”
“要!”
这人也觉得自个儿幸运,就这个点过来还能捡了漏。
就见张婶娘麻溜地把那片里脊肉放到了油锅里,油花滋滋作响。
张婶娘又问这人要不要再炸个烧饼:“咱们一般都是把这里脊肉放到烧饼里面,再放些酱料,香得很!”
这人也不过是偶然听了那些老饕在那里说今儿有新鲜的烧饼夹里脊,家又近,他这才这个点冒过来问的,一听就点头:“要的!”
张婶娘就把一个烧饼放进了油锅里,等着面饼变得金黄之后捞出来,戴上厚厚的棉手套,用油纸包着的烧饼用刀切开,把里脊肉放到上面,又抹了些酱料。
动作一气呵成,那烧饼上面还有着油炸过程中产生的焦斑,看起来十分诱人。
夹在中间的里脊肉抹了酱料之后,呈现出一种诱人的红色。
这人接过那烧饼,因着家近,直接一口就咬了下去。
外面金黄酥脆的烧饼一咬下去,油炸过后的外壳就在他的唇齿间碎开。
这人嘴张得很大,一下子又把里头的里脊肉咬到,外皮焦香,咬下去还能感受到滋滋的肉汁。
因提前腌制过,肉质本身就带着胡椒、安息茴香的味道,再加上抹在上面的特制酱料,几种味道在嘴里交织,让人根本就停不下来,只是大口大口地咀嚼,连头也不抬。
李家纸马铺子掌柜家的两个女儿,如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二楼窗户上往外看,想知道对面铺子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引来多少人。
此时见那人在铺子前吃得起劲,两人看着看着就都犯了馋。
“爹爹,你出去看看,那家铺子又有新鲜的吃食了!”
李掌柜早就知道了,只是这几日在那铺子里花的钱可不少。
上次为了排队,他还错过了一单买卖,让给了死对头蔡家纸马铺,让他好一阵心疼。
“哪有天天去外头买东西吃的?”
“可是今儿有新鲜的吃食!”大女儿说。
“就是那人正在吃的,外面的烧饼也是炸过的,瞧着就香。”小女儿开口。
两个女儿都不高兴起来,推着李掌柜往外面看。
“她家的铺子卖的那样好吃又不贵,不过是买来咱们几个都尝尝味道,怎生就不愿意?”
李掌柜被缠得没办法,只好过去问了问。
听张婶娘说里脊肉竟然没有了,他心里反倒空落落的。
“那明儿可还做?”
“做呢!不过今儿菜开始卖,怕是明儿知道的话,人也会多。”
李掌柜半是羡慕地看着张婶娘,点点头:“得,我知道了,回头早些来。”
又感慨,“你们这生意眼见着就好起来了。”
张婶娘谦虚道:“这都是原先那些老顾客给面子,咱们这地方偏,又不像你们一样是多少年的老字号,还不知道以后如何呢。”
几个人又聊了半天,看看天色也晚了,就把铺子关了。
“那替咱试吃的小娘子说是这里,怎么走着越走越偏,也不大像的样子?”
“别是骗人的,到底什么好吃的,非要这时候过来?”年纪最小的弟弟抱怨。
“怎么可能骗人!谁让你当时去茅厕了,要是不去,就也能吃到了,哎呦我到现在我惦记着。”
小弟撇嘴:“管天管地还管人家什么时候上茅厕,我觉得就是骗人,那样好吃,作何不让人掏钱?”
两个人正拌着嘴,瞧见一大娘在外面倒水,赶紧过去问:“大娘,这儿周围可是有一家吃食铺子?”
牛大娘已经见怪不怪,给他们指了指路:“往前走再往左拐,不过这个点太阳都快落山了,想着她们应当已经关了门,你明儿早些来。”
知道真有这铺子,两人才松了一口气,又说起来那铺子做的吃食怎样。
“咱们听说这铺子在这么偏的地儿,都有些不敢来。”
“别说你们,先前看到这儿开了个铺子,咱们这些老街坊一个个的都在犯嘀咕——那地方以前开的也是卖吃食的,没几天就关门了,还说人家被坑了骗了,谁知做出来的东西是真好吃!”
牛大娘就把她吃到的那锅巴和田螺有多好吃都说了一回:“还有那么些个别的没尝呢!你们要是想吃,可得早些,那些个老饕动作可都是麻利的!”
两个人对视一眼,小弟听着觉得有几分玄乎,不死心地追问一句:“这得多早过来才行?真不是拐卖的?”
“拐卖?这么说也行,可不就是吃过一次,把人的心都给拐走了!要说多早,我是公鸡打鸣、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见有人在那里排着队了!”
两个人惊讶:“竟然这般早!铺子也开门了?”
“铺子还没开门,这不就是早些来占个位置。有些新鲜的吃食做起来又麻烦费事,他们就不做那么许多,来晚了就没了!”
这两兄弟一听,赶紧商量着明天一早再过来。
“到时候鸡一打鸣就起来!”
小弟有些迟疑:“真要起那么早吗?这地方这样偏,就是东西再好吃,怕是也只那汴京城里的老饕们过来,可又有多少老饕呢?”
【作者有话说】
啊,周一过得真快
快到周末吧[绿心]
96
第96章
◎龙井虾仁+松鼠鳜鱼◎
第二天一大早,张婶娘她们还没过来,铺子前面就排了人。
就是那个不大相信能做出来那么好吃东西的小兄弟,也被自家的兄弟拉了过来,让他来排着队。
“你看,我就没骗你吧?来了这么些个人,总不能大家都是傻子吧。”
这天越来越冷了,站在外头风呼呼地吹着,小兄弟就不大高兴,缩着脖子哆哆嗦嗦地说:“我只来这一次,天这样冷还要把我从被窝里薅起来,要不是我打不过你,说什么也不会来。”
“我要是不把你叫来,回头发现东西好吃了,你肯定又要吵吵。”
前面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就和这小郎君说,“你哥哥说的没错,这店我也来了好几次,东西都好吃的很。”
旁边一个老丈人听到,立刻就追问起来:“真的有那么好吃吗?我也是被拽着来的,轮到我的时候,那试吃的东西都已经没了,只能听到他们在那边议论。”
“你瞧瞧多少人过来,这还能有假,听我的,一会儿先去买那点心。”
“老丈人,可别听他的,这是看你排在他前头才这样说,怎么也要先去那边买锅巴,那个好吃。”
“你们这些人,老丈人岁数可不小,锅巴还能咬的动?得去吃那猫耳朵。”
老丈人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要听谁的。
“一会儿看看,先前说的这几个都是好吃的,买啥也不亏!”
张婶娘和林金兰她们也不敢耽搁,赶紧把窗户打开,将准备的东西都摆了上来,人群比刚才还要热闹几分。
“大娘,给我来昨儿个的那烧饼夹里脊!”
“小娘子,给我装些点心,各要一点!”
东西一摆出来,先前还吵着要回家的那个小兄弟立刻安静下来,目光就粘在了那摆出来的那些东西上,一个个全是他没见过的。
他兄长就说:“你看,我没骗你吧?那么些个东西呢!”
这小弟弟便不再开口,乖乖地等着。
等了一会儿,还没轮到他,又埋怨起自家兄长来的太晚了:“要是早些来,咱们就能早点吃,也不用担心前面卖光了。”
他兄弟被倒打一耙,都有些无语,嘟囔着说:“早上叫你的时候怎么也不肯起,就这还嘟嘟囔囔说了我一路,这时候反倒怪起我来?”
“昨天那个大娘都说了,鸡一打鸣就来,还是哥哥你没有记住。”
两个人拌着嘴,盼着赶紧轮到他们。
后头来的人一个个的,即便都是第一次来,看到这么多人,不由地啧啧称奇,也赶紧都上前去排队。
沈老太太家的儿子沈门兵,自从吃过一回爆炒田螺之后一直念念不忘。
上一回他有事,他的那些同僚们帮他顶了班,也没往上报,沈门兵想着,不能这样平白地欠拉这些同僚的人情,就说花些钱从铺子里买一些东西带过去,也算是全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他让自家老娘早早地就去排队,多多的买上一些东西,让他带上。
沈老太太已经和张婶娘渐渐熟络起来,一早就过来在最前头排着,按照儿子的吩咐要了不少的东西。
张婶娘也是个会做人的,听说她儿子要拿去当谢礼,且又是守着城门的,便夸这大娘有福气,儿子是个有出息的,给东西的时候每样又都多添了些。
沈老太自然看得出来,笑得合不拢嘴,给门兵的时候就说了张婶娘的好话。
沈门兵拿着这些东西就去当差,休息的时候就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想让大家一块儿尝一尝。
“小七,你这人就不地道了,还以为你会请咱们去酒楼里吃一顿呢!”
“就是,这天越来越冷了,咱们去喝些小酒,回去了身子也暖和,在这里吃算什么?”
沈门兵知道一去请客喝酒,钱就打不住,指着桌子上一干的东西:“你们先别着急!我家后头开了一铺子,生意红火,卖的东西又好,你们尝尝就知道味儿有多香了。”
“别说这些,谁不知道你就是不想请咱们去吃酒,下回再请了假,咱们可不帮你顶班了。”有一姓周的老汉,自仗着年岁大,很不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