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16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端亲王摇摇头:“不若趁着这时候早些收拾一下,想来你家东西怕是有不少,要是需要帮着找宅子什么的,只管同我说。”

二老爷的脸色比方才还白了几分,知道端亲王也是尽了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前就是大老爷他们,他也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他真以为只要老国公在,这国公府就有他的一席之地,如今看来,到底是不一样了。

二老爷想到这里,失魂落魄地回去了。

端亲王看到他们家这样兄弟不和、家宅不宁,也很是唏嘘,破天荒地去找了自家的老妻。

老王妃看到他来,很是不解,先问他:“这是出什么大事了,怎么还来我这里一趟?”

端亲王听着这话刺耳:“这话说的是什么,像是我多久不来一样。”

老王妃没和他在这上多说什么,嫌费劲,气定神闲地等着端亲王开口。

端亲王想到这京城里,大多都是这些老爷们先走一步,反倒是这些老太太们一个个的活的都很是长久。

他膝下也有好些个庶子,年轻的时候自然也有喜欢的小娘妾室,那时候是觉得老王妃是个大度能容下人的,再没往其他地方想过。

如今想来,这些年,老王妃当真对他一点埋怨也没有吗?

这要是等他先走一步,老王妃会不会像老太太那样,先收拾了他的那些庶子们?

端亲王叹气:“这以后谁不孝顺,你看谁不顺眼,该如何做就如何做,这些年也确实委屈你了。”

老王妃奇怪,仔细地打量了端亲王好大一会儿,问他:“你今儿是去见谁了?”

端亲王也没瞒着她,说道:“是去国公府那边了。他家老二想让我当个说客,不想分家出去。我想着这要是真分出去了,地下我那老哥哥知道了,不知作何感想,就应了这事。”

老王妃轻摇了一下头,端亲王看出来了她眼里的几分嘲弄,也有些尴尬,叹了一口气:“不过我这说客显然做的不行,东府老太太是个不愿意低头的。”

老王妃哼了一声:“凭什么要低头?当日那姓夏的小娘做的过分,逼得你那哥哥几次想要休了她,横竖都是报应。”

端亲王一听,赶紧制止她:“这些话是你能乱说的?”

他就知道老王妃不可能没有怨言,果然她一开口就说了出来。

老王妃气定神闲:“有什么好怕的?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怕报应的自然不是我。”

端亲王觉得又被戳到了痛处,轻咳了一声,把刚才所想的都又说了一遍:“以后等我走了,你看谁不顺眼,也把他们分出去算了,省的碍眼。”

老王妃斜着眼看端亲王,冷笑:“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做了梦又来怪我。”

端亲王觉得这话不能再往下说了,赶紧转移了话题,说起来在老国公府那边吃到的拽面:“你是不是也觉得一碗拽面有什么好吃的?之前我也是这样想,还觉得大老爷这人不大机灵,找的什么理由,可真吃了嘴里才发现,一个小小的拽面竟也能做的那般好吃,等明儿我还要再上门一趟。”

老王妃嫌他丢人:“一个堂堂的亲王,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一碗拽面就让你这样?”

端亲王也不气,只是摇摇头:“那是你没吃着,等你尝一尝,你就知道我说的有多好吃了。”

这时,他才想起来走之前老太太让他带的那一匣子点心,赶紧让身旁跟着的小厮拿过来。

以往这些从别人家做客带回来的点心,通常都是直接丢给下人,没人真会去拿来尝一尝。

小厮也是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还有这东西,急忙去找。

老王妃说:“什么点心还值得你这样惦记着?着了魔一样。”

端亲王也不大确定,只是想起来老太太在他走的时候说,这点心好吃得很,外头买不着。

“这话你也信?咱们这些王府里,哪个做出来的东西不是外头买不着的?”

老王妃听了端亲王先前说的那些话,勾起了这些年受的委屈,说话都带了刺。

虽然她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感觉,只是那些话她不能说出来。

国公府里的老太太早些年受的气,不过是比她们多一些、更让人不好受罢了,要真说起来,谁家没有个这样的糟心事?

只是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端亲王见点心拿来了,就让丫鬟上前来,把点心一一拿出来摆成盘,殷切地让老王妃尝一尝。

老王妃和端亲王又拌了几句嘴,嫌他拿这个出来实在上不得体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别是里面放了东西吧!”

“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爱疑心别人的话,我难不成还害你?”

两个人谁也说不过谁,都不想搭理彼此。

端亲王干脆坐到了另一旁,自个儿拿起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点心,吃到嘴里。

先不说味道,就是冲着这奇特的样子,他也得尝尝味道。

等真的吃到嘴里,尝到了味道,端亲王的眼里就带着几分惊喜和犹豫不定。

老王妃一直在看着他的神色,见他这样,就在心里骂了一句:这是故意演起来给她看呢。

老滑头。

“你也尝一尝,我没和你置气。你看看那点心的样子,觉得眼熟不眼熟?”

老王妃拗不过端亲王,到底分了一个眼神看过去,也没发现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不就是样子有些奇怪吗?要是想要这些稀奇古怪的,那些个百年老字号也不是做不出来。”

端亲王直接点破:“像不像以前,官家赏下来的点心?”

老王妃听了官家俩字,这才正色起来,看了过去,把那点心又拿在手里仔细地掂量了掂量,放到鼻尖闻了闻,好半晌才说话:“你说这点心是从老国公府来的,怎生和官家以前赏下来的点心一样?”

“你快尝一尝,这不仅样子一样,就是味道也香得很,都是那样好吃。”

老王妃这次不再犹豫。

她那时候对官家赏下来的那两块点心也是爱的很,只可惜一共就那么两三块,根本不够她吃。

这一次放到嘴里之后,就仔细地品尝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老亲王说的话,老王妃竟然觉得还真有些像。

两个人也不吵架了,对着那点心沉思起来。

谁也没想出来个结果,老亲王干脆一挥手:“得了,等下次进宫,我向那些大监打听打听。”

他看向老王妃,准备把这匣子里的点心给收起来:“想着你应当也是不愿意吃的,才不是说我这样什么都稀罕,给你丢了面子。”

老王妃别扭了一下:“不吃就不吃,你先前说的那些事也别再说到我跟前来。”

端亲王的步伐顿了一下,应了一声,抱着匣子走得更快了。

他这时候完全想起来,老王妃以前有多喜爱宫里赏下来的那几块点心,当时说要让两个姐儿都跟着沾沾喜气,可最后老王妃一个也没分下去,回头肯定还得找他来要。

翌日,大老爷就让徐柏来找林杏月,把要整治一桌饭的事情同她说了。

林杏月不敢怠慢,早早就忙了起来,和李妈妈商量着做些什么出来。

“上回做的那什么锅包肉,这几道菜都让人喜欢的很,要不咱们再做这些?”

林杏月见她们一个劲地想练练手,就答应了下来:“行,那这道菜就交给你们了,别忘了再多做几份,给各房里送一些。”

李妈妈应了。

林杏月想了想,又去找路管事,要了虾仁和龙井茶叶。

路管事奇怪:“这个虾仁我还知道要做什么,那这龙井茶呢?”

林杏月笑了一声:“等着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这茶叶就是来配那虾仁的。”

路管事听了,除了震惊已然不知该如何想,“还没见过茶叶也能来做饭的。”

“茶叶能做的可多了,像红茶就可以用来蒸鲈鱼,茉莉花茶可以做竹筒饭,甚至连茶饺和索饼也可以用茶叶来做。”

几个妈妈听的都咋舌,李妈妈说:“就像那拽面一样,咱们还以为端亲王会嫌弃呢,其实就是好这一口,素雅。”

结果也没嫌弃,不然也不可能今儿还会过来。

林杏月点点头:“确实这样,想着这亲王什么大鱼大肉都吃过了,倒不如这些吃的清爽。”

交代完,林杏月就早早地回去了,见冯大娘一脸笑意地在家里,一边洗手一边问:“娘,你遇着什么事了,怎生这样高兴?”

“还真是遇到好事了,只是先不同你说。”

林杏月见她卖起了关子,也没继续追问,就问冯大娘:“婶娘有没有回来?以前这个点也快要回来了。”

“今儿还没见着人,不是说要让那几个娘子在街上帮着提着篮子吆喝吆喝?兴许是在等着那几个小娘子回来。”

林杏月看了看天色,就问冯大娘要不要一块儿去看看。

冯大娘点头,进屋穿了件厚衣裳:“那咱一块去看看,说来也是咱们的铺子,往日里能去的时候还是太少。”*

“得空了咱们两个就去,好歹也能帮上些忙。”

两个人在街巷口叫了辆马车,听到那些路人还在那边说着夏姨娘和老太太当年的闲话。

“这怎么传的,哪里都知道这事?”林杏月问。

冯大娘叹了一口气:“听这意思,应是老太太让传出去的,不然有那些不明事理的人,还以为她做的过分,非要把一家子给分出去。”

林杏月点点头,不再说这事,专心地看起了街边两岸的风景。

汴京夜里不闭市,好些人白日里在田里劳作,等把地里的活计做完,才能进城里来转悠,或是拿了自家收上来的东西摆个摊子,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人。

马车行进的速度也很慢,林杏月听着外头那吆喝声、谈笑声,脸上就不自觉地带了笑。

又见那边有一群人围着个小娘子,林杏月就叫车夫停了下来:“略等一等,我们过去看一看。”

冯大娘也看到了,跟着林杏月下了马车,心想这不会就是张婶娘他们找的那小娘子吧?

走过去才发现,人群围着里三层外三层,根本就进不了里头,不知在卖什么东西。

林杏月就问了旁边一大娘:“里头是做什么,怎么有这么些个人?”

“那个小娘子让大家免费试吃东西,听说味道好的很,这才都围了过来。”

林杏月眼睛一亮,又继续问:“都是卖些什么吃食?”

“不知道,我这也是才来。”

这大娘旁边的一个小娘子接了话:“竟是些咱们没见过的吃食,都被切成了小块,也看不出来原本是什么样子的,倒是有好几种。”

这小娘子刚才就看着一人拿着一块抹了酱料的肉块出来,吃上一口,一脸的满足,让人更加好奇那到底是什么了。

林杏月和冯大娘两个人没有在这里多停留,又上了马车继续往前走。

“肯定就是你们婶娘找的那小娘子,已经有这么多人在那边等着了。”

“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怎么会没有?那些人又没见过这么些个好吃的,且还有你们才做出来的那里脊肉串,就是我天天吃你做的那些好吃的,也觉得香的很。”

一路上又看见了几个被围在中间的小娘子,等到了铺子那边,林杏月就和张婶娘说了这事。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