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庐浅
“这个好好吃!”大家见他们两个吃的这么香,也不甘落后,直接伸了手去拿。
“哟,我这个是什么味儿的?”闫大娘举着一片灰绿色的桃酥,这颜色看起来比普通的桃酥要特别些,不过依旧是表面有许多断裂的纹路,看起来就像是一碰就碎的样子。
“那是龙井茶粉的,月姐儿说其他的茶粉也能放进去,我瞧着这几天喝奶茶剩下的龙井茶还多,便拿来做了,先尝一尝。”
“这茶叶竟然也能做桃酥?”闫大娘他们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就连一直神游在外的常娘子也回过神来。
“能的,下一锅还有那咸口椒盐味儿的,一会儿也得尝一尝。”
常娘子听到之后也不再继续发呆,拿了一块龙井茶味的桃酥便放进嘴里。
在原本桃酥的酥脆基础上,这龙井茶粉的桃酥带着些茶叶的清新香气,略微有些茶的涩味,偏偏又中和了桃酥本身的甜味,整体吃起来清爽不腻。
“这个味道真是新鲜!”
“对呀,那茶香和麦香融合的可真好。”
大家因着之前没有吃过这龙井茶味的桃酥,便对这味道交口称赞。
林杏月和石珍言则是交换着把每个味道都尝了尝,不由对柳娘子竖起了大拇指:“柳姐姐这手艺真是没话说。”
柳娘子被夸的也很高兴:“我好歹也学了十几年的功夫呢,做别的不行,但是这些点心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像这些不一样的点心,她就想象不出来,非得林杏月提点一二句才行。
有时候她也在想,林杏月的脑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怎么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她看石珍言也有这般苗头,怪不得两个人能一见如故。
住在他们隔壁的沈大爷一家来了亲戚串门,是沈大爷家的后辈,也是京城里一个小官儿。
当初他们家的儿子能去当上兵,这亲戚也是出了力的。
沈大爷拿出来从小饭馆或买或送的东西,打算好好招待一番,只是他们才坐下没多久,便闻到了隔壁传来的那股子香味。
“这味道实在是香得很,你们果真没说错,住在这儿实在是有口福得很。”这个亲戚一边说一边夹了一口窑鸡送进嘴里,表情十分满足。
沈大爷在一旁连连点头:“谁说不是,他们家人都不错,咱们也爱与他们打交道。”
沈门兵在一旁不说话,只是低头伸筷子吃那窑鸡,沈大爷也来不及怪他不懂事,自己也赶紧拿起筷子吃起来。
“不过就是一点不好,只能闻着却吃不着。”
“可是嘞,说起来也真是受折磨。”
那些桃酥做好之后,便被林杏月和冯大娘分门别类的放好,等初三那天一大早,他们又去借了李掌柜家的驴车,往府里去。
“别的都还好,就是每次借车怪麻烦的,咱们得尽快买辆车了。”
虽然每次李掌柜都十分乐意借他们驴车出行,可哪里有自家有一辆方便:“说的是,等年后有时间,咱们便先去买一辆。”
155
第155章
◎国公府众人◎
到了国公府,林杏月就和冯大娘他们兵分几路,各自去找相熟的人。
林杏月则先去给老太太和周大娘子请安,再去府里玩的不错的姐儿那里坐一坐。
老太太这几日因着上门的亲戚多,很是累得慌。林杏月过去说了几句话,见老太太有些撑不住,也没敢多待,说了下次再过来说话,便主动请了辞。
“好孩子,你也不是外人,我也不和你客套,这人上了岁数就这般,等过段时间你那边忙清了,再过来和我这老婆子说说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休息好的原因,老太太看着都没有之前显得年轻,林杏月不知道怎么的,鼻子莫名其妙的就是一酸。
慧莺特地把她送到从宫里出来的两位嬷嬷那里,有些歉意地说:“从年前就没有闲的时候,到了初一那天宫里又打发人出来,昨儿个又是各处的亲戚来拜访,一天都撑在那里坐着。”
原本林杏月作为干女儿,过年的时候也是要来国公府的,不过老太太派人来问时,她直接婉拒了。
老太太可能也知道她不习惯和这些不太熟络的人一块过年,索性随她去。
“既如此,是该让老太太好好歇歇才行。”林杏月又问了老太太胃口如何,想着过几天回去给老太太做些温补的吃食来。
慧莺明白了她的意思,拉着她的手说:“你上次带来的那三明治就好的很,也亏得有那东西,老太太胃口不好的时候就拿出来热一热吃,又软乎又香。”
林杏月就说下次再送些来,“老太太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姐姐只管和我说就是。”
慧莺真心实意的点点头:“行,我也不拿你当外人,到时候少不得劳烦你。”
直到把她送到两位嬷嬷的地方,慧莺这才往回走。
两位嬷嬷瞧见林杏月来,也是好一番招待,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这次是过年呢,这些东西合该收下吧。”
林杏月拜了年就看到那些东西,哭笑不得的很。
“回回来两个嬷嬷这里就是这般,给我的东西也忒多了。”
“让你拿就拿着,话说回来,上回那三明治老太太爱吃,我们俩就学着做,到底不像。”
林杏月一拍脑袋:“倒把这一茬忘了,那三明治做起来也不难,主要是有那沙拉酱。”
她把沙拉酱的做法说了出来,两位嬷嬷恍然大悟:“怪不得,原来是少了这东西,不然怎么吃都觉得少了些什么。”
两位嬷嬷高兴得很,连那桃酥里加不一样东西的法子也问了出来,这能让她们好一阵忙碌。
林杏月也没多呆,很快就出来。这次没人在旁边跟着,她一个人走在国公府的路上,脑海里是这些年走马灯似的记忆。
再一回首,她穿到这个世界已有好些年,虽然之前浑浑噩噩,却也不能说过得不好,只能说和如今回想上辈子的事情比起来,完全不一样。
她最惦记的地方是小厨房,这里也是她大展身手的开始。
不过她还是先去到了大娘子和三娘子、四娘子那边拜年,又恭喜了平春,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贺礼。
平春倒没想到林杏月还惦记着这事,一脸娇羞:“那到时候我们办了酒,你可记得来。”
“那是自然,怎么也得喝姐姐的喜酒。”说完又问请的谁来做喜宴。
“请的是董婆子和我妹子松姐儿。”
董婆子和松姐儿现在也成了香饽饽,哪里有需要办席的地方,两人都乐意过去,把林杏月教给她们的手艺往那里一摆,很是能唬人。
“她们知道你过来,定会多花一倍的心思来做。”
一旁的念冬使劲点头,如今她也长成了大丫鬟,她们春夏秋冬四个丫鬟在府里都站稳了脚跟。
绿夏在一旁快言快语:“到时候我们再去小饭馆里买些吃食来,就算你那妹子做的不好,也能糊弄过去。”
平春知道这是绿夏故意这般说的,还是啐了她一口:“也亏得松姐儿不在,不然管你是谁,总要上去怼你两句。”
怀秋在一旁点点头:“是嘞,那也是个小炮仗。”
三娘子和四娘子正坐在一块,林杏月过来主要是想同银珠说说话。
三娘子年后就要出嫁,在国公府待的时间越来越短,四娘子便日日同她形影不离,恨不得连睡觉也一块。
银珠也准备好跟着陪嫁过去,她在府里没几个贴心人,倒把林杏月看成能帮着拿主意的。
见她好不容易过来,把桃酥和茶给三娘子、四娘子放在桌子上,就拉着她去外头说悄悄话。
“你说我这要是陪嫁过去了,我就想着得同我家姑娘说一声,以后也向绿夏姐姐一样做姑姑去。”
林杏月对她这念头并不吃惊,只问:“那三娘子怎么说?”
“我家娘子是个通透的,见我真是这般想的,自然同意,只是有一点我不知道这样好不好。都说要是做了小娘,再生了孩子,就能一步冲天。”
这也是银珠纠结的点,像国公府的宋小娘,不就是生了大郎君,哪怕如今不受宠,在国公府也依旧能安安稳稳待着。
“只那样你和三娘子这么多年的情分,到时候怕是就没了。”
银珠怕的就是这个:“我家娘子对我是真没话说,你也知道,我不过是半路从外头买来的,府里多少个家生子都不服气我能当成大丫鬟,也就是三娘子才不管这些。”
“那你还想着再嫁人?”
这也是银珠纠结的点,要是不嫁人,真像绿夏那样索性无欲无求,只要三娘子安好,她就能一直有体面下去。
可是要是嫁人,总会生儿育女,到时候哪怕像老太太身边的杨奶奶一样,即便自己没犯错,可生出来的儿子谁知道是个什么样。
“所幸还有几年,银珠姐姐你再慢慢想想,只是不管做了什么决定,只要不后悔就行。”
银珠也知道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就算林杏月给她说了要如何做,她也会犹犹豫豫,只是到底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好受了不少。
三娘子和四娘子正吃着桃酥,两人一个爱吃红枣泥的,一个对龙井茶粉的桃酥更喜爱,你一口我一口细嚼慢咽地吃着,时不时喝一口茶水,恨不得这日子不要那么快流逝。
“怎么还不来?”松姐儿频频往外看,这都好半天了。
她这急脾气谁也拿没办法,董婆子嘟囔了两句,跟着说:“是有好一会儿了,也该来了。”
林杏月原本从三娘子那边出来就要直接去小厨房,谁知半路上碰到了朱雨。
朱雨如今不在娘子那边的院子里做事,而是去了针线房,跟着刘嬷嬷学手艺。
她这一决定让好多人大吃一惊,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你姐姐呢?不会没跟着来吧?”朱雨瞧见林杏月就来问她。
“来了,不过我们分开走,她应当是去瞧她那俩干妹子了。”
朱雨撇撇嘴:“她心里面怎么就只知道惦记着那两个丫头。”
也不和林杏月多啰嗦,说要赶紧过去找她:“得让她瞧瞧我如今的手艺,不知把她甩到哪里去了。”
林杏月好奇,同她顺路走了一节:“朱雨姐姐,你怎么想着就去针线房那边了?”
朱雨有些不好意思:“说来也都是受你们出去的缘故,我想着我不能打一辈子的膳,等以后年纪大了,难道还要这般?总得找个手艺干下去。”
灶间的活计却不是她擅长的,倒是对缝制衣服很感兴趣,便走了门路问了刘嬷嬷。
刘嬷嬷对针线房多来个人也没怎么拒绝,让她先去走通何娘子那边的门路。
何娘子那边的王妈妈一开始并不打算放人,朱雨也是个机灵的,把林金兰给她捎的那些吃食全都给了王妈妈,把老人家哄得喜笑颜开,这才答应下来。
“你也是个有成算的,这以后的日子自然也差不了。”
朱雨听了很是高兴:“别的也就罢了,就希望像以后的刘嬷嬷这样,收几个徒弟孝敬我。”
林杏月走远了才叹了一口气,想起了银珠先前同她说的碧儿。
可能是因为之前瞧见了巧燕,她这次来就多嘴问了一句碧儿的情况,银珠三言两语把碧儿如今的情况说了。
碧儿在庄子那边,自然没在府里头过得好,吃穿都差一大截不说,每天做的活计也重。
这也不算什么,原先同她情投意合的表哥,不知怎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对她百般讨好,现在反倒是三天两头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