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16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桌子上放着几个陶土做成的小砂锅,里面是粒粒分明的米饭,上面的米饭浸润着一层肉汁和酱汁,微微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煲仔饭用的肉是腊肠、腊肉,切片之后,肉质本身油光透亮,肥瘦相间,又搭配了些豆芽。

冬天能吃的蔬菜太少了,只有这自己生出来的豆芽有很多,石珍言干脆用的这个。

最绝的是在那光滑的锅底形成的一层金黄焦脆的锅巴,边缘微微翘起,好像用勺子轻轻一翘,就能和砂锅分离开来。

“这是什么吃食?”林金兰这才注意到,只觉得散发着的香味实在诱人,忍不住咕咚一声咽了一下口水。

“这是煲仔饭。”石珍言也是偶然想起来这煲仔饭的做法,一说,柳娘子就来了兴致,她们才一块做出来的。

林金兰想着她那铺子,赶紧问:“我瞧着这也好得很,能放在咱们小饭馆里卖。”

谁料她说完这话,柳娘子、玉姐儿他们都捂着嘴笑了起来,把林金兰笑得一脸懵:“怎么了?你们干什么一个个都这样看着我?”

那边的徐勇眼睛已经离不开那煲仔饭了,听到笑声也只是往这边撇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去。

“我们刚才就说,这要是让你知道了,肯定要说出这样的话来。”

林金兰这才知道被他们嘲笑了,哼了一声:“说就说了,且看味道如何呢。”

她这般说,大家也都拿起了勺子开始吃起来。

徐勇一点也不怕烫,见大家都准备吃了,直接拿勺子挖了一大口送到嘴中。

其他人也早想尝尝这味道,也不谦让,一时之间,屋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咀嚼声。

先入口尝到的是米饭的味道,本身就带着一股米香,吸足了肉汁和酱汁之后,变得油润鲜香。

上层的米饭柔软入味,中层保留着一丝软弹的口感,越往下,越能感受到锅底的焦香。

那边的林杏月直接吃的是锅巴,这锅巴可以说是煲仔饭的灵魂,焦脆中带着几分碳香,嚼起来咯吱咯吱作响,又吸足了酱汁,咸香中带着一丝焦甜,越嚼越有滋味。

看到她先吃的是锅巴,林金兰的勺子也伸向了锅巴,吃了一口,眼睛就弯了起来:“真香。”

“是呀,我也觉得香得很。”冯大娘吃的是腊肉,这腊肉带着几分酒香和肉香,肥油的地方在唇齿间化开,带着几分甜,肉质又很紧实,和米饭搭配在一起,正好能中和那几分油腻。

“这豆芽也好吃得很。”玉姐之前不太爱吃这些豆芽,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搭配了酱汁的原因,这豆芽除了本身的清爽脆嫩之外,又带了几分香味。

“好吃,好吃。”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更是头也不抬,那酱汁的浓郁、锅巴的焦香、腊味的醇厚混合在一起,让人赞叹连连。

“我看等开了张,卖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的。”

“你们要是嫌麻烦,只让我在我的早餐店里卖就是。”林金兰嘴里的吃食都没咽下去,就含糊不清地说起来。

林杏月好笑地看着她:“说得像是你能忙得过来似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这般好吃,肯定有许多人爱。”

林金兰说完就赶紧去问石珍言,“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麻烦不麻烦?”

“说麻烦也不麻烦,说不麻烦,也是要费些功夫的。”

煲仔饭最主要的就是要先蒸大米饭,蒸的时候要先浸泡,让米吸足水分,之后煮出来的才更软弹,而且煮的时候加水要比平时煮饭更少一些,再放几滴油搅拌。

在煮米饭的时候,这砂锅也不能开盖,不然就会漏气。

差不多半炷香的功夫,水分就基本收干,便能转成小火,再在上面把腊肠、腊肉这些铺上去,让腊味的油脂和香气渗入到米饭中。

等开盖之后,把烫好的豆芽放在腊味旁,在锅边淋一圈油,这样可以让锅巴更加香脆,再盖上锅盖,小火焖上一会儿,等听到锅底有滋滋的声响,便能关火。

最后把酱汁淋上去搅拌,就可以了。

“听起来倒是不难。”

那边的柳娘子却摇摇头:“非也非也,这听起来简单,可做的时候,火候可是关键得很。煮米饭的时候切忌不能心急,得用小火焖;锅巴的阶段,火候更是要小,不然那锅巴就得焦黑了。”

林杏月点点头:“是啊,还有这锅巴要想这般金黄香脆好吃,大米得提前浸泡,又得有耐心慢慢焖。”

林金兰和徐勇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下吃东西的动作,在一旁听得很是认真:“竟然如此费功夫。”

“那是自然,不然怎能这般好吃。”

【作者有话说】

感觉休息了几天,恢复了不少,没有之前那么抵触了哈哈,大概就是前段时间又工作更新又多,加上马上就完结了,心里没有调节好,我会争取恢复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好[心碎]

157

第157章

◎豆腐卷儿◎

过了初五之后,小饭馆就又开始继续动工。

林金兰一直惦记着她的早餐店,林杏月想了想,专门去找了宋衙役来打听他们隔壁铺子的事情。

那宋衙役也是他们家小饭馆的老主顾,平日里总是过来吃东西,又加上徐叔和张婶娘当初办那身契的时候,都是走的他的门路,比其他人都要熟一些。

过去拿着礼上了门,这宋衙役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果真帮他们打听了出来。

要说这铺子的之所以急着要出售铺子,倒还真是有几分缘由,听说是欠了一大笔赌债。

年前的时候,他认识了几个兄弟,这些人看着铺子开在小饭馆周围,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就想着和铺子掌柜套套近乎。

这掌柜也有些被吹得飘飘然,当真以为那些人来找他就是真心交好,渐渐就厮混在了一起。

计划的没问题,不料最后不知是谁出了手,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也不敢再继续有什么图谋。

只可惜了这人,经此一事,竟真就染上了赌瘾,最后没办法,只得变卖铺子来还债。

林杏月没想到还有这般的事,只是这里面蹊跷的事情太多,譬如那些钩子是谁放出来的,这又是谁出了手,好好的就要放弃,任谁也觉得这里头定是有其他的事。

只是这宋衙役别的却不肯多说,最后还是徐叔把他灌醉了,才从他嘴里问出来是同上头有些关系。

不过到了这里,宋衙役如何也不肯说上头是谁出的手。

徐叔也琢磨出来一些道理,回来就说不必往下打听。

林杏月心里有了底,知道这铺子没有什么圈套,反倒是便宜了他们,便欣然决定把这段时间攒的钱都拿出来,要把那铺子买下来。

这地方偏僻的好处便是每间铺子都要比其他地方大上不少,算下来果真是捡漏了。

林金兰也是兴奋得很,为此也把自己攒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

她拿了自己的还不行,非要去拿冯大娘藏的那些,要是不拿,林金兰就说冯大娘不想跟着她好好干。

林金兰双手一掐腰,小眼一翻,冯大娘哪里还能招架得住,回头还和张婶娘嘀咕:“我这要是不给她,她回头就能去床底下给我翻出来。”

林金兰这个样子,把徐勇和宋石头吓得赶紧把这些年藏的钱都拿了出来,慌忙地献了上去。

林金兰志得意满地捧着许多钱回来,把正在算账的林杏月和徐柏都吓了一大跳:“你从哪里弄了这么多来?”

“这你就不要管了,左右都是他们自愿的。”

石珍言在一旁挪揄道:“当真是自愿的不成?别一会儿就有人来咱们跟前哭诉起来。”

“他们敢!”林金兰哼了一声,凑到林杏月跟前,“怎么样,钱可是凑够了?”

“差不多了。”后头的账是徐柏帮着林杏月一块算的,她每次都只是简略地翻一翻,今儿仔细一看,就这短短几个月,已经赚了不少,就是在城中心买间好铺子也是能的。

只是到底在这些宽敞的地方呆熟了,周围的邻居又都是不错的人,林杏月想也没想就把那想法给否决了。

只是一点,这铺子原先并不是那饭馆,这里面收拾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又是要花一大笔钱。

最后算下来,要是拿出来之后,他们手里又不剩下什么了。

“这可怎生是好?”张婶娘一听,心里就担忧起来,“要不简单的买些桌椅就算了。”

“原就是这么算的账。”林杏月给张婶娘仔细说来,“还没想着多收拾其他的出来,只是锅碗瓢盆,还有各种炉灶,都是一大笔钱。”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就是凑钱咱们也得开起来,到时候不出一个月应当就能周转开来了。”林杏月最后拍板决定。

段秀才是临安人,提前来汴京城里备考,他家人也不知是不是觉得他离家已有一段时日,在过年之前竟从临安城那边过来了。

段秀才满心以为是家里人思念他,心中甚是欢喜,还颇有些遗憾地想着小饭馆的门都关了,他这里也只备着些耐放的点心,不然还能让家里人吃上些好的。

谁知他那家里人一来,先问的就是捎回去的那些吃食:“这年货是从前没见过的,是从哪里买的?味道果真不错。”

段秀才的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万万没想到他在这边又是收拾又是打扫,家人来了也不说先问问他如何,倒先关心起那年货了。

可能是觉得段秀才的脸色有些不好,段老太太和段娘子对视一眼,干咳一声,这才又关心起段秀才来。

段秀才却已知晓他们来的目的,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把是小饭馆做出来的事情说了:“也亏得我当初慧眼识珠,把咱们家那总是亏本的小饭馆租了出去。”

“竟然开在那般偏僻的地方?”段老太太也没想到竟然开在他们家的旧铺子里,目光炯炯地看着段秀才,“你说他们家都还有些什么吃食?我在临安也隐隐听说过。”

“竟然都传到了临安那边?”段秀才也是震惊不已,万万没想到这小饭馆的名声这般大。

“也就是年前好些个人都从他们铺子里买了吃食当做年货,原本汴京和临安商船就多,来往送礼的人也有不少,那些吃食味道实在是好,谁家要是得了这些,都不藏着掖着,要好好说道说道的。”

段秀才听完这才明了事情的原委,只可惜马上就要进年关,也不好去人家家里打扰,好不容易熬到了年初五,百无禁忌,段秀才这才在家人殷切的盼望下来带着他们过来。

过几天段老太太他们就回去了,总不能走之前也没有吃到小饭馆做的那些东西。

他这也不过是仗着把小饭馆租给张婶娘有了这几分情分才敢过来,不然定然要被人说一声不知礼数。

张婶娘他们正在商议早餐店该怎么收拾出来,就见段秀才领着两位妇人过来,张婶娘赶紧去迎,段秀才十分不好意思的把来意给说了一遍。

段老太太在马车上看着原先自家的小饭馆已然大变了个样,十分惊叹,依着礼数还是先给张婶娘他们见了面:“我年轻那会儿,这些铺子也经常来巡视,这个小饭馆请的厨子也还算是不错,只可惜就是没什么起色。”

张婶娘一听便知她是个爽快人,也愿意同她说道说道,毕竟如今小饭馆还没有开门,他们这些人每日里除了做一些吃食之外,实在是有些闲得慌。

见他们要装修那早餐铺子,段老太太又把她之前在汴京城里认识的一个掌柜介绍给他们:“既是熟人,你们又这般照顾我的儿子,价钱都好说。”

这可是占了大便宜,简直是瞌睡就遇到了枕头。

林金兰最是高兴了,看这老太太也顺眼得很,当即就要撸起袖子要给老太太做些吃食来。

“那感情好,也不枉我往这边跑一趟。”

段老太太又把他们小饭馆里卖的东西如何受欢迎说了一通,这老太太说话也是风趣得很,三言两语就把小饭馆的众人捧得很是高兴。

林杏月见林金兰果真撸起袖子来要做些吃食,便打趣道:“你可想好了要做什么?”

林金兰也有些犹豫,不知道做什么好,就让林杏月帮她出个主意:“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又是那般大老远的来,总不能让人觉得咱们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

教会了他们之后,林杏月也只有在想做什么吃食的时候才动手,其余的都交给他们,哪怕做得不好也没关系,越熟练,做出来的味道自然也越好。

“我这里有一道菜,是黄花鱼配豆花。”

这道菜原本是用黄椒酱做的,只是如今辣椒还不知在哪儿,便没有这黄椒酱,只能用豆瓣酱这些来代替,再配一些茱萸、姜蒜,依旧能做出又辣又香的口感来。*

石珍言凑过来:“这倒是没怎么吃过,你快说说如何做。”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