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庐浅
小梅早就在外面等着了,一见王妈妈出来,就赶紧走过来,和她说了先前在大厨房的事情。
“我也是说了,才发觉那话说得不对,像是在故意给月姐儿添麻烦一样。”
王妈妈当场啐了一口:“这个杨宏娘,也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当真以为府里没人管得了她们。”
她这话也只敢在自个儿屋里说上一说,平日里见了杨宏娘,她也照样得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
谁让人家背景深厚,就是他们家的大郎君看到了,也会给几分面子。
杨宏娘一直没走,等着馄饨端到了跟前,才慢悠悠地拿起了勺子。
看着那一个个活灵活现像金鱼一样的馄饨,心里先是咯噔了一下。
别说是她了,就是柳娘子这样在外头酒楼干了多少年的,也没把馄饨做成这个样子。
怪不得何娘子巴巴地过来要,看着还真是新鲜得很。
屋里头的柳娘子也在看着杨宏娘,她是在等着杨宏娘一会儿尝到嘴里,看她怎么说。
她就不信杨宏娘能说出个不好吃来,要真是那样,杨宏娘以后也别在大厨房混了,连个好赖也尝不出来。
杨宏娘也是在吃了一口馄饨之后,就发觉她如今的境况,是说好吃也不能,说不好吃也不成。
脸色比刚才还要难看上几分,心里头这样乱七八糟地想着,嘴巴却很诚实,一个小馄饨没两*下就被她吃完了,手也不受控制一样的又去舀了一个放到嘴里。
柳娘子看到了,就朝林杏月挑了挑眉毛,故意高声问:“杨妈妈,你尝了林小娘子做的吃食,可是觉得如何?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杨宏娘拿勺子的手抖了一下,先把吃了一半的馄饨咽下去,这才开口:“这馄饨好吃是好吃,一多半是靠了那鲟鱼来调味,这才鲜得很。可府里的主子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了鱼的,那宋小娘不就不爱这个馅儿。”
见她把宋小娘搬出来扯皮,柳娘子阴阳怪气了一句:“那宋小娘先前可没有说不能吃鱼。再说这味道也是林小娘子调出来的,换个人再用了这鲟鱼,也做不出这样的味儿来。”
杨宏娘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哪里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见柳娘子怼她,就反唇相讥道:“你倒是护上了这林小娘子,她也好生的有本事,才来了一两天,就在这里拉帮结派,心思难不成都放在了这样的地方。”
林杏月哪里会让她往自己身上泼脏水,高声说:“拉帮结派这名头我可不敢当,杨妈妈说的这话,倒是让我惶恐。不过是和柳娘子一块儿做早饭,多少要说上一些话。且柳娘子说的也并没错,这鲟鱼的馅儿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出来的。”
杨宏娘没想到林杏月年纪不大,口齿竟然这样伶俐,冷笑了一下:“你也太轻狂了些,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莫不是觉得进了大厨房,自个儿就厉害得很呢?
咱们谁不是有一两个绝活,还有老太太那边的膳房,里头的妈妈各个身手不凡,就连从宫里面出来的妈妈也不是没有,也没像你这样轻狂。”
“妈妈说的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一会儿说我拉帮结派不好好干活,又说我狂得没边,成了那等轻狂的人了,这让我去哪里说理去?
也亏得我不是头一天进府里,大家都知道我是个什么人,不然说什么也要找人来评评理的。”
杨宏娘见她一步也不肯退让,知道她不是个好惹的。
那些留在大厨房干活的丫鬟婆子,也都在那边探头探脑地看着,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容易落人口舌。
再加上她还得罪着何娘子,要是真让上头知道了,先治她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杨宏娘也就不在这里纠缠,扭身就走,只是落在其他人眼中,就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柳娘子给林杏月竖了个大拇指:“没想到你也是个伶牙俐齿,还以为你是个受气包。”
“柳姐姐这话就错了,难不成你没听说过我娘和我姐姐的名声?她们两个都还怕着我,你当我是个什么受气包。”
那边的婆子见杨宏娘吃剩的碗里,还剩下几个馄饨,一早就看中了。
等她人一走,就要过去抢。
昨儿个这馄饨还是一文钱一个,他们都花了钱买,也没有吃够。
杨宏娘走出了院子,才发现有东西落下了,犹豫了一会儿,只能又转身回来。
到了门口,就看见这些个婆子,在那里争抢林杏月做的那碗馄饨。
杨宏娘嘴巴里还残留着那馄饨的味道,说句实话,是真的好吃,要不然她也不能接连吃了好几个。
那些个婆子没有发现杨宏娘过来了,抢到的就急不可耐地咽下去,没抢着的在那里捶胸顿足,还有人小声地嘀咕:“杨妈妈也真是,我见她可是吃了好几个,要是不好吃,尝一口便是了,还能让咱们尝一尝。”
“杨妈妈哪里是觉得不好吃,我看她吃的可香了,就是嘴硬。”
两个人一说完,回头就看到了杨宏娘站在他们身后,吓得魂也没了,赶紧行礼赔罪。
杨宏娘倒是想罚了她们,可这要再传出去,还不知道要被怎么说,就呵斥了两句。
东西也不拿了,扭头就往回走,有些后悔回来听了这一茬。
二郎君原本在家只休息一天,昨儿晚上和大郎君喝了酒回来之后,吴娘子已经睡下了,他也没去打扰。
今儿个睡醒了才过来吴娘子这边。
吴娘子本来就生着气,还想着二郎君能哄哄她,可是又是扭头就走,又是在外面喝酒的,一点也没有哄她的意思。
眼见着二郎君下午就要去国子学了,两个人这么些天没见面,吴娘子本来有许多话要说,也都泡了汤,心里的那点不舒服就又多了几分。
二郎君睡醒之后,见吴娘子已经起来了,也就洗漱好过来。
他也不想和吴娘子闹得那样僵,就像大老爷和大娘子一样,没得让人看了笑话。
要是能琴瑟和鸣、相敬如宾,还能成一段佳话。
打着这样的主意,二郎君一过来,先问了吴娘子昨个儿睡得怎么样。
戴妈妈赶紧给吴娘子使眼色,让她别再使小性子。
到时候真把二郎君推出去了,再弄出个通房小娘什么的,吴娘子这个性格,怕真就是再也不会和二郎君好了。
吴娘子也知道轻重,压下心里的那点不愉快,回了二郎君一句,又好奇地问:“怎生就和大哥一块儿喝酒了?”
二郎君有些不好意思:“我去园子里逛的时候,恰好看到了大哥,想着有段时间没在一块儿说话,这才一块儿喝了次酒。”
又说起来大郎君身边的小厮拿过来的那些下酒菜:“倒是稀奇,以往没有见过,味道也不错。”
听着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吴娘子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说了一会儿,外面的小丫鬟提了食盒过来,两个人就都去净了手。
别看二郎君这样,其实最喜欢吃的是甜食,吴娘子也是后来才发现的。每次他一回来,吴娘子总会叫大厨房做些甜口的东西,也不说是二郎君要。
二郎君知道这是吴娘子的好意,想到昨个的事情,心里就有几分愧疚,把吴娘子爱吃的推到了她跟前。
吴娘子摆摆手,她早上起来先喝了一碗苦药汤子,再好的胃口也都没了,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只在一旁看着二郎君吃。
二郎君吃了几口觉得没意思,就放下了筷子,剩下的东西就都赏给下面的丫鬟,让她们挑了能吃的。
果然像吴娘子想的那样,周大娘子一知道了昨儿个的事情之后,就找了丫鬟来传话,把吴娘子给叫了过去。
吴娘子早有心理准备,可来了看到周大娘子那张脸,心里还是不得劲。
行了请安礼之后,周大娘子也没让她坐下,就让她像以前的何娘子一样,站在那里听她训斥。
说了这么半天,吴娘子都有些无动于衷,周大娘子头疼地扶了扶额头:“二郎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趟,你不好好地服侍他,还让他跑出去和大房喝酒,这成什么体统。”
吴娘子站在那里乖乖地听着训,院子外面的戴妈妈却很是着急,生怕吴娘子脾气上来了,再顶撞了周大娘子。
这要是顶撞了周大娘子,后果可不堪设想,就是到时候老太太知道了,也不会站在吴娘子这边。
梁妈妈在外头看戴妈妈这样着急,就把戴妈妈叫到了自个儿的屋子里。
戴妈妈还稍微有些拘谨,说话的时候也要时不时地往外看上一看。
看到戴妈妈,梁妈妈就像是看到了当初的自己,还是有几分怀念,劝她说:“大娘子就是这么个脾性,来得快去得也快。她也是知道了二郎君夜里去喝酒,愁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这才把吴娘子叫过来,回头等气消了也就好了。”
戴妈妈挤出一个笑:“昨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家娘子近来身上一直不大舒坦,回去就躺着歇了,二郎君可能看着娘子休息了,这才出门去的。”
梁妈妈多问了一句:“我瞧着吴娘子最近可是瘦了不少,可是没好好地用饭?”
戴妈妈说起这个就发愁:“不瞒姐姐说,我家娘子天天喝那些苦药汤子,再好的胃口也都没了,哪里还吃得下去饭。”
常吃药的人胃口的确是不好,梁妈妈就提起来林杏月:“她倒是才进了大厨房,手艺不错,先前怀秋宴请的时候,我吃过几道菜。回头吴娘子要是实在不喜欢吃,就去找这林小娘子试一试。”
等吴娘子从正院里出来,戴妈妈还在想梁妈妈到底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说起大厨房一个做饭不错的姐儿了。
她小心翼翼地看着吴娘子的脸色,把这事和她说了。
又说了何娘子和宋小娘的事情:“听说也是找这个姐儿做的,也不知她到底是个什么来路,让她们两个打起来擂台。”
吴娘子正在气头上,听到这个林小娘子是从小厨房上来的,哼了一声:“先前是给我找大夫,这几天看我瘦了,又给我找厨娘,就想把我养得好生养。”
至于何娘子为什么找了林杏月去做吃食,听说还要了什么猪肉做的,无非就是贪图口腹之欲,怕还是有几成是想和宋小娘打擂台。
吴娘子现下最不能听的就是生孩子这事了,在屋子里越想越气,干脆就收拾东西要回娘家。
戴妈妈怎么也劝不住,二郎君方才吃了饭,才带着小厮去了国子学,现下连个能劝的人也没有。
吴娘子却铁了心,收拾完东西就让丫鬟跑了趟腿,给她娘家那边送了信。
周大娘子处理完府里的事情,主要是眼见着中秋节就要到了,一应事情都得安排下去,才感慨完连个帮她的人都没有,就听到外面来通传,说是郡主府那边来了人。
来的是郡主身边服侍了多少年的老嬷嬷,进来就先和周大娘子行礼,说是郡主身上不好受,想让吴娘子回家陪上两日。
周大娘子一听就知道是个怎么回事,面上带着几分不怎么明显的笑,问道:“好端端的,郡主怎么又严重了,可是请了大夫?我库房里还有几根上好的人参,一会儿走的时候拿回去,让郡主好好地补一补身子。”
这老嬷嬷如何听不出来周大娘子话里面的意思,她也是看着吴娘子长大的,不想闹出来事,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多谢大娘子,不过郡主心里想念娘子,好几次都梦到了她,说她吃不好睡不好的,到底母女连心,这才一下子病就重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才派了我过来,厚着脸皮让大娘子通融一下。”
话都说到这里了,周大娘子也不好拒绝,只让平春去叫吴娘子收拾收拾:“让她也别急,我和孙嬷嬷在这里说会儿话。”
平春去了没多大会儿就回来了,吴娘子早就收拾利索。
周大娘子眼皮跳了跳,知道吴娘子肯定是事先就送了信儿,才来了这么一出。
什么想女儿不想女儿的,她家榴姐儿还在宫里,多少年都没有见过面了。
要说想女儿,她才是心里想得发苦。
到底已经说了话,周大娘子也不能再拦着人,说了几句,就让吴娘子跟着郡主府的人走了。
等人一走,周大娘子就让梁妈妈去查一查,吴娘子是不是往外送了信儿。
她早上刚说了吴娘子,下午郡主府的人就来了,这不是打她的脸又是什么?
梁妈妈只能领命去了,也有些埋怨吴娘子不懂事,好端端的,谁家当儿媳妇的时候不受些委屈。
要真说起来,何娘子在周大娘子这里受的气不知道多多少,也没有动不动的就要回娘家。
郡主府的人也真是,不说好好地管教一下女儿,还要来这里添乱。
吴娘子跟着郡主府的人上了马车,就捂着脸开始哭起来。
孙嬷嬷看着吴娘子一下子就瘦了这么些,小脸都变尖了,心里也不好受,搂着她安慰了一会儿,就给那边的戴妈妈使眼色。
戴妈妈心里也苦得很,等会儿到了郡主府,她肯定还要被孙嬷嬷拎过去,好好地问一下到底怎么了。
吴娘子不会挨骂,她却是少不了一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