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庐浅
“走了?”
何娘子听说吴娘子就这么走了,还觉得有些惊讶,心里也有几分羡慕:“还是有娘家的好,就是受了委屈,也有个地方撑腰。”
不像她,就是回去了,也没什么个意思。
何娘子倒是个能想开的,纠结了一会儿,也就不去管,想着晚上的时候吃些什么。
她已经让成蕊打听过了,林杏月只在早饭的时候去大厨房,剩下的时候都在家里。
要是有人找她开小灶,直接去后街巷那边就行。
还和以前一样,方便的很。
何娘子早上那一碗馄饨被大郎君抢去了好几个,根本就没吃过瘾,还想让昌哥儿也尝一尝,晚上的时候就让小梅去跑趟腿:“不拘是什么吃食,只看她那边,有什么现成的拿来就是。”
小梅应了一声,就去找林杏月。
等小梅提着食盒回来的时候,在窗户外面看见何娘子的屋子里,大郎君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已经落了座。
何娘子先前就已经赶了大郎君几次,明明早上的时候两个人还闹得不大高兴。
按照大郎君这别扭的性格,得好几天不来她这里。
没想到到了晚上就又过来了。
看着大郎君来这里之后,捧了一本书假装在那里看,眼角眉梢却时不时地盯着外头,何娘子也就了然了。
这是奔着她要的吃食来的。
何娘子看明白之后,却不想惯着大郎君。那可是她辛辛苦苦要的吃食,大郎君要想吃,自个儿去找林杏月做就是,何苦来她这里。
大郎君也不是没想着,让身边的小厮去找林杏月做一些吃食,只是他不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到时候还得再费劲地试着吃,太麻烦,不如直接来何娘子这里。
小梅去林杏月那里的时候,她正在给大小王嬷嬷装凉皮。
小梅没见过这个,就说也要吃凉皮。
林杏月知道她是给何娘子带的之后,就有些犹豫:“到底已经八月多了,早晚的天气变凉,怕是吃这个不妥当。不如你等我会儿,我做一道炒河粉来。”
小梅点头应了好,她自个儿却要了几份凉皮儿,让一旁帮忙的林金兰给装好。
“主子怕凉,咱们却是不怕的。”
林金兰这几天是一下了差,就过来给林杏月帮忙,林杏月说好了,如果她干得好,一天就给她几个铜板。
现下她干劲儿可大了。
时下的河粉有用绿豆磨出来的,也有用糙米或者其他谷物磨制出来的,虽然不如后来那样精细,可是做出来味道确实不差什么。
河粉得提前用温水泡软,捞出来沥干就能用了,只是炒的时候还得用小火慢慢翻炒。
再把韭菜、豆芽、笋丝等配菜放进去,最后再放入调料调味。
小梅在一旁看着就觉得想流口水,那河粉表面上因为吸收了料汁,呈现一种油亮的光泽,再加上豆芽、韭菜等配色,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月姐儿,等下回你也给我炒这个河粉来。”
小梅又馋起来这炒河粉了。
今儿个确实来不及了,小梅还得等着回去给何娘子交差。
何娘子看到那河粉,先闻到了一种炒制之后散发出来的米香味。
大郎君把书放下,问候着的小梅:“这是什么,怎生闻起来这样香?”
小梅赶紧回话:“回大郎君,这是炒河粉,是林小娘子专门给做的,里面有豆芽、韭菜、笋丝等配菜,河粉又是绿豆面磨出来的,放了油来炒,自然香的很。”
何娘子已经把食盒打开了,热气腾腾的雾气中,那香味更加浓郁,混合着葱姜蒜的鲜香,令人垂涎欲滴。
大郎君见何娘子就要坐下吃,有些不高兴:“也给我拿一双筷子,这到了饭点迟迟不开饭,我也饿了。”
何娘子拦了一下要给他递筷子的成蕊:“你也看到了,就这一份炒河粉,哪里够咱们两个吃的。
再者你来的时候也不说,不然还能让小梅再给你要上一份。都这个点了,怕是林小娘子也休息了。不若你就让大厨房给你随便送些来。”
大郎君闻着那垂涎欲滴的香味,哪里肯走:“这话说的,我来就是想和娘子一块吃饭。这炒河粉是什么,倒还是没吃过,听起来也很是有野趣。”
“有什么野趣,如此上不得台面,郎君还是不要为难自己。”
两个人在这里说了半天,谁也不让谁。
何娘子眼见着炒河粉要凉了,干脆不理大郎君,直接拿起筷子把炒河粉送到了嘴里。
这一尝,那炒河粉的味道更是让何娘子满意,觉得方才没给大郎君做的可是太对了。
那河粉本身就很爽滑劲道,有一定的韧性,各种配菜又增添了一些清爽的口感。
大郎君看到何娘子这样,也不再干看着,自己起身去拿了筷子,夹起来河粉往嘴里送。
何娘子看到,吓得愣了一下才继续吃起来。
大郎君什么时候这样过!
一时间,河粉吸收了调料之后的咸香口感在舌尖蔓延开来,而河粉本身的那种米香却又没有被掩盖掉,吃着让人眼前一亮。
何娘子下筷子的动作要快上不少,大郎君也不甘示弱。
也亏得这时候屋子里只有王妈妈没有其他人,要不然传出去了,肯定会笑话他们两个。
何娘子也就罢了,平日里她就是个爱吃的,大家也都知道她出身不高,多少能更容忍一些。
可大郎君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国公府的嫡长子,在外面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讲究规矩,再不成想也有这样的一面。
王妈妈看着这样实在不是个法子,就从屋里悄悄地出来,正想着让小梅再去找林杏月要一份,就见小梅也在等着她。
小梅笑嘻嘻地说:“妈妈快过来,我看见月姐儿在卖这个凉皮,大小王嬷嬷也要了两份,可见是好吃得很。”
王妈妈果然看到桌子上放了两碗凉皮,那凉皮上面缀着些胡瓜丝,闻起来也是香得很,还带着一股蒜汁的辛辣。
王妈妈口水就开始分泌出来,只是可惜这凉皮稍微有些凉。
不过大郎君倒是不怕的,王妈妈就把那份端了起来,对小梅说:“我先送到屋里,这份凉皮回头咱们两个再吃。”
小梅傻眼了,看着王妈妈把凉皮端着进了屋子,竟然是要给主子吃。
屋里面,何娘子和大郎君马上就把那份炒河粉吃完了,但两个人显然都没有吃饱。
何娘子早上吃的那碗馄饨,就被大郎君抢去了不少,如今再加上这碗河粉,真是新仇加旧恨,恨不得把大郎君给赶出去,像以前一样别来烦她。
恰好这时候王妈妈提着食盒过来了,何娘子眼前一亮:“妈妈,你这拿的可是那炒河粉?”
王妈妈摇摇头:“是小梅一块提回来的,叫什么凉皮。”
大郎君和何娘子两个人同时看向那食盒,等打开看到里面是晶莹剔透、微微有些发白的面皮,上面摆放着翠绿的胡瓜丝和白色的面筋,一时就食指大动起来。
王妈妈后半截话终于说了出来:“这凉皮有些凉,娘子就别吃了。”
大郎君听了这话,立刻得意地看向何娘子:“娘子,你也听了妈妈说的,这凉皮的确是不适合你晚上吃。要是馋的话,你就明儿个晌午要上一份。”
虽然说的是关心的话,可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遮也遮不住,何娘子真想啐他一口到脸上。
“那炒河粉你怎么不说让我一个人吃了,偏又在这里装模作样。”
只是这些话她不敢说出来,只能在心里想一想。
大郎君看到何娘子的这个表情,心里得意起来,也不和何娘子继续计较,挑起一筷子凉皮送到嘴里。
这凉皮也十分的爽滑,在齿间轻轻滑过,咬下去的时候又带有几分弹性,不会特别软烂。
里面的调料很是醇厚,有蒜汁的辛辣、芝麻酱的醇香浓厚,应该也加了不少的醋,整个口感都十分清爽开胃。
大郎君吃了一口就说好。
何娘子在旁边看着吃不着,可是馋得很。
趁着王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拿着筷子就挑了一根。
入嘴就被那凉皮的本身的香,和上面残留的芝麻酱给蛊惑住了,那种绵密顺滑的口感让她恨不得再吃上几口。
她这个样子,大郎君倒是有很多年没有看到,背着王妈妈又让何娘子尝一尝那面筋。
何娘子给了大郎君一个算他懂事的眼神,把那面筋放到了嘴里。
面筋很有韧劲,吸足了料汁里面的香醋和蒜汁的味道,咬下去那料汁就会在嘴里炸开,很是爽快。
王妈妈很快就发现了何娘子在偷吃,用眼神不赞同地看了她好几眼,埋怨道:“这样凉,回头难受可怎生是好?”
大郎君听了,干脆就把凉皮给端了起来,不给何娘子偷吃的机会。
何娘子吃不着,就和王妈妈说:“明儿个晌午可千万要给我买了这个来,这几天正是秋老虎,吃这个爽口得很。”
“行,明儿个早早的就替娘子去问。”
二郎君领着小厮去了国子学,压根就不知道府里发生了这么些个事情。
二郎君在这里,除了发愁夫子要考校的功课之外,就是对食堂里的那些个饭菜不是很满意。
这次一到了食堂,几个出身差不多的小郎君就过来找他。
一个小郎君问二郎君:“这次你来,可是去哪个酒楼带了些吃的?”
汴京城里的酒楼食肆可不少,他们这些在外头读书的,还和那些个养在深闺里的小娘子不一样,平日里就时常呼朋唤友地,去外面吃酒喝茶,有时候也会逛瓦子勾栏。
有一些爱吃的郎君,专门会寻了汴京城里的小食铺,尝到好吃的就专门带过来给大伙儿一块吃。
赵小郎君最喜欢吃的是王婆家的炙肉,回回到了沐休的时候,都要出门买上许多。
等到了来国子学的时候,就会拿过来许多,给大家伙分一分。
这王婆家的肉不愧是多少年的老字号,味道实在是香得很。
久而久之,这些个在国子学里读书的郎君,倒不像是在府里的那些公子,吃东西先要看地方,是不是大酒楼做出来的,不然不吃。
赵小郎君问起来二郎君,二郎君就说去三元楼买了不少的吃食过来:“应当能吃上两天,以后天气没那么热了,能放的时间更长。”
赵小郎君一听二郎君又是去三元楼买的,就有些无奈:“那三元楼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样,有什么好吃的,你还不觉得腻?”
以前二郎君回回都是从他们府里面的大厨房,带些吃食过去,也被赵小郎君这样说了一通。
二郎君从那以后才从三元楼买了吃食带过来。
二郎君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实在是不知道吃什么,我不像赵兄时常能出去晃悠,一到了放假还得在家里。”
都知道他和吴娘子成亲有一年有余还没有孩子,这放了假回去做什么,大家也就都明白。
不知道是谁,还发出了几声善意的笑声,调侃意思很明显。
二郎君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让解清把带来的这些东西给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