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243章

作者:红薯柠檬汁 标签: 穿越重生

一个人生孩子;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天天围着这个家转悠,可男人还觉得你啥都不干,一点用都没有。

一说到这个,林淑芬就忍不住掉眼泪。

赵静舒看到她又哭了,递给她一个帕子:“光掉泪珠子可没用,那些狗男人可不会心疼你,更不可能让他们觉得你有价值。”

她这话林淑芬也明白,“不说远了,就说咱们家属院里有多少军嫂是没工作的,在家里的地位就是不如那些有工作的。

赵静舒突然被点醒了,她知道要怎么跟杜健林开口提厂地的事了。

“你看看王雅兰跟高鸿雁,他们家的男人就是跟我们这些人不一样,这端着铁饭碗的就是底气足,在家谁的脸色都不用看。”

林淑芬没有注意到赵静舒的变化,还在喋喋不休的说女人有工作的好处。

等她发现赵静舒一直没说话已经是十分钟后的事情了。

“你在想啥呢?”

赵静舒:“你说如果现在有一份工作的机会,你会去吗?”

林淑芬毫不犹豫的开口:“去啊,为什么不去?”

她现在别说是一份工作了,就是去大马路上捡牛粪,只要给钱都愿意去。

“可也就是想想,哪有这种好事轮得到我啊。”

家属院里的关系户可不少,就算有也轮不到自已身上,林淑芬对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那要是有呢?”赵静舒反问。

“要是能有这种好事让我碰上,那还想啥,立刻!马上就去,多犹豫一秒钟都是我对工作的不尊重。”

“你说咱们部队的军嫂没工作的能有多少人?”

林淑芬只以为赵静舒就是随便一问,也没有多想:“据我所知,光是咱们这个家属院,不算二区、三区那些,大约估计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赵静舒惊呼出声,她还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乍然一听到这个数字,都给她吓了一跳。

他们一个家属院就有一百多人,要是再加上二区、三区的,估计能有小四百号人了。

四百号人,这样一算,赵静舒该担心的问题不是她要建的酒厂好不好招人了,而是这四百号人能不能放得下。

幸福感来的太突然,赵静舒晚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去杜健林家,想要尽快把这酒厂的事给敲定下来。

第336章 工人名额

赵静舒的想法很简单,建厂、招工、赚钱。

建厂是现在最难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对她自已来说,相对于个人或者是部队的退伍人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帮助这些人解决就业的问题,那她建厂的事想必也不会被人家拒绝。

把自已的想法跟杜健林简单说了一下,赵静舒还想着再说点什么来打动杜健林的,没想到下一秒就给她同意了。

赵静舒从来没想过杜健林答应的这么痛快,“杜叔,你没跟我开玩笑吧?”

“开玩笑?”杜健林没好气撇撇嘴,“你都不知道这段日子,部队里因为退伍军人跟烈士家属之后的安排已经吵翻天了。”

一想到这事杜健林就头疼,部队里能安排的工作真的很有限,他们也只能着重考虑。

每年得到妥善安排的也就那些人,至于像刘蔓珠这样的那就别想了,根本轮不上号。

结果满意的自然高兴,可名额就那些,剩下的人没机会了就开始闹,他这几天可没少因为这事着急上火。

“我这边正愁着这事呢,没想到你就给我送上门来了。”杜健林整个人都舒坦了,这不就是瞌睡来了给他送枕头吗。

见他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赵静舒还真有点不适应。

这样的结果真的真是她没想到的。

来的路上,她还在脑子里想了各种说服杜健林的理由:什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药酒有助于人们身体健康保持原有的劳动力;增加伤残军人的就业率等等等等。

像这样的说法她,想了老多了,可现在一个没用上,还觉得有点遗憾呢。

当然,这个遗憾,赵静舒欣然接受。

“那个建厂的事咱就说定了哈。”赵静舒到现在都觉得不真实,当即就跟杜健林确认。

杜健林答应的很是爽快:“没问题,这事交给我,明天一早我就召开会议商讨怎么开展你这边的工作。”

赵静舒:“杜叔,还有一事,就是药酒厂的工作名额,我这边不能全部给您,咱们家属院里有一些家属都需要照顾,这个咱们不能不管。”

赵静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淑芬跟刘蔓珠两个人。

杜健林也知道赵静舒说的是刘蔓珠,他对此没什么好说的。

“这样,你回去统计一下药酒厂的工人名额,到时候具体怎么分配我们再商量。”

事情说完,赵静舒也松一口气这可算是有进展了。

这事到晚上跟陆志国一说,他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这两天因为刘蔓珠,不少人都闹到了孙政委跟前,甚至还有闹到杜叔那去的。

工作是真的安排不了,不然杜叔也不会这么快就答应你的提议。”

赵静舒点点头:“我知道,也是我运气好,这事要是放一个月前说,那肯定不行。”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刘蔓珠这么一闹,其他家属跟军人都以为找部队领导说说就能得到一份工作,可哪有这么容易啊。

部队的就业机会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哪能是谁去说两句就能有的。

有了这些人的鼓动,赵静舒现在猛的一下把一个厂招人数量几乎说是全给了部队,杜健林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我今天晚上就给杜叔出一份详细的名额,明天一早你给他送去。”赵静舒说道。

陆志国点头应下:“好。”

赵静舒由于刚开始建厂,前期需要的工人大概在二三百人左右,后期还要看订单多少来慢慢调整。

保守起见,赵静舒直接写了两百六十人。

其实按照她的预想,这点人是不够的,可是毕竟是刚开始嘛,她心里没多少地,还是觉得少些一点为好。

可就是这两百六十人,当杜健林看到的时候,眼睛都发光了一脸的不可置信。

“静舒真说能容得下两百六十人?”

陆志国也不懂这个,可是媳妇这样说了,他自然也信。

“可以。”这话说的非常肯定。

杜健林点点头,一看着赵静舒做的人工所需分析,他很满意。

杜健林是个妥妥的行动派,一大早就开始开会。

这场会议直接开到下午三点多钟,众人才出会议室的门,中途连饭大家都没顾上吃。

在杜健林他们开会的同时,赵静舒也没闲着。

她给赵大勇办公室打去了电话:“大哥!你们现在车间的各种机器设备帮忙给我也弄一份。”

面对妹妹的狮子大张口,赵大勇无力吐槽。

“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当然是开酒厂啊。”赵静舒理所当然的回了他一句。

赵大勇:“什么玩意儿!?”他以为自已耳朵出毛病了人,这指定是听错了呀。

“开酒厂,药酒厂。”赵静舒重复一遍,还不忘强调是药酒厂。

电话听筒里半天没一点动静,赵静舒也没急着催促,就这么静静等着赵大勇消化她刚才的话。

等了半天,赵大勇的声音再次传来:“妹妹,你是认真的?”

“认真,比真金还真。”

对面又是一阵沉默。

赵静舒:“大哥,你到底帮不帮忙啊,不帮就算喽,我自已找别人去。”她这就是故意说的。

自家老大哥是个什么人她最清楚,只要自已开口,那指定是不会拒绝的。

果不其然,下一秒赵大勇的声音就再次传来:“帮,我这就去给你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弄到。”

说完,他像是又想起什么一样,急忙开口问道:“你好好的突然要做药酒,出什么事了吗?”

赵大勇心里不放心自家妹子,想要知道赵静舒为什么突然就要开酒厂。

赵静舒: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那些生活没有保障的人,当然也为了赚钱,为了自已的事业。

把自已的想法跟赵大勇说了之后,赵大勇二话不说直接开干,当然后边这句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妹子!你放心,设备的事包在哥身上。”赵大勇摸摸眼角,他听了自已妹妹这话都差点感动哭了。

为了人民群众而奋斗,赵大勇觉得自已义不容辞。

第337章 工人名额分配

杜建林跟部队领导人都一致通过赵静舒的提议,建设酒厂提供更多的岗位给部队需要的人群。

他们部队占用面积很大,可以跟上面请示,能否用一块空地作为酒厂的占用面积。

可是这里边问题也不少,资金、时间、人力都是问题。

现在个人手里没钱,国家也没钱,现下阶段是不可能拨给他们款项用来建设酒厂的。

为了这个事,杜建林还跟当地政府协商了很久,刚好他们有这个政策这才能推动下去。

不过,杜建林想的建设新厂是不行了。

当地政府给了他们一个废弃的酒厂,距离他们部队包括家属院还很近。

至于设备什么的肯定是需要换新的,这一点大家都懂。

当地单位可以出修缮的钱,并且可以按照赵静舒的想法来做,至于购买设备的钱则是由杜建林他们这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