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柠檬汁
但他们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个酒厂日后招工要给他们当地困难家庭一些名额。
杜建林跟赵静舒都没什么意见,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自然是要答应。
但是这一来,残疾军人跟军人家属就会少一分上岗的机会,这让杜建林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可不满意也只能忍着,人家出地出钱的,总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不是。
当地负责人一张口就要一百个名额,这个赵晶石跟杜建林都听得一愣。
不用自已开口,杜建林第一个就反对。
“一百个?这不可能!你们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杜建林一口回绝都不带犹豫一秒钟的。
赵静舒一共就给他了两百六十人的名额,这些老家伙张口就要一百人,做梦去吧。
赵静舒却是在一旁吐槽,杜叔你刚刚可不是这么做的呀。
前一会还觉得人家也不容易出钱出力的,怎么一转眼就破防了呢。
不过她也就是心里想想,可没想着要胳膊肘往外拐。
杜建林是死活不愿意给一百个名额出去,那个负责人也看出来。
见赵静舒一直不开口,就问她的意见。
“赵同志,你是未来的酒厂负责人,你说给我们当地多少名额出来合适?”
赵静舒:这人歹毒啊!你们两个人吵的热火朝天的突然来问我做什么,要问早点问啊,搞得现在我说什么不都得罪嘛。
在心里腹诽了好一阵这人不地道,赵静舒这才不咸不淡开口:
“我们建设这个酒厂的目的最初是为了帮扶残疾军人跟家庭有困难的军人家庭。这要是上来就把名额分出去将近一半,要是这么做的话妇联跟领导都会有意见吧。”
两句话,那个头发花白的负责人就闭了嘴,没在开口争名额的事情。
赵静舒这话是说到杜建林跟其他几位部队领导心坎里去了,一个个的都向赵静舒投去了赞扬的目光。
心里都想的是,这人看诊年纪不大,没想到说话办事还挺利落。
当然最主要的是赵静舒点明了这次建厂最主要的目的,这才是他们想要的。
也要让那些跟他们争名额的人听听,这到底是谁主谁次。
这里边最初是为了什么,双方都清楚,可是当地工作人员也想让自家这边多几个帮扶的家庭工人名额,说白了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着想。
为了这事,他们没少跟杜建林一伙人磨嘴皮子,可杜建林就是不松口,咬死了就给他们五十人的名额,其他想都不要想。
五十人,说实在的的确不多,可剩下的两百一十人,放部队里去还真不够看的。
现在就是狼多肉少,大家都盯着呢,两方人都想多争取一些名额,可这边多了就代表另一方少了,谁都不乐意。
今天一早赵静舒一进厂里新修好收拾妥当的办公室,就看到吵了三天也没决定下来的两方人员还在继续。
赵静舒直接拿出昨晚通宵做的工人名额分配计划书来。
“前期咱们就两百六十人的名额,这已经是只多不少了,至于后边还需要多少工人你、我、大家都不清楚。”赵静舒解释道。
看了看众人没反应继续说自已的计划:“前期杜首长跟军方上面都已经商定好了,就是两百六十人,能给咱们当地的居民五十个工位已经是尽力了。
我看这次就先按这个来,等之后咱们再来我这个分配制度来。你们看看觉得如何。”
赵静舒把做好的方案跟人员分配递给当地负责的人员。
上面有很清楚的岗位分配比例,部队占百分之八十;当地占百分之十;赵静舒也就是酒厂未来自已内部也占百分之十。
一个一个的看完之后,大家都没意见了。
杜建林对这个结果觉得还行,当地负责人也觉得不错。
虽然第一次的人员少了点,可是往后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分之十,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看大家都没意见了,赵静舒也松一口气。
都不知道这几日她有多烦躁,天天看着这群人吵个没完,还一点进展都没有,她都上火了。
现在看到这个事情解决了,她恨不能今中午多吃两碗饭。
工人名额的分配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这处废弃的酒厂修缮的事宜。
这个当地负责人也说了,他们来负责,赵静舒指挥决定怎么来改造就可以了。
为了这事,赵静舒特意回了老家一趟,跟赵大勇看完设备画了清晰的图纸这才又回来。
原本就是酒厂,这一点改造起来就简单多了,很多地方不需要大的改动。
只需要换换玻璃;房顶翻修;前面刷点腻子就行。
废弃的很多厂房,都有老鼠洞,门也是坏的,还有院里大大小小的枯树野草这些都需要时间、人工来处理。
虽然简单但也搁不住这个酒厂的规模大啊,光是这些事十多天过去,也才只是皮毛。
至于修补房顶跟刮腻子换玻璃的事还没轮到呢,这些只能往后排。
等把院子跟一些没必要的垃圾跟物件都运输出去,老鼠洞补好;大门换上新的,这才轮得上。
好在设备上的事赵大勇正在解决,不然等设备都买来了,还没地方放呢。
第338章 发高烧
赵静舒每天在厂里忙得热火朝天,清理垃圾、规划区域,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
资金逐渐短缺,一些关键设备的维修和更新需要大笔费用。
正当赵静舒一筹莫展之际,她偶然得知政府有扶持创业项目的计划,尤其是像她这种利用废弃资源进行再开发的项目。
于是她精心准备材料去申请,经过层层审核,终于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金支持。
一个月后,废弃酒厂焕然一新。赵静舒站在厂门口,心中满是感慨与自豪。
赵静舒看着完全变了模样的工厂,也松了一口气了。
这些日子一直在忙还觉得没什么,可是现在一放松,整个人都垮了。
第二天一早,赵静舒就直接重感冒。
陆志国看着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跟个火炉一样的人,又是担心有事心疼的,恨不能此刻躺在床上的是自已。
要不是知道媳妇商城里有各种效果超好的退烧药,他都想把人送医院了。
虽然家里有梁大娘,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就跟部队请了一天假。
林淑芬是中午听大毛、二毛放学回来吃午饭,才知道赵静舒病了的事。
知道这些日子她太忙了,林淑芬想要帮忙也插不上手,现在看到人病了就知道这准是累的。
现在人病了,林淑芬午饭都没顾上吃就去了赵静舒家。
看到陆志国也在,并没有感到意外。
陆志国有多心疼赵静舒,夫妻二人关系多好,那是他们整个家属院都知道的事情。
现在人病了,陆志国此时不在才不正常呢。
看到赵静舒这会正说着,林淑芬就悄悄地又退到了院子里,陆志国也跟着出来。
“怎么样了?烧退了没有?”
陆志国点点头:“吃了药睡着了,刚量的体温三十八度一。”
听到温度还这么高,林淑芬倒吸一口气:“这段时间她太累了,吃不好也休息不好这才感冒的。要是一直烧着可不行,要不送医院吧?”
林淑芬是真的关心赵静舒,怕人在家遭罪。
“嫂子你放心吧,家里的退烧药是在京都的一个外国人那里买的,效果非常好,医院的药不如这个管用。
再说了高烧一下子就降下来也不太好,到下午看看,不行我去找军医。”
陆志国最了解赵静舒商城里的药了,那可比医院的药强太多了。
之前他都被医生说是植物人了,现在不也一样活蹦乱跳的。
由此可见,商城里的药比外边的强很多。
见陆志国坚持,林淑芬就没再多说。
见这会赵静舒睡着,家里也有陆志国在,她留下也没什么用就回去了。
赵静舒这一觉直接睡到晚上八点多钟才醒过来,中间陆志国一直守着她。
每半个小时就量一次体温,终于在今天下午五点的时候,赵静舒的体温终于降到了三十七度半。
虽然还不算正常体温,但现在只是低烧,不是之前那样的高烧了,陆志国这才放心。
林淑芬也是一直担心,来过两次,看人都没醒过来还担心呢。
好在第二次她来的时候,烧已经降下来了。
赵静舒迷迷糊糊的爬起来,摸着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肚子,直奔厨房。
好饿啊,她要吃东西。
没人比陆志国还了解她的口味了,一早就做了麻辣小龙虾跟白粥。
有人就说了,这两者不搭吧,是不搭可是赵静舒喜欢啊。
等人醒了再煮上点面条,到时候直接来个小龙虾会面。
吃的时候,以后面一口小龙虾,再来一口白粥,别提多满足了。
看到人醒了,知道赵静舒饿,先递给她一杯牛奶。
“先喝个牛奶,饭一会就好。”
赵静舒现在饿的难受,不管其他结果他递过来的牛奶就喝。
三下五除二,陆志国面条才刚从锅里捞出来,赵静舒就要吃。
“先等会,这太烫了。”
赵静舒从昨天吃了顿晚饭之后,到现在除了吃了两次药之外中间就半碗芝麻糊,要不是一直睡着早饿的发疯了。
对于一个饿了一整天的人来说,烫不足以威慑她前进的脚步。
这会爱干净的赵静舒筷子都不用了,直接动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