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纨绔后不死了 第10章

作者:宁静夜空 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 穿越重生

  谢衍之直直盯着中年男人。

  男人道:“他们想要墨家的风云令和墨家留下来的遗产。”

  “墨家当年被抄家,家产全数充公,哪来的什么遗产?”谢衍之嗤笑道,“还有那风云令,到底是什么?”

  “能调动墨家一千铁骑的令牌。”中年男人道。

  “你为何知道这么多?”谢衍之惊愕,重新打量着眼前人,父母缄口莫言的事,他为何知道的如此清楚,“你到底是谁,当真只是我的武师傅?”

  八岁那年,他被京城世家子弟欺负,差点让人打死,大冬天被扔在街边,奄奄一息。是沈夫人的马车恰好经过,马车上,年仅五岁的沈玉蓉好奇,探出头看出来,正好看见了重伤的他。

  迷迷糊糊中他听见一个声音。

  沈玉蓉对母亲道:“娘,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个人,浑身是血,是活不成了吗?”声音中带着心疼与好奇。

  外祖母病重,她也刚知道死是何意。

  沈夫人心善,将他抱上马车,送到了医馆,后又留下照顾他,直至父亲找来。

  他是那时候认识的沈玉蓉,小小的人儿,玉雪可爱,告诉他名字,还说外祖母病重,特来京城探病。

  父亲找到了医馆,将他带回府中,对沈家母女感谢一番。

  他病好后出来寻过沈玉蓉,多翻打听才知,沈玉蓉外祖母病逝,葬礼已过,沈夫人带着沈玉蓉离开了京城。

  至此,他便再无沈玉蓉母女的消息。

  多年后午夜梦回,他总是想象着,那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是否已长大,亭亭玉立,娇俏可人,将来会花落谁家。

  也是从那以后,父亲为他请了一位武师傅,就是眼前人。

  他教自己习武练剑、兵法谋略。可他十五岁那年,师父便离开了,没想到在这里遇见。

  他竟从不知,师父对墨家的事如此了解。

  “我与武安侯,墨将军墨连城,还有前太子师承一人。只是我与墨将军是嫡系弟子,武安侯与前太子是记名弟子。你说我为何知道?”中年男人回答。

  不过这件事鲜有人知。

  他名杨淮,人称淮扬子,是玄机老人的幼徒,深得玄机老人看中,精通兵法与剑术,对奇门遁甲之术也有涉略。

  “他们找墨家的东西,跟我武安侯府有何关系?”谢衍之不解。

  “不怪你不知,当年墨连城率两万大军对战辽国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可谓损失惨重,王家人有人在军中,说墨连城延误军情,才导致两万大军全军覆没的。

  自开国以来墨家忠心为国,出了四位战神,大小将领无数,几代人都埋骨边关,先皇仁慈不忍惩治墨家,只是略微训斥几句。

  可两万人无一生还,将士们的家属不同意,非要墨家偿命。先皇便下了一道圣旨,充公墨家家产,赔偿那些家属们的损失。

  墨家是行伍出身,打了无数次胜仗,得赏赐无数,经营几代,家中财富可想而知,说一句富可敌国也有人信。

  可墨家财产充公赔偿后,竟还不够。最后是武安侯典卖家产,帮墨家偿还了剩下的。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所有人都不信,尤其是太后和王家,他们觉得墨家隐匿家产。”杨淮幽幽说道。

  谢衍之四指叩击桌面,漫不经心道:“你说的是墨家,这些跟我们武安侯府有何关系,跟我又有何关系。”

  “你可知你母亲姓什么?”杨淮问。

  “我母亲姓墨。”作为谢家嫡长孙,自是见过族谱,她母亲是姓墨,父亲唤她闺名,莲华,想到这里,谢衍之猛地一震,不敢置信道,“我母亲是墨家人?”

  可从未听母亲提起过墨家。

  杨淮点头,苦笑道:“墨家到墨连城这一代,嫡系只有三人,墨连城有两个妹妹,大妹妹墨莲心,嫁给了前太子,是太子妃,小妹墨莲华,嫁给了当年武安侯世子,也就是你父亲,如今的武安侯。

  太后和王家认为,他们想要的东西都在你母亲手中,自然逼迫谢家。可二十年过去了,他们一无所获。同样二十年过去了,谁还记得当年的战神墨连城,谁又还记得当年的墨家。”

  谢衍之摇头:“战神竟是我舅舅,不对,我姨母是墨娘娘,当今六皇子的生母,她既然嫁给了前太子,又怎进了宫?”

  杨淮摇头:“师兄去世,我伤心欲绝,几年内未踏足京城,也不知发生了何事。据我所知,是当今圣上不要脸,强行纳墨莲心进宫,后来就有了六皇子。”

  “当年到底发生了何事?”谢衍之脑子乱哄哄的,有许多地方不明白,“真的有风云令,墨家遗产也真的存在吗?”

  “有风云令,能调动一支重骑兵的令牌,这支队伍只有千人,可却能抵御千军万马。至于墨家遗产,也却有其事。当年师兄似有预感要出事,便将家中大部分财物转移了,至于转移到了哪里,我也不得而知。你母亲或许知道。师兄临终前,只把风云令给了我,还未来得及说其他,便吐血而亡了。”杨淮望着远处,似乎在会意。

  他仍记得最后一次见墨连城时。

第12章 莲花被罚了

  他被万箭穿心,站在尸海中,岿然不动,盔甲战袍上全是血,整个人犹如血染一般。

  杨淮以为他死了,抱着他嚎啕大哭,谁曾想,墨连城手握风云令,艰难将风云令塞到他手中,气息游丝搬说了句:“给衍之。”便没气了。

  他眼睛睁得老大,好像死不瞑目一般。

  杨淮收起满身悲哀,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递给谢衍之:“这便是人人想要的风云令,是时候还给你了。”

  谢衍之拿起令牌端详片刻,这令牌有两个指头大小,一面祥云图案,一面写着风云令三字:“为什么给我?”

  杨淮起身,眼圈有些许红晕:“这本就属于你,记住,莫要堕了祖宗威名,也不要辜负你父亲的期望。”话落转身要走。

  谢衍之喊住他,将令牌还回去:“我不要,既然舅舅把它给了你,你好生保管。我白丁之身,拿着也不合适。今儿我便去营前报到,定不负你所托。”又嘱咐杨淮,把银票送到沈玉蓉手中,头也不回走了。

  杨淮望着谢衍之的背影,叹息一声,随后对一旁的掌柜道:“保护好他。”

  掌柜答应一声,目送杨淮离去。

  京城郊外谢家庄子上,沈玉蓉将庄如悔和齐鸿曦拉出书房,又问庄如悔可是喜欢话本子。

  庄如悔说喜欢,沈玉蓉趁机拿出写好的《红楼梦》章节。庄如悔看了几页,越看越喜欢,反复读着,如获珍宝般,还问沈玉蓉哪来的。

  沈玉蓉道:“从梦里学的,是曹雪芹先生所写。”

  庄如悔不信,视线未离开红楼章节:“哪有人从梦里学的,我不信,你自己写的吧。”

  沈玉蓉极力否认,庄如悔还是不信,也不再追问,只是静静看书。

  这一看便看到日落下山,庄如悔看到葫芦僧判葫芦案,没有后面的章节了,就问沈玉蓉后面的事。

  沈玉蓉不答话,指着外面道:“你该回去了,小心天黑了,进不了城。”

  庄如悔也不在意,瞥眼看见了院中的齐鸿曦,叹息一声。

  她住在外面无妨,只是曦儿得回宫,不然皇帝舅舅该担心了。

  临走嘱咐沈玉蓉将其余章节写了,她拿到茶楼去,让说书的先生说,再编写成书册,到时肯定赚钱。

  沈玉蓉不在意,这红楼章节本就是为吸引庄如悔,如今目的已达到,她也没放在心上,但有人送银子,她不会推辞,谢家现在最缺银子。

  答应着将庄如悔和齐鸿曦送走,刚至院外,许嬷嬷扶着谢夫人走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袱。

  谢夫人见齐鸿曦要走,给许嬷嬷递了一个眼神。

  许嬷嬷会意,将包袱给齐鸿曦:“这是夫人给哥儿做的衣衫,天热了,记得让奴才给您换上。”

  齐鸿曦抱着包袱,对谢夫人道了谢。

  谢夫人点头嘱咐他照顾好自个儿,又让沈玉蓉送他们出去。

  沈玉蓉把人送到门口马车上,让庄如悔照顾好齐鸿曦。

  庄如悔不耐烦,进了马车坐好撩开帘子,道:“别忘了写《红楼梦》,我有预感,这书定会火起来。”

  沈玉蓉敷衍:“知道了,知道了。”

  一本书而已,再赚钱能赚多少,她的目的是开酒楼入股,这才是挣钱的营生,有了钱,她就可以买地,买山头,买种子,买果树苗,过种田的日子。

  在地府时,她就喜欢研究农业技术,回来后得折腾出浪花来,也不负她多年的学习。

  送走庄如悔,沈玉蓉转身准备回去。一个小厮骑马过来,看见沈玉蓉喊了一声:“姑娘?”

  沈玉蓉听声音觉得耳熟,回头看去,见是弟弟身边的小厮,名叫沐夏的:“你怎么来了?”

  小厮下马,将马儿拴在一旁的树上,跑过来先给沈玉蓉行礼,又道:“小的天黑前出来的,大公子让小的告诉姑娘一声,梅红死了,大姑娘病了。”

  沈玉蓉听了,愣怔了一下,梅红死了,倒是意料之中。白莲花怕她说了不该说了,才不会留她性命。

  倒是沈玉莲,怎么会病了,沈玉蓉回神问:“大姑娘如何病的?”

  沐夏回道:“听大公子说,大姑娘犯了错,被老爷罚了,在祠堂跪了三日,抄写家训百遍,人从祠堂出来就发了高热,如今还在床上躺着呢。”

  沈玉蓉给沐夏一两赏钱,让他回去好生伺候沈谦,再有消息及时来报。

  沐夏收了银子,笑嘻嘻骑马离去。

  弟弟定是知道了沈玉莲做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最见不得窝里斗的,这才罚了沈玉莲吧。

  这样最好,让沈玉莲知道,她不是好欺负的。

  即便不在沈家,也有人给她撑腰,她沈玉莲什么都有,就是没弟弟撑腰。想到沈玉莲被气炸了的脸,心情舒畅不少。

  她转身进了庄子,想起庄如悔临走时的话,沈玉蓉高兴不起来了,得,今晚又得撸起袖子开干。

  齐鸿曦和庄如悔坐马车优哉游哉进了城。

  庄如悔先将齐鸿曦送到宫门口,嘱咐太监好生照顾齐鸿曦,看着齐鸿曦进了宫才离开。

  齐鸿曦刚入宫,就被明宣帝身边的太监刘公公拦住了,说皇上想他了,让他去御书房,话落上前恭敬牵着齐鸿曦的手,领着他来至御书房。

  明宣帝四十多岁,一身龙袍,端坐在御案后,气势浑然天成,不怒而威,见齐鸿曦来了,脸上露出几分笑容来。

  “曦儿回来了,在宫外可开心?”他起身下来,几步来至齐鸿曦身旁,见齐鸿曦抱着包袱,问:“这是什么?”

  “姨母给我做的衣衫。”齐鸿曦清澈的明眸闪着亮光,唇边挂着笑,稚嫩的脸上尽是童真。

  “你姨母与你母妃的手艺都好,做的衣衫最合身。”明宣帝笑着夸赞道,忽然见齐鸿曦脸上的笑意不见了,忙岔开话题,“曦儿玩了一天,也累了,去歇着吧,下次不可再回来晚了。”随意指了一个太监,让那太监送齐鸿曦回去。

  齐鸿曦点头应了一声,抱着包袱转身离开。

  明宣帝望着他的背影,摇头:“这孩子心里有疙瘩,即便痴傻了,也不许人提起她。”

  刘公公弯腰低头,小声道:“墨娘娘心里有咱们小殿下的,总有一天小殿下会明白。”

  明宣帝背着手没说话,半晌又问:“听说庄世子与曦儿一道去了谢家的庄子上,回来后还将曦儿送到宫门口?”

  刘公公答应一声是,不再多说。

  “二十年了,皇妹还是不愿入宫,也不愿让孩子进宫,罢了,是我对不起他们。”明宣帝转身走了,背影有些萧瑟。

  刘公公更是不敢搭话,这些前尘旧事,似乎早已成了禁忌,谁也不愿多提。

  庄如悔回了宜春侯府,长公主早已派人等在门口了,两个丫鬟看见庄如悔回来了,忙迎着她去了正院。

  长公主等着庄如悔用晚膳,看见庄如悔进来,让丫鬟们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