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79章

作者:芭蕉夜喜雨 标签: 古代言情

  陆显见他抻着画纸,那小心翼翼地样子,似乎在对待一件了不得的珍宝。

  “何时?”

  “在你有心与她相看之前。”

  “为何?”为何喜欢还把人推给他。

  “她对我无意。”

  “不会。”陆显目光也落到画纸上,纸上那人的面容渐渐与季安澜重合,“她既愿意考虑我,你又岂知她无心于你?”

  顾少晏不打算解释,错过就是错过。如今再如何说,已经没有意义。

  把那画纸小心翼翼卷了起来,也不扔了,小心放到一旁的画缸里。

  陆显目光跟随,还想再问,顾少晏却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这是我收来的一柄软剑,你缠在腰上,不显山露水,于危险时,亦可做防身之用。”

  陆显目光从画缸上收回。

  看向匣子里的软剑,薄如蝉翼,柔软如绢,寒白的光泽若不细看,还以为是缎做的缁带。

  “好剑!”

  好兄弟,临走还送他这样的好东西。陆显目光感激。

  瞥一眼那画缸,张了张口,顾少晏却已朝他伸手,“多少给点。”

  “什么?”

  “你知道的,我母亲留的嫁妆,我多用来收这些兵器了,多少施舍点吧,不然我心疼。”

  陆显见他就差学西子捧心叫肉疼了,嗔怪地拍掉他的手,“少来。你国公府三公子,会缺银子?”

  “缺啊。”

  “缺也不给。给了我就是我的,别想要回去。剑在我在,剑亡我亡。”

  “别胡说。”

  两兄弟好友说说笑笑,谁也没再提画缸里的那张画。

  顾少晏本想送他出门,再约上费益等人出来喝几杯,与他贱行。

  “我另有要事,明日中午再叫上你们几个,有你们出血的时候。”

  顾少晏笑着看他打马离开。

  陆显却打马去了平凉侯府。“麻烦帮我通禀一声,我想见见你家大姑娘。”

第101章 是何用意

  季府花园里,季安澜领着陆显慢悠悠逛着。

  几个丫环不远不近跟在身后。

  “还没恭喜你,听说你的婚期已定?”

  “是,定在来年九月。”

  “恭喜。再有一年多,陆世子就能抱得美人归了。”

  陆显不知如何回应,最后只道:“多谢。”

  季安澜却笑着,“那位邹姑娘前些天我还见过,跟在陆夫人身边,乖巧文静,擅书擅对,你有福气。”

  养在兵部尚书陆烺大人名下,却像是文官家养出来的大家闺秀,温婉贞静。

  陆显瞥她一眼,目光又飞快移开。“季姑娘你将来会更有福气。”

  季安澜笑着道谢,“借你吉言。”

  两人又沉默下来,往前走了一段。

  陆显才开口:“季姑娘,我不日就要去边关从军了……”

  季安澜有些错愕,一个要袭爵的侯府世子,去边关从军?这要是有个万一……

  见她目光担忧,陆显心里感激。

  笑笑,“咱们这样的勋贵,以武起家,不管如何,家中子弟总要有一二承继祖上这条路,不然,不出几代就要没落了。”

  武将转文官,并非那么容易。

  季安澜点头表示明白。就像她们平凉侯府,若祖父荣退后,家中无人走武途,大门上的牌匾也不知能挂几代。

  “那我祝陆世子平安顺遂,心愿得享。”

  陆显见她大方祝福,并无介蒂的样子,心里一阵轻松,又有些说不上的滋味。

  想起今日来意,站定,向着她,“季姑娘,我知你样貌人品样样俱佳,千家万家求,但我,但我还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我的好友少晏。”

  “顾少晏?曹国公府三公子?”季安澜有些错愕。

  “是。他真的很好,洁身自好,心有成算,身有担当,是个极好的婚配人选。并不是外人说的那样。”

  季安澜笑笑,“外人说的那样?哪样?吃喝玩乐?喜欢逛花楼?”

  “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们几个是喜欢去花楼,但并没有叫姑娘伺候。我们就是去喝酒聊天,听曲赏舞,仅此罢了。”

  陆显红着脸解释。

  想到他们几人中最有上进心的顾少晏如今还没着落,又知他心意,陆显自然想为他争一争。

  临走想着如何帮衬一把。

  “是,我知道,外人不过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我若打算与一人成秦晋之好,自然会多方打听。”

  陆显听她这么一说,连连点头,心里带点希翼。

  “只是……只是我与顾三公子无缘。”

  “怎会!”

  陆显心急出声。“你与他既都未说定亲事,彼此又门当户对,为何不试着接触一番?接触后你自会知他的好。”

  “是,他很好。只是我们不合适。”

  “怎会不合适!”

  季安澜后来已让大壮查清,养在他私宅的那名花娘已搬了出去,或许是自己误会他了。

  但心里不是没有介蒂。而且如今自己有更好的选择。

  “婚姻之事,自是讲求你情我愿,顾三公子会有与之匹配的佳偶。”

  话己至此,陆显心知再说无益。心里一阵失望。

  他真的觉得她和少晏极般配。无论是门第家世,还是两人品性,都极合适。二人都是大方爽利之人,过日子一定会如意顺遂的。

  暗暗叹气,带着无尽遗憾离开。

  季安澜目送他走远,也感佩他们的友情。都快离京

  赶赴边关了,还操心好友的婚事。

  人生有几个这样的知交好友,足矣。

  又过两日,顾少晏送陆显赴边关从军。再回到岗位上,整个人变得沉稳坚毅。虽进侍卫中时间不长,但身上光芒已遮掩不住,于一众侍卫中,已有领头上位之势。

  传到皇上耳朵里,很是满意。

  没再换他的岗,只让人暗中留意。

  而季安澜,没等来平阳王妃上门说亲,心里倒也并不着急,因平阳王妃时不时仍请她过门叙话,赵魁来见她的次数也变得频繁。

  时不时还送各种小物件,哄她开心。

  倒是刘氏和季明堂觉得这么不清不楚的,不像回事。便想着多相几家,好逼一逼平阳王府。

  平阳王妃听说季侯府给季姑娘又相看起别家来,不是不着急。

  想到让沈嬷嬷打听来的事,想到蓝玉瑛还敢惦记她孙儿,很是不高兴。

  便召见了她的祖母和母亲。

  蓝家老夫人是蓝氏的母亲,按道理论起来,还是平阳王妃的亲家,只不过蓝氏改嫁到平凉侯府后,两家就不怎么来往了。

  蓝家想上门都没机会。

  这会得知平阳王妃召见,自是喜出望外,紧赶着就上了门。

  蓝家自蓝氏祖父升礼部尚书不成,又遭子孙所累,无奈致仕后,蓝家就没什么人在朝了。

  这么多年多亏有蓝氏照应,不然在京城都呆不下去。

  婆媳二人诚惶诚恐进了王府,给平阳王妃施了礼,都不敢抬头,大声喘气。

  平阳王妃目光略过她们,只觉一阵快意。

  也不知当初是如何鬼迷心窍,替儿子说了这样一户门第。

  想到如今还用得着她们,便笑着说道:“你我两家本是亲家,虽然魁儿母亲不在王府了,但魁儿还是你蓝家的外孙,咱们两家那是正经亲戚。”

  蓝母惶恐感激地点头,“是是,魁儿是民妇外孙,民妇也是时常惦记的。”

  心里又忍不住怪起女儿蓝氏。

  要是她肯好好在王府守寡,王府见她节烈,怎会不帮衬家中男子走仕途?

  将来魁儿承了爵,蓝家三代都能借到光。

  平阳王妃细声细语与她们寒暄几句,让蓝老太太以为平阳王妃还拿她当亲家,受宠若惊,面上的怯意都去了几分。

  平阳王妃又看向一旁的蓝大太太,“听说你长女自小养在季侯府?跟着季家姑娘上学堂,也学了好些本事,不知可说了亲?”

  蓝大太太没想到平阳王妃竟是问到她头上来。

  又惊又喜,“承蒙王妃记得,她姑母怜她,自小把她接了去,和季府的姑娘养在一处,也学了几分本事。如今她姑母正为她相看,只是还未定下。”

  心里转了几个遍,不知王妃提她女儿做甚。

  难道想为她女儿做媒?

上一篇:上京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