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贤妻 第59章

作者:月明珠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日常 古代言情

  “好的,大哥,我知道了。”

  处理好了婉柔的事,裴秉安没再多留片刻,便放心地大步离去。

  只是,翻身上马之后,他本想要回裴府,青骓却像不明白他的命令似的,径直疾奔到了校尉胡同。

  暮色四合时,月亮已升至半空,清朗月辉洒满大地,苏宅的大门清晰可见。

  想到苏氏马车上的厚礼,还有她不日将要去徐家探望,裴秉安的眉头,便几乎拧成了一团。 :

  胡同里的青石板路,他足足来回踱步了半刻钟。

  途经那熟悉的苏宅门前,想上前叩响门板时,却因没有合适的理由见她,怕引起她的厌恶与反感,他每次踌躇几瞬,不得不黯然收回了手臂。

  不知何时,胡同外传来肃然有序的规整脚步声,一队金吾卫士兵巡视城防,从此地经过。

  为首的杨百户,发现胡同里有个形迹可疑的人,霍然一挥手喝停,提着长枪,迈开大步朝胡同里走来。

  只是,刚一走到近前,清楚地看到裴秉安,四目相对片刻,他不由一愣,忙拱手道:“见过裴将军!”

  他军职低微,按理来说,无缘能够亲自见到上将军,但他却确确实实认得裴秉安。

  他的兄长曾是裴秉安麾下的一个无名小卒,几年前,征伐西金时,兄长战死沙场,朝廷曾给了杨家一笔一百二十两的抚恤金。

  而因担心有人克扣银两,裴秉安亲自将抚恤金送到了杨家,看杨家贫困,租的宅院屋檐漏雨,厨房米缸空空,他妥善安置了杨家老小,让他们不再饱受风雨凄苦。

  彼时裴秉安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亲眼见到裴将军,他虽气势严肃威冷,却爱兵爱民,仁心仁义,这不由让杨百户心生敬仰。

  因此,当长到十八岁,可以应征入伍时,他通过了金吾卫的考核,成为了他麾下的一名士兵。

  想到这里,像在接受裴秉安检阅一样,杨百户肃然挺直了身板,心中默默感叹。

  最近城宝坊屡有盗贼行凶作案,夜色渐深,将军出现在这个胡同,定然是深念百姓安危,特意身着便服来此巡视。

  “将军,我等已安排好轮班,每隔半个时辰便会巡视此坊一遍,如有凶徒出没,定会绳之以法,还请将军不必担心!”

  闻言,裴秉安沉声道:“挨家挨户告知此事,提醒各家锁好门宅,出门时尤其注意,如果遇到鬼鬼祟祟之人,当先向官府禀报。”

  杨百户拱手领命,“卑职马上就去。”

  这进去校尉胡同,左手边的第一家,便是苏宅,杨百户正打算上前拍门,却听到裴将军突然吩咐道:“这家我来告知,你们去别

  处。”

  杨百户微微一愣之后,重重点了点头。

  将军军务繁忙,日理万机,这种小事,将军竟要亲自处理,可见将军将百姓的安危记在心上,他们自然要更加勤勉尽心,方能不辱使命!

  眼看杨百户率兵去了临户,站在苏宅门外,默然静立了一会儿,裴秉安抬手,清晰沉稳的叩门声响了起来。

  不一会儿,门后便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轻快,又稳当,虽没有看到苏氏的模样,却能想象,她此时的心情,必然极佳。

  裴秉安下意识理了理衣襟。

  院门吱呀一声打开,苏云瑶往门外看了看。

  看见是他,她微微一愣,喜悦的神情消失不见,刚要拉开的门板,砰得一声合了起来。

  “这么晚了,将军来做什么?”

  隔着门板,她耐着性子与他说了句话。

  她可不想见到他。

  如果他平白无故便来这里打扰,别怪她气恼翻脸,再也不让他靠近苏宅一步!

  外面沉默了一会儿,裴秉安清了清嗓子,道:“云瑶,我来这里,是告诉你最近京都有歹人出没,你呆在宅中,或是出门,都要多加小心。”

  苏云瑶:“哦。”

  她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一墙之隔的邻居家,也传来了声音,是巡防的卫兵,他们大声说的话,与裴秉安所说大同小异。

  既然是他办差到此,好心提醒,苏云瑶思忖几瞬,打开了门。

  “多谢将军,我知道了。”苏云瑶点了点头,礼貌地朝他致谢。

  清朗月色下,裴秉安垂眸深深凝视着眼前的人,唇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能这样多见她一面,实在让他喜出望外。

  其实,城坊之中偶有歹人出没,算不得什么大事,自有他的属下处理,但,想到她的家之中只有几个女子,每次出门,她身边只有一个会些皮毛功夫的青桔,这着实让他放心不下。

  “你最好再雇一个信得过的男护院,帮你看守家宅,出门时,也时刻守护在你左右,保护你的安全。”他沉声提醒道。

  “好,我会记下的。”

  话虽如此,苏云瑶却轻轻蹙起了眉头。

  她的香料铺日进斗金,她也担心会被贼人盯上,只是要尽快找个信得过的护院,并没那么容易。

  话已说完,裴秉安静静等了一会儿,不见眼前的人有让他进门的意思,便知趣地打算离开。

  临别之前,他突然道:“对了,你何时去徐家?”

  苏云瑶蓦然一愣。

  以为他提及这事与那什么歹人有关,她谨慎地想了会儿,道:“初十,那日出行,可有问题吗?”

  情绪难辨地沉默了许久,裴秉安才勉强开口道:“没什么问题。”

  离开校尉胡同后,深沉夜色中,街道空无一人,惟有透着凉意的寒风阵阵袭来。

  风驰电掣般打马离开城宝坊,一路上,裴秉安脸色沉冷如冰,默然拧紧的剑眉,未曾舒展过半分。

第55章

  城南坊的徐家,原是先帝御赐的宅院。

  进门是一座五进大宅,东西还各有几处跨院,灰色的院墙延伸数里,足足占据了半条街的长度。

  当初徐家女儿进宫以后,曾深受当今圣上宠爱,晋封为妃。

  只是几年之后,她却借兄长太医院院判的职务之便,下毒谋害太子,皇后娘娘揭发了她的罪行之后,皇上震怒不已,要重重处罚徐家。

  那时,若非长公主苦苦为徐家求情,徐家难逃抄家流放的大罪。

  而今,徐夫人时常在房内出神地回忆过往。

  徐家本是杏林世家,公爹因医术非凡,深得先帝器重,丈夫医术了得,继任公爹的院判官职,亦得当今圣上看重。

  若非小姑当初在宫中犯事,连累了丈夫,徐家本会继续传承医术,享受荣宠,她的儿子,也该继任院判,大有作为,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只能在一个小小医堂中做大夫。

  思绪飘然许久,又悄然回笼。

  看到苏氏这位远亲家的女儿,以及儿子鞍前马后殷勤照顾她的样子,徐夫人转过脸去,不高兴地皱起了稀疏的眉头。

  “姑祖母,我做了些沉香饼,晚间睡前,燃上一些,有助于静心安眠。”苏云瑶道。

  徐夫人面无表情地看了那香饼一眼,便收回了视线,似笑非笑地淡声道:“多谢,你费心了,只是我与别人习惯不同,不爱用香。”

  她话音方落,徐长霖便笑着说:“娘,习惯是可以改的嘛,这可是瑶瑶亲手做的,一看便是上好的香饼,你一定用用试试,说不定就喜欢了呢。”

  徐夫人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徐长霖却装作没看见,而是笑眯眯地吩咐嬷嬷将香饼好生收起来。

  “娘,你不是早就想见瑶瑶了吗?今天她特意来看望你,为了庆祝我们相聚,我决定露一手,亲自给你们做道红烧鲈鱼。”

  听到他这样说,苏云瑶意外地抬起了秀眉,默默思忖了一瞬。

  离开青州,她许久没吃最喜欢的清蒸鲈鱼了,徐长霖会做鱼,他做的清蒸鲈鱼,只吃过一次,便一直让她念念不忘。

  “要清蒸的,不要红烧的。”

  她微微偏过头去,在徐夫人未曾注意的时候,压低声音对他说。

  徐长霖却犹豫了一下。

  “大小姐,今天吃红烧的,下次给你做清蒸的,好不好?”他好声好气得同她商量。

  看他有些为难的模样,苏云瑶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清蒸鲈鱼最好,如果不是,她只是有一点点失落,但也不会太在意。

  毕竟她想吃什么,苏宅请来的厨娘便可以动手做,不是非要他做不可。

  看到少爷亲自去下厨,徐夫人身旁的嬷嬷笑道:“夫人,少爷真是孝顺,一直记得您最爱吃他做的红烧鲈鱼。”

  闻言,徐夫人面无表情的脸,浮现出一点笑意。

  她勾了勾单薄的唇角,突然想起一事,便淡淡笑着看向苏云瑶,嘱咐道:“苏姑娘,我看你和长霖很熟,彼此之间说话,也不讲究什么辈份了,这样却不好,虽说你们年龄相仿,可他到底是长辈,以后不管人前人后,你都该叫他小叔才是。”

  苏云瑶愣了愣,随即面不改色地客气笑道:“是我忘了。小叔与我一同长大,我们经常一起玩耍,有时混闹起来,难免忘了长辈与晚辈的身份,就连当初写信,我也没有避讳,直呼了小叔的名字,实在不敬。多谢姑祖母提醒。”

  听她这样说,徐夫人低下头,不自在地啜了几口茶。

  几年前苏家出事,她曾接连写了许多信来。

  当初将长霖送到苏家是为避祸,他在苏家呆了六年,于这一点来说,徐家是该对苏家感恩,苏家落难,不该坐视不理。

  但那时他在长公主的行宫中研制医方,不能分心,她便瞒下了消息。

  身为寡母,她要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要为徐家多考虑,如此行事,实属不得以而为之。

  徐夫人抿了抿唇角,别过脸去,没有再说什么。

  饭间,那碟酱香浓郁的红烧鲈鱼端了上来,徐长霖挑干净了刺,先夹了几块放到徐夫人的碗里,又挑了一块鱼肚子上最鲜嫩的肉,放到了苏云瑶面前的碟子里。

  “瑶瑶,尝尝我的手艺。”

  苏云瑶礼貌地吃了一口,笑道:“多谢小叔。”

  徐长霖唇畔的笑意忽然凝住。

  他没听错吧,她竟然叫他小叔?

  他愕然拧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地看了她几眼,只是苏云瑶垂眸慢慢吃着菜,没有理会他的视线。

  一旁,不动声色地看着儿子的神情由眉飞色舞变成闷闷不乐,徐夫人未发一言,反觉欣慰。

  儿子的心思,她如何看不出来?

  可苏氏貌美又有财资有何用,徐家最不缺的就是家财,她需

  要的是一个官宦之家出身的儿媳,苏氏无权无势,于徐家没有任何助力。

上一篇:禁庭春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