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第5章

作者:袖里春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还请姑娘到偏殿等着,奴婢去通报小爷。”

  话音未落,远远隔着窗户,隐约传来一男一女的笑闹声。

  “小爷,这局棋您输了。”荷回侧耳细听,发觉竟是姚司司的声音。

  “你说,罚什么。”

  “臣没想好。”

  “好姑娘,我同你讲个笑话听,如何?话说从前黄山下有个老汉......”

  小宫女见荷回跟木头似的杵在那里,心中不满,转身催促,“沈姑娘?”

  荷回回过神来,愣愣点头,心头却浮现一丝疑惑。

  是她幻听了不成,怎么里头那人的声音,听着那样耳熟,像是在哪里听过似的。

  提裙上两级台阶,忽然心头一跳,住了脚,猛然回头。

  恰巧这时,宁王微往前探身,去剐姚司司的翘鼻,一张带笑的侧脸透过半开的窗棂,准确落入荷回瞳孔。

  荷回渐渐睁大双眼,手中食盒险些脱落。

  她想起来了。

  是那位在月余前,助她脱险的恩人。

第4章

  再遇。

  太素殿里,窗户半开,和风酥酥,扑在面颊上,带来阵阵月季花香。

  姚司司捡起一枚黑子搁在紫檀棋盘上,指尖葱葱,阳光一照,莹莹如美玉光华,瞧得宁王心漏了两拍。

  “小爷可欢喜些了?”

  听她如此说,李元净刚扬起的唇角瞬间又落回去,随手将两人间放置棋盘的矮桌移开,脑袋枕在美人膝上。

  姚司司有些羞恼,“小爷越矩了,叫人家瞧见......”

  李元净心疼她如此小心,拉过她的手,刚想叫她别怕,挣扎片刻,最终还是起了身。

  想起两个时辰前,在玉熙宫里站着的那半炷香,李元净仍觉心有余悸,腿肚子下意识打颤。

  他从未见自己的父皇如此生气的模样。

  可他又无从辩白。

  自己主持的殿试,竟出现考题泄密这样的大事,着实是叫他始料未及,只是被父皇训斥一顿,暂且罢掉在朝中的职务,已经是意外之喜。

  只是到底连累了自己的老师们,如今他们被罢官在家,自己的势力大不如前,若非自己是独子,无兄弟来争,如今怕要更惨。

  前些时日刚因为插手后宫之事被父皇敲打,如今又......

  李元净想起皇帝望着他时那道失望的眼神,心下惴惴不安。

  自己虽是父皇唯一的儿子,又蒙他积年教诲,将来必得继承大统,然太子之位到底没在他手心里攥着,父皇春秋鼎盛,难保将来不会为他添几个皇弟,若自己早早失了圣心,到底不妙。

  姚司司见他一脸愁容,宽慰道:“皇爷不过一时气恼罢了,过些日子就会好的,小爷不必忧心。”

  李元净想想也是,父皇一向厚待自己,想必也不会一直生他的气,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于是朝姚司司笑起来,“有你在,我的心总是能安。”

  想起万寿殿里那个乡下丫头,又蹙起眉头,“只是我无能,不能说服皇祖母,叫你当我的王妃,倒让个不三不四的人进来,占了你的位置。”

  上回本能将那沈

  荷回赶出宫去,只是李明福这厮办事实在不力,没能将差事办好不说,还差点将他连累了进去,受了父皇好一顿数落。

  幸好他机灵,提前将王女史赶出宫去,又封了李明福的口,否则少不得要查到姚司司身上去,没得连累了她。

  如今父皇回京,又在西苑里管着他,往后再冲沈荷回下手便难了。

  想到这里,李元净少不得有些烦躁。

  没成想他这番言论却叫姚司司眼圈发红,慌忙捂着他唇道:“小爷若还稀罕我这条命,往后就再别说这样的话。”

  李元净被她的眼泪弄得心如刀绞,说,“我省得,你别哭。”

  姚司司别过脸去劝他,“沈姑娘挺好的,小爷别错看了人家。”

  李元净冷哼一声,“满身的乡气,木头一样的人,有什么好的,也就皇祖母稀罕,父皇还没见过呢,等他见了,必定也不喜欢。”

  “这也不一定,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猜得透。”提起皇帝,姚司司掀起眼帘,“说起这个,我差点忘了,过些日子就是万寿节,小爷可想好要准备什么寿礼给圣上?”

  李元净摇头,“未曾。”

  姚司司略有些嗔怪地望着他,“如此大事,小爷该早做准备才是,若是一个不好,寿礼送得皇爷不舒心,那可是大罪。”

  原本还在头疼送什么寿礼的李元净听到她后半句话,似被点醒什么,腾的一下坐直身体,双眼发亮。

  “怎么了,小爷。”姚司司拿扇子为他扇风,恍若未觉。

  李元净下榻,摆手道:“无事,司司,你先回去,我去瞧瞧太后。”

  父皇不许他插手后宫之事,可若是那丫头主动在他的万寿节上失仪,惹恼了他老人家,那就与他不相干了。

  连衣裳都没换,快步出了殿门,见到庭院中荷回的身影时,明显愣了一下。

  小宫女唤他,“小爷,沈姑娘给您做了吃食,您看......”

  李元净如今心情好,想着反正往后多半也见不到这烦人的柴头了,于是乎,竟觉得荷回今日比往日顺眼许多,破天荒头一次对她露出一抹微笑,那笑带着浓浓嘲讽,淡淡叹息。

  其实荷回生得并不差,若正常入宫,不非要当王妃的话,他倒挺乐意赏她个侍妾当当。

  可惜了。

  然而很显然,荷回并没读懂他的心思,只是被他的一番表现震住,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宁王。

  冲她笑了。

  荷回睁大眼睛,转头望天。

  姚朱说得对,最近的日头,当真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在听见宁王声音,瞧见他容貌后,荷回便一直沉浸在关于那晚的回忆中,以至于并未听见他们之后的谈话。

  音色是有些相像,只不过比那夜听到的清亮些,不如那夜醇厚。

  在宁王出来之前,她还有些怀疑,是不是她认错人了,毕竟宁王从来对她不假辞色,哪里会好心助她脱险,不趁机将她踹进太液池都算他大发慈悲。

  难不成是那夜天太黑,他没认出她来?

  正迷惘间,宁王出来,对她笑了笑。

  荷回直直望着他,险些要将他盯出个洞来,只觉得从身形到五官,越看越觉得像,即便那夜她只隐隐瞧见一个模糊的轮廓,根本没瞧见那帮她之人究竟是何模样。

  是他吧,否则他对自己笑什么呢。

  然而有些事终究要确认过才放心,正要拦住宁王询问清楚,却发觉他早早便在宫人簇拥下离去,已然没了影子。

  荷回不免失望。

  正气馁间,忽察觉身后站着一人,一瞧,却是姚司司。

  想着自己打搅了她同宁王的相会,荷回有些不好意思,十分自然地将手中食盒抬起,问,“我做了荷包饭,姚女史,你吃吗?”

  姚司司似乎愣了片刻,不过很快便将神色恢复如初,嘴角泛起合宜的微笑,“多谢姑娘,臣已经用过了。”

  她对荷回的出现,既无惊讶,也无伤感,言辞得体,叫人如沐春风。

  “不过姑娘。”姚司司忽然再次开口。

  荷回抬头。

  姚司司望着她,说:“宫里的主子们,尤其是太后、皇爷、小爷,他们的吃食都是由光禄寺采买,尚膳监烹调,再由尚食局的女官们试膳之后,方可入口,一道程序都不能错。”

  她声音轻柔,却言辞犀利地指出荷回的言行失误之处。

  “所以。”姚司司道:“您今日的这顿饭,便是小爷未曾出去,也是用不上的。”

  荷回愣愣点头,随即脸颊发烫,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站了片刻,抱着食盒落荒而逃。

  -

  玉熙宫西暖阁内,皇帝正在批阅奏章

  。

  一摞摞的奏章

  在矮桌上堆成高山,险些要将人淹没,以至于王植掀帘进来,手上东西没处搁,只好放在不远处紫檀圆桌上。

  “淑妃送回去了?”

  “是。”王植道:“娘娘知道主子在处理朝务,不敢打扰主子,在外头站了好些时候,说了好些要奴婢们好好照顾主子身子的话。”

  皇帝连头都没抬,“只说这些?”

  “主子耳聪目明。”王植犹豫片刻,还是道:“娘娘还私下朝奴婢打听了些宁王殿下的消息,说殿下年纪小,自小没生母在眼前照看着,难免行差踏错。”

  淑妃说话滴水不漏,全然是以一个庶母的身份在感叹孩子不懂事,别的再没多嘴,叫人寻不出她的错来。

  皇帝将御笔放在三彩芙蓉晶石云纹笔架上,小小‘啪嗒’一声,却惊得王植眼皮跳了跳。

  科考舞弊一案,有萧家旁支子弟参与其中,也难怪淑妃这样忙慌赶来,明着是替宁王求情,实则是在旁敲侧击打探消息。

  “朕记得几日前织造局新从江南进上来一批织金缂丝。”皇帝已然重新拿起御笔,声音轻缓沉稳,“叫淑妃派人去挑几匹,交给尚服局做衣裳。”

  王植称是,看来主子对淑妃,还是有些情分在的。

  明面上是赏东西,实则是告诉淑妃,科举舞弊一事,不会牵连到她父兄,叫她安心。

  聪明人之间打交道,就是如此,权衡利弊,互相试探,话从来不明说,对方随便一个眼神,意思就明白了。

  只是这样过日子,难免会觉得累,就比如现下,虽然皇帝不说,但王植还是从他微皱的眉眼间瞧出一丝无聊与烦闷,只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不过眨眼的功夫,皇帝的神色便恢复如常,仿似方才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的一场幻觉。

  皇帝立志要做明君,可这明君哪里是容易做的,尸山血海里翻滚不说,好容易回鸾,就得赶紧收拾小辈儿不小心闯出的烂摊子,没日没夜地批阅奏章

  ,同阁臣商量治国之策,连个打盹儿的时候都没有。

上一篇:一篇狗血鳏夫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