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甜糯
*
随着太医与范嬷嬷的调理,明思害喜的症状逐渐减轻,可是天气也越发热了起来,明思又害了暑热。
往年她怕冷多过怕热,不知是不是有了身孕的缘故,她今年格外怕热,别处还没上冰,风荷苑早早就用上了。
但太医说她不宜用太多的冰,因此冰鉴都挪得离她远远的,想喝碗雪泡豆儿水,结果范嬷嬷不让加冰块。
天热本就心烦,再不得满足,她的脾气也大了起来,太子来了,她都没个笑脸。
可裴长渊瞧她扁着的嘴角,耷拉的眉眼,没有不悦,反倒觉得她格外惹人怜惜,亲自拿起桌上的团扇,为她扇着风。
“也是为着你身子好,怎得还生闷气了?”
风荷苑后院有莲池,开着窗,其实并不热,但太医说有孕之人畏热是正常的。
“雪泡豆儿水里没了雪泡,只剩下绿豆了。”明思低着头,手里绞着帕子,委屈巴巴。
裴长渊瞧她这副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好了,别气了,孤让范嬷嬷去准备,少喝一点不碍事。”
范嬷嬷得了太子吩咐,不得不照办,但也只加了少许,生怕明思不适。
但只是一点儿冰块,也让整碗雪泡豆儿水凉了下来,明思捧着喝了一口,终于满足地露出笑来。
“你啊,都是要当娘的人了,还和个小姑娘似的闹脾气。”裴长渊伸指刮了刮她的鼻尖,语气里的无奈带着不易察觉的宠溺。
“好喝。”明思眨了眨纤长的眼睫,不施粉黛的面容因为热气而微微泛粉,连窗外随风摇曳的荷花都逊色三分。
裴长渊盯着她瞧,手中的团扇未停,微风浮动着她的鬓发,“偶尔喝一次就好,得遵从太医嘱咐。”
“知道啦,”明思并非不懂事,也不知怎么今日没控制住脾气,她吐了吐舌尖,俏皮道:“一定是腹中的孩子想喝,不是妾身。”
裴长渊笑她,“孩子还未出生就要给你背锅,你也忍心。”
明思不管这些,孩子嘛,就得为娘亲着想,趁还不会开口,多背几个锅才是。
喝过几口,解了馋,她舀了一勺递到裴长渊唇畔,“殿下也喝,很甜。”
裴长渊喝了口,腹中便凉了下来,“夏日喝是凉爽。”
“对呀。”明思自个喝一口,又喂太子喝一口。
裴长渊为她打扇的手不停,明思浅笑盈盈,两人坐在榻前分食着一碗寻常的雪泡豆儿水。
枝头的鸟雀成双成对,蝉鸣阵阵,绿树阴浓夏日长。
明思有孕前,太子来风荷苑也勤,而明思有孕后,则是住在了风荷苑,几乎日日都来,陪着她用晚膳。
晚膳后,两人在后院竹林旁闲逛,明思随口说了句,“这
儿凉爽,若是能在这儿睡觉就好了。”
隔日,裴长渊让人在竹林旁建造了一座竹屋。
竹屋对面就是莲池,夏风一吹,荷叶哗哗,花香浮动,推开窗户,格外凉爽。
明思在里头午睡,清风习习,不必摆冰鉴,也能歇个好觉。
她爱上了这个地方,夏日大半的时光都在里头消磨。
连她夜里头想歇在竹屋,裴长渊也应了她,一道在简陋的竹屋安置。
明思不必请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昨晚下了小雨,待她推开窗,太阳已经升起,荷叶上的雨滴已干,满池荷花随风而动。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风荷苑这名字,取得极佳。
用过早膳,明思又回了竹屋,靠坐在竹榻上,随手拿了一本《诗经》翻看。
绿夏端了一碟子荔枝过来,“娘娘,这是冯公公才送来的,说是岭南贡品,皇上赏给殿下,殿下令人都送来了风荷苑,范嬷嬷说不宜吃过多。”
银烛洗净手为明思剥开荔枝壳,荔枝鲜甜多汁,又被冰镇着,此刻泛着凉意,一口咬下去,明思满足地眯了眯眼,让银烛也吃。
荔枝与蜜桔虽都是贡品,却不可同日而语,冬日气温低,蜜桔还好储存,荔枝摘下枝头,不日就会变味,每年岭南千里迢迢送到京城,完好无损的荔枝便留不下多少。
银烛还是头次吃荔枝,尝着甜滋滋的味道,不由地感叹:“主子,殿下对您真好。”
自明思有孕,太子对她已算得上是独宠,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明思,连这般稀少的荔枝,都尽数送来了风荷苑。
若是嫁给孙世诚,哪里有这般优待,只说这荔枝,孙家即便吃得起,轮到明思也是被人挑剩下的。
如今看来入宫倒比嫁给旁人要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明思望着剥了壳,白白净净的荔枝轻笑,不紧不慢道:“我入宫不到一年,姻缘却是一辈子的事,急不得。”
杨贵妃那样受宠,最终也只落得个香消玉殒的下场。
明思听了范嬷嬷的话,没吃太多,剩下的让人拿回去,“用冰镇着,留给殿下。”
银烛笑着应了声,心想主子也挺在意殿下嘛。
明思擦干净手,低头去寻《诗经》,窗户上钻进来一阵风,翻得书页哗啦作响。
随手拿起书,被风翻到的那一页是《氓》。
长长的篇幅中,映入眼帘的是那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第40章
荔枝稀少,但隆盛帝也没忘记在京的女儿,送了一些到宁国公主府。
奈何荔枝这东西在京城是贡品,在南邕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寻常果树,宁国公主早已吃腻了,一眼也没瞧。
谁知她儿子从崇文殿回来,居然把桌上的荔枝都收了起来,活像是没吃过。
“你不是不爱吃,现下倒稀罕起来了?”宁国公主忍不住问了句。
穆川抱着荔枝,一脸正经地说:“妹妹肯定喜欢,我给她留着。”
说完招来下人,让他们把荔枝拿冰镇着,可千万别坏了。
宁国公主想也不用想这个“妹妹”是谁。
想到太子对明思的上心程度,再一看自家儿子对明岁安也眼巴巴地讨好,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得了,只怕他们家上辈子是欠着明家了。
荔枝不宜久放,即便在冰窖存着,隔日果皮也已变色,为了不让荔枝坏在半道上,穆川带着一大盆冰去了崇文殿。
老母亲宁国公主已经没眼看,也懒得管。
明岁安和明嘉平是崇文殿年纪最小的伴读,因着平南公获罪,明家在京城的地位不上不下,有些尴尬,两人最初进崇文殿时还受到排挤。
但没关系,有穆川在呢。
他虽然也才九岁,但他父王个子就高,因而他的身量也比同龄人高些,而且他是南邕王独子,在南邕要太阳不给月亮的,就是宁国公主口中的小霸王。
回了京,他也完全不知收敛,谁敢欺负明家这对双生子,保管要被他教训。
去年初进崇文殿时,因着十皇子欺负明嘉平,明岁安上前“保护”哥哥,十皇子把墨渍弄到明岁安漂亮的裙子上,把她弄哭了。
穆川也不管这是自个名义上的“舅舅”,直接把人揍了一顿,让他哭着回去找母妃林嫔了。
但穆川既是南邕的大王子,又是先皇后嫡出宁国公主的独子,还是隆盛帝的嫡亲外孙,备受宠爱。
林嫔带着十皇子去向皇上告状,没讨到半点好,反倒被隆盛帝训斥了一番,之后旁人便收敛了。
后来明思宠爱日盛,再到明思有孕,宠冠东宫,崇文殿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两人,反倒有些人起了巴结之心。
穆川带着一大盒子荔枝来崇文殿,引起不小的轰动。
虽说都是皇子公主,皇亲国戚,但不是谁都能得到荔枝的赏赐,即便家里头得到了,也未必轮得到自个。
因此荔枝一开盒,年纪大些的,还能矜持一二,只悄悄瞥了眼,年纪小些的,已经凑过去等着穆川分荔枝了。
可穆川谁都没有分,一股脑全放在了明岁安的书案上,还亲自给她剥皮去核,就差喂到嘴边了。
把众人羡慕的直咽口水,既感叹穆川得皇上看重,有这么多荔枝,又感叹明家那对双生子运气好,居然能讨到穆川的欢心。
要知道穆川身份贵重,崇文殿多的是想巴结穆川的,可穆川谁都不爱搭理,只和明家那对双生子玩,日日跟在明岁安屁股后头。
穆川眼巴巴地借花献佛,明岁安却并没有穆川所想象的开心,她吃了几个,就不想吃了。
“为何,你不喜欢吗?”穆川急得直挠头,她不是爱吃甜的嘛,荔枝挺甜啊。
明岁安摇了摇头,神情低落地看着荔枝,“我想给阿姐吃。”
这是她第一次吃荔枝,这样好吃的甜果儿,她想留给阿姐,可是她好久没有见到阿姐了,想着想着,眼眶竟湿润了,用胖嘟嘟的小手抹了一把眼角。
“哎,你别哭啊。”穆川最见不得明岁安的眼泪,连忙用袖子去给她擦。
明嘉平翻出帕子给妹妹擦眼泪,哄着妹妹,但他的神色也不好看,他与妹妹一样想念阿姐,只是身为哥哥,他得保护妹妹,要坚强,不能哭。
小孩子嘛,越是哄,眼泪掉的越是凶。
明岁安的眼泪似开了闸的水坝,把穆川一颗心冲得七零八落。
屋内摆了诸多冰鉴,无比凉爽,他却额头冒汗,实在没了辙。
他心一横,说:“你别哭,我带你去见你阿姐。”
明岁安的哭声戛然而止,泪眼朦胧地抬头看穆川,“真的吗?”
穆川见她终于不哭了,抢过明嘉平手里的帕子给她擦眼泪,“真的,我现在带你去。”
只要她不哭,给什么都成,不就是去东宫嘛,他亲舅舅的地盘,他还不能去了?
“先生快来了。”明嘉平打断兴致勃勃的穆川。
明岁安低下头,对哦,要念书了,见不了阿姐。
“今日不念书了,走,我带你去。”穆川拉起明岁安的小胖手就往外跑。
“诶……”明嘉平想拉妹妹,拉了个空,眼看着穆川将妹妹带走。
一面是见阿姐,一面是念书,咬了咬牙,明嘉平也跟了上去。
说不定真能见到阿姐呢!
出了屋,穆川吩咐跟随他的侍从拎上荔枝,把步辇抬过来,带路去东宫。
皇城太大,他不认识路,但他有嘴会吩咐啊。
侍从不知道穆川想搞什么名堂,其中领头的老太监劝他要告知宁国公主一声。
上一篇:和死对头成婚后(张鸣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