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蓬莱客
“李二郎君回了!”
走到一个岔道口前,他忽然停步。
李霓裳早在他发声前,便已看见。
永安伴着那人,正从对面走来,后面跟着几名应是赤骊王派的侍从。
他的心情显得很好,永安在他的面前,仿佛也一下变回了从前的样子,走路都似在蹦跳。不知和他说了什么,他发出一阵笑声。
“真的!郎君你别不信!”永安不服的争辩之声传来,“我如今出去,后头都跟着几十号人的!”
他再次大笑起来,抬臂拍了拍永安的肩,应是表示信他的话。
永安笑完,看着他,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怎的不说话了?”他笑吟吟地问了一声,“方才就见你话说一半。莫非有事瞒我?”
“李二郎君!”引赞这时唤他。
他听见,应声扭头,当含笑的目光落到李霓裳的身上,刹时凝定。
李霓裳曾极是害怕再次相见的情景。
甚至,就在片刻之前,有那么一瞬间,她生出过逃离的念头。
她对上了那两道渐渐冷却的目光。
为达成目的,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祥瑞之名欺世盗名,她杀人,她交易,能做的,不能做的,她都做了。
此刻不过是和一个人见面,说几句话,做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而已。
她长吸口气。冷冽的空气瞬间透过口鼻,灌满她的肺腑。她定下神,迈步,待向他走去,他已收目,眉峰堆寒,目光沉沉地扫向他身畔哑了似的永安,看去与方才判若两人。
永安不禁瑟缩了一下,吞吞吐吐地道:“我……我见到郎君,一时太过欢喜,竟忘了和郎君说……”
他怎敢承认,实情是他不敢,数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唯恐提及她的名字,会发生令自己害怕的事。
果然如他所料。他讷讷垂头,不敢再辩。
男子猝然转身,迈步往他寝帐的方向走去。
“少主!”永安焦急地冲着离去的背影唤了一声,见他不停,讪讪地转头,望一眼李霓裳。
“裴二郎君,请留步!”她出声唤他。
他并未理会,依然大步而行。
就在李霓裳欲追上之时,见他自己忽然停住了,在雪地上立片刻,转过身来。
“你有事?”
他发问,语调平静。
李霓裳唯恐错过机会,怎敢耽搁,立刻快步走上,到了他的面前,恭敬一礼过后,抬目微笑。
“我来此寻你,确实有一件事。方便的话,可否借地说话?不会打扰你太久——”
此时,她忽然又想起,他的帐中有人,一顿,改道,“或者明日也是不迟。我事也不急。”
“我恐怕不方便。你回罢。”
他沉默片刻,冷冷道了一句,随即再次转身离去。
李霓裳再次深吸一口气,追上向他背影道:“你何时方便,我都可以等!”
他未加理会,只继续大步朝着寝帐行去。
“少主!”
永安忍不住,一道追了上来,终于,在他快要到的时候,从后死死拖住他的衣袖,拦下了他。
“公主她千里迢迢而来,天寒地冻,路上不知多少颠簸,郎君何妨听听她的话!”
他再次凝立了片刻,慢慢转脸,目光从她面上再次掠过:“是谁叫你来的?”
李霓裳一时不敢应答。
她的心中生出预感,倘若她照实而言,此刻,应当就是她此行的终点了。
“是那个人吗?”见她不答,他自己道。
在静默了片刻过后,李霓裳终还是艰难地轻轻点下了头。
一缕火星子似的怒光,蓦地自男子的眼底掠过,他的面容彻底僵冷下去。
“回吧。恕不奉陪。”
他拿开了永安仍拖住自己的手,迈步再去。
“裴郎君!”她待再次尝试说话,却见不远外那座寝帐的门后忽然有光映动。想是这里的动静惊动了帐内的人。接着,那位妇人走出,行来几步,又停下,迟疑地望着这边。
他转头,瞟一眼身后,偏脸,看了眼沉默下去的李霓裳,唇边慢慢地浮上来一缕似笑非笑的神色:“你还不走?莫非是要我也邀你入内,一同行乐不成?”
他粗俗不加任何掩饰的言语,惊到永安,他惶惑甚至惊骇地睁大眼睛,呆望着自己昔日的主人,不敢相信,他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
李霓裳垂目了片刻,抬眸,迎上他落在自己脸上的两道讥嘲目光。
“此行确实唐突,打扰过甚。此刻不便,我不强求,明日,后日,无论何时,但求裴郎君拨冗一叙,我不胜感激。”
她应答毕,又向他深深地行了一个拜礼,神情庄重。
他面上的讥笑消失了。李霓裳看见他望着自己的目光,转作了深深的厌恶。
如恶鬼缠身,赶也赶不走。
这样的她,如何不叫人倍加生憎?
他不再说话,转身,自顾向着寝帐行去。
那妇人为他打开帐门,他弯腰入内,背影一晃,消失在了李霓裳的视线之中。
裴世瑜一进去,便沉下面,甩脱靴子,除去外衣,卷起胡乱抛下,旋即倚靠在了火炉旁的一张矮案前,一手握拳,曲肘支在自己一侧的太阳穴上,撑住了歪靠的头,微微闭目,假寐小憩。
服侍的阿姑早已领着人,将一切收拾妥当。她在旁静待片刻,见他满面倦色,示意婢女将装有鹿血酒的银瓶放到他面前的案头,自己转颈,望一眼屏风后的方向,领着人,悄然退了出去。
屏风后,王女已除妆完毕,闭目安静地卧在寝垫之上,带来的暖衾裹盖着她健康而丰美的身子。许久,不见男子到来,她睁开眼,坐起,拾起一件女袍,穿回在了身上。
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声后,她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来到男子的身畔,提起银瓶,斟满杯酒,双手捧着,送到了他的面前。
裴世瑜慢慢睁目,盯着面前这一盏在杯中微微漾动的酒,一股久已不曾再有的烦恶之感,正在他的心中翻腾不止,令他几乎无法自已——不是因为眼前这名女子。
他享受了主家殷勤的款待,慰藉深受寂寞的寡女,自是理所当然。
他慢慢抬目,对上王女的目光。
她不解地望来,神情里流露出无声的恳求和委屈。
“在我来的地方,男子只能由他娶的女子为他生育后代。”
他向她柔声地解释道。
广无边际笼盖四野的沉沉黑夜,终于过去。
李霓裳在引赞安排的寝帐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夜,天未亮,昏淡的晓色里,她在徘徊许久过后,走出寝帐,看见永安已在外面站着。
他被冻得脸面发红,又大约是怕惊动了她,连跺脚取暖也是不敢,只不住地低头搓手,往手心里呵着热气,抬起头看她现身,急忙走来,陪笑低道:“公主醒了?我家少主已经走了!”
李霓裳一愕,望向那座此刻笼罩在雪雾中的白茫茫的模糊帐影。
“我也是今早才知道的。他们说,他昨夜一个人走的。”
永安的声音响在李霓裳的耳边,将她的神拉了回来。
第139章
139.
天黑得极快。
肆虐了多日的暴雪在傍晚时分终于消歇, 朔风却依旧不止,如怒兽般咆哮着掠过山垭附近的一座土台。
裴世瑜闭目,静静卧在土台下的一间小屋之中。
天地之间, 除去回荡在耳边的风声, 终于再无任何杂扰。
火塘徐徐地散着余温,暗夜中放着昏暗红光。
他行了一段不短的路,终于再一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颇觉疲倦,本早该在风声中入睡。
然而此刻, 他却依旧醒着。
左手的铸铁义指内填有绒絮, 却难挡寒气。
刺骨的凉意似渗透绒絮,侵入肤髓,整只手掌,也跟着隐隐作痛起来。
这片位于雪山脚的遗世之地, 仿佛也无法再叫他获得宁静之感了。
他慢慢睁目,在昏暗里继续静卧片刻,翻身坐起, 披衣开门,从马房内牵出坐骑, 踏雪而去。
这个夜晚, 另外一行人马,亦是无眠,正艰难地行走在雪野路上。
四方茫茫, 那座雪山看起来仿佛就在眼前的不远之处, 然而,想要抵达,却又是如此漫长。唯一庆幸之事, 便是大雪在傍晚停歇,风也转小了些。一行人便一鼓作气,趁天气之便,连夜赶路,于此刻,抵达此行的目的之地。
烽燧台的几名燧卒意外得酒,今夜各都喝了些,兴头不去,此刻仍聚在值屋内,共守一口火塘取暖过夜。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杂乱的马蹄声,中间夹着喊话:“这里可有人在?”
屋中有人眯眼打盹,有人已在角落睡去,发着阵阵鼾声。一名醒着的值夜老军起身,掀开积着陈年污垢的挡风帘,朝外察看,见从白狼沟的方向,来了一队人马。
天寒地冻,深更半夜,这个连他在内总共不过四五个人的荒寒之地,忽然到来不速之客,也是罕见,便问身份。
方才喊话的,是个肩宽体健面容敦实的少年,手举火杖,神情显得有些焦急。
“有位李二郎君,是否来了这里?”
他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奔到近前发问,问完,见对方没有搭话,只狐疑地打量自己和身后之人,醒悟过来,指着队伍中的向导道:“我们是从白狼沟来的!”
老军辨认出向导,知这些应是上头那边来的人,出来应话:“在的,在的!也是巧了,他也是昨日才到的。你们若是早两天来,便就遇不到了!”
少年闻言,仿佛长松出一口气,扭头望向身后的一名女子道:“他真的在这里!”
老军这才留意到队伍里的这位女子,见她坐在马背上,与左右的随从一样,浑身结满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