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笑佳人
张玠恭声道:“能得皇上赏识,这是犬子与臣一家的福气,只怕公主对犬子无意,委屈了公主。”
兴武帝笑得意味深长:“麟儿会不会委屈,问你们家张肃去吧。”
张玠:“……”
第95章
五月十八, 宫里为三皇子秦仁举办了及冠大典。翌日早朝,兴武帝下旨封三皇子为咸王, 入礼部行走。
朝堂上不能议论,散朝后,秦炳撺掇三弟把封王诏书拿出来看看:“是清闲的闲啊,还是咸福宫的咸?”
秦仁知道二哥在调侃自己,但他并不在意,大大方方取出圣旨。
秦炳扫了一眼,拍拍三弟的肩膀道:“不管啥封号,封了王就是大人了,以后咱们兄弟又能在宫里常见面了。”
秦仁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眨着眼泪纠正道:“是兄妹。”
秦炳:“……”
他看向前面走在大哥身边同样穿了一套蟒袍却梳着女子发髻的妹妹。
庆阳往后瞧了眼:“明明兵部离吏部更近, 二哥却只想着跟三哥常见面,是不想见我吗?”
秦炳忙道:“没有没有,我这不是跟你三哥客套吗, 其实大家各忙各的, 除非晌午凑到一块儿用饭, 不然也没时间碰头。”
秦弘听三弟又在打哈欠,无奈道:“当差后没有功课了,以后晚上早些睡,特别是朝会前一晚。”
秦仁嘴上应着, 心里无声地叫着苦, 为什么父皇非要他当差,朝廷人才济济,让他当个彻底的闲人不行吗?
幸好一旬只有三日朝会,其他时间都能睡到辰时再起,比以前在东宫读书的时候舒坦多了!
.
五月底, 帝驾移驾西苑行宫避暑,依然带了一众皇亲与文武大臣。
傍晚皇亲齐聚一堂享用家宴时,秦炳问:“父皇,明早还去登飞鹰峰吗?”
兴武帝看看席案间多出来的孙辈们,笑道:“你们去吧,朕约了一帮老臣游湖。”
曾经跟随他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一帮人,吕光祖病逝了,邓冲衰老无力,严锡正等一帮文臣也陆续白了须发,兴武帝虽然还爬得动,可他不想再看见那些功臣们气喘吁吁的老态,不想被他劝来享乐的邓冲听到皇上登山没点他伴驾的黯然神伤。
父皇不去,秦炳就询问几个兄弟姐妹。
秦弘先看向父皇。
兴武帝:“朕那边不用你们陪。”
秦弘便应了二弟的邀请,大哥都应了,父皇又在那边盯着,秦仁只好跟着应下,结果他刚点完头,就听妹妹道:“我与二嫂、真真早约好了明天去跑马,不跟你们一起了。”
秦仁:“……”
翌日清晨,庆阳来到西景门外,就见孟瑶、严真真已经都等在这里了。十九岁的孟瑶生完女儿后圆润了很多,嫩白丰盈的脸颊仿佛能掐出水,十五岁的严真真模样长开了,身形依然是几人当中最娇小的,连她的马都比庆阳、孟瑶的马小了一圈,看起来就十分温驯。
庆阳与孟瑶都擅长马术,不过今早带着严真真,三人便只是在草地上慢跑,遇到心仪的景色就停下来。
闲聊时,孟瑶提到了秦仁与严真真的婚事:“妹妹,父皇有透露过三弟他们的婚期吗?”
严真真红了脸,嗔她:“我都没急,你急什么?”
孟瑶:“急着让我们家盈儿吃三叔三婶的喜糖啊。”
严真真假装生气地转了过去,余光却偷偷瞄向最有可能知道消息的小公主。
庆阳笑道:“应该是明年吧,父皇担心左相舍不得太早嫁孙女,十五岁还是有些小了。”
大姐出嫁时是十七岁,大嫂嫁给大哥时是十七岁,二嫂嫁给二哥时也是十六岁的年底了,马上就要翻年。
孟瑶:“民间十五岁成亲的也不少,主要是真真看着小……”
“你再说!”最听不得别人说她矮的严真真恼羞成怒地去追孟瑶了,却被孟瑶扭过她的手,再掐着她的腋窝在草地上抡起圈圈来。
庆阳笑着看两人闹,闹够了,孟瑶指着前方的飞鹰峰道:“我们去下山的出口处逛逛?你二哥他们应该快到了。”
严真真:“要去你们去,我才不去。”
孟瑶:“又没有外人,你害什么羞?”
严真真又要去打她,孟瑶飞快翻上马背,带头朝飞鹰峰的方向跑去。
严真真再来哄小公主:“让她自己去,殿下陪我去别的地方玩。”
庆阳:“也好,三哥最不擅长爬山,他大概不想让你看见他累得满头大汗的样子。”
严真真一听,竟露出一脸坏笑:“他不想让我看,我倒偏要看他。”
说完,人也骑上马,催促小公主与她同行。
庆阳:“……”
三匹马驮着敬王妃、准咸王妃以及小公主前后来到了下飞鹰峰这条山道的出口处。
三人去旁边的别院里逛了一圈,听到外面有动静再走出来,看到了脸色微微泛红的秦弘、秦炳、秦梁、傅魁、邓泰以及樊怀忠、樊怀安等虽然年龄相差很多却都身形还算健硕的皇亲或勋贵子弟。
樊怀忠是樊钟的长子,年方十七,五官酷似父亲,简直就像一头年少魁梧的小熊,别人还在意外会在这里见到小公主三人,樊怀忠已经带着十四岁的弟弟几步上前,朗声行礼道:“拜见公主、拜见王妃。”
庆阳笑着叫兄弟俩免礼。
秦梁反手从后面戳了邓泰一下。
邓泰瞪他一眼,没动。他都快三十了,一把年纪的,皇上都把他当亲侄子,秦炳也与他称兄道弟,他为何要学樊家兄弟的谄媚?
秦弘朝妹妹解释道:“三弟与张肃还在山上,大概两刻钟左右能下来。”
庆阳:“猜到了,我们再等等,大哥你们先进去休整吧。”
秦弘便带走了这些人,去里面解手、洗漱一番又骑马去了别处,秦炳多看了媳妇两眼,最终还是不想被兄弟们嘲笑而跟着走了。
孟瑶想了想,道:“哎,我肚子忽然不太舒服,你们在这边等,我先回南所了。”
临走之前,孟瑶朝小公主递了个别有深意的眼神。
连父皇的心思都能经常猜得八九不离十的小公主竟没能立即明白二嫂的深意。
眼看着孟瑶骑马跑远,严真真有些紧张了,怕被三皇子看出她特意跑来等他,刚想拉着小公主离开,就听被树木掩映的山道上传来一道熟悉的、喘着的声音:“张肃你、你越来越没规矩了啊,我是王爷,我找你借下力你竟敢甩我!”
无人理他。
但是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没多久,一道穿竹青锦袍的颀长身影最先走出掩映的枝条,几步跨了下来。
注意到斜前方一棵树下的小公主二人,张肃适才还算平和的神色立即多了几分拘谨,就站在石阶下,遥遥地朝小公主行礼。
他不敢上前,庆阳带着严真真走了过去,严真真扭头往山道上面望时,庆阳快速打量一遍张肃的俊脸,竟然一点细汗都无,可见二十一岁的张家三公子比十五岁的他更加强健有力。
“真真?”
就在张肃因为小公主的注视而无法维持平稳的心跳时,拖着两条沉重发抖的腿慢慢下山的秦仁也看到了等在山路尽头的未婚妻,本来腿就软,这一吃惊秦仁竟直接朝后跌坐在石阶上了,呆呆地看着未婚妻。
严真真却被未婚夫的跌倒吓到了,忘了其他,提着裙摆就往上跑,赶到秦仁面前问:“王爷没事吧?”
秦仁没事,就是觉得丢人,打开他早已没力气扇的折扇挡在头顶,遮住大半张肯定很难看的汗脸道:“没,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
严真真瞧见他的汗了,见这人还想扯着袖子擦脸,严真真手快地拿出自己的帕子,拨开秦仁的手,她弯着腰帮他擦。
咸王殿下的脸立即红了个透,小声提醒道:“妹妹,妹妹他们看着……”
严真真的脸也是红通通的,却不是很在意地道:“又不是外人。”
小公主不是外人,给三殿下与小公主当了十几年伴读的张肃同样不是外人。
张肃何止不是外人,他还懂得非礼勿视,早在准咸王妃取出帕子后便远远地走开了,背对着这边。
庆阳旁观了一会儿准三嫂照顾三哥的画面,再看看另一头的张肃,终于明白了孟瑶的那个眼神。
总不能一直盯着三哥准三嫂,庆阳也走到张肃这边来了。
张肃微微转身,对着小公主的裙摆道:“方才臣对王爷照顾不周,还请殿下恕罪。”
庆阳猜测道:“原来你单独与三哥相处时,并不是像在我面前这般时时刻刻地恪守尊卑。”
张肃无法反驳。
庆阳再次看向他爬了一早上的山都没见红的脸,纯属好奇地问:“会羡慕三哥吗?未婚妻那般温柔。”
张肃垂眸道:“臣能照顾好自己,不需要未婚妻为臣辛苦。”
庆阳笑:“那你想未婚妻如何待你?喜欢一个人,总会有所图。”
就像她选张肃做驸马,是图他的俊美、才干、品行以及十几年来对她的唯命是从、无微不至。
张肃沉默片刻,道:“臣希望臣的未婚妻能一直做她喜欢做的事,因为臣想看她笑。”
两岁的小公主会因为他与三殿下不能继续陪她玩了而哭,张肃不想小公主哭,但他没有资格擅自留下。
九岁的小公主会因为在武威战场上看到他这个熟人而笑,张肃也想让小公主知道他同样为重逢欣喜,却必须顾及小公主的清誉而隐忍。
十一岁的小公主会在三皇子开府前想要抱抱他作为告别,张肃愿意给她抱的,但他不能。
十二岁的小公主可以握着他的手许下等他的承诺,张肃想给她回应,却不该僭越。
如今,两人都长大了,也即将由皇上赐婚。
可张肃还是说不出口,他对小公主确实有所图,图的便是一个能名正言顺回应她所有要求的身份。
第96章
君臣初到西苑的前三日都是休息时间。
小时候庆阳来西苑, 她更喜欢黏着父皇与大臣们宴饮赏景,或是与三哥张肃孟瑶严真真等玩伴一起玩耍, 如今大了,每旬有九日都是跟父皇与吏部的官员们打交道,再有这种闲暇时光,庆阳就愿意多陪陪母妃、贵妃,只挑清晨、黄昏去草原跑马跑个尽兴。
六月初三的黄昏,庆阳跑马归来,远远看到几个孩子在离行宫不远的草原上玩耍,正是三位兄姐家的孩子。个子最高的是外甥傅铭,今年都十岁了,跟着是外甥女傅羲, 也有七岁了,真正由庆阳近距离看着长大的侄儿铮哥儿年仅四岁,最小的便是二哥家的小侄女盈儿, 才过完周岁生辰不久。
大的三个跑着闹着, 盈儿腿短跟不上, 但也摇摇晃晃、锲而不舍地一直追着,哪怕哥哥姐姐们不理她,小家伙自己跑得也很开心。
在这几个孩子身上,庆阳仿佛看到了他们兄妹小时候。
她下了马, 笑着朝小家伙们走去。
最先瞧见小公主的是傅铭, 这孩子继承了其父傅魁的偏黑肤色与体格,长得很壮实,见小公主朝他们这边来了,傅铭大喊一声“女妖怪”便带头朝北面的湖边跑去,傅羲以为这是哥哥新想到的躲妖怪玩法, 兴奋地跟着,铮哥儿虽然也很想跟,可他到底在东宫长大,小小年纪很懂得尊卑,瞅瞅小姑母,跑出几步的铮哥儿还是停了下来。
庆阳小时候还把父皇、三位皇兄乃至袁崇礼、张肃等人当过大马骑的,外甥真的只是玩性使然临时给她编一个“女妖怪”的身份,庆阳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可傅铭已经十岁了,庆阳更是从傅铭喊她女妖怪时的眼神里看出了他还不擅长掩饰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