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兰舟
小基:……
阿雷单腿一个金鸡独立,右手搭在额头上,摆出孙悟空招牌动作——手搭凉棚远眺前方,捏着嗓子说道:“师傅!有妖气!”
小基:……
阿雷拖着棍子,画了一个圆圈,把小基圈在里头,叮嘱道:“师傅,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化些斋饭来吃。”
“你不要出这个圈哦,出了圈就被妖怪抓走了,洗干净了上蒸笼吃掉。”
小基毕竟还是个孩子,短暂震惊过后,乖乖蹲在圆圈里,立刻进入了角色,扮演唐僧,“为师不走,为师肚子饿了,就在这里等你化缘。”
阿雷点头,大呼一声,“筋斗云!”
阿雷假装乘坐云朵,快步跑去厨房摸了两个肉饼,分小基一个,两人一起坐在圆圈里吃起猪肉小葱肉饼来——已经过去三个月,小基可以正常吃肉了。
阿雷为了演好孙悟空,要沐春教她耍棍子、翻跟斗,沐春也乐意教女儿,阿雷是个灵活的小胖子,小孩子骨头又软,一个月下来,她连翻十个跟斗,还能站得稳稳当当。
沐春瞧着可爱,干脆请了一个唱戏的武生教她,阿雷的孙悟空演技越发精湛。胡善围没有阻止,女儿成了个皮猴或者大家闺秀都无所谓,难得阿雷待人真诚,用心去解决小基守孝期间的问题,反正她开心就好,当父母的有能力为她撑起一片天,容许她自由成长。
何况学孙悟空还有意外收获,到了初夏,阿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不再是个胖姑娘了,嘻嘻笑的时候,颇有些清丽的小模样。
阿雷不知从那里听了一耳朵话,问胡善围,“姐姐,小基哥是不是要走了?”
胡善围点头,“嗯,他是我们家的客人,他有自己的家。他的家人也很想他,只是出于很多原因,暂时不能接他回家。”
阿雷想了想,问:“就像姐姐那四年不能回家的原因一样吗”
胡善围听了,差点当场飙泪,“是的,这世上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除了姐姐给你讲过的庄子,不过这种圣贤似的人物,几千年来也有那么一个庄子。”
阿雷听了,知道小基离开已成定局,她脸上出现和年龄不符合的惆怅,“小基哥既然要走,他为什么来我们家呢?我跟他都玩熟了,从记事起就家里就有他。就像养小黑一样……”
阿雷打了个嘘哨,猎犬小黑闻声而来,阿雷揉着小黑的耳朵,“我都养熟了,小黑要走,我会很难过,但是邻居家的大黄走了,我就觉得无所谓。”
胡善围反问:“你希望小基哥在在别人家当客人吗?”
阿雷张开嘴巴要回答,但是脑子一时卡住了,嘴巴保持着张开的状态,一动不动,很是纠结,过了好一会,才鼓着腮帮子,一跺脚,“哎呀,姐姐这话好没意思,我不跟你说了。”
阿雷也遇到了解决不了两难问题,立刻开窍长大了,从这个夏天开始,就不要沐春洗澡了,家里养成小猪似的胖兔成年了,产可四个小崽,她大方分给小基一半,“你回家的时候拿去养。”
昆明这里,众人都做好了小基回京的准备,小基每天练字,都挑出最好的一副字装进箱子里,等着给父母看,表示他从无偷懒。他背着儒家经典,纵使不懂里头的内容,也硬背下来,据说祖母皇后喜欢读书,号称“女诸生”,想必回家之后会考校他的学识。
除了读书,小基还要练习骑射,从一百个护卫殷切的眼神里,他将标准定的远高于自己的年龄,他不想让那些素昧谋面的家人失望,他一定要把一切都做到最好才可以。
他无师自通了他回宫和干娘胡善围回家是不一样的,干娘只需做她自己,而他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和标准,一旦做不到,他就没有资格回家。
尤其是当他左等右等,从春等到夏,从夏到秋,写的大字装满了一个箱笼,连盖子都差点扣不上了,接他的人还是没有来。
小基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是我做得不够好,他们不要我了?
于是小基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好容易长的几两肉又消瘦下去。对此,胡善围和沐春几次劝解,小基表面“是是是”,然后……偷着练习,偷着背书。
这样只会更累,还不如以前呢,皇家的孩子注定要比一般付出更多。
没得办法,夫妻两个只能由得他去,要他别偷偷摸摸的学,小心熬坏了身体。
也只有和阿雷在一起,尤其是看她自扮自演孙悟空时,小基才会放松下来,露出属于孩童天真无邪的笑意,偶尔还跟着阿雷一起学孙悟空翻跟斗,他瘦,因而扮起孙悟空来更有优势,这让阿雷很是嫉妒。
最后一片秋叶落下,又过了年,依然没有人来接小基。
永乐二年,开了春,小基和阿雷都七岁了。
小基看了新一期的邸报,东宫一个侍妾李氏生了儿子,取名朱瞻埈,这是皇室第二个皇孙,从此以后,小基不再是唯一了。
小基看了,心中反而无端的放松下来,背书、练字、骑射都不如以前专注,得空要么牵着小花跟着沐春去打猎,要么和阿雷在昆明城里游荡,吃遍全城。
沐春见干儿子想开了,长进了,不再紧绷着神经,顿时松了一口气,老实说,小基太拼命,他真的害怕某天干儿子神经绷到了极致,一下绷断了,不堪设想。
就当小基都觉得皇室忘记了自己,他就打算在昆明和阿雷一家人过一生时,转折来了。
沐春带着小基阿雷打猎归来,收获满满,回家时,老远就见一彪人马把自家围得水泄不通。
为首那人漂亮的简直让人挪不开眼睛,阿雷看着那人,都愣得忘记吃手上竹签穿着的一串炸汤圆。
沐春看到那人,立刻收敛起笑容,腾出一股杀气,“在我家门口如此高调行事,你想让天下人都知道这里的秘密吗?”
那人不仅不恼,还朝着张嘴忘记吃汤圆的阿雷眨了眨眼睛,“我是来接人的,把最大的秘密接走,你以后就轻松多了。”
来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永乐帝登基之后,吸取了建文帝闭目塞听,被庸臣蒙蔽的教训,立马恢复了锦衣卫的招牌和编制,暗探遍布天下,如今纪纲就是他的心腹、眼睛和耳朵。
“沐大人,皇上派咱家和纪大人来接皇长孙,因来时匆匆,没有提前告知大人,还请大人见谅。”纪纲后面走出来一个人,白净俊秀,气质沉稳,双目灿烂如星,正是永乐帝最信任的太监马三保。
马三保和胡善围关系不错,因刘司言遇害秦王府一案而结缘,后来跟着道衍禅师去了北平,由此和燕王府结缘,成为燕王心腹。
对待马三保,沐春态度明显不同,说道:“马公公请进,喝杯粗茶再走不迟。”
纪纲呵呵笑道:“沐大人以后要改口啦,皇上给他们师徒二人赐名,道衍禅师有了俗名,叫做姚广孝,马三保则赐名为郑和,外头都叫他三保太监。”
第200章 兰舟催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明宫廷风向要变了,因前头元朝太监弄权,和后宫嫔妃勾结,卖官祸国,故,明初两朝,洪武朝三十一年,建文有四年,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五年,太监都得不到重用,甚至小内侍们私下识字,都是杀头的重罪。
道衍禅师是靖难之役的智囊团核心人物,立功甚伟,得到永乐帝“姚广孝”的赐名并不奇怪。但永乐帝给马三保赐名郑和,这是宦官势力开始抬头的迹象,永乐帝为什么这么做?
沐春看着春风满面的三保太监,心想我们一家三口在昆明隐居,管你官宦怎么样,嘴上立刻改口:“三保太监请进寒舍一叙。”
没有邀请纪纲。但是纪纲脸皮厚啊,跟着走进宅院,还问看着自己发愣的阿雷,“小姑娘,怎么不见你姐姐?”
阿雷对纪纲的美貌毫无抵抗力,实话实说,“我爹病了,我姐姐去看他。”
纪纲惋惜叹了一声,“胡员外身体不适,你们早点说就好了,我带着谈太医和茹司药来一趟云南——他们夫妻两个医术越发精湛了,去了北平治好了皇后娘娘的病,皇后才得以抗过舟车劳顿,到了京城,宫里刚刚举行推迟了两年的封后大典。”
历史的进程并非只取决于几个大人物,是无数个小人物的共同推动。徐皇后大病初愈,大明宫廷有了女主人,太子一家人当然也跟着搬到京城,入住东宫,宫里宫外局势都稍稳定下来了,永乐帝才腾出来派人把大孙子接回去。
小基要走了。
阿雷心里不是滋味,连纪纲的美貌都无法安抚她的难受,大人们在课堂里喝茶聊天,两个小孩子回到各自卧室,侍从们帮助小基收拾行李,阿雷和小基是邻居,她听见隔壁房间哐哐搬箱子、装东西的声音,烦躁的爬到床上去,像一只鸵鸟似的将脑袋埋进被子里,耳不听心不烦。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人把被子掀开,阿雷的脑袋已经捂热得像个煮熟的螃蟹,红彤彤的,脸上湿漉漉的,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阿雷顺手用被子擦脸,气鼓鼓的说道:“你为什么不敲门?”
小基说道:“敲了很多次,也叫了名字,你总是不应,我有些担心,就进来了。”
阿雷心里堵得慌,指着门口,“你出去,我累了,我要睡觉。”
小基说道:“可是我今天就要走,他们说行程很紧,要早些回去。”
阿雷说道:“你自来自去,和我有什么关系,要走便走。”
言罢,阿雷索性用被子蒙住了全身,把裹成蚕宝宝的模样,不看他。
小基怕阿雷热出病来,只得悻悻离开,心想:我来和去,都不是我自己的意愿,为什么把气撒在我身上?阿雷妹妹好没道理。
小基的东西装满了一个马车,纪纲和三保太监向辞行,正要带着小基走,小基却说道:“现在不能走——我要等干娘回来,向她辞行,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见,干娘这两年对我照顾有佳,我不能不告而别。”
小基借着胡善围拖延时间,心想阿雷妹妹消了气,会不会出来送他。
纪纲说道:“可是皇上皇后都着急想见到殿下,行程实在太紧,等以后——”
“我说过了,我要等干娘回来。”小基打断了纪纲的话,坐在椅子纹丝不动。
纪纲自从当了锦衣卫指挥使,还没有遇到赶在他面前如此嚣张、敢中途打断他话的人。
哟,这皇孙有点意思。乳臭未干,气势倒有些像高祖皇帝。
纪纲不愧为是御前伺候多年的锦衣卫,忙说道:“微臣这就去接胡尚宫。”
沐春那里肯让纪纲这只老狐狸去接妻子?“哪能让劳烦客人,纪大人远道而来,先歇一歇,我去接拙荆回家。”
胡荣老了,春季一阵缠绵多日的春雨过后,得了伤寒之症,因伤寒容易传染,小孩子抵抗力弱,不能让两个孩子靠近,所以沐春带着孩子们进山打猎,很少进城去热闹的地方,就怕孩子们染病。
胡荣养病的地方在郊外别院,天气好,胡善围把父亲扶到院子躺椅上,膝盖上盖着毯子晒太阳。
胡荣打了个盹,醒来时见女儿还在身边,便说道:“你不要总是陪我这个老头子,沐春和孩子们也需要你。”
胡善围的口鼻上蒙着几层白醋浸泡过的口罩,据说这个有防护的作用,“父亲不用担心,反正他们的日子还长,有大把的时光。”
父亲的情况不太好,今日凌晨咳嗽到天亮,帕子上都咳出了血迹,也就刚才晒太阳的时候呼吸均匀,稍微睡了一会。
胡荣六十二岁了,在这个时代算是高寿的老人,在这个年龄走了,算是喜丧,胡荣这一生到了晚年算是圆满,与女儿艰难的和解,夕阳西下、风烛残年,胡善围觉得多陪的一刻是一刻。
胡荣缓缓摇头,“你不要这么想,孩子就像山林的竹笋,长的比你想象的要快,今天才露尖尖角,一场大雨过后,就拔节的长起来,不知不觉就你比高了。当父母的其实和孩子相处不了多久,要珍惜她的成长时光,别看她现在还依赖你,其实从她出生开始,你和她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孩子大了,心里有事,也不耐烦和你讲。”
胡荣是经验之谈,原配早逝,父女相依为命,靠着书坊过活那几年平静又温馨。胡荣为她精心挑选的未婚夫,品行端正,威武雄壮长的好,本以为父女会平淡幸福一生的,谁知……
胡善围晓得父亲是在说自己,“孩子大了,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很难和父母达成一致。别说是和父母,就连我们自己、今天和明天、五年和五年后、亦或是十年、二十年,自己的想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活在当下,要她自己决定便是了,我们每个人到最后,都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和沐春现在只想给她一个完美的童年,给她一副好身体,给她信心和智慧,以后的事情,要靠她自己做出选择。”
胡荣听了,连连点头,“祥儿这孩子长的像我,但性格像你,你们都好强——不是说好强不好,只是这个世道,容不得太强的女人。你这性子,也只有姑爷刚好对你的脾气,一般人跟你过不下去的。姑爷这个人独一无二,世上仅有一人,你运气好,遇到了,牢牢抓在手心里了,将来祥儿未必有你的运气,能遇到姑爷这么好的男人。”
胡荣叫祥儿叫顺口了,春围夫妇也叫阿雷习惯了,两代人通常各叫各的。
胡善围听了,笑道:“父亲人活一世,非要操两代人的心。沐春老顽童般的性格,也只有我能容他,一般的女人,早气坏了。阿雷才七岁,您就操心她十七岁的婚事。您放心,我和沐春这些年的积累的底子,足够她选择自己的人生,她想要什么,我们都成全。”
胡荣吃尽了逼嫁女儿,结果父女反目的苦头,足足用来了二十年时间来弥补,见胡善围想得开,便放心下来,说道:
“这就好,只是,你现在这样说,将来未必会这样做,当父母的总是想把自以为最好的给孩子,认为孩子阅历浅,考虑的没自己周全,其实子女未必喜欢。将来你若和阿雷遇到同样的问题,一定要记得今日在爹爹面前的承诺,可不能反悔哦。”
“不反悔。”胡善围玩笑道:“可要我立个字据给阿雷收着?”
胡荣在躺椅上虚弱的摆摆手,“不必了,我信你。”
说了太多话,胡荣累了,昨晚不曾好眠,此刻昏昏睡去。
刚好沐春来了,胡善围不要他进来,就在外头等,自己摘下面罩,用醋洗了手,换了干净的衣服出去。
沐春忙迎过去说道:“京城来人了。”
虽说这是迟早的事,但胡善围心里还是咯噔一下,“今天就要走吗?”
沐春点头,“皇后和东宫都搬去京城后宫了,小基是嫡长孙,要早日回去。小基非要当面向你辞行。”
胡善围拍马回家,纪纲和三保太监簇拥着小基迎接,小基慎重其事向干爹干娘行了拜礼,这才一步三回头上了马车。
唉,阿雷妹妹还是没来送我,定是还没消气。小基不舍得,留恋处,兰舟催发,再无拖延的理由,只得上车,走向注定的命运归处。
三保太监送给胡善围一卷书,说道:“这是道衍禅师最近的新作,送给胡尚宫。路程实在太紧,不得空与尚宫叙旧,他日有缘再见。”
胡善围如获珍宝,道了谢,“三保太监有心了。”
纪纲嘻嘻笑着挤过来,说道:“我忙得很,你们一家人远在昆明,以后肯定没有机会再见,今日一见,应是永别。昆明这地方不错,你是幸运的,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你都做到了,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不福报。”
胡善围觉得纪纲这话有些不对头,沐春最厌纪纲盯着他妻子看,于是挺身过去把纪纲挤走了,“行了行了,祝纪大人官运亨通,你走你的青云路,我们守着两亩菊花田,咱们不相干。”
纪纲也不纠缠,骑马跟上队伍,胡善围觉得少了一个人,问沐春,“阿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