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子情
那老人顿时道,“小老儿以前以说书为生,如今老迈病残,苟延残喘,说书也无人听了。以前攒了些积蓄,勉强度日。”
苏风暖道,“怪不得老伯口才了得,原来曾以说书为生。”话落,她问,“敢问老伯,这里昔日出了什么命案?官府封锁了多年?一般寻常这种宅院,若是无人承继,不是由官府售卖吗?”
那老人道,“昔年啊,这里住着一家五口,一夜之间,全都死了,官府的人带着仵作前来验尸,可是也没能查出死因,后来,官府封了这座府宅。每逢深夜,这一整条巷子的人都会听见这院子里的啼哭声。大家都说是闹了鬼,官府的人也趁着夜间来查,可是什么也没有,但依旧每日夜都会听到里面传出的啼哭声。后来,这一条巷子的人搬走了。”
“都搬走了?怪不得这条巷子这么清静。”苏风暖问,“老伯您怎么没搬走?”
那老人道,“我和老伴无儿无女,老伴有腿疾,我们能走去哪里?再说年纪大了,活一天是一天,不怕鬼魂来抓。于是,就留了下来。”
“后来呢?”苏风暖问。
那老人道,“后来闹腾了一年,哭声渐渐地没了,可是这一条巷子的人也走光了,没过多久,我的老伴生病也死了,只剩下了我,活到了今日。西街的人将这一条巷子称作死巷,但凡在京中生活的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这里的府宅除了小老儿一人住在这里,都是空的,官府拍卖府宅,哪怕再便宜,也无人敢买,所以,这一条巷子都荒废了十几年了,除了耗子,只我这么一个喘气的。”
苏风暖稀奇道,“这事儿可真是稀奇了!”话落,他看向叶裳,“你在京中,可听闻这事儿?”
叶裳摇头,“未曾听闻。”
苏风暖道,“不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吗?”
叶裳道,“我确实未曾听闻。”
苏风暖看向那老人。
那老人立即说,“大约是十二三年前,那时候容安王刚战死不久,叶世子尚且年幼,想必是沉浸在伤心之中,自然无暇理会这等市井之事。”
叶裳道,“若是十二三年前,的确。”
苏风暖恍然,“原来是十二三年前吗?”话落,她问,“老伯,你刚说你一直住在这里,一年后,那处宅院便在没有哭声了,那之后可有别的什么动静?”
那老人摇头,“再没什么动静,这一整条巷子,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安静得很。”
苏风暖看着他,“如今虽然是过了春年,但还未立春,这天气还冷寒得很,您怎么不在自己的院中待着?反而坐在这门口的石墩处吹冷风?”
那老人道,“这一整条巷子,除了我,都无人居住,冷清得很。我就盼着,有朝一日,有人住进来,跟以前一样热闹。有时候自己懒得在院子里闷着,但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又懒得走出去,便时常在这门口坐着。无论冬夏,冬天不觉得冷,夏天也不觉得热了。”
苏风暖点点头。
那老人对身后一指,“这处就是小老儿的院子,若是两位不嫌弃,进去喝碗水?”
苏风暖看了一眼天色,看向叶裳。
叶裳点点头,“正巧我们也渴了,那就叨扰老伯了。”
那老头连连说不叨扰,他多久没见过这巷子里来人了,尤其两位是贵客,便热情地将二人请去了他的院子。
苏风暖和叶裳跟着那老人进了他的院子,只见他的院子干净整洁,虽然也破败,但并不荒芜,可见真如老人所言,他一直住在这里。
里外三间屋。
老人将二人请到了外间,有一张八仙桌,有两个方凳,他请二人坐下,从壶里给二人倒了两大碗水,口中道,“小老儿穷酸,连茶叶也买不起,两位将就吧。”
叶裳端起碗喝了一口白水,道,“白水最是解渴,老伯不必客气。”
苏风暖也喝了一口,笑着说,“老伯既然以说书为生,想必耳目十分灵敏通达,这巷子里闹鬼的那一年,老伯可知道除了容安王战死外,这京中可还有什么不寻常的大事儿发生?”
------题外话------
每年暑假都会陪小朋友去草原住些天,今年实在太忙,早就答应了陪他去,却一拖再拖,直到前两天他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去草原啊?我才觉得再拖下去,他就要开学了,秉持着答应了的事儿,一定要一诺千金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只能咬牙说,立即动身,不管有没有存稿了!
今年,忙疯了的节奏下,为了保证质量,是存不出存稿的,所以,这一趟旅行,我是裸奔而去~
不过,是带着电脑的裸奔……
所以,明天出发,在这里提前跟大家说一下,未来一段时间,按照老规矩,尽我所能,保持更新,每天九点多以后,不更新的话,留言区一定会通知,只要没通知,就一定会更新。只不过时间可能会不稳定,毕竟是抽空码字,所以,别的就不说了……大家给我加油吧~么么么么么么~
第八十五章民无贵贱(一更)
苏风暖这话问出口,老伯顿时愣了一下。
苏风暖道,“我们是查案而来,老伯应该知道两日前的除夕夜在皇宫里发生的事儿吧?”
老人连忙说,“京中但凡有风吹草动,茶楼巷陌里就都会有人传出风声闲谈,毕竟只是这两日的事儿,小老儿知之不详,只听说是小国舅和苏小姐您一起在皇宫的宫宴上出了事儿,皇上命叶世子和二皇子大肆彻查。朝臣和家眷们被关在宫里一夜,陪着皇上、太后、皇后守了一夜的岁。其余的,小老儿便不知晓了。”
苏风暖对他道,“太祖建设的皇宫里的密道被人改动改造了,而那条密道的出口就在刚刚贴了封条你说闹了一年鬼的院子。”
老人惊骇,“这……怎么会?那一家人家就是寻常的人家,怎么院子里会有与皇宫相连的密道出口?”
苏风暖道,“这也正是我们要查的原因。”顿了顿,她道,“你说那一处院落在死了人之后,每日啼哭,闹鬼一年。这巷陌里的人都搬走了,一年才止息。而你一直住在这里,之后这里一直没什么动静,十分平静。所以,我想问问,那一年,京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老人闻言想了想说,“那一年,京中是发生了不少事儿。先是容安王和王妃战死沙场,之后苏大将军引咎辞官,再之后,户部尚书的嫡子莫名其妙地死了,户部尚书一病不起,没多久,也辞官了。”话落,他道,“小老儿还记得,那一年,晋王府长子闹着要脱离家门,据说是因为看中了一个青楼妓子,晋王不准许他将之接进家门,他便与晋王闹得不开交,笑话闹出不少。”
“哦?”苏风暖扬眉,“后来呢?”
老人道,“闹了一年吧,才消停下来,后来还是晋王妥协了,不再管他了,将长孙接到了身边教养,言明晋王府将来的门庭由长孙刘焱继承,爵位也是,都与长子无关。虽然晋王府长子没脱离晋王府,但据说后来在晋王府也是分门立户,各不相干,晋王不再管他,他便自此更加荒唐起来。”
叶裳道,“户部尚书的嫡子莫名其妙的死了?是在那座府宅被官府封之前?还是封之后?”
老人道,“是在封之前,小老儿记得清楚,因为这些事儿,都是大事儿,小老儿以说书为生,当年小老儿也还不算老,还能说书,记得清楚。”
叶裳道,“我记得当年的户部尚书叫沈让,与景阳侯府是一沈。”
老人道,“正是正是,沈大人在户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是个好官。每逢有赈灾之地,都会派人盯着是否把赈灾款项和米粮送到当地,他只有一个独子,没想到莫名其妙死了。之后,沈大人伤心郁结,一病不起,再不能为官,便辞官回乡了。他辞官之后,户部尚书换了好几任,再没有沈让大人的本事,一任不如一任了。”
苏风暖寻思道,“晋王府长子之事,是在沈大人辞官之后?”
老人点头,“差不多那时候。那一时间,晋王府都快成京中的笑柄了。”
叶裳道,“这件事情我倒是知晓些。”话落,她道,“那一年,你进京在我府中看到文叔叔时,他还在与晋王闹,不过也闹得差不多了。”
苏风暖觉得若是晋王有问题,刘文身为他的长子,一定知道什么,不过子不言老子之过,就算去找他,他也不会说。
叶裳站起身,对那老人道,“老伯,你恐怕不能再继续住在这里了,若是不嫌弃,便随我去容安王府养老吧。”
那老人一惊,看着叶裳,“叶世子为何如此说?”
叶裳道,“今日我们是为查案而来,不曾避人耳目,此案干系甚大,九死一伤,都没什么好结果。我们离开后,你恐怕会发生不测。”
那老人顿时惊骇地张大嘴,“小老儿……何德何能,一身邋遢,贱民一个,怎么能去容安王府那等尊贵之地养老……”
叶裳笑了笑,道,“在我眼里,民无贵贱之分。”
苏风暖也笑道,“老伯放心随我们走吧,你独自一人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虽然不惧死,但若是我们走后,你发生不测,我们良心也难安。另外,容安王府虽然是贵地,但民无贵贱。”
那老人犹豫地道,“可是小老儿已老,怎么能去容安王府混吃等死让世子白养活……”
苏风暖笑着说,“我看您言语利索,还是能说书的,容安王府冷清,以后您没事儿就说上一段,也免得去茶楼听书了。”
那老人顿时搓手,“这……能行吗?”
叶裳笑道,“自然行!”
那老人顿时高兴得乐呵起来,一咬牙道,“小老儿在这里孤零零活了十几年,没想到晚景时来运转有幸跟叶世子进容安王府,三生有幸啊,叶世子,苏小姐,您二人等一下,小老儿收拾收拾,这就随你们走。”
叶裳和苏风暖点头。
那老人连忙去收拾东西了。
苏风暖对叶裳道,“这一条街的各府宅院,怕是都该好好地查查。”
叶裳颔首,“你相信这世上有鬼吗?”
苏风暖笑道,“据说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后,魂魄归于阴曹地府,至于有没有鬼,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这事儿却不是真有鬼,怕是有人装神弄鬼。”
叶裳道,“一直听见哭声,却看不见人,恐怕是有人在地道里哭,传到了地面上。”
苏风暖道,“很有可能,目的就是让这一条街的人都搬走。”话落,她压低声音说,“可是我看这位老伯,就是寻常老者,背后之人清空了一条街,却为何将他留了下来?”
叶裳笑道,“你听过昔年京城有个快嘴的说书先生吗?”
苏风暖点头,“隐约听过。”
叶裳道,“就是他。”
苏风暖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伯当年这么有名。”
叶裳颔首道,“他说的书,在京城首屈一指,名声十分响亮。当年想必背后之人不想杀他惹麻烦,毕竟一个比较出名的说书人若是死了,比普通没名姓的百姓死了要扎眼得多。”
苏风暖道,“这样说来,大约是背后之人闹腾了一年后,所有人都搬走了,而他因为老伴腿疾没办法搬走,后来老伴死了,他又安安分分地待在这里,所以,背后之人就没动他。”
叶裳道,“应该是这样。”
二人说话间,那老人已经收拾完了,脱去了早先穿的那件破衣,换了一件洗得发白的干净袍子,拎着一个小包裹,出来后,对二人说,“小老儿没什么可收拾的,就是老伴没故去之前给我缝制的几件袍子,就这么点儿家当了。”
苏风暖笑着看了一眼他身上虽然洗得发白,但针脚细密匀称的袍子,夸赞说,“大娘的针线活做得极好。”
老人闻言道,“她当年在锦绣坊做伙计,绣活自然是拿得出手的。”
苏风暖笑着点头,“怪不得。”
说着话,三人出了房门。
老人有些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小院,感慨道,“住了一辈子,这突然就扔下它走了,还有些舍不得。”
苏风暖道,“总归是在京城,以后太平了,老伯可以常回来看看。”
“也是,也是。”老人顿时乐呵地收起了不舍的表情。
三人出了院门,叶昔与萧寒、谢轩等在马车前,见二人带着老人出来,叶昔笑问,“带去容安王府?”
叶裳点点头。
叶昔道,“早先那处院落还没进去呢?不进去了?”
叶裳摇头,“既然早先你们已经查看过了,那处院子便无甚可查了,不进去了,天色晚了,明日再来。”
叶昔颔首。
叶裳拉着苏风暖上了马车,叶昔跟上了马车,那老人拎着包裹,挨着车夫坐在了车前,萧寒和谢轩骑马,一行人离开了这处巷子。
走出街道拐角,有人在喊,“张快嘴,你这是干嘛去啊?”
那老人乐呵地说,“小老儿走了运,去……”他想说什么,猛地想起这事儿不知道该不该说,于是,回头对着车厢内小声问,“叶世子,小老儿遇到了熟人,这……能不能说?”
叶裳笑道,“老伯但说无妨。”
那老人得了叶裳的准许,对那人乐呵地说,“去容安王府当差。”
那人这时自然也看清了容安王府车牌的马车,惊得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半晌,连忙让开路,待马车走过,他才结巴地问,“你……你一个说书的,去容安王府当什么差?”
那老人道,“就是当说书的差。”
第八十六章屈人之兵(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