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38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回家,必须回家!黛玉心中只剩下这个念头。

第67章 跳脚

  天边的鱼肚白越来越亮,时辰已经不早,贾母的屋子里也热闹起来,却是邢夫人等人赶来请安。

  黛玉将贾宝玉的荒唐行径放下,只笑着说道:“老太太那儿听着倒热闹。”

  “哎哟,快晚了。”听了黛玉的话,贾宝玉抬头瞧了瞧天色,慌忙扯着湘云的袖子:“想必大家都到了。”

  “还等着干什么,快走快走。”湘云在家也是要晨昏定省的,今儿个与宝玉闹了场,耽搁了时候,见着宝玉手足无措地模样,湘云直接大步往前头正房走去。

  黛玉亦抬步跟上。

  果然,等到了贾母屋里,前一日那些人都已经候着了,但不见王夫人、薛姨妈并薛宝钗三人。

  王夫人是被变相禁足了,薛姨妈是王家的亲戚,想必也不愿露脸,更别提还有黛玉说过的那番话,更是让宝钗连夜与薛姨妈和薛蟠商量许久。

  邢夫人独坐右首,李纨带着三春坐在左边那一排椅子上,王熙凤则站着里里外外忙活着。

  斗柜上摆着的西洋鎏金自鸣钟在滴滴答答地走着,一丝不苟地记载着光阴,黛玉迅速瞥了眼,离鹦哥与她说的请安时辰还差了片刻,尽管路上耽搁了,却并未来迟。

  但到底是最晚来的,多少有点失礼,黛玉本就心思细腻,见此情形,暗暗瞪了宝玉一眼。

  吩咐完丫鬟婆子的王熙凤,刚喘了口,便见到了黛玉瞪向宝玉的那眼,心里暗道冤家,忙嗔笑着:“我还说林姑娘、史姑娘在家都最是守礼的人,怎地今儿个偏偏来晚了,一见着宝玉,我却知道原因了,原来是他去闹腾你们了。”

  随即王熙凤又叫人送上新茶:“林姑娘,史姑娘,你们也都知道,宝玉最是个赤诚,爱热闹的性子,他也是想着与姐妹们亲近几分,才一大早去找你们,给你们添了麻烦,宝玉,还不快给你两个妹妹斟茶赔礼。”

  宝玉连忙端起茶杯,学着丫鬟的样子,将杯子递给黛玉和湘云:“妹妹,我知错了,还请你原谅则个。”

  “该。”茶刚刚沾了黛玉的嘴,便听见湘云略带得意的声音:“总算有人能管住你了,要我说,你那爱红的毛病也该好生改改。”

  爱红,虽不知指什么,但听湘云话中意思,也不是什么好事。这贾家的宝二爷,看着像是在脂粉堆里打转人物,等大了,估摸着也是个风月老手。

  这却也随了贾府一贯作风,上上下下那么多主子,瞧着也就二舅舅没那般荒唐。

  想到这,黛玉再也无心喝茶,将手中杯子搁下,杯底碰到桌子发出轻微声响,正好让左顾右盼地贾宝玉找着机会:“这茶可是妹妹不爱吃?我那儿还有今年江南刚送来的新茶,我记着妹妹是姑苏人氏,用那边的茶是不是更加适口。”

  说着便要让晴雯去将他柜子里的新茶翻出。

  黛玉连忙制止:“这茶我尝着便极好了,只不过我脾胃虚,喝不了太多,尝两口却也罢了。”

  “我却说见着妹妹似有不足之症,”贾宝玉关心地看着黛玉:“也不知妹妹现如今吃些什么药。”

  “不过是些养身方子罢了。”黛玉轻描淡写地揭过。

  “这便是了。”贾宝玉突然一拍巴掌:“都说药补不如食补,那些苦药汁子喝多了胃口都坏了,依我说,不如正经用些膳食,反倒更有作用,我记着家里有一套荷叶模具,凤姐姐,劳烦您令人找出来,给妹妹做份荷叶莲蓬汤,既瞧着风雅有趣,又能调养身子,再好不过了。”

  见着贾宝玉对黛玉殷殷关心的模样,王熙凤暗自感慨,瞧着真是相配,早些时候老太太还动过为宝玉求娶林家姑娘的心,公侯家的公子与翰林家的小姐,说出去也是一端佳话,近来也不知为何,对于此事老太太绝口不提,甚至在其他人提到宝玉婚事时,冷脸制止。

  甚至王夫人私下还隐隐透露,她是想让宝钗为媳。

  王熙凤原以为是林家姑娘失了贾母欢心,才让贾母如此行事,没成想昨儿个一见,这林姑娘依然是贾母的心头肉,却不知未来的宝二奶奶到底是谁。

  想到这,王熙凤笑着戳了戳贾宝玉的额头:“你就会给我找事,那套模具也许久没用过了,等回头我找出来,给厨房送去。”

  “一大早的,又要找什么东西呢。”贾母中气十足地声音从卧房传来,她被鸳鸯扶着,慢慢在主位坐下:“也不让你得半点空闲。”

  “还是老祖宗心疼我。”王熙凤眼珠子一转,旁敲侧击地试探着:“这不是宝玉不知从哪儿看了个歪方子,说林姑娘适宜食补,巴巴地求着我去将荷叶模具找出来,给林姑娘做荷叶莲蓬汤呢。”

  贾母凝神想了想:“是了,家中是有这个东西,我记着那面片做出来有几分野趣,难为宝玉还记得,等找出来,给我也做一份,倒也不枉费了宝玉的这份心。”

  王熙凤笑意微顿,笑着说道:“可见宝玉孝心可嘉。”

  明白了贾母的态度,知晓宝玉与黛玉姻缘却是再无可能,王熙凤不动声色说道:“说到荷叶莲蓬,庄子里刚送来新鲜的莲子,一大早厨房便将莲心都去了,细细地熬了莲子粥,老太太可要试试?”

  “能得你一声好,想必不错,便盛上来罢。”贾母乐呵呵地笑着,领着几人换去里间。

  众人分别在桌子旁分主宾坐下,王熙凤指挥着丫鬟将各色吃食摆满一桌子,又挽起袖子,亲自给贾母舀了莲子粥。

  等鸳鸯接过后,王熙凤转身想着给黛玉和湘云盛粥,却只见宝玉正殷勤地给几个姐妹盛着,黛玉和湘云面前已经摆上了粥,宝玉手中的碗正递给迎春,随后又给探春和惜春。

  瓷白的勺子在碧玉碗中搅动,丝丝缕缕地雾气冒出,黛玉慢慢地尝着软糯可口的莲子,挑眉想着这贾宝玉不愧是脂粉里打滚大的。

  贾母年岁大了,最爱软烂食物,这满屋子的吃食都是按着她的喜好而来,黛玉口味清淡,只捡着笋子煨火腿就着莲子粥慢吞吞地吃着,等到贾母放下筷子,才将勺子放下。

  “都别在我这儿守着,出去玩会儿。”贾母知晓宝玉他们这个年纪,在屋子里坐不住,也不拘着,笑着吩咐:“只一点,玉儿和云儿是客,你们可不许欺负了去。”

  迎春领着几个妹妹应是,宝玉却跳了起来:“老祖宗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两位妹妹。”

  “今儿个天好,我瞧着园子里的花都开了,妹妹可喜欢胭脂,我们去摘些花淘弄胭脂如何?”贾宝玉兴冲冲地对着黛玉与湘云问道。

  贾宝玉的这个习性,湘云最是不喜,她使劲在贾宝玉肩膀上拍了一掌:“和我们玩这些胭脂簪粉的,有什么出息。”

  黛玉亦笑着拒绝:“我父亲布置的功课我还没做完,还请宝二哥恕罪,我得先将功课做了。”

  “是林姑父亲自教你功课吗?”不等贾宝玉应声,湘云便急忙问着。

  望着湘云眼中止不住的羡慕,想起她的身世,黛玉不欲多言,简单应道:“不过是读些四书五经,能识字明理。”

  “了不得,了不得。”一直含笑听着黛玉与湘云说话的贾宝玉,却突然一跃而起,将椅子都带倒在地,酸枝木椅子倒在地上,发出沉闷地响声,将在里屋休息的贾母,在侧屋吃着早饭的邢夫人、李纨以及王熙凤都引了出来。

  却只见贾宝玉跳着脚,大声说道:“林妹妹这么仙子似的人物,怎么可以学那等仕途经济学问。”

第68章 思念

  贾宝玉话音刚落,家中人便知他痴病又犯了,贾宝玉平生最是厌恶仕途经济,见贾政门下的清客,当面倒能客客气气的,背后总得骂人一句禄蠹,一时间也没了言语。

  “此言差矣。”贾宝玉的话,听在黛玉耳中,只觉好笑,黛玉自小就是林如海亲自启蒙,后又和胤祺一道读书,黛玉与皇子阿哥受到的是同样的教育。

  注意,这个皇子,并不是明朝那些“养猪”似的藩王,而是卷王康熙的儿子。

  可以说,黛玉享受到了大清朝最顶级的教育资源,林如海并不止教他们读书习字,也会带着他们去民间走动,知稼穑艰难,晓民生多艰。

  黛玉和胤祺这些年所见、所学、所知的,全不是贾宝玉这个长在锦绣富贵堆中的公子哥能比的。

  “宝玉你嫌弃仕途经济,我却问你,你身上所着之衣、桌上所食之物何来,你又凭甚能呼奴使婢?”

  贾宝玉满眼失望地望着黛玉,他一见着黛玉便觉着曾经见过,总觉着他们俩该是心灵相通,却没想到听到这等庸俗这话,他拧着眉,眼含忧愁:“妹妹合该焚香弹琴,吟诗作赋才是,管他们从何而来,总不会少了我们穿用,怎地满脑子都是这些俗物。”

  黛玉诧异地瞪大了眼,她管家日久,自是知晓每日里的吃喝穿用多么抛费,从她这两日在贾府所见所闻,这般奢靡日子,却不似贾府能支撑住的,管家的王熙凤还不知费了多少心力。

  然而贾家的少爷,说出的话却是如此天真。

  黛玉深吸口气,深知改变不了贾宝玉的想法,没见这屋子里的贾母诸人都没说什么,她又何必多费唇舌,她只冷着脸扭过头去,不再搭理。

  王熙凤心头却是一喜,如今荣国府大大小小事物都是他们夫妻俩操持的,按说作为长房子孙,是贾府未来的当家人,奈何如今大房势微,不仅正房荣禧堂被二房住着,二房还出了个宫中的贵妃,若贾宝玉对家业也起了心思,按着老太太的偏宠和二房的势头,他们夫妻只能喝西北风去。

  懵懂无知的小叔子,比精明强干不知好了多少倍。

  想到这,瞧着宝玉与黛玉皆脸色不佳,王熙凤笑着嗔怪:“又在说什么傻话,我是个没读过书的粗人,也听不懂你们四书还是五书,我只晓得牌九输不输。”

  这话一出,原先紧绷的气氛瞬间笑了,满屋子的人都掌不住笑了,湘云直接倒在坠儿怀里,哎呦哎呦的让她揉着肚子,就连黛玉,也露出了笑意。

  贾母略过两人争吵的话题,指着王熙凤说道:“可怜见的,管家后都没时间打牌九了,才满心满眼都是这个,今儿个我做主,松快松快。”

  鸳鸯忙吩咐人找牌九,支桌子,至于贾宝玉,则被袭人好生劝着,止住了脾气,贾母见此情景,不悦地皱着眉,却想着在亲戚面前,不好再引出宝玉的痴病,只能任由袭人出这头。

  “老太太,桌子摆好了。”鸳鸯笑嘻嘻地回话,好似没听见前头的唇枪舌剑一般,她扶着贾母往桌上走去,邢夫人、王熙凤、李纨作陪。

  象牙雕成的牌九温润洁白,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贾母笑呵呵地抹了一圈,随即对着坐在一旁看牌的黛玉等人说道:“你们小孩家家的,也不用在这里陪着我,自己去玩罢。”

  迎春领着妹妹们,躬身应了,便往外走去。

  黛玉素来便不爱吵嚷,这屋子里热闹纷呈,她却兴致寥寥,听了贾母的话,亦行过礼后走了出去。

  而贾宝玉扭过头,冲着湘云嚷道:“云妹妹,我给你去淘换个胭脂。”

  湘云本就不喜贾宝玉这爱红的毛病,只不过囿于身份,无法直言,听了他这话,湘云笑着说道:“胭脂有什么好玩的,我看池子里那片荷花开得极好,依我看不如找艘小船,去摘几朵荷花,摆盘子里也是份野趣。”

  贾宝玉被接连拒绝,本来很是沮丧,听着湘云的主意后,他很快又起了兴头,拍着手说道:“这个好,我这就吩咐嬷嬷准备,古有湖心亭看雪,今有荣国府摘荷。”

  “又在胡说八道了。”湘云笑不可遏。

  黛玉瞧着几人说得热闹,又刚发生过争执,倒也不好直接回去,随大流走了过去。

  此时荣国府尚未修建大观园,所谓赏荷的池塘,却也不大,小船下去不过刻钟便能到达另一岸,上午的日头已经逐渐烈了起来,黛玉独爱残荷的那份冷清,对于顶着大太阳摘花并无兴致,她探着身子,从池边摘下一大朵荷叶,将荷叶顶在头上,坐在廊下看着湘云一朵接一朵地摘着荷花,从池塘中不时传来爽朗地笑声。

  黛玉靠着游廊而坐,偶尔拿着鱼饵往池中扔下,呼啦啦一片鱼涌上,争夺着,追逐着将鱼饵吃完,又呼啦啦地各自散开,只留下水面上的圈圈涟漪,任黛玉盯着发呆。

  这荣国府中的日子,实在是过于无聊。

  在家的时候,这个时辰黛玉已经安排好了家事,和胤祺一道在读书了,上午听着林如海给他们从四书五经讲到民间世情,从诗词歌赋讲到柴米油盐,等到了下午,胤祺自去找武师傅学武,从拳脚功夫到骑马射箭,样样不落,黛玉则是向特意请来的女先生学弹琴、作画、调香、习字,等用过晚饭,黛玉与胤祺或各自拿本书品读,或说着白日趣事,或联诗,或下棋,总有做不完的事,说不完的话。

  在林府的时候,黛玉只恨光阴太短,每日每日都是一眨眼便过去,然而到了贾家,黛玉才知道,无所事事的时候,日子能多难熬。

  但黛玉不愿伤了贾母的拳拳爱女之心,刚来没两天便要回家,多少伤了外祖母颜面,黛玉蹙着眉,深深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黛玉不能更加想念胤祺。

  而被黛玉想念着的胤祺,此时亦同样思念着她。

  黛玉对胤祺的意义,远比她认为的重要,幼年的惊魂、童年的相伴、少年的相知,两人从小到大的岁月相互交织,缠绕着不能分割。

  这是自太皇太后重病,胤祺入宫侍疾之后,他们第一次分开,而且是黛玉离开了林家,去了那个只有门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地方(1)。

  胤祺幼年短暂地在宁国府住过一小段时间,对宁国府印象并不如何,宁荣二府同气连枝,胤祺对荣国府也不能放心,只不过黛玉是被外祖家接去小住,胤祺没有理由阻止,只能暗自担忧,隔三差五地召来下人询问,黛玉有没有送信回来。

  这甚至让林如海都哭笑不得,他试图劝胤祺放松:“五阿哥,玉儿外祖母对她是极想念的,她在那边不会受委屈。”

  胤祺皱着眉,上下打量着林如海,在林如海不解地目光中,叹了口气,摇头晃脑对林如海说道:“林大人,你不懂。”

  不懂贾府的下人那双势利眼,贾母重视又有什么用,想到这,胤祺开始后悔,给黛玉送去的首饰还是不过,他选择性遗忘了,在黛玉的妆匣里添了数件从宁寿宫库房里找来的精美首饰一事。

  “弄墨。”胤祺越想越坐不住,当即便吩咐太监:“我记着前些日子宫中刚送了一盒金瓜子金花生,找出来给林姑娘送过去,没事干仍水里听个响也行。”

  弄墨行礼后准备出去。

  “等等,”弄墨脚还没到门槛,胤祺又将他喊住:“再将母妃送来的金丝八宝瓒珠钗送过去。”

  弄墨躬身应了。

  “等等,”弄墨又走了几步,听见胤祺又将他喊住:“皇祖母送来的那个青玉太平有象如意也给送去。”

  弄墨同样应了。

  “等等,”胤祺又将弄墨喊住。

  弄墨索性停在原地,恭敬低下的脸上全是无奈,默默地等着胤祺吩咐完。

  最后,弄墨带着好几个下人,领了满车的东西送去了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