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第52章

作者:想见江南 标签: 种田文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BG同人

  话音刚落,张博猛然抬头,整张脸瞬间涨红起来,半天,等心情平复了些,方才颤抖着让人将其请过来。

  郭京一身道袍,美髯玉面,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听见张博的请求,二话不说点头答应。

  张博乐坏了,连忙在京中寻找其他两位。杨适、刘无忌在这个时代都不是什么罕见的名字,作为号称百万人口的开封,找到同名的人简直轻而易举。

  张博迫不及待地带着三人进宫面圣。

  对此,赵桓有些半信半疑,还特意宴请了三人。杨适和刘无忌都是普通平民百姓,面对皇帝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唯有郭京,不光淡定自若,甚至直言自己是天师传人,能施六甲法,只要招募来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能“生擒金二帅,而扫荡无馀”。

  赵桓今年不过二十多岁,从小长于深宫,大宋这帮臣子,即使是窝囊没什么能力,但好歹也是些读书人,表面上还是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哪里见过此等江湖老油子,当即被唬得一愣一愣。不由开口道:“道长如此神威,不知之前于何处云游,要是早些知道您的大名,也不至于落得此等窘境!”

  “贫道四海为家,几年前在青州为当地求过几场雨,那里的慕容知府一片赤诚,再三乞求我留了些日子,算到国有危难,方才来京城。”郭京咽了口美酒,信口胡诌道。

  听到此处,赵桓顿了下,与旁边张博对视一眼,试探性问道:“哦?既然在青州,那道长可曾与二龙山的宗姬打过交道?”

  郭京心中咯噔一声,勉强道:“自、自然。”

  何止是有,当年他在青州行骗骗得好好的,结果让赵淳楣当场拆穿,关在大牢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来,现在听到对方的大名都直哆嗦。

  勉强镇定下来,郭京继续道:“那赵淳楣身为女子,不相夫教子也就罢了,还牝鸡司晨,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天降此妖,就是对我大宋的预警啊!”

  此话可是说到赵桓心坎上了,他向来不喜赵淳楣,要不是金人打过来了,登基后第一个就要拿其开刀,听闻此言更是对郭京心悦诚服。不光封其为武冀大夫,还赐给金帛数万,命他抓紧招募神兵。

  郭京领命,之后煞有介事地在开封天清观竖起大旗,招募六甲神兵。

  所谓的“六甲神兵”,就是年命合六甲,不管高矮胖瘦,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符合条件,通通收编入伍。开封人口百万,虽然经过上次围困,不少百姓已经出逃,但剩下的依旧很多。没多大功夫,就招够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人。

  郭京在皇帝百官面前谈笑自若,声称择日出师,只须三日可致太平,败退金兵直抵阴山而止。

  与此同时,因着郭京的扬名,京城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神兵,有六丁力士、北斗神兵、还有什么天关地煞大将……大家跟风,有样学样都向朝廷索要官职。只要言之有物,赵桓全都给了。

  他没办法,金人的攻势越来越急了。

  内城的禁军基本死得死,逃的逃,张叔夜的兵马也阵亡了大半,整整半个月,金人动用了火梯、云梯、鹅车、洞子……在越来越强大的攻势下,光是守已经要守不住了。

  于是他命令郭京立刻出城迎战,施展他的“六甲神兵”。

  郭京最开始借口推脱了几次,最后见再也推不开了,只好硬起头皮发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神兵出宣化门迎敌。

  为了表达对神兵的重视,一向怕死的赵桓破天荒的亲自登上城墙督战,与之一起的还有身上绑满绷带的张叔夜。

  身为一个武人,张叔夜自然是不信什么神兵的,看到底下形形色色,全无半点军人样子的六甲兵,更是浑身难受。憋了半天,与身边的赵桓道:“官家,咱们这般冒然开城门,万一金人逮到机会,从这边进宫,不是直接放人进来了!?”

  “不会的,有神兵在,有郭天师在。”赵桓头也不回,双拳紧握,眼中满是血丝,“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张叔夜见其这副样子,心中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终于,决战的时间到了。

  郭京驱赶着这些神兵,缓缓走出城。

  然而,才刚迈出脚,就被金兵二百余骑追赶得皆没河中,蹂践殆尽。

  七千多个普通人,里面基本都是平民百姓,何

  曾有跟金人战斗的能力?

  城墙上的众人只能听到这些人的哀嚎,而郭京本人却早有准备,骑着马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不过一刻钟,金兵就料理完了全部的“神兵神将”,分四翼鼓噪而进,城门因为来不及关闭,就这样被破了……

  赵桓脸色惨白,颤颤巍巍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叔夜闭上眼睛,片刻后,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命人准备好铠甲,收拢了剩下的兵马,安顿好皇帝,出去与人做最后的决战。

  东京城陷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二龙山,对于这种能震骇史册的“靖康奇祸”,所有人都觉得十分费解。

  其中如林冲杨志这种传统武将,更是对朝廷听信郭京这样的神棍破口大骂。而赵淳楣盯着战报,却十分平静,面对身边人的愤愤不平,赵淳楣摇了摇头。事实上,宋廷上下都不是傻子,打仗跳大神这种操作,只是无奈之举,但凡有真正的军队,谁会去指望跳大神。

  这种离谱的操作并不是弱智,只是心态被打崩了之后的癫狂之举。而面对如此癫狂的朝廷,二龙山又该如何做呢?

第70章

  京城,正月的风跟刀子一样,夹杂着雪雨,刮在人身上带来刺骨的寒冷。

  当然了,再冷也没有人心冷。

  赵桓裹着薄薄的一层被子,缩在土炕里,脑中不断回忆着这几天发生的一切。他不知道,明明就在不久前,自己还是大宋天子,刚刚铲除了父亲的残余势力,乾纲独断,怎么转眼就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坚守了许久的外城破后,张叔夜收拢残存的兵马,掩护皇帝与几位大臣高官撤退,自己强撑着病体作战,终究还是不支。

  不过金人不知怎么的,并未着急攻打内城,反而如猫戏老鼠一般,将内城围起来不断骚扰恐吓,最后竟然收兵决定议和。

  听此消息宋廷这边大喜,立刻派宰相过去和谈,然而金兵主帅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对此却不满意,直言宋人无礼诚意不够,要求太上皇亲自前去商议。

  赵佶这阵子确实是消停不作妖了,但也不意味着会老老实实听儿子摆布,面对赵桓的请求,气得破口大骂,最后没办法,赵桓只能以皇帝之身出城去金人帐内和谈。

  等见了金国两位将军,赵桓携一众臣子百般讨好,乖乖上表称臣。金人让他们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当时风雪交加,大宋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泪。

  最终,金人索要“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除此之外,完颜宗望还提出了个在众人眼中很奇怪的要求,他知道灭了郭药师的是大宋的一位宗姬,要求宋朝这边将人交给他。

  赵桓听罢一喜,之后又陷入忧虑,苦着脸道:“那赵淳楣狼子野心,身在青州根本不听我调度,将军的命令我就算有心也无能为力啊。”

  完颜宗望听罢不悦,黑着脸扫了赵桓几眼,直把他看得心惊肉跳,半天,冷冷道:“既然如此,那我要一万马匹,当是那人的交换了。”

  赵桓大惊,在他心中,赵淳楣一介女流怎值一万匹马!想要反驳又迫于对面威慑,只好捏着鼻子应下。回去之后命手下全力搜刮京城,来满足金人的条件。

  但无奈一年前金人来的时候,京城已经被掠夺过一遍,本是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根本无法凑齐,整个开封,所有的马都贡献出来了,也不过七千多匹,上交之后大宋高官们只能走路去上朝。

  可即便宋廷已经如此低三下四的逢迎金人,对面依旧不领情,因着赔款数量与预想中相去甚远,金国将军大怒,要求赵桓再次前来谈判。

  因为已经去过敌营一次,赵桓虽然不愿,但还是听命前往了,结果才到就被金人扣下了,他们手里捏着大宋的最高统治者,要求宋廷继续上交赔款,否则就不放人。赵桓甚至连宗翰、宗望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关进小黑屋,整日以泪洗面。

  皇帝被人家当成人质,大臣们自然要想办法救命,可眼下京城里实在是掏不出半点钱了。金人知道后表示,即使没有钱,但不是还有别的吗。祭天礼器、天子法驾、各种图书典籍、大成乐器等等都能抵押。于是宋廷无奈,又将皇城搬空,即便如此,依旧不够。

  闹到最后,诸科医生、乐工、以及各种工匠也被劫掠,当然了,妇女也少不了,闹到最后,就连臣妻宗妇、帝姬宫女,甚至连皇帝的嫔妃都被拉出去抵债。

  连皇室都这样,更不用说黎民百姓了,不少人不堪受辱,纷纷自绝于家中。但是尽管宋朝君臣对金人如此俯首帖耳,对面还是觉得不行,无论是赵佶还是赵桓,这两个当皇帝的时候与金国的交往皆反复无常。

  事实上,金国虽然出兵侵略宋朝,但对宋本身并未有太大“恨意”,毕竟之前双方都没什么接触,留着宋这只肥羊持续地输送岁币也不是不可以。但对于已经被自己灭掉的辽国,金人可谓恨之入骨。所以当赵佶赵桓这对父子都开始勾搭辽国残余势力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被判了死刑。

  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开封,金国也没什么兴趣占领,但又不想让老赵家继续当皇帝,于是打起了其他人的主意。选来选去,完颜宗望挑中了之前被宋廷排挤,派到自己帐里当人质的宋朝宰相张邦昌。

  张邦昌去年与康王赵构一并去往金国,此番伐宋,充当交流使者也跟着过来了,算是金国比较熟悉的宋人了。于是在简单商议过后,完颜宗望、宗翰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废除赵桓帝位,改立张邦昌,建国号曰“大楚”。

  此消息一出,整个中原都沸腾了。

  ……

  二月二,青州。

  虽说千里之外的东京已经沦陷,但由于古代交通信息不发达,在山东半岛上的百姓也没什么实感。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因为来此地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地价米面略有上涨,但因着二龙山最近忙着修路修城墙招了许多人,给的工钱还不错,两相也就抵消了。

  听到外地人说开封附近怎么凄惨,大家虽然心里不好受,但也更加坚定了拥护赵大寨主的心,毕竟之前做梦都没想过日子能过得这般好,同时许多敏感的家庭已经开始决定多储存些粮食。所以今年的“挑菜节”,整个半岛出奇地热闹。

  古代的挑菜节定在二月二这一天,此时,冬天刚刚过去,天气乍暖还寒,地里生长的野菜正在悄然返青。人们纷纷去到野地里去挑各种新鲜的蔬菜,以解口腹之欲。

  新鲜的野菜晒干脱水,能储存许久,烧的时候放上半勺猪油,不失为一道美味。

  作为当地的掌权者,赵淳楣自然不能打消民众的积极性,不过为了缓解大家的焦虑,还是又放了一批粮。二龙山早就禁止治下粮食流出了,所以这样一来,原本有些上涨的食品价格再次回落,众人的心也渐渐平稳。

  此时她正一边吃着黄豆,一边翻看前方传来的战报。炒黄豆同样是大宋二月二的习俗,正所谓“二月二,吃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百姓家没什么好东西,连最便宜的黄豆都要寻个日子吃。好在如今二龙山治下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不少,除了烘托个节日气氛,这东西已经没什么人感兴趣了。

  赵淳楣忙了一天,好不容易处理完手头的事,刚想出去转转,便听闻手下汇报,磁州知府宗

  泽来访,问是否要相见。

  自打开战,就时不时有附近的官员来找她,主要是想求个庇护,毕竟连东京都被围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安全的。二龙山有兵,赵淳楣又曾经打过胜仗,只要有点智商的都知道抱大腿。

  对此赵淳楣根据这些官员的为人风评,有的拉拢有的打压,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

  不过宗泽会过来,还是有些出乎她的预料了。双方乃是故交,赵淳楣又速来敬佩对方人品能力,于是连忙将人请进。

  说起来在得知宗泽因为处置了道士而被罢官后,赵淳楣还吩咐人留意了一段时间,后来晓得他在老家过得还不错就没再管了。时隔多年,再次相见,发现其本就斑驳的鬓发已经全白,不由一阵唏嘘。

  “恭喜宗知府再次复起,磁州离这儿不远,你上任怎么不只会一声,我也好送份礼去。”赵淳楣热情相应,之后让人为宗泽上份二龙山的特产煎茶。

  “这不是上任没多久,一直未倒出功夫,这不才忙完手上的事儿就赶快来拜访了。”宗泽笑道,之前他在登州的时候,赵淳楣还是盗贼身份,双方虽然彼此欣赏,但也互相防备,如今二龙山洗白上岸,彼此间交流倒是坦率多了。

  双方寒暄了一番,赵淳楣不经意间注意到老人肩膀上的领口露出半截纱布,不由开口道:“宗知府受伤了?”

  “嗐,来之前与金人干了一架,擦破点油皮,不碍事。”宗泽大大咧咧地挥了挥手。他这次能重新复起,主要是因为朝廷缺人。磁州靠近黄河,要承担着抵御金兵的重任,许多官员因为危险都不愿接手,无奈只能找些不怕死的。

  经由李纲推荐,宗泽当上了磁州的父母官。上任后,他,修缮城墙,整治器械,还招募了不少义勇不补充军队。金兵第二次南下,他虽然无力阻挡,但也令人在后面骚扰,双方几次交锋,宗泽胜多败少,很是打出了一番名堂。

  抿了一口茶水,宗泽放下碗,郑重道:“这次前来,想必宗姬也晓得所为何事,开封沦陷,二帝陷入敌手,还望宗姬出兵,救万民于水火啊!”说着俯身就要拜。

  赵淳楣将人扶起,沉默片刻,摇头道:“我知你所想,但如今金人两路南下,而二龙山偏安一隅,我也不过三五万兵马,如此去救援不过螳臂当车,实在无能为力啊。更何况……”

  赵淳楣苦笑,“我与朝廷的关系,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就算二龙山真出兵,怕是有的人也未必领情。”

  对于去不去京城救人,已经吃过一次亏的赵淳楣算是长记性了,现在赵构已经被送到金国,相当于历史被改变。等皇室跟着金人北上,宋这边自然是要从民间寻找其他赵氏血脉,到时候新君上位,只要长脑子对二龙山都要多加安抚拉拢,如此也算是能安心发展。

  宗泽心里已有准备,听此又劝解了一番,见对面坚持,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如此,宗某也就不勉强了,多有打扰,告辞。”说罢就要离去。

  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赵淳楣莫名想到了种师道,对于这样的人,即使对他们的很多理念不赞同,但终究会于心不忍。迟疑了下,还是开口道:“我观宗知府旅途劳顿,不若留下修整片刻,也让赵某尽些地主之谊。”

  宗泽摇头,才想说话,却听有人来报说有个小兵急吼吼地想要见他,应该是有要紧事。

  宗泽愣了下,旋即面色大变,赶紧快步跑出去。赵淳楣不放心,也跟在后面。

  到了门外,只见一二十多岁,身材高大的男子负手而立,见到宗泽,有些欲言又止。

  “你尽管说,此地没外人。”宗泽摆手,对于赵淳楣的人品,他还是非常相信的。

  男人领命,面容严肃道:“禀将军,营里有几伙闹事的,因着吃不饱饭,跑到大帐内想要卷了东西逃走。”

  宗泽皱眉,“一共多少个。”

  “两百多人吧。”

  宗泽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打到现在,他手下不过一万人,两百个,这哪里是闹事,分明是哗变了!于是连忙追问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都被控制住了,卑职与副将军商定,只说让他们去林间打些野食改善口味,并未声张。”

  宗泽安定了些,之后又一阵头痛。他手下这些人,基本都是前阵子在民间招的,大宋本就是募兵制,乡野闲汉,流氓地痞日子过不下去了打包行去当兵。

  原本只是依照惯例的混吃等死,结果主帅却领着他们跟金人拼命,这也就算了,由于朝廷不给拨款,宗泽只能自掏腰包。北宋官员俸禄是高,但养这么大一支军队,他也难免捉襟见肘。如今别说死钱,就是饭都很难吃饱了。

  现在因为发现得早,控制住了那两百人,但接下来怎么办?

  赵淳楣在旁冷眼旁观,此时也终于忍不住,长叹一声,开口道:“罢了罢了,二位也别在门口站着了,咱们从长计议吧。”

  面对这样的一片赤胆忠心,让她无动于衷确实不太可能。

上一篇:玛蒂尔达女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