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玧
喂完孩子,木槿便就着碗里的水泡杂粮饼吃。
因为气温比较低,虽然已经放了十几日,但杂粮饼并没有变质,就是质感非常硬,放的越久越硬。木槿一开始还可以把放在锅里加热完的杂粮饼咬着吃,越往后越咬不动,只能泡着吃。
——
就在大家忙着填饱肚子之际,城门悄悄打开,又悄悄关上。
有的人在此蹲守许久,早已习惯,内心没有掀起半点波澜,刚来的人都大惊小怪,恨不能马上围过去瞧瞧。
灾荒年间,人命比不得粮食值钱,不说白面这等稀罕物,就是杂粮都属于有钱买不到的类型。城里常出来些人牙子,有些实在缺粮的人家,就会狠狠心把儿女卖掉换粮食。
灾荒刚开始时,人牙子也不挑,女人孩子很容易被脱手卖出去。再往后,尤其是这一两个月,用妻儿换取粮食的人越来越多,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供过于求,加上粮食更为紧缺,导致人牙子反而挑剔起来。
十岁以上的男孩不要,年纪稍大一点的女人不要,后面的要求甚至变成只要长的好看的少男少女。
就这般,还有无数的灾民趋之若鹜,上赶着想要把妻儿卖给人家。
当然,乱世里头,能自由进出城门而没有受到太多约束的人,几乎都有这样那样的背景,否则轻易过不了守城官兵们那一关。
有瘦到面露菜色的男人下死劲抓住不断挣扎的妻子,弓着腰低声下气地恳求:“老爷们,求求您收下俺媳妇吧,她屁股大,可好生养了。”
一边说着,一边把妻子往对面推。
可惜人牙子匆匆瞥过一眼就面无表情地转过头去。
他们可不是给普通人家当差,岂是什么人都肯收的,对面女人的姿色,连灶房里的婆子都不如,他们眼睛可没有瞎。
其实,这时候肯把家里妻儿卖出去的人家,都是饿到吃不上饭的,女人的容貌姿色必定大受损伤,所以他们虽每天出城门,却不见得能够带回多少人。
人牙子一行数十人,除了一个扛着一麻袋粮食的人以外,其余都是带着刀的打手,除却那等想要卖掉妻儿的,倒没有旁人敢轻易靠近。
他们在灾民中间反复穿梭,间或停下来一会儿细瞧,但大多时候都是匆匆瞥过一眼就移开视线。
走过王家村车队时,他们并没有多做停留,在荒年里还有牲畜的人家,一般也不会沦落到卖家里女眷换取粮食的地步。
不过,领头那人居然又倒回来两步,指着周氏问:“你当家的在哪里?”
周氏哪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哆哆嗦嗦指着崇文。
领头的人径直朝崇文走过去。
族里其余人并不晓得发生了什么,就看着这群穿着体面的人朝崇文过去。
领头的人一身绸缎衣裳,后头的也是体面的棉布衣裳,还都带着大刀,光看着就骇人。
“你是她当家的?”领头人指着周氏问。
崇文并不知道发生什么,轻轻点了一下头。
领头的人牙子说:“我给你一袋粮食,把她卖与我们罢。”
别说灾荒年间,就是好的年头都很难遇到像周氏这般皮子白净的女人,像她这般细皮嫩肉的,一般都是罪臣家眷,从前金山银山供养着才能将养出一身好皮肉。①
就连那等小户人家娇养的女儿,都不可能如此。
人牙子买卖妇人,大多都是家里头实在过不下去的,身上又瘦又黑,要想转手卖出好价钱,还得将养一阵,等略微捂白养胖一点再出手。
像周氏这般面若桃花的,几年都遇不到一个。要是放在灾荒来临之前,他们必不会轻易上前询问妇人的家人,但现在灾荒来了,寻常小户人家都沦落到卖儿鬻女的地步,人牙子觉得或许可以一试,说不准他们就会在粮食和银钱的诱惑下同意呢。
一般没有身份的人,很难有绸缎衣裳穿,即使带头的人只是世家豪强的家奴,都比寻常小民有脸面,所以崇文对他们也极尽恭敬。
但一听到来人要他卖出妻子,崇文的脸一下子就黑下来:“我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可尚且没有到卖妇人谋生的地步,老爷还是往旁处去吧。”
崇文一向稳重,但是再稳重的汉子遇到有人觊觎妻子,恐怕都得被激出几分气性。
周氏在一群灰头土脸的妇人之中实在太过显眼,即使蓬头垢面都挡不住一身光华,他们是庆安郡王府上的人,此时藩王众多,但多数没有实权,被圈禁在王府轻易不得外出,他们仅剩的活动似乎只剩下吃喝玩乐,眼前的人牙子就是专门替郡王搜罗美人的。
周氏瑟缩在崇文身后,连头都不敢露,她看得出来,眼前人的主家非富即贵,但是她只想和崇文过一辈子粗茶淡饭的日子,并不想到大户人家过传闻中吃香喝辣的生活。
周氏这般天生丽质还有一身好皮子的妇人太过罕见,错过这个,往后还不晓得多久才能遇到下一个,领头的人继续同崇文说:“除了粮食,我再给你二百两银子。”
寻常人家,很难扛得住如此诱惑,何况还是出来逃难的。
周氏听到这句话,整个人瑟缩一下,荒年里的二百两银子可不同以往,王家虽然小有家财,但是为了逃避徭役而举家外逃,如果以后安定下来,恐怕还得需要一大笔银子买地安家,二百两银子的诱惑已经非常大了。
可是崇文依旧不曾答应,他对来人拱手道:“我既娶妻,就不能因为遇到困厄而抛弃妻子,不能因为富贵而卖掉妻子,还请老爷们另外寻愿意的人家罢。”
好说歹说,见崇文态度始终不变,他们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崇文也松了一口气。
那群人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家仆,而且看衣着,主家还不是普通的地主乡绅,那气势恐怕只有王公贵族才会有的。崇文拒绝时同样心惊胆战,生怕他们会仗势欺人,像戏文里那样强抢民女,好在他们没有过多纠缠就先行离去了。
见到人群散去,周氏才从崇文身后走出来,她的腿还在颤抖着。
见到崇文面对这样大的诱惑还没有卖掉她,周氏眼泪都要出来了,她有好些话想跟崇文说,却又不晓得该怎么说。
周氏含着眼泪,嘴唇轻微颤动:“当家的……”
就像许多夫妻一样,他们从来不会对对方说滑头话,崇文咳嗽一声,说:“去收拾碗筷吧。”
周氏用手把眼泪抹掉,避过看热闹的人群,就去收拾碗筷了。
做饭时,一般都是她同王李氏一起,但全家人吃喝完,便各自做事去了,剩下她收拾锅碗,见到王李氏在搬锅,周氏冷汗都快吓出来了,赶紧上去接到自己手上来。
周氏是最典型的古代女性,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传统思想,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在她眼里,刚才崇文为她拒绝掉那二百两银子,说不准公婆会不高兴,二百两银子,即使在好的年成,恐怕也得两三年才能赚回来,而且好年成还不是每年都有。
一想到这么多银子,周氏心里头就忐忑不安。②
周氏爹娘早就听到王家这头的动静,两家挨的不算太近,周母心疼闺女,本来想立马赶过来的,可是周大山死活不让她过去,嘴里说:“大丫既然嫁到王家,那就是他家的人,就算把大丫卖了,同咱们家也没干系。”
周大山本来就不重视闺女,在他看来,来人非富即贵,如果王家真的把大丫卖掉,那就真的欠他们周家了,到时候说不准还能从王家多要点好处,接济家里儿子和兄弟周大海一家。
见到周母准备往王家那头去,周大山挥舞起拳头,恶狠狠地说:“你若过去,回来我一定打断你的腿!”
周母本来就被当家的殴打许多年,她打心底里惧怕周大山。
听到周大山的威胁,她抹着眼泪劝:“大丫可是你的亲闺女啊,咱不能不管大丫。”
结果等事情平息,周母才有机会过去看看闺女。
周氏本来就恐惧不已,见到母亲,眼泪直接流了下来。
她现在满心后怕。
周母摸着闺女的头,劝着她:“大郎跟你好,你也得跟大郎好好过日子,你爹你叔婶终究不会护着你,只有大郎才会一心一意对你。”
闺女嫁到王家以后,小夫妻感情一向好,崇文疼他们家大丫,大丫也是,见到崇文受累就心疼的受不了,这些日子崇文挑担子,肩膀上头一片红肿,全靠着周氏每天花时间给他按。
只不过周大山时常给闺女说要帮着娘家兄弟叔伯,才让两头有了嫌隙。
按周母的想法,闺女嫁到王家,就应当和大郎好生过日子,至于娘家人,只要管着他们不饿死就好,只有周大山,则不管闺女日子过得如何,一心一意撺掇闺女多给娘家人谋好处。
周母打心底里想让闺女女婿好生过日子,可她被周大山拳打脚踢打怕了,并不敢当着周大山跟闺女说什么。
作者有话说:
①古代大多数女性都是要从事劳动的,这甚至和城乡无关,许多住在城里的人也有田地,也需要下地干活。所以,由于种种原因,女性皮肤普遍比较差,好皮肤只有富贵人家的女眷才会有,至于周氏这种天生面若桃花的十分罕见。
②我在塑造人物时,想把每个人都尽量塑造的立体一点。比如说周氏,在女主的角度看,她的确挺烦人,但是从崇文的角度看,周氏就是愿意陪他同甘共苦、见到他劳累会无比心疼的妻子。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在周氏那里,家里粮食紧缺时,女主应该被放弃;女主那里,如果王家粮食没有了,那么她可能只会管父母以及崇文崇武,她也会放弃周氏,她们的矛盾究根到底就是利益关系,她们立场不同,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这只是一种天然的利益对立。写这一段可能会有人像在免费章节一样追着我骂,但是还是想给大家呈现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写的不够好,也请大家见谅。
③至于这一段买人卖人,本来想在后面写的,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每个朝代都会有几次饥荒,而饥荒时,女性绝对是最惨的,在绝大多数人家,女性都没有优先吃食物的权利,而一旦食物减少,最先被卖掉的就是女人孩子。古代和平年代也会有典妻现象,就是把妻子租给别的男人生孩子。如果写逃荒文或者写饥荒背景,最逃不开的就是买卖女性,包括现在,还有好多买卖女性的例子(多以拐卖形式呈现),写这个也是希望大家可以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好好努力保护自己,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的女孩,更要提高警惕。感谢在2022-02-02 14:06:59~2022-02-03 16:11: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本我、巴巴闭闭、小肥肥呀、北野薰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征兵
活着是唯一目标
府城除有重兵把守以外, 同其他地方并没有两样,连城楼附近的树皮都已经被扒光。
一行人心惊胆战过了一晚,值夜的人生怕自己睡过去, 把胳膊都快掐肿了,队伍里每个人都清楚看似平静的表面蕴藏着无尽的危机。
幸好并没有发生什么, 第二日照常起来收拾铺盖准备继续出发, 念着周围人多, 连水都没有烧, 就着凉水泡杂粮饼吃。
不过这会子功夫, 却见有越来越多人往城楼边涌来,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满面沧桑的灾民,木槿看着不明就里, 担心发生什么骚乱。
这时候发生骚乱可不是小事,虽然有官兵维持秩序,不至于像荒郊野外般能出现谋财害命的情况, 但如果出现骚乱, 少不得有人会趁火打劫、小偷小摸, 他们这种粮食多的人家无疑是首要目标。
显然木槿多虑了,人们争相恐后朝着城门走去, 连原本蜷缩在城楼墙角一动不动的难民, 都利落地背起竹筐,朝城门走过去。
新来的人皆满头雾水, 不晓得发生了何事。
木槿想拦住一个人问发生何事, 来人一把甩开她:“妇人来凑什么热闹!”
他显然不想多说。
直到在前头的王宝兴拦住他, 他才急匆匆地说一句:“官府来征壮丁了, 万一被选上, 以后就能过上天天有饭吃的日子哩!”
府城地处兵家必争之地, 世道乱起来后,多股大小势力先后生乱、加之还有匪徒不时占山头劫掠平民,官府为了维持境内安宁,对于兵卒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对于食不果腹灾民来说,能够吃饱饭已经是最大的诱惑,哪怕下一步就要上战场送命,也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地前去排队。
和木槿所处的明代差不多,这个时代地方由总督辖设,管理地方军政事务。
此地总督官声廉洁,是百姓口里的青天大老爷。
当初灾荒刚来时,府城还准许灾民入城,对于饿到只剩下一口气的灾民,官府甚至还设置赈灾的粥棚,一开始,一日两餐,碗里的粥十分浓稠,再过一些时日,来到此地的灾民越来越多,官府的压力更大,不仅粥变稀了,连施粥都变成一日一回。
再往后便同现在没有差别,城门紧闭、灾民轻易不得进城,每隔十日八日才会有一回救济,灾民领到的粥愈发稀薄,里面不过几粒米而已。
不过对于少吃少喝的灾民来说,依旧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别挤别挤,年三十以下者方可参加募兵!”
不管老少,几乎大半男丁都朝城门边摆放的桌案走去,报上籍贯名姓,希冀自己可以被选上。
有兵卒拦住头发白了一半的男人:“年三十以下才行,你莫要耽搁官府办差。”
男人弯腰止不住磕头:“俺长的老成。还没到三十呐!”
官兵直接拿手里头的兵器驱赶他:“你当大伙眼瞎吗?瞧瞧你的头发、瞧瞧你的褶子,哪个三十的汉子是如此模样!”
无论那人再如何恳求,官兵都不准他再行靠近。
像这样的事情,自从征兵以来已经发生过无数次。往年众人逃避的兵役已经成为所有男丁眼里的香饽饽,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填饱肚子,哪怕以后有可能在战场上殒命,但至少现在可以饱腹。
为了能够被选上,不少人伪造年纪,年纪差不离的说不准还可以侥幸蒙混过关,年纪要是大一些,就会像刚才的男人一样被驱赶离开。
一边是衣食无忧到只能遍地寻找美女作乐的宗室藩王,一边是时刻面临冻死饿死窘境的灾民,被城墙隔离在两个世界,终生难以跨越,让人看着生出无限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