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68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李春容听了连忙道:“丫儿,你说啥胡话,你知道童养媳过得啥日子就敢说?你娘……”

  她要劝的话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命里缺孩子,连捡的甜甜都稀罕地整天带着。更别提是亲生的。能干的活都是她自己干,不叫甜甜沾手。

  但王秀兰不一样,生了八个站住六个,儿子闺女一大把,她看见就烦。

  “老子不欠你吃穿,就是对你好,谁家姑娘不是这样过来的?老子打你一下你就想翻天,家里就咱俩,我忙不过来你就得干活,要不然家里的活谁干?”

  王秀兰也委屈,她半夜三更就起来做烧饼,忙了一天,就啃了一口烧饼就两口水,回来还得给一大家子做饭,偏偏小闺女和小儿子闹得不行,她就打了闺女,结果闹开了。

  小女孩丫儿蹦着骂:“要干活一起干活,要挨打一起挨打!”

  丫儿被王秀兰揪着耳朵拎回家了。

  赵云惜和李春容对视一眼,都有些唏嘘,家里那么多嘴要吃,一个人确实支应不开,一般都落在家里女儿身上。

  “我看丫儿挺有主意,人机灵,叫她试试能不能进甘夫人的作坊。”赵云惜是赞同丫儿的话,有个出路总是好很多。

  李春容点头:“那丫头是可怜,人也勤快。”

  吃了回瓜,几人也饱了,就把餐桌收拾起来,再把灶房给收拾干净。

  李春容神色微怔:“突然觉得人少少的也挺好。”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赵云惜深有同感地点头,她安抚道:“每家过日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咱先顾住自己。”

  李春容做事勤快,聊着天,就把灶前抽乱的柴火码整齐,闻言笑呵呵道:“你快忙去吧,家务不叫你沾手,咱家人少,家务也少,你别担心。”

  两人说着话,厨房又恢复干净,这才出去各忙各的。

  赵云惜把自己的作业尾巴补上。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当最后一笔落下,她才舒了口气。

  侧眸一看小白圭,他窝在太师椅上,靠着福米的脖子,怀里抱着小猫咪,橘色的夕阳洒在他身上,微微翘起的唇角可爱极了。

  赵云惜露出温柔的笑容,看着福米求救的眼神,连忙把白圭抱起来,揽在怀里,轻手轻脚地抱回卧室,放在床上。

  小白圭睁眼看了看,长长的睫毛颤动,又睡着了。

  赵云惜坐在床边,盯着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就笑,这孩子真是太可爱了。

  他长得真好看。

  她竟然找不出一点缺点。

  白嫩的小脸,粉嘟嘟的嘴巴,挺翘的小鼻子。

  完美。

  她越看越喜欢。

  心里的喜爱快要溢出来,她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话,那就是,当母亲生下孩子,她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就开始工作,从此再也不会停歇,终其一生,都将爱她的孩子。

  赵云惜垂眸,轻轻地握住他的小手。

  孩子反馈过来的爱,纯净,炽热,是他生命的全部。

  怎能叫人不爱。

  她笑了笑,轻手轻脚地回书房接着练大字。看书、学习、赚钱、漂亮崽崽都有了,真是令人满足极了。

  隔壁传来施工的号子声,也令她勾起唇角,日子在慢慢变好。

  见天色昏黄,她就去洗洗睡了。

  第二日,她刚醒来,又听见号子声,懵了下才反应过来,是隔壁在建房子,她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起身洗漱,收拾好,再把白圭薅起来。

  白圭向来是一喊就起,今天也不例外,他读了书,知道害羞,还学着自己穿衣服。

  “我会。”他说。

  赵云惜就随他折腾,有不合适的地方,帮忙整理一下。

  她今天起来得晚了,李春容已经摆摊去了,灶上还给热着饭。

  赵云惜吃过,把门锁钥匙交给张鉞,看着已经挖了大坑的地基,瞬间为大家的效率点赞,真是厉害。

  两人手牵手上学去了。

  张鉞守着盖房子,他二弟家里,人丁薄,当年做生意靠张镇的钱,这回发达靠侄媳的方子,做起事来,自然尽心尽力,完全当成自己的事情在做。

  周围的工人瞧着他坐在一旁喝茶,领头的上前,笑呵呵地恭维:“这张家台,就数你们这一支发展的好,瞧瞧你们几个兄弟,你这赚钱赚的多,拔下一根汗毛比我腰都粗,你这老二家,原本说他老镇是个浪荡子,谁能想到,人家会生,孩子考秀才,孙子又机灵,听说也是聪明的很,想必读书不成问题。”

  “这娶的娘子是赵屠户家的?那人也是个汉子!”

  张鉞听罢,顺手给领头的倒茶喝,慢悠悠道:“那时候我爹流血又流泪,你们是一概不记啊,你现在好好带着做工,往后有你小子的好,这房子,你给踏实了干,到时候盖得漂亮了,你名声打出来,再想找活就容易了。”

  领头的是个三十岁的汉子,名叫沈况,征兵两回征到他头上,都活着回来了,虽然没长什么本事,到底胆子练大了,跟着做了几年瓦工,硬是琢磨着起了个施工队。

  沈况点头:“张哥,我办事你放心,但凡出一点差错,我以后都不干这行了。”

  他说完就监工去了。

  *

  赵云惜刚到书房,就发现林子坳讲课时有些走神,她初时还不知为什么,等晌午见甘夫人穿戴整齐,一副见客模样,而林子坳也换了一套月白的蜀锦直裰,头发也重新梳过,心里就有数了。

  她抱着白圭,跟着上了马车。

  林子坳在前面骑马。

  他频频回头。

  赵云惜被他弄紧张了,而甘玉竹一开口,她就笑了。

  “我好紧张,我才这样相看不久,转脸就要陪孙子去相看,好生奇怪。”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都干涸几分。

  “是呀,我也这么觉得。”

  赵云惜想,她还没相看过,有穿越记忆后就直接有了相公,现在也要陪着别人去相看了。

  “没事,咱就去看看,不行就当积累经验,哪有一回就相中彼此的。”

  没有那么巧的事情。

  两人互相打气,整理了衣冠,这才进了江陵县的一处私宅。

  私宅很是雅致,假山草木,各有排布,但处处透着低调的气息。

  两人相携下了马车,就有人过来引荐。

  “若是紧张,在门外深呼吸一下,等入门了,就算天塌下来,你的表情也稳住。”赵云惜小声交代。

  林子坳面色凝重地点头。

  一行人往内走去。

  正厅坐着一个貌美柔婉的妇人,挽着髻,斜斜地插上一根镶着宝石的金簪,简约又奢华。

  穿着白绫短袄,织金撒花的马面裙,端的富贵。

  赵云惜心想,她也算是见识到富贵了。那布料瞧着真的不一样,质感很好。

  各自上前见礼,林子坳在门外时,紧张又忐忑,这会儿端正行礼,瞧着就是翩翩少年郎。

  玉带锦衣,意气风发。

  赵云惜在心里点头。

  她和甘玉竹并肩坐着,笑吟吟地听着妇人和小夫子聊天,从日常活动聊到功课,林子坳一一答了。

  “去请三姑娘出来见客,有远亲到,她应当见见。”

  赵云惜猜测,这是初试满意的意思,还要再看看孩子的意见。

  她看向林子坳,就见他眉眼微垂,很懂礼的没有乱看。

  很快就进来一个小姑娘,约莫十二三岁,瓜子脸,杏仁眼,眸光灵动地望着几人,脆生生请安行礼,走到林子坳跟前时,顿了顿,这才侍立在妇人跟前。

  两家的根底,早已互相透过,这回来,应当是看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片刻后,小姑娘跟丫鬟回去了。

  甘玉竹和妇人寒暄片刻,也带着赵云惜、林子坳、张白圭坐上马车回家了。

  “这姑娘不错,面相好,性子端方不失灵动,生得也好。”甘玉竹极满意,她看向门帘外骑马的男孩:“子坳,你觉得如何?”

  门外静了片刻,只有风呼啸过的声音,才有粗噶的男音响起:“全凭祖母做主。”

  几人回到林宅后,坐在亭子里喝茶,甘玉竹端着茶盏,看着清澈的茶汤,用杯盖撇了撇浮沫,这才温和道:“你母亲不在此处,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跟祖母说,结亲结亲,都是一辈子的事,不光要门当户对,你喜欢那姑娘也至关重要,回去好好想想,再给我答复。”

  她说完就走了,亭中一时间只剩下三人。

  “云姐姐,你觉得如何?”他问。

  赵云惜回忆着见到的女孩,觉得确实不错,就看着林子坳,温声道:“是个好姑娘,家世也妥当,就看你喜不喜欢了。”

  林子坳满脸茫然。

  赵云惜看着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懂,瞬间也是,两个小学生,都是孩子,哪里懂这个。

  “走了。”她牵着白圭的手,离开了。

  她看不懂婚姻,也谈不上有什么经验。

  白圭拍拍自己吃吃喝喝圆滚滚的肚子,有些回味:“娘,小夫子什么时候还相亲。”

  他去就是吃喝气氛组。

  这种局大家对小孩都特别宽容,给吃给喝给玩,他就抬个耳朵听,还挺有意思。

  “你这孩子。”果然都吃瓜是人的本性。

  赵云惜也有些意犹未尽,看着青涩的少年相看,那种濛濛细雨下的青梅汁水感,太令人感叹了。

  “再看看两家接触。”她说。

  谁知——

  就这么定下了,能叫孩子看,两边家长都看好了,说的是林宅清贵,虽然是退休的老臣,但孩子有前途,过了县试,想必考秀才不难,生的也好看,没什么能让人指摘的。

  那姑娘不排斥,这边积极些,就开始走礼了。

  赵云惜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