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 第79章

作者:敲钟的紫藤 标签: 穿越重生

  宜敏闭了闭眼,硬生生将怒气压了下去,摆了摆手示意天枢起来:“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本宫比你清楚!赫舍里氏今日的下场你也看到了,不是本宫手段多高明,而是她对皇帝已然无用!所以任何脏水泼上去,她只能受着!”

  旁人只看到康熙对她恩宠无限,如何能知道她心中的煎熬,若是真信了康熙所谓的真情,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些年宜敏一直默默地旁观康熙的成长,看着他城府越发深沉,手腕日渐圆滑,喜怒越来越不行于色,对朝野的掌控力更是一年比一年可怕,她的心也越来越冰冷,她并未被康熙表现出来的深情所打动,只因前世就已经看透了这个男人的本性。

  她上辈子后宫六十载浮沉,看了太多康熙与各种女子的大戏,每个女人总能得到他一段时间的真心相待,当新鲜兴趣褪去之后,随之而来便是毫不留恋的冷漠厌弃。

  相似的爱恨情仇反复上演与落幕,女人们总以为自己是康熙心中特殊的那一个,结果却是满腔深情错付,换来的永远都是冷眼旁观的自生自灭,余生常伴幽怨哀叹,了此残生在冷寂宫苑。

  更可悲的是,曾经她也是这样的傻女人,为了康熙赔上了青春年华,毁掉了健康身体,甚至搭上了四个儿子的性命,一辈子尝尽了丧子之痛的锥心刺骨,饱受爱女和亲远嫁的煎熬,最终换来了什么?

  是她仅存的幼子胤祉一生都在父亲的强势下战战兢兢地活着,宛若提线傀儡一般,被肆意拉扯玩弄着,需要时将之高高捧起,无用时便是斥骂责罚,半点父子亲情皆无,便是那号称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胤礽,少时是何等惊才绝艳,最终还不是被康熙逼到堕落疯魔?

  前世种种,椎心泣血,她恨到心如死灰,至死难以释怀,今生如何会因几句花言巧语所动摇?说到底,那个男人最爱的唯有自己,最看重的只有皇位,天下苍生皆是棋子,真心是何物?笑话罢了!

  孝庄这位扶他上位皇祖母,当威胁到他权位的时候,依然被毫不留情地舍弃;曾被他称呼一声额涅的苏沫儿,死前苦苦挣扎哀求的时候,也没能让他心软松口,身为皇帝的他站的太高了,慢慢的血变冷了,心变狠了,视天下人如蝼蚁,终有一天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她忍耐着,

  她等待着,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机会总会到来的!

  终于等到了赫舍里被废的那一天。

  乾清宫

  历朝历代,但凡涉及秽乱后宫的丑闻,哪次不是血流成河,牵连无数?梁九宫奉命查案,手上又握有无数探子,自然大用特用,颇有点破罐子破摔,肆无忌惮的意味。

  废后赫舍里氏之事的发展叫人瞠目结舌,她已经不仅仅是红杏出墙的问题了,最可怕的是她藏匿了一个大男人在后宫二十年之久,这样漫长的一段岁月,这男人接触过的妃嫔宫娥何止千百,下手的机会和对象实在是太多了。

  若要较真去查,怕是三年都查不完,何况康熙也不可能给梁九功这么长的时间,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只查那些他宠幸过的女人,尤其是有封号、有位份的妃嫔。一旦有谁与这“司琴”有过单独接触,必然被打入冷宫,甚至连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康熙无暇关注梁九功的小心思,他如今都快气炸了,只因金风亲自去了一趟延禧宫检查了“司琴”的尸身,确确实实是个男儿身,其面容姣好若女子,身材瘦削,又常年穿着高领宫装,叫人看不出男儿特征,居然瞒天过海这么多年。

  为了确保不出岔子,金风命蝉卫中数名善于易容的高手进行查验,确认这具尸体形貌就是如此,并无任何改换容貌的痕迹。金风不死心,还让赫舍里氏身边的旧人,以及延禧宫相熟的奴才二次辨认,所有人皆斩钉截铁地确认死者就是司琴本人无误。

  康熙本来还抱着一丝希望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陷害废后,如今得到蝉首金风亲自调查的结果,不由得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从来坚定板正的身躯一阵摇晃,踉跄几步狼狈地跌坐在炕上,难堪地掩面不语。

  他如今满脑子都是这“司琴”混进后宫这么多年,究竟给他带了多少顶绿帽,他抱着脑袋拼命回想当年的情形,只可惜除了知道她是赫舍里氏身边“琴棋书画”四大宫女之首外,对于“司琴”这个人他根本毫无印象,毕竟时隔多年,他连赫舍里当年的模样都有些记不真切了,更何况是她身边的奴婢呢?

第187章 阴阳错乱(完)

  一想到那“司琴”入宫前便与赫舍里氏日日厮混在一起,入宫后那还不夜夜笙歌,尤其康熙八年出生的承祜到底是不是他亲生的?身为正宫嫡子,只要身体健康,将来不行差踏错,八成可能就是大清未来的继承人。

  万一承祜是奸生子呢?一想到皇室血脉被混淆的可怕后果,康熙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他差一点就把爱新觉罗氏的江山拱手让人了。幸好承祜因为早产体弱多病,早早去了,否则他当真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个血统不明的孩子了,但凡有一丝可能是奸生子,他就绝不容让他活下去。

  康熙无法形容自己心中的感受,简直是五味杂陈,这么多年来他对于赫舍里氏一直都存在一份愧疚,毕竟当初为了摆脱四大辅臣的掣肘,他可谓费尽心机,赫舍里氏身为一国之后却被软禁,虽然有其立身不正的原因,但是更多是因为鳌拜倒台之后,赫舍里一族势力已然太强,又总是一副有大恩于皇室的嘴脸,着实让他如鲠在喉。

  若皇后无子便罢了,偏偏当时皇后身怀嫡子,他不得不咬牙忍了。最终赫舍里氏的所作作为将自己的大好局面一朝葬送,给了他名正言顺的理由将之打入冷宫,狠狠打击了赫舍里一族的气焰。

  但他自认十多年来并未亏待于她,锦衣玉食一日未缺,对赫舍里氏已算是仁至义尽,甚至对她各种踩着自己底线的小动作睁只眼闭只眼,偏偏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蹦跶,甚至联合太皇太后要致他于死地,这等蛇蝎心肠、不知感恩的女人简直枉费他的一番心意。

  如今看来他就不该心慈手软,若当年直接下诏废后,又怎会承受今时今日这般奇耻大辱?废后那个贱人该死!赫舍里氏一族更该死,他可不信自家嫡女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家里人会半点不知,难不成这个“司琴”还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生就知道“男扮女装”不成?

  康熙一把将炕桌上奏折笔墨扫落在地,却丝毫不能缓解胸中的汹涌怒气,低喝一声:“蝉卫何在?”一道黑影迅速出现,沉默地单膝跪在康熙面前,垂首静候圣意。

  “宫外蝉翼全力发动,探查赫舍里氏一族二十年来一切隐秘,尤其是索尼一脉的动向,事无巨细朕都要知道!”康熙咬牙将桌面拍得砰砰作响,他倒要看看赫舍里氏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腌臜事,虽然当年的事情太过久远,但凡事只要做过就肯定有迹可循,既然赫舍里氏敢干出那等欺君罔上的事情,这些年来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蝉卫低声唱诺一句,便默默隐去身形,身为康熙心腹蝉卫之一,他自然懂得皇上的意思,暴怒之下康熙需要的不是证据,而是一个现成的动手理由。

  赫舍里氏一族死定了!康熙绝不会让自己受辱之事传出去,那么所有的知情人都要死!

  无论是宫外的赫舍里氏嫡系一脉,还是宫内梁九功等相关人员,统统会被灭口!

  紫禁城内城

  马佳氏的府邸门口车水马龙,大大小小的车辆装载了许多物件,府中的家丁奴仆正有序地上下搬运,一副繁忙景象。如今马佳氏府邸已经不在当年的位置了,自从康熙草原归来后,就立刻辖制赐下一座皇城脚下的府邸给盖山,新府邸占地广阔,规制极高,内里设计精巧的亭台楼阁,美观大气的山石流水,甚至还有练武场和小型的跑马场。

  马佳氏本就是大族,盖山接过世袭佐领的位置时,便意味着继承了主脉的各种资源,举家搬进了原来的祖宅,恰是在宜敏选秀之前的事。若无特别情况,皇帝是不会为臣下指定府邸的,尤其马佳氏祖宅乃是公爵规制,给盖山一家住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若非还有一位老封君在,怕是就要逾越了。

  如今康熙却额外赏赐一座同样公爵规制的府邸,这其中的深意足以令人深思,马佳氏有什么?势力都在军中,朝中官职最高盖山不过是图海和盖山二人,已然算是位极人臣,如今又非战乱立功之时,这等恩赏凭什么?所有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宫中那位,身居后宫十余载,却无人能够忽视的人物。

  马佳~宜敏,康熙八年选秀入宫,初封妃位,次年晋贵妃、康熙十五年册封皇贵妃,育有二子一女,皇上现存子女中皇长子、次子皆是她所出,荣宠至极,煌煌大势已成,那皇后宝座迟早是其囊中之物。

  康熙圣旨一下,朝野内外各大家族的的蠢蠢欲动顿时平息了,宫中原本还想一争的妃嫔瞬间安静如鸡,皇帝用意已经昭然若揭了,除了要封承恩公之外,还有其他理由另赐公爵府邸吗?马佳氏这是祖坟冒青烟,真正飞出一只金凤凰了啊!

  满清入关以来,不过封了三位皇后,两位被废,一位当年差点被废,真正享受到皇后尊荣权势的一个都没有,而马佳宜敏不同,一入宫就恩宠加身,以贵妃之身执掌凤印,至今已有十数载,依然圣宠不衰,以副后之名行皇后之实,不是皇后却胜似皇后。

  如今元后赫舍里氏被废,马佳氏封后只差一道圣旨罢了,马佳一族的辉煌已然近在眼前,后族的影响力可不是宠妃能比的,看看博尔济吉特氏就知道了,从太祖时期至今,不知出了多少元妃、大妃和皇后了,在草原上声威赫赫,最鼎盛时内外蒙古无人敢掠其锋芒。

  以马佳宜敏如今的年纪,只要两位阿哥平安长大,不说登顶帝位,便是封王也足以庇护马佳氏两三代不成问题,到时候马佳氏没准能一跃而成八大家族之首,毕竟原本的第一家族钮祜禄氏已经太久没有出过一个皇后了,如今在后宫不过一个温嫔撑撑场面罢了,连个子嗣都没有,想来翻不起多少风浪来。

  盖山接到圣旨自然欣喜若狂,全族子弟都是弹冠相庆,自家姑奶奶终于熬出头了,皇贵妃再怎么尊贵,终究名不正言不顺,所出子嗣位同嫡子也依然不是嫡子,如今可好了,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家族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荣耀。

  消息一传出去,各家帖子纷至沓来,瓜尔佳氏带着儿媳们接待上门的亲朋故旧更是几乎累瘫,最后不得不以奉旨搬家为由,谢绝访客。这可不是借口,而是真的准备起各种搬家事宜。

  其他家族对此倒也没有大惊小怪,马佳氏人丁兴旺是众所周知的,单单儿子就有十多个,尤其盖山还健朗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分家的道理,这些年儿子们娶妻生子之后都没有搬出去,除了少数外放做官,一家子人都住在一起,而马佳氏的传统就是生儿子容易,说句好听的叫家族兴旺,说句难听的就是人多的住不下了。

  举个例子,最年长的阿布凯生了八个儿子,其中四嫡四庶,大多数已经娶妻生子了,给他生了二十几个孙子,由此就能看到盖山府邸如今到底有多少人了?如今借着康熙赐下新府邸,盖山决定顺势给儿子们分家,他和夫人搬去新府邸住着,老府邸则留给阿布凯这个嫡长子继承,其余儿子无论嫡庶都每人置办一套宅子和些许钱财让他们各自搬出去,也算是自立门户了。

  瓜尔佳氏本就是高门贵女,出嫁时更是妆奁丰厚,是个有钱的主,加上管家理财一把好手,对于庶子从不吝啬培养,分家的时候每人都额外给了些盈利的产业,叫那几个庶子感恩戴德,毕竟他们的额娘大多小门小户,没有多少银钱帮衬,没分家前吃穿用度都是走公中,不需要自家多少花费。

  如今突然要自己顶门立户了,吃穿用度奴才仆婢样样要花钱,总不能靠妻子的嫁妆过日子吧,那以后他们还能抬得起头来吗?故而,当他们私底下拿到瓜尔佳氏给的田地店铺的契约时,一个个难以置信地感动,能有这样的嫡母,他们上辈子肯定是造福积德了。

  他们一个个早已不是年轻人了,都已经在外谋了差事,看多别人家庶子被无视、被苛待,甚至养废夭折的更是常事,再看看自己,自小读书习武一样不落,成年了说亲娶妻也是精挑细选,如今分家了更是有钱有房有产业,怕是比一些家族的嫡次子都不差了,这样的嫡母去哪里找?简直是活菩萨下凡了。

  瓜尔佳氏自然知道这些庶子的想法,她虽然不差钱,但也不是冤大头,这些庶子既然威胁不到她,那就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嫡脉强势,支脉自然依附,世家大族就讲究一个枝繁叶茂,外人才不敢欺上门来。

  就像她膝下儿子加起来十几个,不说个个出色,好歹孝顺听话,哪个家族的当家主母比得过她?再酸也只能憋着。再说盖山年轻的时候还有点花花肠子,后来还不是拿她当祖宗哄着,谁叫她生了个得到仙佛眷顾的女儿呢?

  当然嫡出的儿子自然与庶子不同,自小就有瓜尔佳氏给置办的产业,娶的妻子也都是高门大户的嫡女,手头上都是不缺银钱的,对于分家那是求之不得,谁不想自己关起门来当家做主啊?

  阿布凯自然是最得意的一个,他都五十好几的人了,终于成了一家之主,自家妹妹马上要封后了,到时候他可就是正牌的国舅爷,还有两个阿哥外甥,马佳氏稳如泰山啊!

  阿布凯站在盖山面前,毕恭毕敬地道:“阿玛,一切都按照你的意思安排好了。只是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他心里是有些犹豫的,自家阿玛可谓马佳氏的定海神铁,有他在其他家族无人敢放肆。

  盖山抚了抚胡须,笑着道:“阿玛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也该好好颐养天年了。你这些年一直领着骁骑营,在军中也算培养了不少嫡系,如今也该由你扛起马佳氏的徽旗了。”

  “阿玛说笑了,您老人家老当益壮,有您在儿子才有主心骨啊!”阿布凯心里苦笑,七十岁算什么啊,自家阿玛额娘那是天天拿着仙果灵泉当零食,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随随便便活个百来岁不成问题啊!就跟曾祖母如今已经百岁开外的年纪了,还是红光满面,中气十足,妥妥的当世人瑞,谁家不羡慕?

  盖山笑着摆了摆手,看着眼前年过五旬面容却不过三十许的儿子,道:“无需多言,阿玛已经准备好了致仕的折子,等你妹妹封后的圣旨颁布天下,便立刻递上去。不仅仅是阿玛,你图海伯父也会上折子乞骸骨!”

第188章 男儿意气

  阿布凯不由一怔,喃喃道:“连伯父也……”图海文武全才,堪称马佳氏的传奇人物,从一介白身起家,历经坎坷磨难,如今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声望高隆,权势显赫。

  他是马佳氏牌面上的扛旗人物,也是现今官位最高者,他若是致仕,对马佳氏一族而言可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啊!尤其自家阿玛一直手掌京城九门兵权,有他们二人在,马佳氏在世家大族之中地位稳如泰山。

  “阿玛,这样是不是太急了?没了您和伯父在朝堂上,咱们家可就少了两根擎天巨柱啊!”其他世家大族一直对马佳氏虎视眈眈,一旦没有图海和盖山震慑,那还不立马扑上来撕咬。

  “就算妹妹封了皇后,何以就到了如此地步?皇上也不至于就忌惮马佳氏至此啊?”阿布凯十分不解,本来敏儿封后是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若是要换下两位手握重权的长辈,他宁可不要这外戚的尊荣。

  盖山闻言不由得拢起眉头,一眼看出儿子眼中的不乐意,不由得叹了口气:“你啊!还是太年轻了,若仅仅只是一位皇后,自然不需要马佳氏付出如此代价,但是你妹妹膝下还有两位最年长的阿哥,再过几年就可以参知政事了,到时候我们几个老家伙若是还杵在朝廷上,那不是碍皇上的眼吗?”

  “这……”阿布凯愣住了,承瑞和赛音察浑是他嫡亲的外甥,平日接触的机会虽然没有巴克什两兄弟多,但这次木兰秋狝却让他大开眼界,真正是天纵奇才的人物,满清入主天下多年,但仍然摆脱不了看重武功的老习惯,而两位阿哥在这方面堪称老天爷喂饭吃,年纪不大却武力惊人,底下的小阿哥们除非能出一位不世奇才,不然皇位之争几乎没有悬念。

  “咱们马佳氏是阿哥的母族,天生就是与他们绑在一起的,无需如其他人那般几头下注,但单靠咱们一族支持,大阿哥是成不了事的,得给其他家族靠上来的机会。”盖山老神在在地锊着胡子,“在朝堂上急流勇退,明面上不掌权了,看起来也不那么扎眼。但是只要我们几把老骨头还健在,军权就还是牢牢攒在马佳氏手心里,何惧之有?”

  “孩子,花无百日红,盛极而衰乃是常态,如今马佳氏已经富贵之极,敏儿一旦登上后位,那便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于家族而言恐非好事,这些年底下的小辈已经出现了骄纵豪横的苗头,若再不压制一二,未来怕是要给阿哥们拖后腿啊!”盖山耐着性子,语重心长地谆谆善诱,阿布凯是未来的家主,必须让他懂得繁花似锦之下隐藏的危机。

  这些话是他的岳父瓜尔佳老国公说的,他老人家一辈子行事稳如泰山,瓜尔佳氏从不拔尖,却底蕴浑厚无人敢惹。即使出了鳌拜这么个犯上的权臣,却也不曾动摇自身威望。这正是他马佳氏需要学习的,一时的辉煌不算什么,他希望家族能够长长久久,与国同栖。

  阿布凯恍然,他常年待在军营里带兵,对于族中事务插手不多,那些小字辈在他面前向来服服帖帖,指东不敢往西,没想到私下里竟然有了纨绔子弟的苗头,他眉梢一扬,冷声道:“代代先辈浴血奋战铸就马佳氏的铁血威名,这些小子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养尊处优也就罢了,若是还敢纨绔败坏门风,想来是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阿玛,多少家族毁于不肖子孙,咱们马佳氏的辉煌才刚要开始,岂能中途而俎?”他对着盖山拱手一礼,斩钉截铁地道,“儿子如今在军中也算薄有威望,安排些家族子弟进军中历练还是没问题的,以后家族后辈成年之后,必须在军中历练三年,否则未来家族不会给予任何支持。”

  盖山闻言哈哈大笑,欣慰道:“好好好,这才是我马佳氏儿郎的风骨!”

  他面容严肃起来,压低声音道:“宗族已经做出决议,下一任的族长将会是你,你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影响马佳氏整个宗族的走向,所以你要慎之又慎!遇事多与你妹妹商议,若是将来大阿哥……马佳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说到最后声音已然低不可闻,但以阿布凯的实力又岂会听不见,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天灵盖,若是他的大外甥真的登上了那九五之尊的宝座,马佳氏将在他的手上达到鼎盛,他将成为家族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家主,没有之一。

  “阿玛放心,敏儿自小聪慧异于常人,乃沐浴神恩而生,儿子未来行事自然以妹妹马首是瞻,绝不会让家族成为妹妹拖累。”阿布凯虽然不是什么天纵奇才,但也不傻,他身为长子,在宜敏出生之前就已经成年,自然记得自家当初是个什么境况。

  当年盖山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外郎,功不成名不就,他们一家也仅仅是马佳氏一族中最普通的旁系,堪称泯然众人。但最小的妹妹出生以后,家里的情况就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先是盖山弃文从武,通过马佳氏的关系加入军中,十年间立下赫赫战功,一跃而成马佳氏的领军人物。

  然后就是母亲瓜尔佳氏的改变,她变得从容大度,悉心培养子嗣,手中似乎有了数之不尽的好东西,尤其身为嫡长子的他,得到了从前不敢想象的资源倾斜,当时他并未想到是因为自己的小妹妹,只以为是父母得到了什么机遇,从而带着全家一飞冲天。

  直到自家小妹妹为推迟选秀做了不少大动作,他才发现自家父母对幼妹的特殊,那不仅仅是疼爱纵容,还带着一种发自骨子里的敬畏服从,甚至称得上是言听计从。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留意起自己这个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妹妹,也因此发现了她的不凡之处,用“所言无有不中”来形容也不为过。

  真正得知自家妹妹得天眷顾还是在三藩之乱平定后,他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回京会就被调入禁卫军,就任骁骑营统领之职。之后他被阿玛带进了家族宝库之中,见到了那海量的天材地宝,还有那无数的珍贵典籍,那种震撼到头皮发麻的感觉至今难忘。等盖山告诉他这些都得自天授,乃是神人赐予幼妹,又被她转赠家族的,令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然后他就看到了幼妹留下的信件,落款是康熙十一年,宜敏唯一一次回家省亲的那一天。他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大惊,其中详细勾画了未来十年的天下大势,字字句句鞭辟入里。回首过去,竟然桩桩件件无一不中,让他悚然惊惧之余竟生出狂喜,这等女中诸葛生在自家,还怕这天下权势不入囊中?

  这等天生神人他有什么理由去违逆?当然是宜敏说什么就干什么,谁敢违背就是逆天而行,他第一个饶不了对方。他自知不过中人之姿,能够达到今日成就已经是拖了幼妹的福泽,自然不会自大到觉得凭自己能够驾驭诺大宗族。

  何况当年的宗族是个什么嘴脸他太清楚了,当年阿玛盖山为了谋个一官半职,那是赔尽了笑脸,终于得了个笔帖式,数年不得晋升的那种。就这还有族中纨绔时不时来讨谢礼,若非瓜尔佳氏出身世家,他们不敢太过分,那日子简直没法过。

  盖山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脸庞,嘴唇瓮动两次,终究没有说出口,轻轻叹了口气,他们始终是马佳氏的一员,别看如今宗族的人将他们捧上天,当年坑起他们家来也是毫不手软,若非敏儿最不缺的就是金银,如今怕是早就债台高筑,被死死拿捏在手心里了。

  阿布凯察言观色,低声道:“阿玛不必担心,亲疏远近儿子分得清。”他那些庶弟还是他从小拉扯大的,如今都各自有些小心思了,何况是那些隔房的族人呢?自家崛起的秘密连嫡亲兄弟都要瞒着,更何况外人了,这等级别的资源足以让皇家痛下杀手了。

  “你明白就好,敏儿与你们兄弟感情极好,所以这孩子对家族从不吝啬,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无限的,到了宝儿这一代,怕是就……”盖山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东西是上天赐给宜敏的,她肯给家族是看着父母兄弟的情分上,可是下一代与宜敏可没有多少情分。

  阿布凯的长子阿宝与宜敏年纪相当,从小也算得了宜敏不少照顾,但是却始终并不亲近,若是将来老一辈都离开了人世,恐怕宜敏就算会照顾家族,也不可能再如现在这般不遗余力了。

  阿布凯眼神一暗,他娶妻的时候家里尚未发迹,他的妻子只是个小门小户出身,眼界不高,他的长子阿宝资质普通,自小被他额娘拘在身边,生怕被宜敏笼络了去,与自己不亲。

  直到宜敏选秀封妃,才想着让孩子们与她亲近,可是当时阿宝都多大了?都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哪里还能跟姑爸爸亲近得起来?就算如此,宜敏给的资源也从没少了阿宝那份,海量的资源砸下去才让阿宝勉强提升到中上之资,他一直带着阿宝在军中历练,不大不小也算是一员骁将。

  但是跟他两位最小的叔叔比起来可就差远了,更别提跟妹妹所出的两位阿哥相比了了,至今想来依然扼腕不已,若是当初不顾妻子反对,把阿宝交给妹妹教养,如今何愁后继无人?

  盖山叹了口气,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他嫡子不少,尤其最小的双胞胎跟宜敏亲近异常,天资也更高,如今分家自立门户,将来没准还看不上自家这点东西呢!

  按照敏儿的说法,这以后打仗的机会少不了,马佳氏儿郎更擅长马背上打天下,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不适合他们这群直肠子,还不如扬长避短,好好发挥所长,免得在阴谋诡计中消磨了男儿意气!

第189章 册立皇后

  “朕惟道法乾坤、内治乃人伦之本。教型家国、壸仪实王化之基,资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敦典。咨尔皇贵妃马佳氏,乃盖山之女也,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温恭娴图史之规,敬顺协珩璜之度。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慈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恭俭以率六宫,仁惠以膺多福,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康熙二十二年,一纸封后诏书昭告天下,大清朝迎来了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后马佳氏。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朝野内外都很平静地接受了,毕竟这位新皇后本就只差一个名分,早晚的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