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 第81章

作者:敲钟的紫藤 标签: 穿越重生

  只因今生她早已改了所有的骄纵任性,一心一意与家人搞好关系。在家中富贵后才进门的几位嫂嫂大都是名门闺秀,自然不会与唯一的小姑子为难,在宜敏刻意交好下,都与她相交莫逆。就连跟何齐拉氏一样进门较早的三位嫂嫂,当年也是小门小户出身,却一直拿她当女儿疼爱。

  今生宜敏出生顺利,没有前世种种阴差阳错,也没给何齐拉氏受委屈的机会,偏偏大嫂依然不喜她,仅仅因为宜敏受到所有人的宠爱,就一直隐隐敌视排斥她,这等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妇人,也让宜敏绝了与之修好的念头。

  对付这种人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权势,达到令其望尘莫及的程度,那对方自然会彻底放弃那可笑的攀比和嫉妒,转而极尽讨好奉承,仰自己鼻息而活。

  如今宜敏即将封后,与何齐拉氏已经是天壤之别,本也无需在意她的想法,但是,宜敏与大兄阿布凯感情极深,有这样一个眼皮子浅的福晋,骤然富贵,极易在越来越多的吹捧中膨胀迷失,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迟早要给家族惹来祸患,她不得不为兄长的未来担心。

  马佳氏如今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加上阿布凯的赫赫战功,几乎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族长,而身为族长,仅仅靠自身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平衡宗族的势力,合理分配族人的利益,尤其他大多数时候都在军中,府中需要一位贤内助来打理,宗族内部的关系也需要宗妇来维护处理。

  身为宗妇,不说出身名门,至少也要教养得宜,上能与诰命宗妇谈笑风生,下能与官员家眷打好交道,打理好家中事务,让丈夫在战场上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偏偏何齐拉氏完全没有这份能耐,她既没有过硬的娘家背景,也没有八面玲珑的处事手腕,甚至连八旗贵女基本的管家理事的本领都没有学过,这样的她,如何能胜任马佳氏的宗妇?

  这并不是宜敏杞人忧天,或者看起不何齐拉氏,这是宜敏从瓜尔佳氏进宫时的叹息中陆续得知的。

  瓜尔佳氏如今早已过花甲之年,府中的管家权也早就想交到长媳手中,偏偏这位就如那扶不起的阿斗,接了管家权也撑不起来,短短时日就把府中搞得一团乱,闹得各房的妯娌怨声载道,最后瓜尔佳氏不得不将管家权收回。

  后来瓜尔佳氏不死心,费尽心思培养这个儿媳妇,把自己几十年的管家本事掰碎了、揉烂了,一点一点手把手地教,就这也只是让她稍微能上得了台面,一旦离了瓜尔佳氏,立刻故态复萌,各种骚操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弄到最后连阿布凯都看不下去,亲自去求瓜尔佳氏收回成命,别再让他媳妇折腾了。毕竟一家子大老爷们,辛苦了一天回到家中,等到的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此起彼伏的抱怨哭诉,日子久了任谁都遭不住啊!

  瓜尔佳氏也是心累,在收拾了无数次烂摊子之后,也终于死心了,只能认命地重新接回管家权,毕竟她不可能越过嫡长媳,让三媳妇或者五媳妇沾手管家,长幼失序可是乱家之源啊!这也是盖山和瓜尔佳氏在康熙赐下承恩公府后,果断给儿子们分家的根本原因。

  十几房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媳妇出身不同又各有心思,马佳氏几兄弟之间感情再好,也经不起日积月累的枕头风啊!还不如早早分了家,就算一开始有所不满,但他们老两口身子骨还算健朗,没人敢乱来,日子久了也就安分了。

  若是等父母不在了再分家,到时候家大业大,恐怕再怎么分,总会有人不满意,到时候兄弟离心、妯娌不和就近在眼前了。

  宜敏对此也是赞成的,人多嘴杂是非多,只要分了家,各房自立门户,关起门来自己当家做主,平白少了无数纠葛。何齐拉氏管家能力再差,打理自己一个小家还是不成问题的。

  宜敏盯着何齐拉氏看了几眼,手指在扶手椅上轻轻敲击着,一旁的郭尔罗斯氏见状立刻开口道:“咱们马佳氏素来男丁兴旺,女儿精贵,如今小一辈倒是难得多了几个女娃,娘娘何不见见?”

  郭尔罗斯氏人老成精,吃过的盐比在场所有人吃过的米都多,平日里只当个颐养天年的弥勒佛,等闲不会开口,但对于目前家族出现的情况那是心知肚明,对于何齐拉氏那是一百个看不上,连她身边随便出去一个大丫头都能比她做得好。

第192章 凤还巢(三)

  宜敏闻言微微一笑,转头对着一旁的郭尔罗斯氏道:“咱们家几代难得出女孩儿,这一代居然能得好几个,倒是稀奇,快叫来本宫瞧瞧。”马佳氏女儿素来精贵,出嫁的姑奶奶又是历来多子,但凡马佳氏有养大的女孩儿,一向是其他家族说亲的首选,完全不愁嫁。

  瓜尔佳氏对身边的嬷嬷使了个眼色,那嬷嬷立刻悄无声息地出了厅堂,不一会儿就带了四个女孩儿进来。只见四大女孩依次排列,款款而入,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可见是下了大力气教养的。

  宜敏定睛看去,最大的一个看起来豆蔻年华,一张瓜子美人脸,一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眼帘微垂不敢直视正前方,但掩不住那美艳逼人的容貌,穿着一身海棠色旗装,脚步婀娜却身姿笔挺,看起来自有一股端庄大气。

  第二位大概十岁左右年纪,小小年纪就看得出容貌绝美,可惜眉眼间总带着三分怯意,平白减了几分气质,身着湖绿色旗装,亦步亦趋地跟在前者身后,每一步都像丈量好的,紧紧的跟随。

  后面两位大概只有七八岁年纪,满脸的天真无邪,眼神灵动却没有四处乱看,显然也是下了一番苦功教导过的。最难得是这竟是一对双生姐妹,两人一般无二的容貌,一模一样的衣着打扮,叫人见了就挪不开眼。

  瓜尔佳氏笑着对宜敏道:“这就是咱们家这一代的四位格格了。前头那个是老六家嫡女佛拉娜,今年已经十三岁,过两年便可以议亲了。”

  这是马佳氏这代第一个出生的格格,又是德克锦的嫡长女,自然受到百般呵护、万千宠爱。有宜敏在宫里身居高位,家族自然不可能再送女儿进宫,所以佛拉娜的选秀也就是走个过场,家里早早就私下里相看起来,就等着两年后撂牌子出宫就议亲。

  宜敏对佛拉娜招了招手,等她走近前,拉过她的手细细端详,见她只是羞涩一笑,面上微红,却并未露出局促之态,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有咱们马佳氏姑奶奶的气派。”

  佛拉娜抿唇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大大方方地福身一礼:“谢娘娘夸赞,佛拉娜受之有愧。您才是马佳氏女儿的憧憬,姐妹们都以您为榜样,勉励自己,不敢有一日懈怠。”

  她从小就听着这位姑爸爸的传奇经历长大,初封便是一宫主位,入宫不久一后一妃便先后失宠,而她却平步青云晋贵妃,封皇贵妃,执掌凤印,摄六宫事,膝下二子一女皆出色无比。更可怕的是,她能让当今圣上各种破例,以继后之身得享元后尊荣,甚至天子不惜纡尊降贵,亲自迎亲,这是何等的爱重和宠信,前所未有,前所未见。

  她那战神一般的父亲最佩服的人不是玛法,而是这位姑爸爸,令她每每无法想象对方究竟是何等的绝代风华?直到今日,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憧憬已久的偶像,天知道她当时有多么震撼于那份非人的美丽,她甚至连呼吸都忘记了。

  宜敏见她眼神明亮,眸光很正,不由得心中喜爱,是个心地磊落的好孩子,加上身份贵重,是嫡系的嫡出,好好培养未来不可限量。她拍了拍佛拉娜的手,褪下手腕上的碧玺带珠翠饰十八子手串,放进了她手里。

  “等这孩子来年选秀,额娘进宫一趟,本宫会请圣旨赐婚。”宜敏转头对着瓜尔佳氏笑言,“咱们家下一代的大姑奶奶,自然要风风光光的出嫁,谁也越不过她去。”

  瓜尔佳氏笑着点头,对着下手的西鲁特氏道:“老六家的,听到了没有?好好替咱们家姑奶奶挑个好人家,到时候让娘娘掌掌眼,将来你就等着享福吧!”佛拉娜此时也无法保持淡定了,羞红着脸被躲回自己额娘身后,心中却是极欢喜的,哪个女孩不怀春,不向往能嫁个一心一意的良人?

  西鲁特氏早就喜形于色,对着宜敏连连道谢,她嫁入马佳氏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儿,却要比十个八个儿子要精贵,把德克锦那个大老粗稀罕的不行,天天一回府就到她房里来,与她感情也好了起来,不再仅仅是对嫡妻的尊重,这才有了后来出生的两个嫡子。

  不过马佳氏是出了名的宠女儿,连带她也在公婆面前多了几分脸面,所以佛拉娜这个女儿对她而言就是天降福星,自然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从小将她捧在手心里长大。当然她也是世家贵女,自然知道女儿家教养的重要性,并没有把佛拉娜养出一副骄纵脾性。

  如今果然收获了好结果,她的佛拉娜显然是入了她姑爸爸的眼,这位可是圣眷在身的皇后娘娘,将来不管谁娶了自家闺女,都只有捧着、敬着的份,她好像已经瞧见了女儿未来的幸福美满了,自然对宜敏那是感恩戴德,激动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堂下站着的三个女孩儿都是一脸羡慕,看着大姐姐那嘴角藏不住弯起的弧度,哪能不知道这是喜不自胜的表现,不由得把目光瞧瞧投向坐在尊位的女子,那是她们的姑爸爸,马佳氏最尊贵的女人,虽然已经入宫十几年,但是在家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从小到大,她们不知道在长辈们口中听到过多少溢美之词,但是却没有一种具体的概念,如今真正站到这位姑爸爸面前,她们才发现言语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那是好像天上仙神一般的人物,周身仿佛笼罩了一层氤氲之气,那原本在她们眼中几近完美的长姐,到了这位面前突然就变得不那么显眼了。

  尤其眼睁睁地看着这位不过寥寥数语,就决定了自家长姐的命运,顿时就对皇后的至高无上有了直观的认识,只要讨得对方的欢心,自己就可以一步登天,省去无数努力。

  宜敏看向剩下的三个女孩儿,瓜尔佳氏指着湖绿色旗装的说道:“这个是老八的庶女伊尔哈,生母是个良家子,自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就是性子太软了些。后面那对双胞胎是老十二的嫡女乌希哈、乌林珠,容貌性子都一般无二,是家中的开心果。”三个女孩连忙上前见礼,看得出她们很是紧张,但是礼数倒是不错的。

  宜敏微微点头,和声道:“都是好孩子。以后学规矩固然重要,但是马佳氏并没有把姑奶奶拘在闺阁的臭规矩,以后也该多出门跑马踏青,开阔心胸才是。”满族女儿家最幸福的时光永远都是在闺阁之时,等嫁出去为人妻为人母,就再也回不去那浪漫无忧的日子了。

  三个女孩连忙福身应是,眼中都是兴奋喜悦的光芒,家中女儿虽然受宠,但是也要从小学规矩,琴棋书画不求精通,至少要懂,一切都按照世家贵女的标准进行教养。

  就连佛拉娜都是眼睛一亮,喜悦的笑容浮现,她都不知道多久没出门骑马狩猎了,尤其过明年就要选秀了,她更是整日被额娘请来的教养嬷嬷严格教导,一日都不敢懈怠,如今可算好了,有了皇后娘娘金口玉言,她们姐妹的日子总算能松快些了。

  郭尔罗斯氏这时也开口道:“娘娘说的很是,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太过方正人就变得呆板无趣了,当年娘娘的骑射功夫可是一绝。”这些年因着皇上喜欢汉学,上行下效,许多家族都开始学汉学,连带也学了不少汉人的臭规矩,虽然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骑马狩猎的姑奶奶明显少了许多,看得老太太心中来气。

  宜敏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笑声很是畅快舒朗:“正如乌库妈妈所言,本宫当年跟着兄长们跑马狩猎,上树掏鸟蛋,下池塘摸鱼,哪一样没做过?如今又如何?女儿家只需自尊自爱,何须顾虑他人闲言碎语?女儿家生在世上本就难为,又岂能画地为牢,去为他人而活!本宫就在此间,天下又有谁人敢言女子不如男!”

  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宛若雷霆震响,顿时满室皆寂,厅堂中坐着的都是家中女眷,众女仰望上首那雍容华贵的女子纷纷心神激荡,不由对那言语中的豪气心驰神往。眼前的女子明明自规矩如天的深宫禁苑而归,偏偏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肆意张扬,宛若天上骄阳一般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

  便是何齐拉氏这等对宜敏有心结之人,眼中也露出羡慕之色,原来女子嫁了人也能这般畅快自我吗?西鲁特氏身后的佛拉娜眼中更是绽放无尽光华,她也想成为那样耀眼的女子,谁言女子不如男?这种话从未有人对她说过,嬷嬷只会教导她各种规矩,连额娘也是让她不可骄纵任性,免得惹来他人非议,有辱门风。

  可是那位马佳氏最尊贵的女人现在就坐在那里,光明正大地告诉所有人,她就是规矩!女儿家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要自尊自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193章 凤还巢(四)

  盖山抚着胡须,感慨地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回想当初那个刚出生的红彤彤的小团子,仿佛还在昨日,一眨眼已然三十年过去了,看着眼前光华绚目的女儿,他不禁感叹上天对她的厚爱,岁月似乎格外垂青于她,这些年她的容颜并无多大变,气质却有所不同,尤其那股久居高位的凌人盛气,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

  也许是因为敏儿在自己面前,永远都一副小女儿的娇态吧,以至于他时常会忽视这个女儿已经是居于大清女性顶点的强者。他看向对面,发现自己福晋对此并无惊讶,也对,福晋时常入宫,自然对女儿的变化了然于心。

  盖山再看看底下儿媳、孙女儿和几个孙媳的表情,突然有些幸灾乐祸,经过这么一遭,自己那些儿子们恐怕要家宅不宁了。该!让那些小崽子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年家里弄得乌烟瘴气,老大媳妇不顶用,各房也不是省油的灯,天天这个缺针少线,那个饭菜不新鲜的,一个个真把自个当大爷了?

  福晋一把年纪还要操心一大家子,最后一怒之下逼着自己把所有儿子都分出去,这下子府里终于清净了,那些儿子们也都傻眼了。真当自家福晋是个没脾气的菩萨呢?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能教出宜敏这样的女儿,她怎么可能是个好相与的?

  瓜尔佳氏此刻则是笑容满面,自家闺女就是贴心,这会是帮着额娘出气呢!女人要为自己而活?这世道哪有那么简单,只有女人中的胜利者才有资格谈自我,当年的她为了追求自我,不顾家族反对嫁给门庭败落的盖山,不也咬牙熬了二十几年,直到敏儿出世,带来天眷才让自己真正挺直了腰杆。

  而敏儿是受仙佛眷顾之人,入宫这些年来不也曾多次被设计陷害,险死还生?面对太皇太后不也曾伏低做小、忍气吞声?若非女儿智慧过人,底牌也足够多,她的日子只会更艰难,何来今日的地位和风光?

  但是,面前这些人呢?这些媳妇大多是她千挑万选出来的,与家中儿孙也算是般配,但她还是要说,她们都不行!她打赌今天在场九层九的人都没能听懂敏儿话中的深意!

  这些儿媳虽然也各有各的本事,却都是些小聪明,想来只能听出明面上的意思,一旦真按敏儿说的行事,那可就有好戏看了,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最终的结果只会让一家子都不自在。

  当然几个姑娘就不一样了,她们都还小,只要有颗种子在心里,将来怎么着都不至于过得太差。几个小的离着许人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快她们就会发现心里再怎么浮想联翩,现实该干嘛还是要干嘛!

  反正而大姑娘不一样,她已经到了跟自家额娘出门交际的年纪,加上德克锦是个爱女如命的,只要佛拉娜敢提要求,肯定能得到满足。原来这孩子被老六家的教导的太过方正规矩,少了些灵动和脾性!有了敏儿这番话,相信这孩子会变得更加出色,况且,女儿家在出嫁前也就剩这么点松快日子,马佳氏还不至于容不下。

  至于三个小的就更没问题了,一个庶出的庶出,一个庶出的嫡出,正常而言也不会把她们嫁进什么大家族,毕竟马佳氏姑娘就算庶出也是精贵的,嫁个小家族的嫡子或者寒门贵子什么的才是常态,这样也就没必要像大姑娘那样严格要求。

  宜敏优雅地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她刚刚那话是对着小姑娘们说的,毕竟她们还小,可塑性很强,至于其他的什么人听了,导致有什么误解她可管不着!这些年陆陆续续选秀的八旗贵女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她都尽量给这些孩子们一个相对安全的争斗环境,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在此期间,她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她们,八旗贵女不弱于人。

  女儿家不可为菟丝花,但凡嫁为人妻的,未来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儿女的脾性好坏、前程大小都取决于她们自己,要努力自强还是逆来顺受,都在一念之间。如今八旗人家的风气还算可以,虽然还是学习汉学,但没有前世那般经世典籍不学,压迫女子的糟粕倒是照单全收,把英姿飒爽的八旗贵女硬生生掰成了汉家闺秀,简直岂有此理。

  下一代的男人来自哪里?还不是女人生出来的?她没法直接影响那么多男人,但是她可以影响大部分贵女,她们总一天会成为福晋、太福晋乃至老封君,她们未来会是夫人、诰命、宗妇,她们的孩子会是下一代的官员、重臣以及宗室继承人,她可以慢慢等,只要她还屹立在大清女性的顶点,终会让这世道变得对女人更好一点。

  汉军旗这些年也好多了,那些秀女本就饱读诗词,才华横溢,加上她在选秀中硬性规定了骑射一项,家族为了女儿不落选,只能捏着鼻子给她们请了骑射师傅,当然必须是女师傅。如此一来,汉军旗秀女的质量大大提升,近几年充入内宫的秀女占了很大一部分,十分得到康熙的喜爱,这些秀女的额娘也会经常得到宜敏的赏赐和嘉奖。

  如此一来,汉军旗各大家族看到了实质的好处,对宜敏的各种规定也不在排斥,反而大力支持。上行下效,如今汉人家的女儿地位已经提升不少,不至于如前世那样出现女儿如货物,嫁女如交易,钱货两讫就再不管女儿死活的情况。

  宜敏曾与康熙商议,大清律增加一条,但凡明媒正娶者,若出现芳华早逝或中途夭折的情况,母族或其子女可向官府举报,请求查证死因,若因夫家凌虐或逼迫致死者,其夫获罪,以杀妻罪论处。另掌媒人若经查实,明知故犯,妄作姻缘者,以连坐论。

  被害女子所出子女有权继承父母双方财产,由官府备案,自立门户。若子女未成年,则由双方宗族共同抚养,遗产也由双方宗族共同监管,待子女成年后,由官府主持其继承父母遗产。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置,若发现遗产大幅流失或经营不善导致大量减产,继承人有权要求补偿相关损失。

  宜敏的作为皆是为提高女子地位所做的努力,当然她能做到这一点并不仅仅因为康熙,而是汉军旗如今在八旗中仍处于弱势,她才有机会让那些顽固不化的汉人家族妥协。

  她当初计划多年,三藩之乱结果一样,但是过程却已彻底颠覆。这场同样历时多年的战争,并未如前世那般势均力敌进而导致朝廷元气大伤,而是从一开始就掌握在朝廷手中,更准确地说是在马佳氏和瓜尔佳氏的控制之下。

  平乱之战分三路进行,马佳图海为一路主帅,瓜尔佳巴海领为副,其余两路由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领军。由于今生朝廷撤藩更加坚决,行动更加迅速,没有如前世那般打草惊蛇,吴三桂在没有充足准备之下仓促迎战,自然顾此失彼,一开始就节节败退。

  直到尚可喜、耿精忠唇亡齿寒,同时举兵反叛的消息传出,吴三桂才稳住了阵脚,与清军呈对峙之势。其后三年,南方三藩之地战火遍地,民不聊生,清军军纪败坏的情况频频出现。除了图海威望卓著能压得住军中之外,另外两路所过之处堪称满目疮痍,也因此激起广西、福建等地民众的反弹。

  这些百姓一听说清军到来,都是噤若寒蝉,不是躲进深山密林,就是帮助叛军通风报信,导致这两路清军举步维艰,战事连连告负,战报传到京师,康熙勃然大怒,将两位宗室就地解职。

  后命盖山为一路主帅、周培公副之,继续讨伐尚可喜。另一路则由张勇为帅、赵良栋副之,讨伐耿精忠。虽然临阵换帅风险极大,但不得不说康熙此举是明智的,两路大军新主帅都是知兵善战、威望极高的老将,自然很快稳住了局势,他们采取层层推进,安民平叛同步进行的方式,一边收复失地,一边安置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秩序。

  三路大军历时又三年,终于完美平定了三藩之乱,而且在三名主帅御下极严,但公正严明,军功赏赐从不徇私,因此军纪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至少今世不曾在出现屠杀平民,随意纵火抢掠的恶行,对当地的经济破坏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战后恢复的速度也更快。

  此次平乱唯有一路是汉人将领为主帅,虽有大功,但也不曾如前世一般,三藩都是汉人统帅最终平定叛乱,进而导致满汉势力失衡,自然就没有了汉军旗趁势而起的局面。

  此次八旗无论满汉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如今满洲世家大族不曾达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地步,自然还有拯救的余地。

第194章 凤还巢(五)

  宜敏在厅堂中与家人叙谈许久,大致了解清楚家中这些年的情况后,才心满意足的结束这场谈话。毕竟她在宫中听到的都是额娘转述,大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甚至家中许多后辈她都不曾见过。

  此次虽然皇恩浩荡能够归家待嫁,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遵守的,至少不可明目张胆地接见外男,出了亲生父亲之外,便是亲兄弟都需要忌讳一二。倒是未成年的晚辈没有这么多顾忌,她趁机见了几个年纪较小的侄儿、侄孙,满意地发现这些孩子资质还不错,尤其嫡系的几位更为聪慧灵动,身体强度明显高于常人,看来幼时动用过灵泉洗礼。

  以这些孩子的年纪,将来应该都能赶上朝廷平准噶尔之战,那是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足以将这一代子弟历练出来。更重要的是,前世康熙三征准噶尔期间,几乎病死在战场上,这也许是她此生最大的机会,她必须早早布局,每多一分力量,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关键。

  郭尔罗斯氏和瓜尔佳氏带人亲自把宜敏送到了她居住的院落,这是承恩公府当初重新规制时的重中之重,几乎把整个府邸的三分之一划了进去,对外说是院落,其实整体就是个大园子,里面亭台水榭,假山楼阁错落有致,名贵花木掩映其中,说不出的玲珑雅致。

  这园子的图纸是康熙命内务府送来的,由他亲自设计规划,内务府督造,历时近两年方才完工,期间所有花费都由内库支取,不曾花费国库一毫一厘,朝中大臣自然也无话可说,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给自己女人修园子,哪里轮得到外人嚼舌根?

  这承恩公府如今只住着瓜尔罗斯氏和盖山夫妻二人,盖山身为承恩公,自然是和瓜尔佳氏住在正院,郭尔罗斯氏居住西边院,出门就是府中小花园,景色怡人,还开辟了半亩良田,由着她侍弄花草果蔬,乐的老人家合不拢嘴。

  按照郭尔罗斯氏的辈分,她本该住在东边院落,但是有宜敏这位皇后娘娘在,自然不能逾越尊卑。于是整个府邸的东侧统统都是属于宜敏的,康熙亲笔题名“瑶园”,一切都以皇家园林的标准建造,如今园内也是戒备森严,与其说宜敏是回娘家,不如说是到皇家别苑暂住。

  盖山这座承恩公府按照规制已经是大大逾越了,即便是亲王府邸也就没这般大气,但是无论礼部还是户部都没敢吭声,一来是皇后居所本就与帝王同列,一个小小别苑罢了,谁敢说皇后僭越?二来则是康熙自成功平定三藩之后,三位异性藩王一辈子的积蓄通通进了皇帝内库,说一句富可敌国真不是虚言,别说给皇后建个别苑,就算大兴土木建它十座、八座行宫都不在话下。

  宜敏抬头看着那幅匾额,瑶园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显然康熙并未使用他最爱的董书,而是极为正式的楷书来题匾额,可见对这件事的重视。

  对此,宜敏只是微微勾起嘴角,旁人皆知康熙独爱董书,因其飘逸空灵,风华自足,乃集“六体”和“八法”之大成,也因此董书如今早已风靡天下,人人皆学董书,一些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

  却不知他真正重要的事务上却从不使用董书,而是更加推崇楷书演化而来的馆阁体,由此可见康熙性格之矛盾。

  宜敏带着众人迈步而入,不由得眼前一亮,“瑶园”竟是苏州园林的风格,不大的园子造出了一步一景的特点,各色花木栽种得宜,假山点缀其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塘小桥蜿蜒曲折,当真是小中见大,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跟在身后的马佳氏女眷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她们只知皇上赐了座府邸,还给自家娘娘修了个园子,谁成想竟然用心到如此地步?瞧瞧那假山,她们远远看着只觉得好,若非领头的女官介绍,她们哪能知道这假山也是有讲究的,分别以石笋石、太湖石、黄石、宣石堆叠,就为了彰显四季不同,这份心思可真是绝了。

  “瑶园”是宜敏暂住的别苑,自然有一座正院,但是却建成了绣楼的形状,远远只能看见飞檐尖角,等绕过园圃假山方得见真容,这是一座四角小楼,面阔五间,临水而建,楼高三层,总高度达到二十余米。

  小楼屋顶金色琉璃瓦熠熠生辉,搭配楼前小湖波光粼粼,环岸绿荫照水,人间仙境亦不过如此。若在此楼顶登高望远,不但足以看清“瑶园”全貌,甚至足以看清小半个紫禁城,毕竟除了城墙之外,远近并无超过二层楼高度的建筑。

  皇城脚下,有谁敢将楼修的比紫禁城的大殿高呢?若非康熙亲自督造,内务府哪里敢毫无顾忌地建到这般高度?而且铺在屋顶上的琉璃瓦颜色,足以显示此地主人的身份地位。

  宜敏眼中终于露出一丝喜意,没想到康熙竟然建了这样一座高楼给她。登高望远是她不多的爱好之一,前世被困在那方天地太久了,但凡是能让她感觉到天高海阔的地方她都喜欢。

  郭尔罗斯氏也是眼中露出震撼之色,她这下子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家曾孙女的得宠了,唯有皇帝居所才能铺上黄色琉璃瓦,这金色也就比黄色稍微深一些,在阳光下不细看甚至毫无差别。这座小楼屹立于此,未来谁敢住进这种府邸?便是亲王住进来都是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