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泡饭
温苒苒坐在床边的小凳子上给床上之人换药,刚俯下身子缠上麻布绷带,却突然觉得周身一凉。她下意识偏头,兀地对上那双黑白分明的幽深眼眸。
“你醒了?”她面上一喜,三下五除二为他缠上绷带,“饿不饿?我给你煮
了粥。”
右臂传来阵阵剧烈疼痛,齐衍微皱了一下眉,打量四周片刻,眉头皱得更紧。
温苒苒看着那双清冷如月光般的眼眸缓缓挑了挑眉,她好像从中隐隐看到了些许嫌弃……
四目相对,半晌无言。
“你救了我。”
床上的男子忽然出声,温苒苒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你救了我,我今夜……险些没命。”
齐衍看向她,面前的小娘子脖上一道血痕,眼睛却是亮晶晶的,唇角两个小梨涡都是生机勃勃的,浑不见半点死里逃生的无措惊惶。
无端的,他又响起昨晚那道清澈脆甜的女声:
“过日子嘛,不过就是在天地间吃喝睡觉,怎么都能过。”
“你叫什么名字?”
温苒苒笑眯眯地答道:“我叫温苒苒,苒苒齐芳草的苒苒,你呢?”
连名字都是生机盎然的……
齐衍张了张唇,声音有些沙哑:“霍行。”
“霍行……”温苒苒笑着念了一遍,“我记下了,阿行你饿不饿?”
她正说着话,目光忽然被他脖子上隐约露出来的红色斑块所吸引,星星点点的,连成一片。
温苒苒又瞧了瞧,见胳膊上竟也有。她仔细观察了许久,露在外面的皮肤是无碍的,那红色斑块上还隐隐有着擦伤痕迹。
之前大夫处理伤口时还没有的,是爹爹给他换上自己的衣裳后才有的。
这……难不成是他皮肤太嫩、衣裳太糙,这些都是给磨破的?
温苒苒想着不禁往后一仰,好家伙,我见着豌豆公主了!
第58章
温苒苒看看自己的小家,又看看床上这个宛若夜空皎月般的男子,忽然感觉好像是一颗明珠落到了鸡窝里。原本修葺收拾齐整的家,现在倒被衬的好像比她刚穿来那日还破旧些。
身上有些痛痒,木板床比地硬,齐衍薄唇绷紧,颇觉不习惯。
“阿行你先对付个一日半日的,等我明天收了摊回来给你带件新的。”
温苒苒想起那些细绢丝绸就觉得肉痛,但他是救了她性命的,她的命可要比那绢绸值钱多了!
她又去厨房盛了碗热腾腾的紫米粥,舀起一勺吹了吹,桂圆红枣的香气四溢,屋中都觉得暖和了些。
“大夫说你现在不能挪动,暂且放心在我这养伤。”
齐衍看了眼嘴边的勺子,粘稠的紫米佐了半颗红枣,他隐约记得每当有弟妹降生时,桌上都会有道紫米粥,这仿佛是坐月子时吃的……
“我不……”他刚一张嘴就被人塞了一口粥,唇齿间都是香甜醇厚的味道,软滑可口,满是枣香,紫米外皮微脆,口感层次丰富。
温苒苒一口一口地喂,跟前的人起初还有些抗拒,后来也不再言语。
吃吧!把你喂饱了我可得睡了!
她笑眯眯的,活像是喂孙儿吃饭的老祖母,见他吃得越多越是慈爱。
温苒苒朝他笑笑,将最后一口粥喂了,看看干干净净的碗底很是高兴,不禁开口问道:“不过……你怎么会身负重伤?”
一碗热腾腾的粥下肚,身上有了些力气。齐衍动了动唇,沉声道:“被仇家追杀。”
仇家?
温苒苒端着碗的手微颤,那岂不是捡了个大麻烦回来?
她忽然就有些后悔把人带回家来了,应当送去道观庙宇才是。虽没良心了些,但却好过一家送命。
齐衍看着她闪躲的眸色,又补上一句:“仇家都被我杀了。”
果然,下一刻就见面前的小娘子松了口气,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眸又盛满笑意。
温苒苒放下碗,笑着问道:“那你父母呢?家在何处?可否需要我去送信报平安?”
齐衍皱皱眉:此时还不宜回去。
“我自小在祖母身边长大,她现在也不在……”齐衍话没说完,就见小凳子上坐着的小娘子也不笑了,蹙着眉满面自责。
齐衍:“???”
温苒苒听他这般说,心中愧疚得很。想想他孤身一人被仇家围杀,父母想必早就没了,略一琢磨就能想明白的实是不该问,惹他想起伤心事的。
“那你早些歇息。”温苒苒端起碗起身躲了出去,省的他当着自己的面不好意思哭。
她想起方才之事仍旧自责,为着补救炖了锅鸡汤,他明日起了就能喝了!
齐衍望着那扇破旧的小门,缓缓摇摇头。
只有她这样简单心宽的人,才会说出那番话来。
*
翌日清晨,雀鸟叽叽喳喳地落在屋檐上,有人推门出来,惊得小家伙们扑棱棱地飞远。
温苒苒抻了个懒腰,沈氏一脸担忧地跟在后头出来:“苒苒,今日还要去摆摊?不如在家歇息一日吧?”
“不成,现下正是热火的时候,这么好的机会可得牢牢抓在手里。若是错过了,以后或许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温苒苒笑着,钻进沈氏怀里蹭蹭,“我好着呢,娘亲不用担心!”
沈氏忧心忡忡,但见着女儿眉眼笑意明媚活泼,就仿佛昨晚之事不曾发生一般,不见丝毫阴霾恐惧。
说话的功夫,温家哥三个与温荣从屋里出来,齐刷刷地站在温苒苒跟前。
温苒苒见着一脸严肃、背手叉腿站得笔直的四人,恍惚间觉着有些眼熟。若是给他们配身黑西装,再加上墨镜和对讲机,就更加眼熟了。
温荣一本正经地张了口:“就是知道三妹妹不会在家中歇着,是以我与父亲和两位叔叔商量过了,从今往后不会再让三妹妹落单。无论她要做什么,必得保证她身边至少跟着一人。”
温老太太也跟了出来道:“苒苒,你就听你大哥哥他们的,叫他们陪你去。”
虽个顶个的都是不善刀剑武功的废物,可好在长得好,个个都八尺多高,站在一块儿瞧着挺唬人的。
沈氏听了,微悬着的心也稍安定些许。
孙氏带着温茹茹也出门来:“我这就回娘家,要父亲与兄长再送来几把趁手的刀剑,摊子上放几把、家里也放上几把。”
温茹茹用力地点点头:“对,这样才安全些。”
她说罢,又恍然想起了什么:“我记得外祖父那还有袖箭,轻巧方便且简单操作,娘亲也拿了来给三妹妹防身用。对了,还有软甲,软甲也拿上两件。”
温苒苒起初听见袖箭还是乐滋滋的,有个防身物件也是不错。待听得她说起软甲时面上笑容微僵,没想到这还不算完,她的二姐姐头一歪,想了一会又继续道:“有没有盾呀?在摊子边上放块盾……”
“二姐姐!”温苒苒赶忙制止她继续动脑,“你干脆盖座铁屋将我藏起来不许出门好了。”
温茹茹扁扁唇:“还不是因为记挂你,否则我才不操心呢!”
孙氏忍不住笑:“不过袖箭和软甲还是要的,昨晚多凶险呀!若是没碰见那位公子……”她顿了顿,“我都不敢想!”
“对,听你三婶婶的。”沈氏握住孙氏的手,心中很是感激,“三弟妹,多谢你了。”
孙氏豪迈地摆摆手:“小事一桩,都是一家人,二嫂您别客气。”她说罢,看向温苒苒道,“我带着茹茹回趟娘家,晚些时候再去摊子上帮忙。”
“三妹妹,我们陪你去。”
温苒苒点头,一家人给她安排得明白妥当,她完全插不上嘴,拾掇好摆摊用的食材调料,跟着门神似的伯伯爹爹叔叔哥哥出门去了。
齐衍听着外面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说笑声,抬眼望向那扇还没他砚台大的小窗,照进来的朝阳之辉竟格外光明灿烂。
*
温苒苒一行人到了摊子上,摊前盛况一如昨日,前头有几位食客等得心焦,看见温苒苒总算是来了不禁掬把热泪:“温小娘子可算是来了!”
“我家那小祖宗吃了我昨日带回去的卷饼没吃够,还吵着要。今儿早上鸡还没叫呢就要我来街上买,否则就不去学堂念书!”
“我家那祖宗也是,昨儿一口气啃了两个鸭腿呢!”
后头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相公红了脸,羞答答地道:“我家娘子喜欢这的钵仔糕。”
“哟!这蜜里调油的,想必是新婚吧?”后面有位婶婶爽利地调笑道,“可你应当傍晚来才是,那会儿钵仔糕刚出锅,你正好能买!”
那年轻相公听见婶子同他开玩笑,面上更红,连两只耳朵都如同被煮透了的虾子般:“我怕来得晚了买不着,惹娘子难过。”
“呀!你家娘子当真是好福气!”
柳婶子和阿梁和面烙饼,温苒苒在后头炒着菜,时不时教导月生几句。
她眼前是白蒙蒙的锅气,耳朵边是食客们聊着东家长西家短,连听人说他们村子里西头一户人家的母猪生了窝小猪羔都是开心得紧。
忙活完了卷饼,温苒苒又去做书院的盒饭。打算着今天做个省事又新奇的麻辣拌。
古代没有火锅丸子,做些鸡肉丸、牛肉丸替代,让麻辣拌瞧着更丰富些。成本虽高了些,但书院的客人们都是不差钱的主,她做得精致些,赚得也就更多些。
温苒苒想着,将青菜交给二姐姐与阿梁清洗,自己取来腌制好的鸡胸肉去掉筋膜,加入圆葱一起剁成肉泥,最后简单用盐调味,放两个鸡蛋清、撒上淀粉搅打上劲。
她手上蘸了些清水,抓起团肉泥在虎口处一挤,再拿勺子一刮,一个浑圆饱满的鸡肉丸子便好了。
温苒苒把团好的丸子放入冷水中,转头看向身旁看得聚精会神的月生笑道:“月生,你也试试。”
月生起初不大敢,尤其是在挤出两个奇形怪状的“丸子”后,更是不敢上手了,怕自己耽搁了师父的生意。
温苒苒笑着鼓励他:“不怕,几个丸子而已,多做几次熟了就会了。你若是永远不敢做,那这辈子就别想学会了。”
“形状难看点也无妨,好吃就行!”
月生看看笑呵呵的师父,终于鼓起勇气再次伸出了手。他在旁观察了一会,试了十数次总算挤出来几个又圆又饱满的丸子。
他兴冲冲地捧给师父看,师父连夸了好几句呢!
月生努力地想帮师父干活,奈何自己并不熟练,要想将丸子挤得圆、个个一般大,动作就慢很多;可若是想快些,那丸子又不听话起来,一乎长、一乎扁。
他看着师父那快出残影的手,再看看锅里那滚圆的丸子们,为不能帮师父忙沮丧起来。
但仅仅片刻,月生又乐呵起来,专心致志地挤丸子。
一个、两个、三个……
只要他多做一个,师父就能少做一个,就能轻松些!
月生越想干得越起劲,丝毫没发现自己的速度愈来愈快,丸子也做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