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夫大佬掉马后 第63章

作者:墨子哲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原来,小丫晕倒后,就被学校老师发现了,这位老师问清缘由后,就惩罚了那几个坏孩子,让他们不许欺负小丫,见她这么爱学习,还送给她一本书。

  小丫很感激这位老师,收下书本后,闲暇时间,她就开始一个个临摹书里的字,认识了更多的字,也更向往外面的世界。

  十一岁时她的字体写得跟印刷体一样,她也开始了打零工,过年时,悄悄帮大家写对联,换粮食,大人们都挺同情她的遭遇,也愿意买她的对联,每写一副对联,她就能换一碗粮食。

  除了写对联,她还帮人写信,抄书卖钱,攒够三袋粮食后,她就把藏起来的粮食从山洞里拖了出来,拖到了婆婆家,写了一封断绝关系的书,当初爷奶就是拿她换了三袋粮食。

  多讽刺,三袋粮食,就将她买走了。一个活生生的小姑娘就只值三袋粮食。

  此刻,她终于还清债务了,小丫天真地以为,还完东西,就可以回家啦,她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回了自己家,故事却在这里戛然而止。

  曹编辑抓耳挠腮地想看后续,不知道等待小姑娘的会是什么。却只看到一封陆小言的来信,上面写着后续的大纲,还说如果能过稿,她会将剩下的画稿一并寄过来,没过稿的话,还劳请他们将画稿邮寄给她,她讲了自己创作的不易,并贴心地在里面放了邮票和邮费。

  曹编辑看得有些好笑,不过,这事也不稀奇,一本画稿往往是创作者好几个月的心血,按正常流程,不过稿的,他们都会将原稿退回,也有些小的出版社,懒得退,需要画师自己来取。像陆小言这样,附上邮票和邮费的还真发生过。

  等站起来后,她才发现,天早已黑透了。

  她是编辑部的主编,组员觉得有价值的稿子,才会送到她手中。她审稿过,觉得可以出版的,就可以和作者协商出版事宜了。

  她此刻恨不得拿着稿子去找主编,可惜夜已深了,这不,睡醒后,她一大早就来了总编的办公室,激动道:“郑总编,您快来看看这个画稿,咱今年不是没有大力推广的书稿吗?我觉得这本就成。画稿生动精彩,文章构思新颖,真真是文情并茂,很能引发共鸣,你快看看,跟看电影一样精彩,不,我甚至觉得比看电影还精彩。”

  总编还是头一次,见她兴奋成这样,也重视起来,一看到画稿质量,眼睛就亮了一下,“我先看看内容,既然能出版,你先通知作者吧。”

  曹编辑:“我先让她把剩下的画稿邮寄过来,还剩下一部分,她还没邮完。”

  “这可不像你的作风,没邮完,都敢让我大力推广,不怕作者烂尾?”

  “故事已经快到尾声了,从前面的构思到上色,等细节,都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她哪里舍得烂尾,何况大纲都寄来了,不会有问题的。”

  总编知道她办事稳妥,笑着说:“让她尽快将剩下的画稿邮寄过来,咱们这先筹办出版的事,如果值得大力推广,那再好不过,好点的稿子都投去了隔壁出版社,咱们都被打压多久了?今年收到的这些,都差点意思,得尽快崛起了啊,出版社都关门多少家了,咱们可不能步他们后尘。”

  *

  进入八月份后,他们三家的房子已经盖得差不多了,用不了几天就能封顶,不得不说干劲儿十足可比消极怠工干得快多了。

  他们干得相当起劲儿,不仅有绿豆水喝,每天一到时间,陆大山还会让他们听收音机,小日子别提多美了。

  这不,都下工了,几人还在讨论哪个唱段最好听,大家各抒己见,声音大的隔了老远都能听到,刘蓉上午在家呢,十点多端着洗衣盆去北池塘洗衣服去了,北池塘的水要干净一些,她抱着洗衣盆打另一条街拐出来时,恰好听到他们的讨论声。

  陆红兵发表完意见,还不忘感慨一句,“大山哥真好,有了收音机,也不忘记咱,每天都开最大音量,干活都不觉得累了。”

  “是啊,收音机也就算了,好歹是小北的单位发的,不额外花钱,绿豆可是挺贵的,咱这么多人,少说也得熬了二十斤吧,不花不花一两块都没了,买白面都够吃好几天的。”

  陆红武这个话少的都说了一句,“他们家是厚道人,咱们也算跟着沾光了。”

  这话不假,如果不是小言开的头,钟兽医也想不起来,让她帮着熬绿豆水,他们确实沾光了。

  刘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啥,端着盆愣在了原地,天天听收音机,还天天喝绿豆水?咋不像真事呢。

  都过去一个月了,她竟然完全不知道!

  等陆红兵他们走远后,她端着盆顿时跑回了家,“娘,娘!”

  田老太正做饭呢,刘蓉每次做饭时,都偷吃,压根没王月勤老实,就算她时不时盯着,也防不住这个好吃鬼,田老太如今都是自个做饭。

  她吊着三角眼,没好气道:“娘啥娘,大老远都听到你的狼嚎声,多大点事,一点儿都不稳重,二山咋就娶了你这个婆娘。”

  刘蓉神情有些讪讪的,在心里暗骂了一句老不死的,要不是知道她兜里还揣着一百块钱,以后还指望他们贴补家里,刘蓉早和她对骂了,王月勤一走,反倒是她成了这死老太婆的出气筒,私下和男人抱怨时,他根本不乐意听,实在烦了,还嫌她事多。

  刘蓉那叫个郁闷,总觉得家一分,最倒霉的就是她,家务活全成了她的。

  她压下不愤,委屈巴巴地开了口,“娘,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您是不知道,小言那死丫头不仅得了个录音机,还天天熬绿豆水给人喝呢。”

  “啥玩意?”田老太震惊地站了起来,“收音机?她哪来的收音机?你莫不是在诓我吧?你听谁说的,消息属实吗?”

  收音机可是大件,他们全大队也就刘书记有,小言这死丫头竟然有了一个收音机?

  “当然属实,我啥时候骗过您,我洗衣服回来,听红武、红兵他们几个说的,最近盖房他们天天听,好像是傅北的单位发的,听他们的意思,已经发了快一个月了吧。”

  见是单位发的,田老太才没那么震惊,她就说嘛,他们怎么可能买得起收音机,单是收音机的票都不好弄,她心中却又难受起来,将傅北的单位骂了个狗血喷头,早不发晚不发,偏偏分家后才发,真是气死人。

  “啥破单位,没一点眼力见儿,早干啥去了?不对,发了一个月了,咱们咋一点消息没听到?”

  田桂凤顿时又骂了起来,“都什么邻居,一个二个的,都不是东西,没一个好的,他娘的,全都见不得咱们有收音机,连通知咱一声的都没有。”

  左邻右舍的都知道她啥德行,要是知道陆大山有收音机,以她的脾气,肯定会去抢,田老太如果真抢走收音机,他们肯定听不到,加上她人缘本就不好,当然没人给她通风报信。

  刘蓉也挺不高兴,她婆婆不会做人,她可是有两三个朋友的,连她们都没知会她一声。

  什么玩意儿。一个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平时白笼络她们了。

  刘蓉还不忘上眼药,“他们不仅有收音机,还天天给工人熬绿豆水呢,大热的天,您和两个孩子,都喝不上绿豆水,小言倒是大方,宁肯给外人喝,也不让您喝,真不是东西,要是传出去,不知道还以为您怎么作践了她,她才这么打您的脸。”

  田老太也很生气,可不就是在打她的脸?她和老头子还没死呢,有了收音机,让外人听,都不让她听,熬了绿豆水,还不让她和孩子喝。

  她当即撂摊子,锅也不烧了,直接就要往外冲,“这个没良心的狗东西,真是要气死我,还天天熬,她咋不上天?我今天非要教训一下这个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刘蓉巴不得她过去闹,却又怕她闹个寂寞,陆小言那死丫头,如今可是难缠得紧,她上次去,不仅没要到医药费,还险些害他们丢人。

  刘蓉忙拽住了她,“娘,您先别冲动,等爹t回来,咱们合计一下再说,咱直接上门就怕没啥用,要是小言那丫头就是不肯给你收音机,咱也没辙,旁的没啥,就怕闹大了,爹回来后不高兴,咱们还是等等吧,等他俩回来,看看爹和二山怎么说。”

  田老太这才稍微冷静点,是这个理,那死丫头如今可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如果就是不肯给她收音机,她岂不是白闹了?

  大热的天,她还嫌累得慌呢。

  儿子和老头子都聪明,肯定有办法。

  陆小言并不知道,他们又盯上了自己的收音机,何止收音机,连绿豆水都被惦记了,将小丫的故事画完后,她并未闲着,怕万一不过稿,她总得想法子赚点钱,这不,前天,她便跑去供销社买了宣纸、毛笔和墨汁。

  说起来还得感谢傅北,他离开时,又在床头给她留下一张十元的大团结,大概是怕家里没钱花。

  陆小言便也没跟他客气,这些年,傅北早已成了家里的一份子,就算不是夫妻,俩人也是兄妹,以后等她赚了钱,多给他买点东西就好了,如果分太清,他估计也不舒坦。

  将东西买回来后,陆小言就开始画了,这两天已经画了两幅山水画,城里人比较讲究,好多人总会在堂屋挂两幅山水画充门面。

  陆小言想试试,看看有没有人愿意要,能私下换下点东西,就算只换点粮票补贴一下家用也是好的。

  今天她打算将第三幅画好。

  她只打算画三幅,怕画多了万一没人要,如果真没人要,可以送给小姑一幅,自家留两幅,挂在新家,也不算白忙活。

  做饭时,她又想起了她的画稿,也不知道能不能过稿,虽然不迷信,陆小言都恨不得拜拜菩萨,祈求快一点了,再拖下去,肯定耽误工钱。

  她刚做好饭,门外就传来了敲门声,“小言,在家吗?”

  陆小言听出了陈宇的声音,忙走了出去,她一眼就看到了陈宇从布包里拿出来的信,声音激动了一分,“陈宇哥,是我的信吗?”

  “对,从省城寄来的挂号信,你来签收一下,需要签字。”

  陆小言签了字,等陈宇走后,她才有些紧张地拆开信,也不知道过稿没,拆开后,她飞快瞄了一眼,随即开心地蹦了起来。

  啊啊啊啊,太好啦,过稿了。

  **期间,作者是没有稿费的,之前稿费高的作家、诗人几乎都被戴高帽、挂黑牌游街示众。前两年,根本没人敢创作,出版社倒闭了一家又一家。如今因为没稿费拿,倒是又有一批作者,在创作,一般过稿后只赠送作者报刊图书和文具。

  他们付给陆小言的是插画的钱,给小人书画插画的画家,画一本小人书能挣几块到几十不等。

  陆小言不太懂行情,重点看了一下给她的插画费,上面写的是81块钱,曹编辑言辞恳切,说出版社很看好她的作品,会努力推广,她觉得如果没问题,可以将剩下的画稿邮寄过去,等她们收到稿子,会第一时间把钱汇给她。

  对陆小言来说,81块真的不少了,相当于一个月40块了,傅北一个月才二十多呢,虽说她没少熬夜,也很值得了。

  这个年代单纯的画家,赚得并不多,大部分人给连环画配插图,一本也就能赚几块钱,她内容挺多,可以分上中下三本出版,能给她这么多,还是因为出版社看好她的作品,很多小人书卖得好的,后续都会继续加印。

  如今很多单册或成套的连环画,起印都有几十万的数量,上百万都算平常。这个年代可是连环画册的黄金时代。

  出版社定下的初印是九千册,就这还是因为她没啥名气,就算曹编辑看好她,出版社也不会太冒险。

  陆小言还在因为这81块钱兴奋,正开心着,陆大山和王月勤一起也进了家门,王月勤走在前面,说:“大热的天,咋在这儿站着?”

  陆小言开心地将信递给了她,想到她不识字,又递给了陆大山,惊喜地说:“爹娘,我画的小人书,过稿啦,嘿嘿,有81块钱呢。”

  两人都瞪圆了眼睛,陆大山惊喜地去看稿件,果然看到了上面的金额,闺女这两个月的努力,他都看在眼中,还挺怕她失败的,毕竟浪费了那么多心血。

  真没想到,不仅投稿成功了,还这么多钱。

  王月勤也兴奋坏了,“不行,咱必须给小言庆祝庆祝,我去崔大娘家借一块肉,今天给小言炒肉吃。”

  说完就小跑了出去,那红光满脸的模样,哪还有之前的胆怯。

  娘亲愿意对她好,陆小言也挺开心,并没阻拦,没多久,王月勤拎着一块风干的肉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尾巴,小曼和小军都来了。

  陆小曼率先问出了口,“小言姐,你的画稿过啦?真的能出版了?这也太好了吧!”

  最近两人都知道她在忙着画画,都没敢找她捉鱼,陆小言也很高兴,“侥幸出版的,等上市后,我送你俩一本。”

  陆小军说:“我攒钱啦,有两毛呢,够买一本,小言姐,我到时买一本,我要支持你。”

  他也好开心,他最喜欢的就是小人书,没想到小言姐就要出书了,真是太棒了,班里那群朋友要是知道这事,肯定羡慕死他。

  他俩都没多待,陆小言留他们在这儿吃饭时,陆小曼连忙摆手,“我们家也做好啦,我们就来恭喜你一下,嘿嘿,小言姐,既然你没那么忙了,改天天没那么晒时,我们找你来捉鱼哈。”

  陆小言刚应了一声,他俩就溜走啦,跑得比兔子还快,陆小言一吃过饭,就整理画稿去了。

  她对自己的画稿可是相当珍贵,甚至没借自行车,就怕自己技术不熟练,骑二八大杠时,不够稳,万一和人撞车或者拐沟里,将画稿撒出来可就惨了,她必须要保证画稿的干净整洁。

  走了快四十分钟,才来到邮局,她激动地将画稿邮寄了出去,还特意花钱将刚画好的那三幅画裱了起来,这么一看大气多了。

  陆小言倒是想买一些肉,可惜没有票,供销社附近,也没遇见换票的,她只好看了一些不要票的商品,公社的供销社,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卖的东西同样挺多,像胡椒粉、五香粉这些都不要票,陆小言干脆买了一些,以后煲汤、炒菜都能用。

  她的目光不由落在了花生酱、芝麻酱上,突然好想吃火锅,可惜芝麻酱需要凭副食本供应。

  陆小言又买了一些不要票的,因为没骑自行车,她也没买太多东西,走路回去东西拎多了,真的扛不住,瞧见电话时,陆小言心中动了动,傅北前天走的,还得四天才能回来。

  陆小言想将好消息告诉他,干脆在供销社多转悠了一会儿,估摸他该下班时,陆小言便打通了他单位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接线员,经过转接之后,电话才打到机械厂,又等了一会儿才听到他的声音,“喂?傅北,哪位?”

  他声音透着一股子清冷。

  陆小言笑了笑,“小北哥,我的画稿过稿了。”

  傅沉没想到会是她,眉眼瞬间柔和下来,笑着夸了一句,“很棒,想要什么礼物?”

  陆小言莞尔,“嘻嘻,我是给你分享一下好消息,可不是找你讨要礼物的,我刚刚把剩下的稿子邮寄了过去,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收到汇款了。”

  见有人偷听,陆小言压低了声音,“你不用再借钱了,稿费一到,咱盖房子的工钱就有了,到时咱们想法弄点票,再去供销社买点粮食。”

  傅沉喜欢听她说咱,唇边扬起一抹笑。

  又唠了两句,陆小言就挂了电话,她交了四分钱的电话钱,开开心心回了家。

  傅沉挂掉电话后,就去了食堂,他的舍友孟延安打趣了一句,“大老远就看到你神采飞扬的,什么事这么高兴?媳妇打来的?”

  他这么一问,周围好几人看了过来。

  包括薛玲,她有意无意撩了一下头发,耳朵不自觉竖了起来,她都找人打听过了,傅北是那家的童养夫,两人既没摆酒席,也没领证,算什么他媳妇?

  他如今是正式工,户口也转到了他们单位,已经是城里人了,只要他肯脱离那个家,也不是给不起补偿,再说还有她呢,只要两人走到一起,她也能帮帮他,她长得漂亮,周围好几个男生,都在偷瞄她,薛玲又撩了一下发丝,见傅沉完全没看她,不由咬唇t。

  傅沉情绪内敛,就算高兴,顶多扬一下唇角,“嗯,她过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