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还-时间循环 第151章

作者:酒千觞 标签: 宫廷侯爵 成长 正剧 穿越重生

  这种时刻,沈乘月既不贪斩杀刺客之功,也不牢牢握着剑保自己的命,反而把剑让了出去,这种觉悟在很多人身上是看不到的。连李将军心下都不由微怔,于空中精准接住她掷过来的剑:“好!躲到我身后来!”

  但一剑当头刺来,沈乘月哪还有时间躲过去,连忙矮身一个翻滚,滚到了皇帝的桌案下方,听到那追着自己来的剑劈入木头的声音,耳畔发麻。

  眼见李将军已经提剑冲到近前,几名刺客情知再碰不到帝王衣角,愤恨之下想把沈乘月这只拦路虎弄死,给黄泉路上多拉个垫背的。有人跟着矮下身子,将剑刺向桌下的沈乘月,她却猛地站了起来,将桌子顶在身上,把桌板抡得虎虎生风,击开了刺来的长剑。

  没有兵刃,就把周围的一切变成兵刃。

  这桌板却当真好用,胡乱抡将起来,不讲章法,乱冲乱撞,反让几名刺客不知如何施为。武官们受到启发,也抡起桌子开始砸向刺客。有人的脑袋被抡中,直接砸扁了去。

  座上百官鲜少直面过这样的血腥与野蛮,已经看呆了。

  很快,沈乘月听到了李将军的长剑刺入刺客身体的声音,也看到了侍卫匆匆围上来的身影,知道大局已定,并不恋战也不贪功,瞥见个空当连忙抽身,踩着鲜血和脑浆离开了混战的范围。

  她在湖边望了一眼,淑妃头冠太重,坠在湖里,被两个人扶着才露出了水面,皇帝也略显狼狈,他身边也正立着一人,这几人服色与普通侍卫不同,大概是皇帝身边的大内高手。

  沈乘月恭敬发问:“陛下,娘娘,你们还好吗?”

  “谢谢沈爱卿,反应很快,救驾有功,”皇帝一边吐水,一边抹了一把沾在脸上的水草,“但下次尽量别把朕踹进湖里了,朕身边有高手压阵。”

  沈乘月顶着满脸血迹,露出一个并不怎么歉意的微笑。

第181章 正文完结

  看吧,我把他踹下了水他还得谢我,咳,沈乘月轻咳一声,提醒自己不要在这种时候胡思乱想。

  当然,她也绝不承认自己的做法当中有任何公报私仇的成分,危机关头,选择实在不多,她总不能挡在他身前用血肉之躯给他拦下那几剑吧?

  皇帝顶着脑袋上的水草,对身后的人点了点头,那几人立刻加入了战局。

  有了大内高手相助,己方如摧枯拉朽般,摧毁了对方的防线。

  沈乘月搭了把手,把皇帝和淑妃从水里拉了上来。淑妃苍白着脸孔看她一眼,却最终什么都没说。

  沈乘月再回身时,发现战局已定。几个杀手已被屠于剑下,只余下两名被活捉用于审讯。

  闹剧持续的时间很短暂,但百官惊魂未定,这宫宴显见是开不下去了。

  皇帝作为被刺杀的对象,浑身湿透却还要站出来安抚百官及其家眷们的情绪,语言简短,从容威严。众人静静听着,心有余悸之余,不免感叹其人的确身怀帝王风度。

  宫宴就此散场,大家安安全全地被侍卫护送出了宫,有人凑到沈乘月身边,想趁机恭维一句她反应之快之勇,一见她紫袍溅上的鲜血,想起刚刚的惊心动魄,不免欲言又止。沈乘月却友善得很,见有人凑过来就咧嘴一笑,顶着满面的血迹,实在骇人,于是对方不再迟疑,而是直接把话咽了回去。

  一旁沈瑕招了招手,沈乘月小跑过去,任她取出帕子擦去自己面上的血迹。

  那可是人血啊,众人看到这一幕心里想着,怎么一个两个的都不当回事?

  “沈大人,”李将军昂首

  阔步走出宫门,看到沈乘月,就上前抱拳打了声招呼,“刚刚多亏你了。”

  多亏了沈乘月扔过来的长剑,他斩杀了两名刺客,救驾之功是跑不掉了。李将军官阶很高,但谁会嫌弃功劳太多呢?

  而当时那种情况下,沈乘月不把剑给他,也没人能挑出她的半点错处。

  “李大人客气了,”沈乘月很清楚他指的是什么,“你我同朝为官,理当互相照应。”

  “沈大人襟怀洒落,今日之事我记下了。”话不必说得太明白,李将军的意思就是他记下了今日让功之情,来日必将回报。

  他抱拳告辞,沈乘月也抱拳回礼。

  一旁沈照夜看着女儿:“我真为你骄傲。”

  “别听他的,还骄傲呢?刚刚你冲出去,他差点吓死了,脱口而出一个‘别’字,我猜他本想说‘别管皇帝,管好你自己’,”沈瑕在一旁揭穿父亲,“他手里的筷子都捏断了,现在倒是装得若无其事。”

  沈照夜怒视二女儿,反驳不得,遂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沈乘月和沈瑕并肩走在街上,听着摊贩的叫卖声,逐渐汇入人群。

  “是我喜欢的那家糖霜山楂,”沈瑕看着街边的摊子,“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老板还在原处摆摊。”

  “其实之前有一段时间他生意不太好,想转行去种菜的,”沈乘月如实道,“是我派人给他送了银子,每个月贴钱让他在这儿继续摆摊的。”

  “……”

  小摊边,正有女子掏出铜板,接过油纸包的山楂,递给一旁的孩童,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含了一颗山楂入口,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她的母亲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小贩见自己的手艺如此受欢迎,也不由笑道:“这么喜欢?我再送你几样别的尝尝,吃好了再来买!”

  沈乘月看着她们,沈瑕却侧头看着沈乘月。

  少时野心勃勃,只想将天地翻覆,如何能想到如今一个小小山楂摊子便能让人感到满足。

  那些疯狂,那些痛楚,那些荒唐,再没有什么拿出来回味的必要。

  曾经风雪载途,如今从此隐世,不问世事,也再不问荣辱。

  不慕权势,不恋桃源,此心安处是吾乡。

  “你看,”沈乘月对着那对儿母女傻乐,“能换来一点欢乐,我这银子也算花得值了。”

  沈瑕没有说谢,她们之间已经不必言谢。

  皇帝遇刺,大理寺和刑部自然不敢轻忽,熬了一夜,千般手段通通用上,第二天就拿出了结果,说是一位藩王指使人行刺,先做试探,后续还有什么动向无从得知。皇帝听了,暂把结果压下不表。

  这些事就和沈乘月暂时没什么干系了。

  皇帝遭遇了刺客,却不过第二天就恢复了早朝,还贴心地颁下口谕让受惊的人多歇息几日。但他这个刺客的主要目标都这般勤勉,百官们哪好意思多做休息,只能叹着气跟着一道上了早朝。

  神清气爽的沈乘月看着众位大人的黑眼圈,若有所思:“诸位这般关心陛下,竟因他遇刺而担忧难过到一夜未眠,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沈乘月的老上司,曾经的户部尚书,即现今的文华殿学士停下来看她一眼:“你觉得这是关心所致,才令我意想不到。”

  “我都明白,”沈乘月表示自己也没那么傻,“大家不是真关心,是故意没睡假作关切。”

  学士忍无可忍:“有没有可能是吓的?”

  “……”

  早朝上,自然要对救驾者论功行赏。

  轮到沈乘月时,皇帝问她想要什么。

  沈乘月认真想了想:“眼下一切都很好,臣已经别无所求了。”

  权势、财富、荣耀、友谊、爱意,她什么都拥有过了,什么都见过了,也曾做过一些人眼中的传奇,如今一无所求,再无惧前路是风雨亦或坦途。

  那些曾同样陷入过循环的前辈们,她曾在史书中窥见一隅,曾期盼着他们的生平能给自己一些指引,但她早就想明白了,她并不需要走上和他们一样的路,她既不是杀人的魔,也不是救世的神。

  她就只是沈乘月,她走的是自己的路。

  她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如何,但那已经不重要了,一段故事重在享受过程,而她的人生永远不会是一出三流话本。

  几个月后,大楚又一批船队从闽中海边出发,走海路前往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国度。

  沈乘月站在船头,静待大船起航,看着船身破开海上风浪,展开手里的航线图。

  天高日远,海风吹拂,吹来了自由的气息。

  她喜欢出海,喜欢前往无垠的远方。

  前方又是一段崭新的旅程。

  沈乘月让人把木鸟系在船尾,打算待会儿借着风浪飞上一段路。

  正当她对着海上浩渺烟波诗兴大发,想做一首“大海千重浪,海鸥叫嘎嘎”时,身后有人叫了声“姐姐”。

  沈乘月转头看向沈瑕。

  沈瑕也正看着她,面色凝重:“我觉得,我可能晕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