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日化1981 第25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年代文 成长 穿越重生

  所以,梅树村现在所有当爸妈的想法都统一了:得让孩子考大学。

  要不周渔让人抄文章大家都支持呢,否则这么大的孩子干点啥活不行。

  这是周渔都没想到的意外之喜。

  如今老村长提这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儿,大家胸中刚刚燃起的火苗啪的一下就灭了,人家挣钱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只是万万没想到,老村长下句话就是:“你们也知道,周渔要盖大棚了,远征已经去了省里跟人学习,等着他回来就开始动工。”

  “但周渔说了,大棚种蘑菇,她想带着咱们全村一起干!”

  一起干?!

  这三个字一出,刚刚还小声议论的空地,霎时间都安静了下来,大部分人脸上都是不敢置信的表情,如刘霞早有跟着干的心思,则直接问了出来:“真的?可以把技术教给我们?”

  这一问,所有人都看向老村长,那技术有多值钱,已经不用说了。

  真能教吗?

  “教!”老村长直接将周渔的要求说了出来,底下顿时又热闹起来,开始是算能挣多少钱,但很快,就连不识字的人也算出来了,这是板上钉钉肯定挣钱的活!

  一时间,刚刚的讶异和犹豫,顿时变成了兴奋和笑容,不少人都忍不住开口说:“这事儿成,我们干!”

  就连冯秀芳都紧紧拽了拽周图强的袖子,他们家六口人,一共六亩地,最少能盖六个大棚吧,那岂不是过年前就能挣下两千多块钱?

  要真是发大财了!别说耀宗娶媳妇,耀祖娶媳妇都够了!

  周图强则有点担心,小声嘀咕:“她能带咱们吗?”冯秀芳压着声音说,“全村都带,她不能不带!”

  就这会儿,就听见老村长说:“但这技术是需要保密的,你们也知道,小王庄一直想要技术也冬季养蘑菇,如果让他们知道了,咱们这蘑菇可就不值钱了。”

  这是真的,立时好多人都保证:“您放心吧,肯定不能说!”“这是咱挣钱的道道,谁说出去?”

  “是,挣这一季最少四百块,要是小王庄出一千块呢?出两千块呢?出五千块呢?”

  五千块这三个字一出来,不少人都没了声,这是多大的一笔钱,没人敢想过,最富裕的人也就这么有钱吧。

  老村长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这才说:“所以,不是口头说说就能种蘑菇的。”

  “我立了下面三条规矩,你们谁能遵守,你就来跟我签字按手印,不能的,干脆就别提。”

  “第一条,房子压在这里,无论是给钱卖了,还是不小心透露了,只要是透露出去了,以后就不要再梅树村待了,祖屋充公,祖坟不入!”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别的还好说,祖屋和祖坟这是根啊,这要是卖了钱就没根了。

  而且,他们并不怀疑老村长做不到,要知道,村里的事儿,又不是杀人放火,这事儿公安来了也管不了。

  更何况,种蘑菇如果村里人都参加了,那么卖了技术就是断了村里绝大多数人的财路,大家抱成团,天皇老子来了,也回不来了。

  这条这么狠!

  “那要是娶媳妇嫁姑娘呢?”

  “你能保证结了婚的小两口不传出去,你就带着,不能保证,那就不行。”

  这样啊,大家顿时各有所思。

  老村长站在空地的石头上,脸色严肃,接着说:“第二条,四户一联盟,如果有一户出事,以后村子里所有的事情,其他三户不得参加!”

  这……这不就是让大家相互盯紧吗?有点连坐的意思。

  但老村长也说得明白:“咱们村这些年这么穷,就是因为没个带头人,现在周渔出现了,你们也瞧见了,不过两个月,这丫头怎么发家致富的。人家现在帮咱们,一旦这次做不成,以后就没戏了。你们心里掂量掂量,这重不重要,要不要看紧点!”

  那是自然,不少人都点头,“反正大家都是想好好干,不会干那种缺德事,其实这两条对大家没什么坏处!”

  倒是有人插了一嘴:“要是凑不齐四户呢?”

  老村长回答他:“如果连四户都凑不齐,就说明你在村子里没有信誉,自然不能带你的。”

  这……立时就有人开始相互串联起来,提前将人占下,别自己家落了空。

  当然也有人问:“那第三条是啥?”

  老村长直接说:“这事儿不勉强,纯属自愿,周图强家周大勇家不参加。还有谁被强迫参加,你来告诉我,我保证不让参加!”

  冯秀芳还在那儿算呢,她家拉上周大勇家,外加其他两个跟她关系好的,恰好能凑上四户,哪里想到,突然间就被点名了。

  居然不让她家参加?

  冯秀芳都愣了:“谁说我不参加!老村长,我参加!”

  老村长淡淡地看着她:“你不是在老梅树下说吗?周渔就算是挣了金山银山你也不去她家门口。我做主,听你们的,你俩家就都不用来了。”

  冯秀芳都急了:“我那就是随便说说,我们可是她亲叔叔,亲婶子,凭什么你们跟着挣钱,我们这么亲反倒是不让挣钱了?”

  “没这个道理!”她着急地说,“要是不让我们参加,你们就谁都别……”

  这话还没出口,她就觉得周边冷飕飕地目光都看向了她,冯秀芳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她要敢乱说话,恐怕今天就得被撵出村里去。

  周图强一把捂住了她的嘴,连忙说:“她不懂事,这是咱村里的好事,我们肯定不能乱说。”

  说完就拽着冯秀芳走了。

  等到一旁没人了,冯秀芳一把扯开周图强,“怎么办?这可是挣钱的好事儿,真不参加了。”

  周图强忍不住骂她:“就你的嘴欠,你要不说,老村长能这么说!这么好的挣钱机会就没了!”

  冯秀芳忍不住眼泪都掉下来了,“我哪里知道这丫头肯教大家技术啊,那小王庄的人就往里面闯了一次,她去把人家经理的职位都弄丢了。谁能想到啊!”

  说完,她自己也心疼起来了:“六亩地六个棚两千块啊,哎呦,哎呦!疼死我了!”

  这事儿大家都挺积极,第二天中午,老村长就来了周渔家,将一沓子按了手印的简易合同给她看。

  这合同肯定是不合格的,但周渔不在意,这东西在村子里比制式合同还管用。

  她细细看,老村长细细跟她说。

  周渔提前就打了招呼,不是有多少地就要建设多少大棚,虽然一亩菜地顶十亩庄稼的利润,可一家人能伺候十亩庄稼,也就能伺候一亩菜地。

  所以,并非是全村的所有地都要建大棚,算下来,除去没有劳动力的五保户,还有人品太差被大家拒绝的,一共有130户人家,一家一个棚,足足130个棚。

  老村长看着有点担心:“就算成本价,这也不少钱。”

  可不是,一个棚300块,这就是将近四万块钱,周渔肯定掏不出来,不过她没半点发愁的样子,将这些单子收好后,就把堆料的方子和方法给了老村长,“您先把这些弄齐,把培养料先堆好,其他的交给我吧。”

  老村长也不知道周渔怎么去弄这些钱,他就是叮嘱她:“你也别太难,不行就减半,两家用一棚。”

  周渔点头说道:“放心吧。”

  下午周渔就去了蔬菜公司,因着有虞梅的电话,伍月华对周渔是更喜欢了,周渔不仅有技术有专业,还知道扶持身边的人,这样的人谁不愿意结交?

  瞧见她过来,伍月华就笑着问:“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周渔就说:“我是来求您帮忙的。”

  伍月华一点不意外,周渔这大棚都有门路了,肯定是要问门市部的事儿,她就说:“你产量能有多少?我倒是可以考虑,春节期间给你加一个临时菌菇批发门市部,这样的话,也便于你卖菜。”

  岂料周渔摇头:“这可太麻烦了,我是想问问您,要不要收我们的菌菇?”

  周渔拿出了自己已经写好的资料:“我们村准备建造140个大棚。平均每个大棚一百平米,出菇量在八百斤左右。”

  伍月华直接吓了一跳:“多少?”

  显然没想到,周渔上来就弄得这么大。

  一百多个棚啊,那得多少钱。而且,她可是记得,上次周渔可说,平菇亩产千斤,她倒是知道,这个棚周渔是怎么设计的,可怎么弄,也只有三百来平的种植面积,也就是半亩,怎么就八百斤了。

  周渔自然知道她为什么惊讶。

  她解释到:“原先那只是预估,现在真正的种出来发现,比预估的产量高多了,大概能达到亩产一千六百斤。”

  周渔可没说谎,事实上,因为她这边条件不行,比之上辈子还是差远了,上辈子他家的菇棚亩产能达到三千斤,一年下来三万斤不是问题。

  但现在虽然有地膜了,但高压袋还没有厂家生产,只能用床架法种植,产量根本上不去。

  她只能慢慢找寻,看看能不能找到,到时候产量就上去了。

  可就算这样,伍月华心里默默算了算也惊了,这140个棚到春节第一茬的产量就能达到十万斤。

  供应冬菜绝对够了,甚至还可能吃不下,毕竟蘑菇有点贵的。

  她就问:“你是想让我们先签订收购合同?这也行,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不行,主要是我没钱,等着这批定金盖大棚呢。您能先付定金吗?”

  这可就让伍月华为难了,她皱着眉头说:“这……说真的,我们订购菜的时候也是付定金的,但你的问题不一样,你目前什么都没有,贸然付出去这么多钱,那肯定不行。”

  周渔就知道是这样,她点点头说:“那如果换种方式呢。伍总,每年都被南方菜赚去这么多钱,被东北老大哥抢去这么多菜,您想不想赚回来?”

  伍月华看着周渔,周渔笑着说:“我是咱们蔬菜公司下面的个体户,在过去的经营中,我们凭借100多平的菇房,创造了2560元的销售额,目前我们在成功的基础上,准备扩大生产,保障南州市人民过年的菌类供应,并且为兄弟省市服务。”

  “蔬菜公司是不是对于这样的农民集体有所帮扶?是不是可以帮忙推荐并推销?”

  如果花自己的钱肯定是不行的,但要是不花钱还出去挣别人的钱呢?

  伍月华不得不说:她心动了。

第23章

  伍月华是真心动了。

  大家都要吃饭, 谁不要效益?更何况,多少年来都是他们从外地购买蔬菜,如果可以卖出去, 那是零的突破, 也是他们的工作成绩。

  不过,这事儿牵扯众多, 譬如,梅树村现在还是一片空地呢。

  谁能保证她会有多少产量呢!出去介绍,他们也是有风险的,她需要说服其他领导。

  周渔又加了一句:“推销这事情我们可以自己来, 只要让我们参加去南方定菜的队伍就可以。”

  伍月华一时间没说话, 周渔也没吭声, 而是坐在有些发硬的单人沙发里,看着窗外, 窗外刮着风。

  南州今年至今没下雪,甚至温度都一直在0度徘徊,周渔觉得这是老天在帮她, 否则建大棚就要先解决冻土的问题, 要费大事儿的。

  她没催伍月华,因为这不是个小事儿。

  周渔的请求也是有层次的, 他们目前存在三大风险,一是担忧定金流失, 二是担忧他们不能按时交货, 三是如此大阵仗是否能真的订出去。

  所以周渔才退而求其次, 向外销售,这样算是将定金压力减掉了,如今又要自己推销, 又减了一层。

  不过,做生意不可能没风险。

  这需要伍月华有着绝大的勇气进行拍板。

上一篇:病弱女配和男主HE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