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七令
方才还吹嘘呢, 转眼就自打脸面。年纪越大,反而越不知道轻重了。裴杼认命地将人背起来,一直送到了华观复的住处。
路上偶遇了丁鲤跟王绰, 二人也过来帮着。华观复看着瘦弱,但醉晕过去之后, 也不是那么容易背的,裴杼废了不小的劲儿才将他平稳放到床上。
“他这样子,真的能教得好学生吗?”丁鲤瞧着床上的人, 眉头紧皱。
裴杼看过来。
丁鲤赶紧解释:“我并不是质疑大人的眼光,只是华老先生的行为太放浪形骸了, 只怕孩子们看到了会不太好。”
那群学生年纪真的都不大, 有些小的才五六岁而已,都还不知世事呢,最容易跟着大人学坏了。丁鲤才没教两天的书,却无时无刻不在操心。
裴杼还没开口, 王绰便解释起来:“不用担心,他之前教过不少学生, 经验是有的。别看他如今动不动喝得醉生梦死,真正开始教书时, 自会换上一副正经模样。其实这老顽童不仅画技卓绝,学问也是了得, 诗赋、经文、策论、律法无所不精,我尚且不及他多矣。丁先生若是有不懂之处只管去问他,若是他不愿意讲, 你便多烦他几次,他最怕旁人追着问。”
丁鲤一张是个脸皮薄的,也没好意思应承, 且心里也对王先生的话半信半疑,实在是这位华先生真不像是那么厉害的人。
反倒是裴杼惊奇起来了:“王先生与华先生也认识吗?”
王绰轻笑:“之前见到过几回,只是不算太熟。”
“这倒是巧了,铁牛先生是你的旧相识,如今华老先生也是。”裴杼感慨王绰认识的人还真多,不仅多,还都是厉害的人,难得难得。
裴杼又问:“既是旧相识,王先生可知他的仇家是谁?他方才醉酒嘀咕着要弄死对方呢,名字里似乎有个黄字。”
“……”呵,王绰顿住,幽幽地给华观复盖好被子,纠结要不要捂死这不成器的老东西。两杯烈酒下肚就开始说胡说八道,就这点酒量还好意思吹嘘?下回若是在敢胡说八道,保管让他这辈子都不敢再碰酒!
等回头时,王绰又是若无其事的模样:“他这不争气的样子哪有什么仇家?不过是喝了点酒,耍耍酒疯罢了。他喝醉时说的话大人最好一句都不要信,免得被他带到坑里去。”
裴杼却觉得,华先生貌似也不是那么不靠谱的人。
他还想验证一番,于是亲自守在华先生床前。两个时辰后,裴杼终于见对方醒了过来,先是递了他一杯水,而后再冷不丁地问:“华先生,刚才听你说要找谁寻仇,你有一个姓黄的仇人啊?其实冤家易解不易结,你要是真有想不通的只管跟我说,我来帮你说和。”
华观复瞳孔一缩,握着杯子的手都渗出了汗,绕是如此,他却愣是摆出一张毫不在意的脸:“谁不让我喝酒,便是我的仇人,天皇老子来了也是一样的!”
说完横了裴杼一眼:“你要是不让我喝酒,那你也是我的仇人。”
裴杼“啧”了一声,果然还是得听王先生的,他说得对,华先生就是个不靠谱的,信他还不如信鬼。
等到裴杼离开后,华观复才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他没想过那几口酒这么厉害,平日里喝再多也不会断片,今日不仅醉倒了,还把自己的心里话都给说出来了。幸好裴杼没听得太明白,否则这事儿还真不好收场。
而另一边,一日之内往返永宁县与幽州的通加长老也要了老命,晚上回来时幽州城门已经关了,他在外将就了一晚上,等到第二天一早才回了州衙。
一时听到刘太守跟杜大人在商议要送多少粮食去永宁县,通加长老一时气不过,打断道:“大人何必记挂着那些没良心的人?便是给他们再多的粮食,他们也不知道感恩。”
刘太守满脸的诧异,这可不像是通加长老能说出来的话。
他与杜良川对视了一眼,彼此心中有了数,这是去了一趟永宁县,受刺激又跑回来了?裴杼那厮气他们的时候,他们二人只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了;如今气了别人,在一旁看戏倒是还不错。这通加长老总惦记着将族人弄来幽州打秋风,刘杜二人都不喜欢他,却又不好说得太过,眼下总算有人能治得了他了。
也是活该。
刘太守只说:“是否感恩本太守并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感念陛下恩德。这些粮食毕竟是陛下赐的,若是不送过去,来日追究起来,岂不是说州衙贪墨了这笔栖族的恩赏?本官还做不出这样的事。”
通加长老感慨万千:“大人实在清廉。”
后头站桩的赵炳文憋不住想笑,清廉?他们州衙还有清廉的人?这通加长老看着资历深厚,说话也老气横秋,怎么眼界反而跟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一样,天真得有些可怕了。他能做官,本是因为他身后站着八千的栖族人,如今当了官反而自断臂膀,主动与族人疏远,日后还有什么底牌在州衙立足?
就这蠢样,甚至还不如当初的他,今后估计要在州衙跌个大跟头。不过,谁让他非得对幽州念念不忘呢,还真以为州衙是什么好地方来着?
两日后,永宁县的差役选拔正式开始。
如此隆重的日子,众人还不忘先去窑场将活儿给干了。
原本永宁县出来的人干活就挺卖力,其他两县的人为了不被他们比下去,都是卯足了劲追赶。平日里还能追一追,今日实在是追不下去了。
槐县的工人们累了半天,腰都直不起来,抬头一看隔壁县城的人干活干得那叫一个风风火火,似乎永远都不知道累一样。
“要命,他们就不能停一停吗,明明可以磨一磨洋工多拿几日工钱,何必这么拼死拼活呢?”
身边有人道:“我适才打听过,说是永宁县今儿有县衙筛选差役的比试,动静闹得挺大。裴大人体恤他们,特意将时间定在傍晚,他们这是怕赶不及,所以才越发卖力。”
众人扶额,不过是选个差役罢了,还用得着比试?永宁县真是处处都与人不同。
“快别说话了,县衙来人了!”
众人闻言,再不敢耽搁,继续埋头干活。
即便他们已经够卖力了,可是在永宁县的比较之下,仍旧差得太多。特意过来监工的文县令见状,却是怎么都想不通。都是拿着一样的工钱、吃着一样的饭,怎么两者之间差距这么大?永宁县人那股子精气神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一天的工钱到手之后,众人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城。热闹要看,但是钱也得赚,两边都不能耽误。
所幸他们没有错过县衙的比试。
比试的地方仍在城外,因为时间短,可比的项目也简单,一个是拳脚功夫,一个是力气,另一个便是射箭的准头了。
拳脚功夫是互相比划,点到即止,成四等人在旁盯着,绝不许有人故意伤人。至于力气跟射箭的准头,那其实都是天生的,好与不好,一看便知。
但即便只是比这几样,也叫围观众人大饱眼福。这年头娱乐活动少得可怜,县城里头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丁鲤也是头一回碰到这种活动,他作为一个文人,只是凑在后面瞧着。不仅看场上的人,也看底下的百姓。来了这么些日子,丁鲤虽然觉得那些孩子们很难教,但对永宁县的氛围却极喜欢。这里的人都很有意思,或是平和,或是稳重,或是激扬向上,走在路上很难碰到什么愁眉苦脸的人,真的难以想象,这是曾经那个穷得叮当响,随时都会被胡人侵袭的永宁县。
回头时,发现华先生也看得目不转睛,丁鲤凑过去,指着赫连:“先生觉得他能入选吗?”
华观复收回了眼神,若无其事道:“我管他入不入选呢,我又不想看。”
丁鲤忍俊不禁。
华先生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等见到有人能将两百斤的石墩子提起来时,底下还有人闹着说自己也可以,非要过来一试。两百斤的石墩子他们没提过,可是两百斤的麦子他们背过呀,想来也是一样的。
结果一试一个不吱声。
背跟提,貌似差距真的挺大的,人家能提得动就是厉害,不服真不行。
江舟默默点头,将这个力气大的名字勾下,这就算是留用了。三百个人肯定是不够的,想要造反得三万、甚至十三万才行,不过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也无妨,这三百人他优中选优,也选出了不少好苗子。稍次一等的,等日后偷偷练也行。
江舟甚至已经期待来日如何操练他们了。
这回选人,裴杼一点没掺合,都是江舟在选。毕竟这群人之后也得江舟来带,他才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个,裴杼充分尊重江舟的意思,他想选谁便选谁。
正热闹着呢,郑兴成忽然急匆匆赶过来,有些嫌弃地道:“那边有人来了。”
“谁?”
郑兴成阴测测道:“那挨千刀的刘太守。”
裴杼刚抬手让人停下,果真见刘岱已经近在眼前了。
王绰三人避之不及,竟直接跟刘太守打了一个照面。
刘太守也恍惚了一下,这几个人,怎么有点熟悉呢,貌似在哪儿见过。
第48章 共识
一晃神的功夫, 裴杼已经走上前了,虽然他跟郑兴成一样,都不大喜欢这个只会做表面功夫的刘太守, 但奈何人家官位比他们高,碰到了总是得打声招呼的。哪怕他们心不甘情不愿, 还是得扮出迎合的笑脸。
刘太守的思绪就这么被裴杼给打断了。
他也只是觉得这几个人面熟罢了,并没有真记起来自己究竟在何处见过。眼熟之人何其多?既然没有太深的印象,说明这些人不过是无名小卒罢了, 还是眼前的裴杼最叫刘岱耿耿于怀。
王绰恍若无事地收回了目光,低下头, 随江舟等人隐去在人群中。
刘岱在幽州地位显赫, 可在朝中却不算什么,只有一回宫宴地方官员来得齐,刘岱应该也在其中。不过因为当时来的皇亲国戚太多,后面的诸位太守压根没有机会上前觐见, 自然也看不太清王绰跟江舟等人。
但即便如此,也够让王绰提心吊胆的了。
那边刘岱同裴杼寒暄一阵后才道明了来意:“陛下赏赐了栖族人一批粮食, 本官想着此事耽误不得,便赶紧亲自送过来了。”
原来是送东西的, 那确实是该来!
裴杼笑意加深,欢迎之情溢于言表, 亲昵道:“难为太守大人费心,竟亲自送过来了。”
后头的郑兴成也给了个好脸色:“太守大人路途辛苦,不若先去县衙喝口茶吧。”
这两人一唱一和, 仿佛多欢迎他似的,可刘太守知道,若不是他这回带了粮食过来, 这两人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他。呵,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打量他不知道?
只是刘太守愿意走这一趟,也并不是为了裴杼二人的感谢。让人将粮食运进城后,刘岱才有心思打量了一下这群栖族人,不久他便发现,这些人的面貌跟当初刚至幽州时大有不同。刚来那会儿,尽管有通加长老等人在前面撑着,但这八千族人依旧谨小慎微,不敢抬头视人,行事作风也都叫人看不上。如今在永宁县待了一段时日,反而精神十足。怪不得通加那个老东西在衙门咒骂了一日,原来是发现没了他之后,族人日子愈发好过了。
刘岱叫来如今主事的赫连上前交代了两句话,将陛下对他们的关切之情带到,勉励他们在永宁县好好生活,来日若是能在梁国安居乐业,子孙绵延,也不枉陛下待他们的一片恩情。又殷殷嘱咐赫连等人,若有不足的,也只管让他们裴县令转告州衙,该尽力时,幽州上下自会竭尽全力!
赫连听着五味杂陈,若当真竭尽全力,当初又怎么会将他们拦在永宁县呢?
裴杼早知道刘岱喜欢说好听的话,只要他想,甭管有多深的成见,也能表现得十足亲热的。
一时间,倒还真有几个汉话不错的栖族人觉得刘太守貌似待他们不错,不过更多的人懒得听这长篇大论,只觉得刘太守耽误了他们看比试。
这人来了之后,县衙的比试都停下来了,还叽里咕噜说了这么一大堆,着实没几个人喜欢听。其实粮食送到了就行,人完全可以走。
刘太守没准备走,如今天色已晚,来时他便准备在永宁县对付一宿。刘岱这人好名声,虽然不准备让栖族人进幽州,但却希望这些栖族人能记住他的好。得知这群人正在比试,刘太守还特意留下来同县衙的人一道观赛。刘太守坐在主位上,笑着让大家不要拘束,方才怎么比的,如今还是怎么来。
可自他坐下之后,场中的气氛便凝沉了下来。
刘太守仿佛看不见各种差别一样,依旧含笑着让人继续。
裴杼被他笑得如坐针毡,怎么都不自在。好在比试已经接近尾声了,倒也耽误不了什么功夫,裴杼赶紧让成四安排下去,迅速比完即可。
刘岱这厮在他旁边坐着,颇有存在感,但凡看到个稍微厉害些的,都要品评一番,什么“永宁县人才济济”,什么“栖族人果然身强力壮”云云……
裴杼听着腻歪,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亏刘大人也说得出来。
刘岱没来的时候,大伙看的都挺尽兴,如今他时不时来一句,众人忽然觉得这难得的比试好像也没有什么看头了。
裴杼也发现铁牛先生似乎又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比试本是为了铁牛先生练兵准备的,最不能离开的便是他了。可裴杼什么都没说,甚至在成四准备问对方踪迹时,微微摇了摇头,止住了成四的询问。
他从不追究铁牛先生他们的过往,人生在世,谁还能没有点秘密呢?他自己便不是寻常人,两辈子的经历说出来都能吓得死人。铁牛先生应当也有些不能为人所知的故事,但只要他们一心向善、能够帮助自己扶贫、也愿意对永宁县百姓尽心尽力,那他就是个好人,裴杼不会细究以往。
他们不愿意露面,自然有他们的考量。
倒是刘岱好奇地问了一句:“方才见你身边还站着一个大块头,体格健硕,一眼便瞧见了他,如今怎么不见了?”
“您说的是铁牛先生吧,他今天忙了一天,我叫他回去先歇着了。”
刘岱听到“铁牛”二字,瞬间觉得那孔武的汉子也不过如此了。取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名字,这辈子是与发迹无缘了。
比试结果定下之后,裴杼当场就宣布了结果。
众人也是从头看到尾的,知道县衙选出来的人确实能力出众,落选的人虽然输了,但也心服口服。虽然这回失利了,听裴大人的意思是还有下一回,大不了日后他们勤加练习,有朝一日总能挤进县衙。
这摊子事刚了结,刘岱便被裴杼带着回到县衙。临走前,他又看了一眼被选中的三百号人,这些人如今正被成四带着,交代衙门的规矩以及明日在何处操练。
那架势,跟练兵一样。
说起练兵,刘岱又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裴杼,这厮已经入了陛下的眼,陛下对边境的几州一向不放心,自己百般讨好,终究成不了陛下的心腹。如今裴杼又崭露头角,难保陛下日后不会扶持裴杼与自己打擂台。他在幽州说一不二,若是再来一个人同他分权,刘岱如何能甘心?在听闻裴杼狮子大开口要招三百差役时,刘岱便觉得古怪,于是趁着送粮食的借口亲自过来查证一番。如今瞧着,裴杼必然是有贼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