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七令
刘岱当然没想过裴杼要造反,他只是觉得裴杼在一点一点扩充自己的势力,先是收服了安平县的张县令,再是同文县令、吴县令二人交好,如今又借口比试培植亲信,若非图谋他的太守之位,又怎会下这样大的一盘棋?
再有便是这八千的栖族人,还有原本就对裴杼死心塌地的永宁县百姓。这些人若是跟通加一样都是个窝囊废那倒无妨,关键他如今瞧着,这些人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亲眼见到裴杼有多得民心后,刘太守哪里还能坐得住?
裴杼这厮,不得不除。
殊不知后面的张如胜也正在同他们郑大人咬耳朵:“您说那狗太守总是盯着裴大人干什么,不会是想提拔裴大人吧?”
“胡说八道些什么?”郑兴成白了他一眼,他跟裴杼闹过州衙这么多回若这么着刘太守还愿意提拔裴杼,那得多贱啊?
刘岱住进了县衙,裴杼晚上也没有特意准备什么晚膳,要是粮食还在州衙,裴杼当然要热情款待;可如今粮食留在县衙,那刘太守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至于郑兴成,他更是懒得讨好这群人,直接撂开手不管,于是晚膳只是比照平时多添了两样菜罢了。
永宁县就这样子,物产不丰,县衙又穷,哪里像州衙那么阔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刘岱对着这菜色也是余怒未消。
他好歹刚送了粮食过来,裴杼这些人竟然这么怠慢他,从前有求于人的时候可不是这般模样,眼下粮食到手,连装都不装了。
一顿晚膳刘岱都没什么胃口,匆忙用过之后便回屋歇息了。
赵炳文作为陪同,正好住在刘岱边上的屋子。他其实十分不愿意过来,这里于他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尤其今日他还是跟着刘太守一起来的,要是刘太守知道他当时在牢里面招了些什么,只怕头一个要弄死他。因担心永宁县那几个人口无遮拦直接乱说,赵炳文今儿他甚至都没敢多说一句话,自始至终都低眉顺目,生怕再被人盯上。
所幸这些人是真的已经放过他了,老天开恩,菩萨保佑,列祖列宗在上,这阵子的香真的没有白烧。
先猥琐一日,不要让这里的人盯上他,等回到州衙之后他便彻底自由了。
一墙之隔,刘岱翻开书却迟迟没有看进去一个字。裴杼的动作太快了。若是再不动手,只怕幽州的几个县都要被他笼络完了。如今棘手的是,他在永宁县、尤其是在裴杼跟前并没有耳目。若是郑兴成没疯,倒是可以利用一二,可郑兴成如今已经变成了疯狗,刘岱怎敢用他?
至于黄参军等人,未必愿意过来。
要说最合适的……刘岱看上了隔壁已经熄了灯的屋子。比合适,再没有人比赵炳文更合适了。赵炳文跟着他已经好些年了,且对永宁县亦十分厌恶,不必担心会被裴杼蛊.惑了去。
刘岱准备找个机会同赵炳文好好推心置腹一番。只要他能留下,他自有手段让裴杼无声无息地消失。
后院的王绰住处也点上了一支蜡烛。
江舟再看不惯王绰,此刻也得耐着性子跑来他的房中商议。
沈璎也在此,还有被无情揪过来的华观复。天知道华观复有多排斥掺合这些事,他是无辜的,最多骂了狗皇帝几句而已,也不是什么抄家灭族的大罪。可这些人哪个身上不是带着要命的官司?他真的一点儿都不想知道这几个在密谋什么。
华观复埋着头,抱着酒葫芦一言不发,自欺欺人地当自己不知道。
江舟一手将人压住,一面烦躁地咒骂了两句:“那什么狗屁太守留不得了,他今日虽然没有认出我等,可难保日后不会想起。为防万一,还是直接灭口得好,不如我扮做山匪,直接一不做二不休——”
他对着脖子比划了一下,眼中凶光一闪。
华观复捂住了耳朵,躲着他们坐到了旁边的床上。
王绰嫌江舟太浮躁:“你先冷静下来,我们从长计议。”
“你让我如何冷静?万一他跟上面告密,咱们都得死!”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况且大仇未报,绝不能这么憋屈地丢了性命。
沈璎却摇了摇头:“刘岱惜命得很,但凡出门身边跟着的没有一百也有几十,若要将这些人都一网打尽且还不留下蛛丝马迹,实在是难。一旦被人发现,早晚也会查到咱们头上来,闹大了一样会暴露身份。”
“那就用.毒吧。”王绰直接定下。
趁着刘岱没有想起他们,先下毒让他失了神智,至于接下来的要如何拉对方下马,王绰早就有了成算。事实上,在今日刘岱对着他们几人失神之际,王绰便已经算好了要如何弄垮对方了。
江舟冷笑:“我灭口会被发现,难不成你用.毒就不被发现了?哪有那么厉害的毒?还能无色无味叫人查不出来?”
江舟觉得王绰就是在痴人说梦。
王绰懒得跟这个脑子不灵光的人说话。到如今还不知道衙门里藏着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哪天被人毒.死了都不冤。
沈璎进县衙的时间虽短,却也是看出了点苗头的。见王绰这胜券在握的模样,便知道这毒对方是真弄的出来,可另有一件麻烦事,她问:“便是东西在手,又要如何给刘岱用上呢?我们在州衙并无人手,勉强要算也就只有一个通加长老,可惜那位已经跟永宁县势同水火了,多半不会为咱们做事的。”
烛火摇曳,圆桌前的三人对立而坐,幽深的眸光随着烛火跳动,或明或暗。须臾,王绰微微一笑:“前面不是有一个现成的人手吗?”
沈璎略一思索,豁然开朗。
赵炳文,倒是忘了他了。
第49章 做局
半夜睡醒, 总觉得外头风大,吹得脑袋凉飕飕,像是被鬼摸了一般。
赵炳文翻个身正准备抹黑去关窗, 结果这一睁眼,差点被活活吓死!他床边竟多了一个人!赵炳文下意识地想要求救, 一嗓子还没嗷出来,就被人死死捂住了嘴。
“若是被人发现,你知道下场的。”江舟松开了人, 戏谑地拍了拍他的脸。
这还不如被鬼摸了!
赵炳文忐忑地点了点头,瞥见旁边的阴影中走出来一个王绰后, 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他还没忘记自己上回受到的折磨都是因为谁。熬鹰的法子就是这家伙提出来的,哪怕江舟长得人高马大,可是到底不及王绰吓人。越是瞧着光风霁月的人,内心越是阴暗下作!
看到王绰后, 赵炳文的那点小心思便散了,乖乖坐在床上, 弱声弱气地道:“二位夜半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自是有好事找你。”王绰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小瓶子, 丢到了赵炳文手上。
赵炳文面露疑惑。
“想办法将这东西放在刘太守的饮食中,事成之后, 记你首功。”
什么玩意儿?赵炳文吓得直哆嗦,上下两排牙齿对着打架,连碰都不敢碰一下这个瓶子, 好半天才崩溃道:“你疯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掉不了脑袋,此毒无色无味,更不会毒死人, 只是会让人暴躁易怒了点,便是再高明的大夫也察觉不出来。给刘岱下点药,省得他挖空心思尽想着折腾我们裴大人了。”王绰知道赵炳文还不信,半真半假地解释了几句,“刘岱此人,心胸狭隘,不能容忍,他早对我们裴大人心存不满,如今更有针对之意,你身为他的心腹,岂会不知?”
赵炳文当然知道,要说刘太守之前对裴杼只是不喜欢的话,那么进京一趟后,就成了警惕。虽然赵炳文也想不通,凭裴杼那点微末身份,究竟有什么好值得堂堂幽州太守警惕的?可事情就是如此。
太守糊涂啊,对人不满好歹也悄悄得来,怎叫裴杼身边这些杀神们给察觉到了呢?如今更是连累了他,说实话,赵炳文是不想干这个事的。即便对方再三保证不会害了刘太守的命,可是万一呢?万一刘太守要是因此一命呜呼,他便是罪魁祸首,真查到了就完了。
王绰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一样:“别忘了你在牢中都招过什么。”
赵炳文神色微僵。
他当然没忘,这辈子都忘不了。赵炳文就不是个意志坚定的,当初在牢里两天下来他就受不住了,为了能睡觉,什么都招了,被问话的时候都没有多想,下意识地抖出了不少刘太守的把柄。
“你说,若是将这些事散布出去,刘太守会怀疑到谁的头上?”王绰笑吟吟地问。
赵炳文抖得更厉害了。衙门里知道刘太守不太干净的人不少,但是知道得这么清楚的,着实不多。且他又恰好在永宁县大牢里面待过,之前黄参军还试探过他可曾交代过什么,黄参军是为自己问的吗?当然不是,他定是为了刘太守问的。一旦这些事被捅破,他便是第一个怀疑对象。
永宁县这群人真是阴险至极,当初拷问他多半就是为了今日!偏偏他还不敢反抗!赵炳文怒目而视。
江舟一个巴掌糊到他的脑门上:“再看把你眼珠子抠下来!”
赵炳文被揍得嘴巴一歪,再抬头时,眼神又一次清澈了起来。
王绰将瓶子放在赵炳文手里,替他握紧了:“三日之内若不能成事,刘太守的丑事将人尽皆知,你往后的安生日子,可全攥在自己手里。”
赵炳文为了暂时脱身,只能假意应承。
“笼络”了一番赵炳文后,王绰便带着江舟又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出来后江舟还怪别扭,他既不愿意跟王绰废话,又实在好奇那瓶药究竟从何处寻来。倘若王绰还有这东西的话,来日下到他身上他岂不是栽了吗?
可江舟还没说服自己主动跟王绰问话呢,王绰便已经抬脚离开,很快便将江舟甩到背后。
为了拿这瓶药,王绰想了好些理由,可真正见到魏平后,王绰只说了一句“我准备扶持裴大人上位”。魏平听罢默默良久,随即起身,从家中柜子里翻出了一瓶药,递给了王绰。
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来,也确实是魏平能做得出来的事。
他们这群人,哪个不想扶持裴杼上位?真正不想的,恐怕也只有一无所知的裴大人了。
至于赵炳文会不会将他们供出来,王绰并不担心,供出来后他也自身难保,赵炳文不敢犯险,就像当初的郑兴成一样。
这一晚,几位搞事的人都没时间睡个整觉,被迫参与其中的华观复也骂骂咧咧地辗转反侧,而原本可以一夜酣眠的赵炳文,到了下半夜则彻底失眠了。
第二日起床后,赵炳文看向床头的小瓶子,绝望地发现昨晚的一切并不是在做梦。他烦躁地揪扯着头发,宛若困兽一样。
赵炳文自然不想事情暴露,被刘太守清算;但若是给刘太守用药,他又不大敢动手,况且他跟着刘太守这么多年,感情自是不必说,他怎么能做出这种狼心狗肺之事呢?
看不到出路,赵炳文仍旧将这瓶药给塞到袖子里了。出来吃饭时,不出意外地又看到了裴杼。赵炳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若不是这个人,自己根本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人真是个祸害,他若是没来永宁县该有多好?
裴杼被瞪了一眼还觉得莫名其妙呢,拉过魏平不满地道:“这赵炳文起床气还真不小。我又没得罪他,他竟然瞪我。早知道就不该放他回去的,该将他留在县衙,好好吓唬吓唬他。”
魏平想到昨晚给出去的东西,道:“还是让他留在刘岱身边吧,留在州衙更有用。”
裴杼嘀咕:“这人就会唧唧歪歪,能有什么大用处啊?”
收拾好的刘岱正欲回程,却听到几个永宁县差役提到了新建的窑场,更说到了一尊紫色的宝瓶,道其工艺精湛、世所罕见,如今就放在他们大人的书房中,来日若是拿出去买,定能价值千金。
“卖不卖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这东西稀罕,若是做礼送给朝廷那些大员,好歹能给县令大人记一功啊。”
“还送给朝廷大员呢,你怎么不说直接呈给陛下,让陛下给咱们县令记一功?”
“陛下日理万机,只怕记不住咱们县令,送了也白送。”
几个人说说笑笑,并排而去,似乎压根没意识到自己方才对着谁的屋子大言不惭地议论这些。
刘岱当即决定,暂缓回程。
早膳过后,裴杼本以为能顺利送走刘太守,不想这人竟没完没了,改口又让裴杼带他去窑场。场面话说得依旧好听,什么三县合作建设窑场,州衙虽然没有帮忙但却一直关注着,如今窑场即将落地,怎么都得去看一眼,瞧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刘岱都开了尊口,裴杼也拒绝不得。他命人备好车架,即刻出发,又让人率先骑马赶去通知两位县令,让他们早做准备。
马车离开县衙,魏平则站在边上看了许久。
半晌,王绰也过来了。
魏平迟疑道:“那刘岱真的会入局吗?”
“会,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刘岱并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端方持重、胸怀宽广,相反,此人极为重权、重利。这一点,从当初赵炳文的证词中便能够证实。
王绰又问魏平在东胡可有熟人,魏平摇了摇头:“若是郑兴成没走,师爷大可以问一问他,郑兴成在东胡那边倒是颇有人脉。”
可惜郑兴成刚刚才跟着裴大人出发了。
槐县与和县当初为了争窑场选址可谓大打出手,最后窑场定在两县交界的郊外,虽然偏僻了点,但考虑到窑场建起来多少会对水源有影响,选在郊外是应当的。
等裴杼抵达时,二位县令已经等候多时了。
时辰尚早,不过窑场早已开工,三县的工人正在忙前忙后。亏了他们这些日子干活卖力,窑场已经初具雏形了。
刘岱在路上听裴杼吹嘘了两句,说着此处建成之后将会是北方最大的窑场,他当时并未相信,眼下实地一看,裴杼貌似真的没有说谎。
文、吴二人也配合默契地给窑场说尽好话,尽管不指望能得到州衙的支持,可日后若能打通幽州的市场,不也能多挣一笔吗?
他们为了日后的利益一派和气,可刘岱眼里看到的却是这三县已经为着这个窑厂紧密结合起来,甚至有以裴杼为尊的架势。
裴杼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人脉扩充至此,刘岱每每想到这一点,都如鲠在喉。
那打断了二人的话,问道:“你们口中所说的瓷器可有现成的,拿与我瞧一瞧。”
文县令不疑有他,赶紧让人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