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第20章

作者:柳拾柳 标签: 宫廷侯爵 日常 穿越重生

  程嘉束看着这熟悉的物件,一霎那间竟有些怔忡。

  其实有时候,她甚至不能确定,努力打造自己印象中的物件,到底是为了给祈彦营造了个快乐的童年,还是为了给自己还原前世的记忆。

  只程嘉束没有惆怅多久,便被祈彦打断了思绪。

  胡木匠一送来这几样色彩鲜艳儿的玩意,便勾住了彦哥儿全部的注意力。待听到胡木匠的话,说给“小公子试试”,他知道这是给自己的,更是咧嘴直笑。

  只是祈彦此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玩意儿,急得扯着程嘉束的衣襟问:“母亲母亲,这个是什么?”

  程嘉束不再胡思乱想,一把将祈彦抱起来,放到滑梯顶上,然后祈彦整个人哧溜一下便从滑板上滑了下来。

  他第一次玩这个玩意儿,开始吓了一跳,待回过劲儿,便觉得好玩儿了,张手支叉着便要程嘉束抱他再来一次。

  程嘉束把他拉到楼梯前,指着梯子告诉他:“从这里爬上去,再滑下来就可以了。”

  祈彦摸清楚了这东西怎么玩,当即便把母亲甩开了,也不要人管,自己一遍遍地从梯子上去再滑下来,玩得不亦乐乎。

  直到送走胡木匠,祈彦一个人还是在爬上爬下地玩。程嘉束冲彦哥儿招手:“彦哥儿,玩累了没有,要不要歇一会儿?”

  祈彦从前玩乐的东西少,如今正是热心的时候,闻言便摇头,冲程嘉束撒娇:“娘亲,我再玩一会儿~~~”

  童音娇软清脆,程嘉束听得心头软成一团。便也不忍心扫他的性,由着他多玩一会儿,笑咪咪道:“好呀,可以再玩一会儿。待会儿咱们去喝点水,就去吃饭,睡了午觉之后再继续玩,好不好?”

  祈彦兴奋点头。

  程嘉束也不再管他,由着他自己去玩,全当他在锻炼身体了。

  母子二人在璞园开始了新生活。京中,祈瑱亦是即将随军出征。

  祈瑱此行一去便是一年多,长姐祈荟年特意来探望他。

  虽说知道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振兴家业,靠军功是最好的晋升之路,祈荟年还是难免忧虑担心:熙宁侯府人丁单薄,若弟弟有个万一,这个家便是要彻底败落了。

  祈瑱跟长姐向来感情好,见长姐忧心不已的模样,出言安慰道:“大姐无需担心。此次领军,我主要就是跟罗侯爷,还有几位将军参赞学习,便是上战场,也是跟着中军行动,不会做先锋营。我自己也会小心,身边又有亲兵护卫,出不了事。”

  祈荟年摇头:“战场上刀剑无眼,哪里单是凭行事小心就能行的。只是一家子的前程都系在你身上,又是这样好的机会,我也不说那些丧气话了。总之,别贪功,万事以保全自己为重。”

  确实是难得的机会。国朝初立未久,武备未懈,北戎若非连续两年大灾,也不敢轻易进犯。只是既然有胆进犯大魏,那自然也要做好被大魏痛击的准备。

  齐王于军中无甚力量,也正好借此机会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人手。祈瑱也是因此得了这个机会。

  于祈瑱自己而言,亲自将他抚养的祖父便是兵戎一生,他自然也想学祖父上场杀敌,报效朝廷,光耀门楣。

  想到祖父,便又想起舅舅一家,道:“两位舅舅也是流放在西北玉门一带。此次出征,我会把舅舅与表哥都带入军中,若是能立些个功劳,便可借此帮舅舅表哥活动活动,调回京中。”

  祈荟年叹气点头道:“也是应该的,毕竟是咱们嫡亲的舅舅,母亲也一直挂念着。调回京也好,省得母亲为他们日日担心。”

  祈瑱也不过是知会长姐一声罢了。祈家姐弟其实都对裴家这个舅家感情平平。

  幼时祈瑱的祖父老熙宁侯因与燕王亲厚,新帝登基后便颇受冷落。他又是军伍出身,不善钻营,索性便一心在家教养孙子,熙宁侯门庭日渐萧条。

  而那时裴家外祖是世袭国公,人丁兴旺,裴家外祖在朝中长袖善舞,裴家可谓是鲜花锦簇,声势煊赫。

  爵位不如裴家,声势根基亦不如裴家。两下对比,裴家几个表哥表姐都不大看得上祈家这个空架子侯府。

  他倒还好,毕竟顶个世子的名头,将来有爵位承袭,自有一番前程,表兄弟们也不会如何慢怠他。只是姐姐却实在是没少受几个表姐的闲气。说是舅甥至亲,实则那情份也是有限得很。

  祈瑱如今肯花力气为舅舅筹谋,虽说也有替自己在朝中拉些援助的意思,但主要还是为了宽慰母亲。

  裴夫人先前与儿子因着程嘉束生了不少闲气。只儿子出征在即,母子哪里有隔夜仇,到底还是心疼儿子。又见儿子已替舅家安排好出路,心里还是安慰的,说:“瑱儿有心了。你在外头要千万小心。有事多请教你舅舅,他年龄长,见识终究比你们年轻人多……”

  祈荟年听得心里不由翻个白眼。舅舅一辈子没有领过兵打过仗,能指点弟弟

  什么。

  她掩下眼中不耐,低头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

  只这时,一个婢女来报:“李姨娘在外头,想求见侯爷。”

  李珠芳立在台阶下,心中又是忐忑又是不甘。

  祈瑱即将出征这事,她早听裴夫人说过。原本以为,两人恩爱一场,祈瑱便是再恼她,瞧在晟哥儿的份上,走之前总该与自己见上一面罢。

  结果,不曾想男人负心薄情起来,当真是心硬似铁。明天就要走了,莫说与自己见面,就是派个人知会自己一声都不曾。

  李珠芳又悔又恨。悔自己一念糊涂,做下错事,遭了夫君厌弃;恨祈瑱翻脸无情,竟然一点都不顾及往日情份。

  只是她一个女人,一生系于这个男人身上,又能如何?不过是委曲求全罢了。

  祈瑱心肠硬,不念情份。李珠芳也只能自己过来寻祈瑱,只盼自己伏低作小,能叫他回心转意,怜惜一二。

  却不想祈瑱听了婢女通传,神色不变,淡淡道:“不见。叫她回去。”

  “侯爷说,叫姨奶奶先回去,他这会子没有空见姨奶奶。”婢女声音温柔,态度谦卑。只说出来的话,叫李珠芳听了如坠寒冰。

  李珠芳只觉得羞愧难耐。眼泪在眶中打转,最后还是强忍憋回去了。

  她自恃身份,便是再伤心难过,也不愿在下人面前露出狼狈之态,徒惹人笑话。

  李珠芳吸了口气,平复了下情绪,才勉强笑笑道:“既是如此,我便不打扰侯爷。这是我给侯爷做的衣服鞋子,劳烦姐姐转交给侯爷。”

  婢女神色恭敬,双手接过李珠芳的包袱,又回禀给祈瑱。

  祈瑱依旧一副冷漠的模样:“放一边罢。”

  竟是看都不看一眼。

  祈荟年喝了口茶,看了眼弟弟冷漠的脸宠,心中叹气。再看不惯李珠芳,也是她表妹,也给她生了个外甥,便是为了晟哥,也不能如此下珠芳的脸面。

  她便想做个和事佬:“阿瑱,你这回一去便是一两年,珠芳也是一片好心,不若见她一面罢?”

  祈瑱摇摇头,并不说话。

  祈荟年看弟弟那冷冰冰的脸色,一肚子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她自己的弟弟,她再了解不过。面上是君子养气,什么事都不动喜怒。可内里性子却暴烈如火。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如今既然是不喜了李珠芳,只会断的干脆利落,再不会在她身上浪费一点时间。

  既然弟弟态度坚决,祈荟年也就不再勉强。劝一句两句,是她这个做大姐的关心弟弟;再说多的,就要惹人嫌了。

  再者,李珠芳这样温柔小意的笼络手段,她作为当家主母,见得多了,也不会当真以为李珠芳是多情深意重。

  这一招,对付旁人或许有用,可用在她这个弟弟身上,怕都是白费。

  倒是裴夫人还是心疼这个外甥女,不禁劝道:“珠芳也是一番心意,你又何苦这么冷待她?”

  想想李珠芳日日垂泪,痛悔不已的样子,叹道:“珠芳也是年轻,难免一时糊涂,做下错事。如今她也知道错了,你又何必一直揪着过去的错处不放。”

  祈荟年听不得母亲成日里说这些个糊涂话,出言打断道:“对了,弟弟此番出去,可有跟弟妹打过招呼?”

  裴夫人一听女儿提到程氏,神情一滞,脸色登时难看起来,不再说话。

  祈瑱嘴角微抽,看了姐姐一眼,道:“出征一事,我此前便与她说过了,倒不必再刻意知会。”

  是程氏主动提出要与他和离的。虽然他目前不能同意,可自她搬出祈家那日起,夫妻情份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给她住处,供她生活之资,尽到抚养她母子二人的责任便足矣。此后她在外头是生是死,与他再不相干。总归是她自己要求的。两人除了还有个夫妻的虚名外,再无其他瓜葛。至于自己这两日便要出征之事,自然也就无需特意告知。

  ……

  程嘉束不知道祈瑱已经出发。或者说,她几乎已经忘了这个事。

  如今,她在别院的日子渐渐步入了正轨。每日早上起来,先跟彦哥儿两个人锻炼身体,或者做做操,或者跟彦哥儿一起两个人跳跳绳。早饭过后,程嘉束搬个小桌子在门廊下写东西,顺便看着彦哥儿在院子里玩。

  石婶冬雪两个人若是做完了活儿,闲了下来,便可接替程嘉束看着彦哥儿,程嘉束便可以加快速度写自己的话本,累了便换个脑子,去钻研那个自来水系统。

  程嘉束是安静惯了的人,又给自己找了一堆事情做,并不觉得无聊。冬雪陪着她,一直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同样习惯了。

  石婶却一直是在侯府大宅门里生活惯了的。以前府里人多,她无事做时,便是跟人唠嗑打发时间。现在这么大的院子,就几个人,又没有多少话题可以说,实在是无聊得发闷,偶尔遇上个挑担卖货的货郎都算是个新鲜事儿了。

  这个别院离大路不算远。以前一直是锁着的,附近人也从不过来。自从程嘉束搬过来,偶尔遇到樵夫、货郎,石婶无聊,便总会叫人过来买些东西。

  程嘉束觉得这样也挺好,索性给了石婶些零用钱,叫她但凡见着小商小贩的,不拘柴火煤炭,还是针头线脑的,多少买点东西,总归家里也都用得上。

  这样,商贩们知道这里有生意做,便会隔三差五过来。有人过来交流,她们在这里多少就能听到些外面的消息。

  尤其是柴炭这些,家里日日都得用。又不能指望自己家这几个人去山上拾柴砍柴。石婶索性跟樵夫约了时间,叫他隔一阵子便固定上门送柴送炭。

  果然不如所料,如此一来二去,周边的人便都知道,这处大宅子里搬来了人家来住。且新搬来的人家出手大方,但凡有商贩过来,主人家多少总会买上一些东西。

  所以渐渐的,附近的货郎樵夫渔民之类的,有些个收获便挑着担子来这里碰运气。

  程嘉束不想效果竟如此之好,一时间也是好笑。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防着有些人见她们一家人都是些老弱妇孺,生了不好的心思,她还是刻意叫石婶把自家的情形半真半假地透露些出去。

  也不说自家是熙宁侯的,只道男主人在京直卫大营当差,为了差使方便,才叫家人住这别院里,男主人是隔三差五便要回来的。如此,多少也能打消一些宵小之辈的歹念。

  祈瑱此前倒也说过,他有安排人看护璞园带。可求人不如求已,事先把风声放出去,震住霄小不要作乱,总比事后再叫人收拾摊子强。

  幸好璞园位于京效一带,京城周边的治安是重中之重。知道别院的住户也是有来头的,倒确实不曾有人兴风作浪。没有人刻意做乱,程嘉束几人的日子还算安闲适意。

  程嘉束此前把冬雪的婚事托给了媒婆,她知道自家条件提的高,原就是想着细细找,花些时间也无妨。不想两个月不到,媒婆钱婆子便又上门来,说替她寻了两家符合要求的,看程嘉束是中意哪个。

  两家境况都不错。一家是在刘家驿上开酒楼的,家里兄弟三个,给冬雪说的是第二个儿子;一个是庄子里的庄户人家的小儿子,家里有一二百亩地,算是家境殷实。

  钱婆子知道程嘉束挑剔,忙忙补充道:“说是庄户人家,可家里的地都是有佃户有长工,并不用自家人下地做活。咱们姑娘嫁过去就是享福的!”

  程嘉束见冬雪躲在一边害羞,不好意思说话,就替她问:“这两家人家里人口怎么样?可有什么不好的名声?”

  “哎哟,我的太太哟!”钱媒婆一挥帕子:“刘家是开酒楼的,名声自然没得说。名声若是坏了,谁还去他家吃酒呀!那朱家更不消说

  ,这后生的大伯可是村里的里长,最是德高望重不过,十里八乡有了纠纷,都是找他老人家排解。若是那不像样子的人家,凭他家底再好,我也不敢提到太太您跟前啊!”

  程嘉束又问了两家的详细情况。开酒楼的刘家因着要做生意,需要人手,所以一大家子是一起住的,其实这也是时下的常态;而朱家两个儿子一样如此。

  只是朱家的小儿子眼光高,寻常姑娘他瞧不上,一心要找个样样出挑的,这才托了媒婆替他说亲。而且朱家大哥也已经成亲生子,家里头不急着靠他传宗接代,家里人疼小儿子,也就由着他去。不然,以朱家的家底,哪里找不到好媳妇。

  这两个人都是钱媒婆手里头最好的后生了,只是冬雪有那一百多两银子的嫁妆傍身,便显得这两人也都不过堪堪而已。

  说实话,钱媒婆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忐忑。这可是大户人家的丫头,自己寻的这两家,在乡野间自然是顶好的人家,可是放在京中大户眼里,又不算得什么了。

  在程嘉束看来,两家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就看冬雪自己的意思了。

  时人的想法,总是觉得有地心里头才踏实,做生意什么的,终究没有地主体面。

  冬雪便羞答答表示想看下朱家后生的长相,媒婆知道这是成了一半了,当下大喜,替她约日子相看。

  两家人便约在了镇上一个土地庙里见。

  朱家后生是母亲领着去的。程嘉束就陪冬雪一起过去了。

  小伙子叫朱长满,身材魁梧,相貌也很是端正。见到冬雪过来脸就红了,不好意思地别过脸。只是虽然害羞,可又忍不住总去看冬雪。

  程嘉束笑吟吟跟朱大娘寒暄时,那朱长满还不住地偷偷瞄冬雪,冬雪被他看了两眼,也不好意思起来,低头只瞧地板。

  程嘉束跟朱大娘对视一眼,双方都是笑得更欢喜了。

  既然两家都有意思,交换了礼物,便商量起成亲的日子。乡下规矩没有那么大,两个人的年龄在时下看来都不小了,定亲走礼的程序便走得很快,最后定了三个月以后成亲。

上一篇:权臣的恶霸闺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