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庭春夜 第29章

作者:梨旧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成长 HE 古代言情

  那钱葫芦来了,热情地对甄华漪问了一通渴不渴,热不热,舒坦不舒坦。

  甄华漪感到莫名惊悚,看在他是李重焌太监的份上,万分小心地回了这些问题。

  甄华漪还对钱葫芦道了一声恭喜。前些时日李重焌厌弃了他,将他打发到了宫正司,今日一瞧他喜上眉梢,听人说他又回了晋王府。

  钱葫芦客气说道:“都是托娘娘的福。”

  甄华漪只当他是嘴上客气两句,没有多想。

  钱葫芦问候了甄华漪的身体,又道:“奴婢过来,是为殿下传个话儿。”

  钱葫芦嘻嘻笑道:“殿下说,他承诺的事不会忘,请娘娘放心。”

  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晋王殿下那时冷冷一哼,“都说了知道了,还多此一举,真不让人省心。”

  钱葫芦听不明白,总之不是什么好话,就不传了。

  甄华漪深深蹙了眉。

  承诺?什么承诺?莫非是前日说的帮她争宠的事?为何今夜巴巴跑过来说上这一句话。

  钱葫芦含笑看着甄华漪,蹙眉了,脸红了,害羞了,这一对年轻人。

  究竟是什么海誓山盟,风雪夜里也要特意差人来说上一句。

  钱葫芦传完了话就躬身告退离开,留下甄华漪咬着指头想李重焌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一会儿,玉坠儿走了进来,她神神秘秘说道:“娘娘你猜,我方才在宫门外碰见了谁?”

  甄华漪随口一问:“谁?”

  玉坠儿压低声音道:“是晋王殿下的太监钱葫芦。”

  甄华漪表情微变,欲言又止。

  玉坠儿接着说道:“听说晋王在宫中和一个宫女有了私情,钱公公来这里……鸿雁传书,红叶传情,说不准是为了那个宫女来的。”

  甄华漪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钱葫芦今日来却不是为了李重焌的心肝宝贝宫女。

  虽自己和李重焌清清白白,但被玉坠儿一说,仿佛她成了那个和李重焌偷。情的人。

  着实尴尬。

第26章 发作昨夜你和皇兄……在一起了吗?……

  快到年节,听说皇后心慈,赦免了一批掖廷罪奴,其中就有傅嬷嬷和玉盘儿。

  傅嬷嬷瘦了一大圈儿,不过看着精神劲儿还挺足,甄华漪心中安定。

  边上玉坠儿眼圈红红,甄华漪拍了拍她的手,低声安慰了一句。

  傅嬷嬷走上前来,握住了甄华漪的手:“奴婢回来不是件喜事么?娘娘怎不住地哭?”

  甄华漪纠正她:“嬷嬷看错了,是玉坠儿在哭。”

  傅嬷嬷伸出手,抹了抹甄华漪的脸颊。

  甄华漪后知后觉,才发现自己眼泪啪嗒啪嗒往下落,比玉坠儿还狼狈。

  傅嬷嬷心里一阵发酸,她看着甄华漪,仿佛清瘦了不少,腰肢细细一把,一阵风就能吹折,她面色苍白,像是易碎的精美瓷器,神色无助凄惶。

  傅嬷嬷心道,若没有自己和玉坠儿护着她,她怎能在这吃人的宫里活下去哟。

  甄华漪被傅嬷嬷一把搂在怀里,她想象自己是能够庇护她们的参天大树,但实际上,她仍旧是抽抽噎噎小鸟依人的那一个。

  甄华漪小小挣扎了一下,发现自己力气实在小,于是认命埋在了傅嬷嬷肩头。

  *

  审问玉盘儿之事不了了之,甄华漪将这件事从头到尾想了一遍,看出了些端倪。

  上回皇后对甄吟霜发难,开始是一鼓作气,后来却悄悄偃旗息鼓了。

  甄华漪能看出点宫里的门道,如今甄吟霜正得宠,皇后想拉她下马还为时过早。若皇后早就想清楚这理,她一开始就不会去招惹甄吟霜。

  那么,就是有人事后提点了她,是太后。

  太后脾气不小,定是斥责过皇后,也难怪那日皇后见了自己告状颇为头痛。

  皇后根本就不想插手这件事,是被她赶鸭子上架了。

  所以皇后不打算审问玉盘儿,于是和稀泥似的将傅嬷嬷和玉盘儿两人都放了出来。

  皇后的态度很明显——这边人放了,那边也不追究,你们别再来烦本宫。

  虽然甄华漪只念着傅嬷嬷能回来就好,但冤枉甄贵妃的罪名没有洗清,每日在宫里能引得白眼无数。

  因为这恶名,就连年节宫宴都不得入席。

  今日正是年节,甄华漪穿上厚重的礼服,自觉连走路都显得笨重,但没有办法,她勉强适应了,带着玉坠儿和傅嬷嬷前往含元殿。

  远远地,甄华漪就听见廊下传出宫悬之乐,走近些后,甄华漪看见皇帝的仪卫黄麾仗左右十二部设于含元殿前的庭中,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甄华漪避开黄麾仗,往内侍宫人处走,却被人拦了下来,太监翻了翻手中名册,说道:“名册上并未有甄御女你的名字啊。”

  绿绮阁消息闭塞,甄华漪无从知晓自己在年节宴会上被除了名,她站在这里顿时踌躇。

  她抬眼望殿内看了一眼,平日里同在学堂的小娘子们换了一身端庄的衣裳,她们站在太皇太后身侧,从容自若。

  她们的父兄都有资格在此宴饮,她们家族庞大。

  甄华漪意识到,在万寿殿时,她看起来和她们是一样的。

  其实到底不一样。

  甄华漪略微出神,耳边忽然响起迎送王公的舒和乐曲,殿中舞六佾,是诸侯之礼。

  甄华漪看见李重焌自乐悬南步至殿下,着一身深紫冕服,从丹樨而上。他的衣着厚重繁复,和甄华漪的礼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步履飞快,显得意气扬扬,周围群臣都含笑屈腰试图与他搭话,但他视而不见,两步并做一步就走入了殿中。

  他是一人之下最为显贵之人,却像是误入这般庄重场合的游侠,而偏偏没有人敢说他一句御前失仪。

  甄华漪忽然间很羡慕他,能够如此肆意张扬地活着。

  李重焌立于丹樨之上,若有所感地回头望了一眼,甄华漪蓦地紧张,心砰砰跳了起来。

  她知道该低头,却僵直在那里,她看见李重焌冠冕下悬挂玉充耳的青丝带随风飘了起来,日光过盛,他微微眯起了眼睛,他瞟了一眼黑压压的人群,而后头也不回地进了殿内。

  他没有看见她,她站在人群中,青绿的衣裳和宫女太监的青衣连成了一片。

  甄华漪不想继续站在这里了,她正要离开,忽然被人迟疑地叫住了:“……甄御女?”

  甄华漪回头,看见一个清婉秀丽的小娘子,甄华漪辨认了一下:“崔

  娘子。”

  崔娘子笑道:“许久未见故人,御女可否赏脸,随我去偏殿一叙?”

  甄华漪猜测崔娘子或许是在为她解围,若是她自己被太监拦下灰溜溜地走了,宫里定会有闲人要念叨这件事半个月。

  但和崔娘子一同离开,就捡回来了些体面。

  甄华漪心怀感激道:“自然,我也是许久未见崔娘子了。”

  崔娘子出身底蕴深厚的博陵崔氏,气质高华,在甄华漪看来比甄吟霜和贺兰妙法都要出色。

  她还有个芝兰玉树的兄长,名为崔邈川。

  当年,甄华漪出逃长安,受到博陵崔氏庇护,甚至在崔氏长辈做主下和崔邈川有了婚约,可是后来战乱频频,这事就没成。

  据说是甄华漪随崔家车队前往博陵去见崔邈川时,遭乱军劫掠,她之后下落不明,在民间流离了许久。

  偏殿里,崔娘子不谈往事,只是闲聊:“小时候我在博陵老家,族中叔伯都是当世大家,过年过节都要咏雪咏梅咏柳,不胜其烦。”

  甄华漪笑道:“今日娘子该咏什么?”

  崔娘子想了想,道:“大约是咏梅,除了咏梅,还要在除夕夜里往梅树上系红绳……御女莫笑,博陵崔氏也都是俗人罢了,听闻宫中梅园的红梅开得好,不知是否比博陵的红梅好看。”

  和甄华漪闲聊了片刻,崔娘子看了眼更漏,道一声抱歉便离开了。

  甄华漪一直以为崔娘子会谈起她兄长的事,一边是忐忑,一边是紧张,但自始至终,崔娘子都没有谈起。

  *

  甄华漪回到绿绮阁,脱下繁重的礼服,顿时浑身舒坦。

  虽没能进含元殿赴宴,但她不觉沮丧,她将傅嬷嬷和玉坠儿叫进了屋子里,让她们放下手里的活计。

  傅嬷嬷看起来心事重重,甄华漪笑道:“嬷嬷,今日是除夕,我们要过得快活一些。”

  她要将傅嬷嬷和玉坠儿都拉上榻,傅嬷嬷惊恐道:“娘娘,礼不能废。”

  玉坠儿听了她的话也老老实实站在下头。

  甄华漪无法,下了榻寻了个小兀子和她们二人围着火盆坐下,傅嬷嬷一脸不认同,欲言又止,甄华漪抢先说道:“嬷嬷和玉坠儿都是我的家人,为何要这般生分?”

  傅嬷嬷叹了口气,只得由着她去。

  三人围着火盆烧板栗吃,屋里顿时暖烘烘。

  傅嬷嬷问道:“崔家娘子和娘娘说了些什么?”

  甄华漪道:“只是些寒暄,说了些博陵崔氏除夕的习俗。”

  玉坠儿好奇道:“这样的文儒世家,过节的时候莫非是全家聚在一起写文章?”

  甄华漪觉得很有可能,但崔娘子说的是,他们也是俗人,在除夕会在梅树上结红绳祈福。

  甄华漪正在剥一颗板栗,想到这里她忽然手上一顿。

  崔娘子知道宫中有梅园,又说了崔氏除夕的习俗,崔娘子莫不是在点她?

  难道是崔邈川会在那里?

  这猜测细想没道理,崔邈川并非那样的人,崔娘子也不大可能为兄长和她这个后宫妃嫔撮合。

  但甄华漪不愿意放过任何机会。

  若真被送到了卫国公府上,她说不定能指望上崔邈川救她一救。

  甄华漪忽地站了起来,说道:“嬷嬷,将我的斗篷拿来。”

  傅嬷嬷问道:“这么晚的天了,娘娘是要去哪里?”

上一篇:我才不要当皇后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