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年烈酒
但是朝廷穷啊,这些年若非裴氏相助,恐怕连军俸都发不起。
许多事便就只能想想。
正月二十六,即三百军卒看完诊次日,傍晚时分,萧陆奉命来了一趟医馆。
晚间用膳,姜幼安从他口中听到两个好消息:一是守备军终于被撤回苍南山,稍作休整后便要与当初留守云州城的将士们一起行军去甘州;二便是镇远侯同意了在甘州建立临时医坊之事,日前已下令定、云两州州府张贴招募医者的告示。
而此时,甘州三县两镇中正有数位百户率队在各处搭建临时医坊。
“还有,长嫂此次献策有功,侯爷特在甘州府衙近处寻了处宅子赏给长嫂和兄长,我回苍鹤前,兄长已找了人过去收拾,长嫂和秦公子明日若有空,可随我去甘州看看那栋宅子是否合心意?”
“明日?”姜幼安放下夹马蹄酥的筷子,看向萧陆:“难道明日苍鹤会解封?”
三日前,地处云州最南的青禾镇最先解封,随后,守在商县、青黛等各县的镇远军亦陆陆续续撤回苍南山。
时至今日,唯有苍鹤依旧城门紧闭,若无军令,闲杂人等不得进出。
萧陆闻言从怀中掏出密函交给顾幺幺,明显早有准备:“苍鹤短期内恐怕不会开城,不过兄长向侯爷求来一封通行令,有这封通行令在,长嫂想什么时候去甘州都行。”
姜幼安一边听他说话一边打开密函,旋即了然,镇远侯给她这封通行令是想让顾氏医馆协助镇远军尽快推行落实医坊。
“原来如此。”
她收起密函,抬眸看向萧陆,淡然回道:“那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去甘州。”
这种战后或疫后的临时医坊本就要“快”——快速建立、快速走访受灾/受战村镇、快速观察救治病人、以及快速筛查与病人有过接触之人进行隔离。
不过如今甘州不曾出现疫病,最后这点便可不提。
医馆众人数日前便知晓他们要去甘州,但如今苍鹤仍未解封,林大娘、高二和齐荣一时皆无法回城,叶晋、锦月、锦盘和三娘便不能一起离开。
与叶晋商议后,姜幼安令他和锦盘随她去甘州,锦月和顾三娘则先留守医馆。
守备营军卒已经撤离,医馆明日便可恢复正常营生,锦月要留下来再聘一位坐堂大夫。
如此待苍鹤解封林大娘回医馆后,她和三娘便可收拾行囊带高二、齐荣他们来甘州会合。
至于朱雀街上的这座府邸,若无意外,姜幼安应当不会再回来。
次日一早,四人出发前往甘州。
姜幼安静坐马车之内,锦盘贴身保护,叶晋和萧陆则充当车夫坐在车前,一左一右,轮流扯绳扬鞭赶车。
东城门下的守城校尉早就收到命令,看过萧陆手中的通行令后,极为爽快地打开城门放侯夫人与其兄长出城,甚至还派兵护送了他们一段路程。
美名其曰:“顾大夫是去甘州救人,我们能护送顾大夫,也算是为甘州百姓出一份力。”
姜幼安无法拒绝军中将士为甘州百姓出力,况且有人护送对她而言也是好事。
距离“太子”暴露行踪已过去十日,苍鹤近来虽因战事一直封城,但“太子行踪”却未必还是秘密。
或许,城中已经有人在寻她踪迹了。
守城小队将人送至十里之外,再往北边走便是漫无边际的黄沙之地,沿途有镇远军巡逻,便用不上他们再护送。
领头的百夫长率兵道别:“顾大夫,秦公子,萧陆兄弟,保重。”
姜幼安闻声掀开车帘,戴着面巾向送行众人颔首致谢。
叶晋则跳下车来拱手道谢:“幸苦诸位。”
百夫长拱了拱手回礼,继而策马回身,严声整军,率众人返回苍鹤。
轰隆隆的马蹄声渐行渐远,在右上角刻着“顾氏医馆”四个纂体小字的马车也应声而行,继续往甘州奔去。
马车内,锦盘比先前戒备更甚,原本抱在怀里的剑此时已放于膝上,出了半鞘。
姜幼安则攥紧了挂在腰间的瓶瓶罐罐,出门在外,她自然有所防备,腰间这些瓶罐里不是迷药便是毒散,若真遇敌,拖上一时半刻不是问题,此外,马车座位底下还藏着一把弩/箭。
她武练得差,离开长安前也只是会些拳脚,顶多对付两三个小毛贼,更何况离开长安后疏于练习,功夫恐怕早就不能看了。
幸好骑射尚可,虽没有百步穿杨之力,但十丈之内,箭无虚发。
而马车外,叶晋终于将驾马车的活交给萧陆,自己则双手持剑,观六路听八方。
不想刚过半刻,马车后就突然响起比方才护送队伍更震耳的阵阵马蹄。
叶晋闻声飞身而起,持剑长立车顶,眉心紧竖眺望远方——镇远军军旗赫然映入眼帘。
但这并不足以让叶晋松懈。
直到看清率军之人是曾有过两面之缘的齐校尉,他才真正放下心来,跳回车前,收起长剑。
萧陆就趁这间隙放慢车速转头往后瞧了一眼,而后惊呼:“齐阳校尉!后面好像是齐阳校尉!”
“没错,是他。”叶晋说着看向萧陆,又道:“小陆,你和妹夫与齐校尉关系如何?若咱们去甘州能跟齐校尉他们同行,路上便不用担心什么意外了。”
萧陆双眼一亮,忙回:“兄长和齐校尉倒真有些交情,再说我手上还有侯爷的通行令,一会儿我与齐校尉好生说说,他应当会答应带我们同行。”
他方才听见马蹄声还以为要费些口舌才能说服长嫂和秦公子,不曾想眼下秦公子竟主动提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城门守兵和齐校尉等本就是侯爷特意安排来护送夫人的,只是不想被夫人发现,侯爷才安排的隐秘了些。
想着,萧陆将马车驾到黄沙路一旁停下,而后便揣着密函转身去迎镇远军。
姜幼安掀开一角车帘望向镇远军骑兵,听声势约莫有千人,个个人高马大,想来应是军中精锐。
只是萧陆跑了百余步才迎到人,离得太远,她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只看见那领头校尉从萧陆手中接过通行令反复翻看检查了好几遍才将其还给萧陆,而后才低头对他说了什么。
片刻后,萧陆兴冲冲地跑回来,笑着对众人道:“长嫂,秦公子,齐校尉答应带我们同行,但我们只能跟在队伍最后,不能耽误他们行军。”
此时,齐阳也已策马跟到了马车前,他微微点头向顾幺幺和秦晋见礼,声色微急:“还请二位莫怪,军令如山,刻不容缓,我等午时前必须要赶到和安镇。”
姜幼安闻言颔首笑了笑:“能让我们跟在军后便已经是照顾了,多谢齐校尉。”
如今这关头可没人敢擅自往返甘州,今日这齐校尉若真“面面俱到”的保护他们,她才真要怀疑这些骑兵此行的目的。
齐阳则惊讶于侯夫人的通情达理,原本侯爷这般安排时他还担心侯夫人会生气,没想到侯爷还真是摸准了侯夫人的性子。
不过他面上并未显露分毫,既已商定,齐阳朝众人略一颔首,转头便高声下令,率骑兵继续疾驰赶路。
萧陆见状忙跳上马车,在末尾骑兵从马车旁跑过时扬声一喝,紧紧跟了上去。
……
一路颠簸。
巳时二刻,姜幼安等人比预计早了一刻抵达甘州府衙旁的这处四进院落。
院门大门外,从前的门匾早已拆下来放到厨房当柴烧,不过新门匾也还未做好。
萧陆一面领众人进院一面解释:“这宅子三日前才赏下来,兄长当天晚上就去找了匾额工匠,只是制作匾额需要时间,工匠说十日后才能送来府中。”
姜幼安颠了一路有些难受,此时根本无心在意这些,闻言只问:“我与萧伍住在何处?房间可有让人清扫?”
“自是清扫了,长嫂和兄长住在三进正房,房间还是兄长亲自收拾的呢。”
萧陆欲为侯爷表现,忙不迭回道:“被褥、床帐、枕头这些也都是兄长买的,就是不知合不合长嫂心意?”
“兄长说若长嫂不满意,他午后会回来,届时再与长嫂一起去铺子里挑选。”
四进的院落,坐北朝南,入门后的一进院子与姜幼安他们在苍鹤住的三进院落极为相似,西边是三大间倒座房,东边有座角院,穿过垂花门便到了二进。
二进院里东西两侧各有一厢房并着耳房,正房也跟顾府类似,东侧连着耳房,西侧一墙之隔有道回廊,而穿过回廊便是书房与小花园。
三进院里的布局则与二进相差无几,再往后就是后罩房,马厩、马车等都跟苍鹤一样安置在此处。
若非多了一处三进院子,以及这栋宅邸因为刚刚经历战乱而比朱雀街那座宅院破败不少,姜幼安恍惚间都要以为自己不曾离开苍鹤了。
此时众人已穿过回廊来到三进。
姜幼安听罢萧陆所言忙摆了摆手:“不必再挑,房内之物既是夫君所置,自然合我心意,你说夫君午后会回来,大约何时?”
萧陆想起侯爷吩咐,回道:“最迟未正。”
不想话音刚落,穿风庑廊处便有一颀长身影匆匆踏风而来。
来人身穿盔甲,腰跨横刀,衣摆随风猎猎作响。
望见顾幺幺,萧无衍眉心的结总算略松了松,却只一息就又凝起,眉宇深锁成山。
及至她身前两丈,他倏地停步。
姜幼安疑惑看他一眼,怎么停在那儿了,是要她过去接他不成?
然而她缓了口气正要抬脚,耳边却忽然传来他急声:“别过来——”
姜幼安一怔。
就听萧伍接着沉道:“幺幺,今晨刚得到消息,甘州有疫,恐怕你要立刻跟我去趟医坊。”
而他刚从医坊回来,娘子未做防护,还是离他远些为好。
第73章
近在咫尺,行医救人
六日前,萧无衍一赶回甘州便立即将“建立战后专门医坊”之事安排了下去。
他命顾青树与其麾下五个校尉共同率兵筹建临时医坊,且每个医坊中都派遣一位军医过去。
五个校尉各带三队人马迅速扎根甘州的三县两镇。
第一日,五个校尉分别率兵马游巡全县/镇选定适宜建造临时医坊的空旷之地。
第二日,他们命手下三队兵马分开行事,一队人马随军医探查各村坊,其余人则留在原地,协助当地工匠搭建医坊。
此后三日,五处人马进展有快有慢。
直属州府的甘县进展最快,三日连探三个村子,腾县、谷安县居中,探了两个村坊,和安、塞河两镇则最慢,三日只筛查完一坊。
却不是两镇懈怠,而是和安、塞河离甘县最远,所以这些年比之少遭受一些屠戮,也就有更多百姓存活。
但不管是快还是慢,及至昨日,各地人马所发现的病人加起来都没超过百人。
且这百人也并未染疫,顶多是因冬日天冷而患上风寒之症。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各地军医还是对症下药,为病人开出药方,再由军卒去药坊买够三日的药给病人服用。
校尉也派了人在每户患病之人家外严加看守,在病人病好之前不准他们外出,以观后效。
当年镇远军攻破定、云两州之时,战后也曾爆发过小规模的疫病,死过数百人。
但那时镇远军军中军医充足,足有两百人,定、云两州的大夫医馆也远比甘州多,疫病控制的及时,并未引起什么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