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妾 第76章

作者:甜糯 标签: 宫廷侯爵 宫斗 轻松 古代言情

  等到夜色浓稠,处处都是燃放焰火的动静,裴长渊想起来去年除夕,明思扑在自己怀中,那般鲜活灵动。

  不过一年而已,她躺在里边受产育之苦,而他眼睁睁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无往不利二十多年,身为万人之上的储君,裴长渊从未有过这般挫败无力的时刻。

  “咚——”

  新岁已至,远处传来皇城的钟声。

  “哇啊——”婴孩嘹亮的啼哭声响彻风荷苑。

  范嬷嬷快步跑出来报喜,“恭喜殿下,明良媛诞育一子,母子平安!”

  新年伊始,东宫得子。

  

第47章

  千里旌麾,万家灯火,晓来气霭佳瑞。

  辞旧迎新,皇城烛火高照,日夜不熄。

  坤宁宫内,姚皇后沐浴出来,瞧见隆盛帝还坐在榻上,“皇上,夜深了,不如先歇下吧,明日一早您还得主持开年祭礼。”

  隆盛帝放下手中的棋子,“再等等吧,这么久了,东宫怎得还没消息?”

  明良媛提前生产,宫宴上太子离席,隆盛帝虽不至于亲自跑到东宫去瞧,但心里也是记挂着的。

  老生常谈道:“呈则这都二十有七了,膝下就一个孩子,实在太不成体统,皇后瞧着京城有没有合适的贵女,多选几个进东宫。”

  “皇上勿急,妇人生产危险重重,哪有这么快,”姚皇后捧了盏热茶递过来,“要臣妾挑选贵女不难,可要挑选到太子喜欢的就难了。”

  隆盛帝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朕瞧着他是挺喜欢明家那丫头,近来不知闹了什么别扭,心情不佳,都挂在脸上了。”

  姚皇后温声笑了笑,“两人都年轻,有点摩擦实属正常,只要太子不耽误政事就好。”

  关于东宫这些事,姚皇后自然也清楚,却不好开口,实在是有些乱,站在长辈的角度来看,皇上想来会不悦。

  “呈则就是一颗心都扑在政务上了,也不知分点心思在子嗣,若是今夜……”隆盛帝想说万一明良媛再生个郡主,他就真得急了。

  话说到一半,又怕说出来不好听,索性住了嘴。

  姚皇后心知肚明,连忙安抚,“皇上放心,新岁将至,会有喜事降临。”

  这话才说完,便有小太监飞奔进了坤宁宫:“回皇上,明良媛诞育一子,母子平安!”

  姚皇后喜笑颜开,“恭喜皇上,新岁喜得皇长孙!您这下能安心了。”

  “哈哈哈,”隆盛帝焦躁半日总算是舒心,龙颜大悦,“好,好,皇长孙好啊!”

  “皇长孙生于岁旦,这是吉兆啊,新年大梁一定欣欣向荣,四海升平!”姚皇后挑拣着吉利话说,既让皇上开怀,也是卖明良媛一个面子。

  “明氏是个有福气的,”对于帝王来说,这种吉祥话哪能不爱听啊,越发高兴,“赏,朕重重有赏!”

  东宫有子,隆盛帝比自己的妃嫔生了皇子还要欣喜,连夜吩咐人准备赏赐,坤宁宫欢笑不断。

  玉泉宫内,薛贵妃沐浴后躺在床榻上一直不曾睡着,等着东宫的消息。

  她可不是关心东宫,是巴不得明思母子俱亡。

  女人生孩子本就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她又是早产,一个万一,两人一起没了,也不是多稀罕的事。

  照太医所说,鲁王妃的产期原本比明思

  的早两日,谁知明思提前发动,她生个女儿也就罢了,若是生个儿子……

  “啧。”薛贵妃烦躁地在床榻上翻了个身,怎么睡都觉得不舒服,索性坐了起来。

  “娘娘。”等了老半晌,终于听见了贺嬷嬷进来的动静。

  薛贵妃一把掀开床幔,探头去看,“怎么样?”

  贺嬷嬷面有难色,“回娘娘,明良媛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什么?!”薛贵妃攥着衾被捶了一把,“早产都给她生下来了?”

  这实在算不得一个好消息,薛贵妃满脸不悦,老天真是不公,什么好事都偏向东宫。

  贺嬷嬷道:“听闻起先是有些艰难,后边太子将太医院当值的太医都传了过去,明良媛胎位正,后头生的还算顺利,听说孩子康健,出生时哭声嘹亮,太子极其喜悦。”

  “他当然喜悦,这可是皇长孙,还是在新岁头一日,这般好的兆头,居然被明思赶上了,她可真会生啊!”薛贵妃咬牙切齿。

  明思与鲁王妃差不多时候有孕,太医又说鲁王妃会先生产,薛贵妃早就做着鲁王妃生下皇长孙的美梦,好在皇上跟前争口气,结果却被明思抢了先,哪里高兴的起来。

  “奴婢也奇怪呢,怎么会提前七八日发动,别是被人做了什么手脚催促早产。”贺嬷嬷意有所指。

  薛贵妃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八成又是太子妃那个蠢货,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明思生了皇长孙,又要得意了,倒叫鲁王府落了下乘。”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没用了,贺嬷嬷劝道:“娘娘勿忧,眼瞧着鲁王妃也就这几日发动了。”

  “不行,再过几日黄花菜都凉了,”薛贵妃拧眉思索片刻,“你明日一早递消息出宫,让鲁王妃也赶在岁旦这日发动,风头可不能全让东宫占了。”

  岁旦是新年伊始,这般好的吉兆,薛贵妃眼热不止,即便不能赶上皇长孙,但鲁王妃再生个皇孙,双喜临门,皇上也会高兴,压压东宫的威风。

  两个皇孙在同一日出生,往后无论什么事,将难分高低,况且鲁王妃这个还是嫡子呢,明思生的只是庶子。

  “这能行吗?鲁王妃的产期还有几日呢。”贺嬷嬷有些犹豫。

  薛贵妃无所谓道:“有什么不行的?明思不是还差得更久,不都平安无事了?”

  反正是鲁王妃生孩子,又不是她生,薛贵妃自然不在意,既如此,贺嬷嬷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但心里总觉得惶惶不安,盼着别出事才好。

  *

  风荷苑内,一扫这十几天来的低迷之态,人人喜气洋洋,明良媛顺利产子,太子殿下厚赏风荷苑上下,赏银比十年的月银还要多,个个嘴都要笑裂了。

  “呦,这孩子可真是白啊。”宁国公主抱着襁褓中的小侄子,越看越欢喜,“和你幼时有些像。”

  “这白吗?”裴长渊站在一旁,盯着皱巴巴的婴孩看,孩子浑身通红,实在看不出来哪里白了,不过心里头还是软的。

  宁国公主笑了,“孩子生下来都是这样,已经算是白嫩了,川儿随了他爹,生下来黑得多。”

  “思思肤白,定是随了她。”小家伙闭着眼睛在睡觉,裴长渊也看不出个什么花样,却还是舍不得眨眼。

  “你来抱抱他。”宁国公主见他目不转睛的样子,虽说不是初次当父王了,但前头的大郡主,他定然没这般上心。

  宫里头子凭母贵,母亲得宠,孩子才能得宠。

  裴长渊苦笑着摇了摇头,“别了,我怕抱不好。”

  这么小的孩子,看着才巴掌大,他生怕弄伤了孩子。

  “多抱几次就熟练了,”宁国公主打趣他,“你和川儿他爹一样,我生下川儿的时候,他也是不敢抱,后来就会了。”

  “等他长大一些吧。”裴长渊伸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孩子的脸颊,比上等的丝绸还要柔软,心里头被填得满满的。

  从前看大郡主时,完全没有这种成为父亲的喜悦,或许是因为这个孩子是他看着长大,也是带着他的期盼降生的。

  更因为这是明思拼了性命生下来的孩子。

  “主子,您醒啦!”银烛惊喜的声音传来,“殿下,公主,娘娘醒了。”

  宁国公主连忙抱着孩子过去,裴长渊脚步一顿,跟在身后。

  明思生下孩子因为力竭昏睡过去,但心里也惦记着孩子,没睡多久悠悠转醒。

  醒来还有些迷糊,屋子里燃着香料,驱散了生产的血腥气。

  “来,看看孩子。”宁国公主抱着孩子弯腰,凑到明思跟前。

  明思眨了眨眼,先注意到的却是宁国公主身后的太子,“殿下。”

  “我在。”裴长渊坐到床沿,握住了明思的手,“辛苦了。”

  明思这才转头去看孩子,小小的一团,皮肤红通通,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肚子空了,心却满了。

  “孩子健康吗?”她最担忧提前发动害了孩子。

  “康健着呢,柳太医说了,孩子长得很好,尽管放心,”宁国公主笑着说,“眉眼和他父王小时候还挺像呢。”

  明思松了口气,露出点笑来,“好。”

  宁国公主看得出来明思才生产,很是疲乏,便说:“我抱孩子让乳母照看,你再睡会。”

  她给了弟弟一个眼色,抱着孩子到隔间去了,两位乳母正在等候。

  宁国公主一走,床榻间就剩下明思和裴长渊了。

  两人的手还握着,裴长渊望着日思夜想的姑娘,先开口:“身上可有不适?”

  “并无大碍,”明思望着他轻轻地眨了眨眼,眼角就滚下泪来,“我还以为见不着殿下了。”

  “说什么胡话呢,”裴长渊一见她落泪,心都要碎了,连忙俯身为她拭泪,轻声哄她,“你才生完,切不可哭,别伤了眼睛。”

  指腹间全是明思的眼泪,灼得裴长渊的肌肤像是破开了几个口子,烧滚的油往血肉里迸溅,疼得他胸口沉重得压了几块巨石。

  先前气她不喜欢自己,气她不回应自己,可方才站在院子里,他想的只有让她活着。

  十几日不见她,折磨的哪里是她呢?分明是自己。

  罢了,罢了,孩子都为他生了,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喜不喜欢,他都认了。

  裴长渊伸手搂她入怀,掌心揉搓着她的发顶,嗓音低沉,“我们不闹了,好吗?”

  明思埋头在男人怀中不断呜咽,像是要把这些日子的委屈都哭出来,泪水沾湿了太子锦袍,抽噎着点点头,“好。”

  隔着衣物,裴长渊的心口却被她的泪水烫熟了,溃不成军,“乖,别哭了,是我错了,向你赔不是,待你出了月子,想怎么罚我都成。”

  管它对与错,他们之间,何必分得清清楚楚,他是男人,理当多承担一些。

  明思哭过一场,发泄出来,心里好受多了,“殿下,我饿了。”

  裴长渊让人去把准备好的膳食端上来。

  堆叠起枕头,让明思靠着,用帕子擦去她面上的泪水,“再不能哭了,伤了眼睛不是小事。”

  明思点点头,眼睛微红,一张小脸却是苍白,毕竟生完孩子,体力耗费巨大,瞧着我见犹怜。

  裴长渊捧着她的脸颊亲了下,“又瘦了,往后得盯着你用膳。”

  冯忠总说风荷苑一切都好,可别人说得再多,也不如他亲自瞧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