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夷 第52章

作者:一明觉书 标签: 天作之合 正剧 群像 古装迷情

听到动静的宿幕赟刚走出来就看见门口明晃晃的刀剑,茫然地望向沈淙,问:“发生什么事了?”

沈淙气得要命,根本没空理她,不敢相信一国太子居然能干出软禁臣子这么荒谬的事情,站在院中隐忍了半晌,最后默默拂开披风,抽出了别在腰间的匕首。

随着一声清脆的争鸣,在场几人一同叫出了声,宿幕赟快步走上前来,道:“你要干什么?!”

他道:“不关你事,你回院子里,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宿幕赟瞪大眼睛,道:“你到底要做什么?我怎么可能放任你去冒险?”

沈淙道:“你如今只要把消息从萧辙嘴里撬出来就是在帮我了,其余的事情不用你管。”

说完,他又看向赵、时二人,正要开口,却被宿幕赟一把按住手臂,道:“你公然违抗太子殿下,想过沈家没有,万一陛下真的……谁来护你?”

沈淙冷眼甩开她的手,道:“此事是我一人所为,与沈家、与你,都无关。”

他着重强调了那个“你”字,眼里带着一点失望,宿幕赟扬声道:“你明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不管你是什么意思,我今夜都必须出去!”他不再与她多话,抬目望向赵、时二人,眼里带着一丝坚定和决然,道:“如今太子还不敢杀我,我们还有机会。”

赵、时二人对视了一眼,问:“府君想如何做?”

沈淙抿唇思忖几息,冷然道:“直接闯门,我佯装自戕,他们定会生乱,你们从马厩那个门走,到正门接应我。”

听闻此言,赵麟有些担忧,劝道:“府君,我们还是得有一个人护着你罢。”

沈淙摇头,道:“我一个人,他们戒心不会那么重,容易得手,”他像是已然想定,握紧那刀把,声音也凝实了许多,命令道:“速去。”

赵麟见他神情,便知无法再劝,只好作罢,同时弄雨一同退离他身旁,快速朝马厩走去。

“回院,”迈步离开前,他再次看向宿幕赟,道:“告诉萧辙,他若是再不吐露实情,我就杀了他。”

宿幕赟咬牙看向他,看着他的离去的背影,最后喊了一声沈淙。

……

刚刚谢持离去时他大概扫了一眼门口的守卫,大约有十来个人,全都穿着黑甲,身材高大,看着都和他差不多高,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全都已经出鞘,在火光中闪着锋锐的光芒。

不管哪样武器给他来一下,他都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谢定夷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给自己做主。

想到这里,他居然有点想笑,心脏剧烈地跳动着,像是马上就要从喉咙里冲出来。

“开门。”

他吩咐两个站在门内的侍从,慢慢把那匕首横在了自己的颈间。

随着吱呀一声,大门应声而开,门口的守卫立刻警惕地往门内望来,待看清沈淙的举动,他们神色突变,纷纷作战备状,道:“府君要做什么?”

“让我出去,”沈淙漠然望着他们,道:“都给我滚开。”

他的五官实在过于精致,一旦沉下眉眼,显得气势极为迫人,见他一步步走出来,那些守卫谨慎地和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余光中,一个守卫已经快速离了此处,应该是去向上司禀告了,另有一个人似乎不信他会真的动手,正要上前,沈淙却迅速将手一紧,锋利的刀刃瞬间在瓷白的脖颈间割开了一道细细的血痕。

见他真的受伤,那些人果然不敢再试探,但始终还是将他围合在包围圈中,不敢多退后半步。

“咻!”正待两方僵持之间,一支利箭倏得破空而来,精准地射中了其中一个守卫的后心,那人哀嚎一声,整个身体往前一扑,倒在地上,完整包围圈立即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缺口,几乎是他倒地的同时,沈淙就猛然迈开了双腿,跨过那个人的身体往黑暗中跑去,

时弄雨放下弓弩,朝他喝道:“公子!这!”

双手交握的一瞬间,整个身体就被往上一提,顺利翻到马背上,赵麟持刀冲出,杀入人群为他们断后,眼见马儿消失在黑暗中,他也不再恋战,吹哨唤来自己的坐骑,朝着相同的方向追了出去。

如今整个梁安城都是谢持的人,城门口自然也不例外,但赵麟身为天下第一剑庄的后人,就算不敌千军万马,在百十人中杀出一条路的能力还是有的,只不过刚冲出城门,身后的追兵就多了几倍不止,沈淙忍住心慌,对着身前的时弄雨道:“去崤山!”

时弄雨未至一词,默不作声地朝西北方向行去,风声猎猎,卷着夜色从耳边刮过,马蹄从官道踏上郊外泥地,急促砸响,溅起一路泥石。

近半个时辰的快马后,二人终于行至崤山脚下,几乎是马一停下,沈淙就滑下了马鞍,触地的瞬间双腿倏忽一软,双膝重重地磕在地上,时弄雨连忙来扶他,可刚站起来,他就迈步朝山道上跑去,嘶声道:“你骑马去北山道接应我,半个时辰后我没下来,你就去找赵麟,回晋州!”

时弄雨大惊,连忙想跟上他,道:“公子……”

“走!”

他最后喊了一声,随即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黑暗之中,时弄雨欲追不能,又见后方隐隐出现了火光,被迫退下山道,策马离开了此地。

夜色沉沉,只能靠两侧零星点着的石笼灯辨别前路,左右密林白日看去还觉苍翠可爱,到了夜晚却黑得像是一整块昏黑的幕布,仿若随时都会把他包裹其中。

山中刚下过雨,让原本就陡峭蜿蜒的山路更加湿滑,布满泥泞,粗重的喘息声混杂着潮气,在黑暗中一声又一声地响起。

虽是秋夜,可额发在疾走奔驰早已汗湿,贴着苍白的额角,向来不染尘埃的衣物满是泥污,袍角拖着水迹,沾着湿土,随着他的动作一步步地往上拖。

即便身后的那片黑暗寂静得仿佛什么都没有,沈淙也丝毫不敢停下,可他已然累极,到后面几乎是踉跄着爬上湿滑的台阶,膝盖磕在角上,冷痛入骨,却根本顾不上查看,手脚并用地挣扎而起。

夜风裹着山里的潮气灌进衣领,冷得像是刀子,每一次呼吸都已经充满了血腥味,沈淙跪着爬上最后几阶石梯,终于望见了那一点微弱的灯光——

远处的皇陵寺兀自静立,檐角下的铜铃晃动,随风轻响。

他竭力攒出一点力气,扑着跑到那一片灯影下,脚下一绊,整个人仰面摔进石阶前的泥中,泥点溅在脸上,混杂着星点血迹,满是污痕。

他向上爬了半步,胸膛剧烈起伏,像是一尾搁浅的鱼,抬起手用力地拍在寺门之上,掌心痛到发麻,已然没了知觉。

他咬紧牙关,声音嘶哑,几乎是吼出来,道:“开门!”

门扉沉重,嵌铁封缝,一时间无人应答,污迹顺着额角流下,模糊了视线,他再一次抬手,用尽全身力气连拍三下,掌骨撞得生疼,却依旧没人回应。

正当他再次伸手的时候,门口终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木栓被缓慢拖动,老旧的门板吱呀一声,沉沉地开了半寸,门口的石灯打在缝隙处,隐约映出一张皱纹纵横的面容。

是个老僧。

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抓住了那人的僧袍,嘶声道:“我要见长君殿下!”

那老僧看着眼前这个夜半前来,满身狼狈的年轻人,沉默片刻,微微侧身将门扉拉开寸许,道:“随我来吧。”

沈淙扶着门槛站起来,跌着踏进了山门,寒冷和痛意充满了他的身体,令他每走一步都摇摇欲坠。

老僧领着他穿过了一条幽暗的长廊,木质的地板在脚下吱呀作响,四周都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很快,他停在了一座小院面前,抬手指了指那门扉,缓步退开了些许。

沈淙立刻冲上去,跪在门前,边拍门边道:“长君殿下!梁安生变,还望您能回宫主事!”

“长君殿下!”

一连好几声,门内才传来了些许动静,支撑着沈淙身体的木门被猛地拉开,他一下失了倚仗,跪倒在来人身前。

他顾不上自己的狼狈,仰头望向那人,几乎是哀求地说道:“陛下失踪了——”

这几个字刚从口中说出来,他就感觉自己心底有什么地方悄然崩溃了,可表面上却不得不强撑着,继续说明道:“阙敕旧臣在庆云邑生乱,太子把持朝堂,软禁了武贵君和方丞相,私调沣州和岱州的守军入了梁安城,她这是要趁乱谋反——”

他的眼神冷得吓人,道:“还望殿下回宫主事。”

虞归璞当年为帝君时素有贤名,一定能定下那些老臣的心,一些摇摆不定的阵营也会倒戈,只要拖到谢定夷回来——不管她怎么样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在这之前,他绝不能让谢持被推上帝位。

可他说了这多,虞归璞只是垂眼看了他两息,平静道:“我见过你。”

他无法忍受他的平静,急促地喊了一声:“长君殿下——”

“放心吧,谢定夷没那么容易死,”虞归璞道:“我离宫前就说过我不会回去的,你找错人了。”

沈淙不敢相信他居然会拒绝,眼见他要关门,眼疾手快地将手掌插入了那门缝之间,一瞬间,彻骨的痛楚从指骨传至了心尖,虞归璞一惊,复又打开了房门,沈淙立刻拿那只受伤的手颤抖地抓住了他的衣角,道:“臣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是平乐是您女儿啊。”

听到平乐两个字,虞归璞望向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复杂,道:“你就这么想帮她?”

“为什么你能这么平静呢?”沈淙没回答这个问题,仰面和他对视,语气像是质问,又像是替谢定夷委屈,道:“她为了中梁耗尽心血,为什么要这么对她。”

一国帝姬,十四征战,在边关食风饮露,千磨万击,才有如今梁安的安泰,才让这个国家不再被别国随意欺凌,她本该成就盛世,名垂千古,为无数后人称颂敬仰,可为什么在现在,在当下,她要经历这么多的欺骗和背叛?

听到这句诘问,虞归璞脸色一僵,正要说什么,一年轻僧人突然疾步走到了院前,对着那老僧和二人道:“山下来了一队官兵,声称要搜人。”

闻言,沈淙迅速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又看向依旧没什么动作的虞归璞,努力撑着膝盖站起身,不再低头,而是冷然道:“既然殿下不愿,臣也不能强求。”

他转身望向那两个僧人,冷静地询问道:“寺中是否还有其它下山的路?我不会连累任何人。”

那老僧没立时回答,看看虞归璞,又看看他,等了两息见无人出言,这才轻轻叹了口气,道:“随我来吧。”

见沈淙的身影消失在远处的塔林深处,虞归璞闭了闭眼,回屋穿好外袍,问那小僧道:“那群走狗在哪?”

那僧人道:“应该已经到山门口了。”

他冷笑一声,迈开步子走出去,道:“一群目无君纪的反贼,谢定夷还没死呢,就上赶着要夺位了,恶心的嘴脸藏都藏不住。”

门外火光闪烁,伴有兵戈甲胄相击之声,山门内则聚集了不少被吵起来的僧人,乱哄哄的不成样子。

刚走到门前,虞归璞就听见门外有人在喊话,说有反贼混入皇陵寺,让他们打开寺门搜查,他站到门口一把拉开山门,孤身一人对着刀枪剑戟,气势如虹,盯着那个为首之人,沉声问:“你说谁是反贼?”

第63章

后山的路没有铺就石阶,只有一条泥泞小路,极为陡峭,沈淙几乎是半摔半落地爬下了山,双脚踏上山道后,他左顾右盼地寻找时弄雨的踪迹,压低声音唤了两遍他的名字。

不多时,远处的坡道似乎传来了回应,他连忙迈步朝那处跑去,贴着一颗粗壮的树干往前探了探头。

道口并无弄雨的身影,只有被系在一旁树上的步月在

兀自点蹄。

弄雨将马系住藏好,应当不是仓皇所留,定然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必须离开,沈淙来不及多想,忙跑过去将步月解开,忍住指间骨的剧痛握住马鞍,撑住自己的身体,用力翻到马背上。

疾驰的马蹄在泥泞山道上激起大片水渍,一侧的枝桠数次抽过他的臂膀,夜色沉沉,只有云后微弱的月光勉强照亮了前路。

谢定夷不在的这段时日他虽然也常练骑术,但都是在院中的平地上,如今山道崎岖,他又必须迅速离开此地,一时间颠簸异常,好几次险些摔下马背,本就受伤的两只手被缰绳磨出了鲜血,从紧握的指缝间缓缓沥出。

如今他身无长物,肯定没办法一人一骑回到晋州,谢持如果想要抓他,一定会拦住各城的关卡,说不定还会盯着沈氏名下的铺子,不论他是直接进入江州地界还是返回梁安,都无异于自投罗网。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藏起来,等到赵麟他们来找他。

想到这里,沈淙用力紧勒路缰绳,马身顺着他的动作猛地一折,差点就掀翻了他,他只能死死稳住,脚跟在马腹旁狠狠一磕,强行转向,驶入一旁幽黑的树林中。

穿过这片树林,就是崤山东口,那里有几个相连的村寨,三面林遮,一面临溪,原本是一个简易的集市,给来崤山参加燎祭的百姓或是入京的行人停留驻足的,渐渐的便有人在此安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村庄,归属于京畿的管辖范围。

又骑马跑了半刻钟后,远处终于显出了房屋的轮廓,乌黑的天泛出深邃的蓝,逐渐演变成青白。

天马上要亮了。

沈淙勒紧缰绳,让步月慢慢停了下来,翻身下马,从村庄一侧的小路走了进去。

天还没有彻底亮起,但空气中隐约起了一层湿雾,携着秋风吹来,冷得刺骨,沈淙牵着马沿村边绕行,目光在屋舍之间不断逡巡。

必须找一户既不显眼又有足够掩藏之处的人家。

约莫走了十来户,他终于慢慢停下了脚步,贴着村道边的矮墙上望向不远处一个不大的屋舍,那房屋侧边靠着一处破落的旧牛棚,棚顶虽塌了半边,但墙角仍有遮蔽之地,足以藏马;院内堆着干柴和旧农具,应该是个农户,门上则贴着褪色的旧春联,屋檐滴水,窗纸泛黄,丝毫不惹眼。

接连的奔袭中突然停下,身侧的步月似乎有些焦躁,抬起前提打了个响鼻,沈淙拍了拍马颈,低声安抚道:“乖,再忍一会儿。”

他摸了摸腰侧的匕首,确定它还安在,这才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农户一般起身都早,沈淙不过敲了两声门,屋内就传来了脚步声,没一会儿,那木门吱呀一响,被人从里面拉开了一条缝,透出一道细亮昏黄的灯光。

开门的是个看着三十来岁的男人,穿着一身褐色旧布衣,身形高大,肤色黝黑,眼窝略深,嘴角微垂,看起来格外憨厚老实,见是一个生人,他先是谨慎地上下扫了他一眼,待看到他身后高大的白马,眼神里又多了几分警惕。

沈淙略拱了拱手,率先道:“在下姓谢,自江州来,是去梁安送货的,不料途中遇上山匪,一路逃命才到这村里,”说着,他又侧了侧身,让男人看到他脏污的衣袍和脖颈上的血痕,道:“实在走投无路,才敢敲门打扰。”

上一篇:前夫是我心头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