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别走 第14章

作者:谢知微 标签: 古代言情

  萧承启霍然看向她,握拳的手忽而紧了一些,听她狡黠的笑了笑道:“幸好等到了。”

  “你……”萧承启心脏咚咚的跳,突然口干舌燥。

  谢柔似感受到了他内心波动,没有就番话说下去,没有逼他,只道:“这些是民女肺腑之言,陛下若不喜欢,可以当作没听到。”

  这怎么能作假呢,萧承启一颗心早被眼前女子揉得乱糟糟一团,不禁气闷。

  谢柔在心里无声的笑了笑,真是个……傻瓜呀。

  “陛下,以后山高水远,民女不在您身边,您要照顾好自己。”

  萧承启点了点头,半天憋出一句:“你也是。”

  谢柔没说话,起身庄重的行了大礼。

  她说:“民女愿皇上福寿绵延,一生平安。”

  雪白的披风迤逦在地,像盛开的木兰花,他看着她,眼中发涩。

  夜幕四合,她最后望了他一眼,转身走下石阶,茫茫天际忽然飘起细小的雪花,落在两人脸上,化出小水珠。

  她先前估计得不错,这场离别果然是在初雪时到来。可惜她最想听的话,依然没有听到,不过没关系,他来了,就好。

  意料之外的是,在即将踏上马车的时候,背后的男子再度出声叫住了她。

  有点踌躇,又有点不安的问:

  “你……会给我写信吗?”

  他踏出长亭,肩上落了一层薄雪,目光明灭的问她:“你可愿意?”

  她想起两人第一次相见的时候,他也曾这样开口询问,那时他几乎一无所有,但望来的视线却格外坚定。

  那细微的改变,可是因为她么?

  “好啊。”她这样回答。

  *

  卓海赶到时,两侧的暗卫已经点亮了手里的灯,宽敞的驰道漆黑一片,几盏灯像浩瀚星海里的星子,在风雪里摇摇晃晃,指引着宫城的方向。

  萧承启就站在路边,头发和衣衫上都铺满了雪花,卓海不知他站了多久,只是远远望去,形单影支,周身气息比以往更清冷些。

  他将黑色的裘衣披在他肩上,萧承启方如梦初醒,回头看了他一眼。

  “陛下,回宫吧。”

  萧承启沉默着点了点头,重新上马踏入宫城的阴影,晚上的雪下得要更大了一些,寒气袭人,他忍不住伸手拢了拢裘衣,突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格外的冷。

  作者有话要说:谢依依:不说就算了

  萧直男:哦……

  谢依依:……

第17章 路上见闻

  马车一路驶出凤阳,天光从云层钻出来的时候,一行人已经走到了凤阳郊外。谢柔将帘子拉开条缝隙,见两侧的树林一眼望不到尽头,松柏还是郁郁葱葱的样子,雪落在枝头晶莹剔透,和皇城里的景致完全不同,一时看得出神。

  “小姐,外面光秃秃的有什么好看的?”雀儿问。

  谢柔抿唇道:“久不出宫,我都忘了城外是什么样子了。”

  雀儿笑道:“那小姐这一路可有的看呢,我听说再往北树林越来越少,有大片的沙海,风吹过会送来驼铃声,日头落下沙丘时,天外还能看见飘浮的楼台城廓,可有趣了。”

  云姑在凤阳长大,是头一次听说如此玄妙的东西,雀儿这么一描述,勾起了她的几分好奇:“雀儿,你这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我怎的没听说过呢,飘浮的楼台城廓又是什么?”

  雀儿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知道咱们要去沙城,我就偷偷的问了边关来的人,他们都这么说。”

  云姑讶异道:“那岂不是和蓬莱仙境有的一比?”

  雀儿笑道:“可不是吗。”

  又道:“若真有仙境,咱们就骑着骆驼去追,万一能追到呢,还能去仙境里瞧瞧。”

  前面的话听着还有点谱,后面这句就跑偏了,众人闻言笑起来,只当她天真烂漫。

  “姑娘,沙城外的沙漠属于图坦蛮国,你若当真骑上了骆驼,怕不是要追进敌人大营里去了。”卓生此刻回过头来,也笑呵呵的逗她。

  雀儿立刻皱起眉来道:“按你这么说,到了沙城只能看看关外风景,连骆驼都不能骑了?”

  卓远微笑着接话道:“骆驼虽不一定能骑上,但是马匹却是有的,属下听说大将军在边关新设了一处马场,等咱们到了就能看见。”

  雀儿道:“那马场是不是很大?”

  卓远道:“本是战事所需,设在了开阔而隐秘的地点,场地似乎不小。”

  雀儿这才开心了一些。

  “雀儿姑娘会骑马?”卓远问,云姑也向她看过去。

  雀儿吐了吐舌头,神秘地道:“我可不敢班门弄斧,这里有高手在呢。”说着看了谢柔一眼,两人相视而笑。

  卓远和云姑皆是一怔,忽见倚在窗边的谢柔直起身,轻声道了句“停车”。

  卓生赶忙靠边停下,谢柔拉紧了披风,从车中探出头来,对他道:“给我两匹备用的马。”

  卓生和卓远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彩,依言从马车后面牵过来马匹,刚要说点什么,被谢柔止住道:“今日无雪,又有太阳,我下去跑一圈,若是冷了就回到车里,你们不必管我。”

  两人便没敢再说什么,眼睁睁看着谢柔带着雀儿身姿潇洒的上了马,一挥缰利落的跑远了。

  众人一时目瞪口呆,一时又是佩服,谁都没想到往日温柔端庄的皇后还有这样一副好身手,看她骑马的样子极其熟练,必定是从小练就的。

  卓远赞叹半天才想起来,谢柔可有一个将军哥哥呢,同是将门出身,兄长马上行军如此厉害,妹妹又能差到哪儿去?

  “陛下肯定不知道吧?”卓远叹道。

  云姑笑着摇了摇头,陛下见过规矩、端庄、聪慧的皇后,但不曾见过灵巧、潇洒、自由的谢柔。纵马奔驰的女子变成了一道鲜活靓丽的风景,连发丝都系着清风。

  “我们跟上去,但不必跟得太紧。”云姑对卓远两人道。

  “怎么?”卓生本意尽快赶上去。

  云姑道:“小姐和皇上告别之后就再没说过话。”

  两人一怔,经过云姑这么一提醒,还真是如此,出来那么多个时辰了,加上向他们借用马匹,总共就说了刚才三句话。

  卓远想明白了,不禁感慨道:“还是你们女子细心。”卓生跟着点头,看来和他想的一样。

  云姑微微一笑,道:“我跟着小姐的时间不短了,自然是能察觉的,小姐心里不快活,就让她放放风吧。”

  两人口中称是。

  谢柔看着身侧的树影在余光中掠过,跑得速度快了也不觉得寒冷,凉风吹拂脸面反倒意外的舒服。她很久没有骑马了,记忆里最近的一次还是在幼时,兄长谢煊决定去投军,两人在山坡上赛马,她那时年纪很小,骑的也不是高头大马,自然跑不过他,兄长率先到达坡顶,站在夕阳的余晖下等她。

  她好不容易到了那里,他还笑她动作慢,她气得向他的头顶扔了把草,兄长和她玩笑,说头上戴草的都是要卖掉的孩子,她这个妹妹心狠,要卖掉哥哥。她知道哥哥是在故意逗她开心,双亲早逝,哥哥是她唯一的亲人,他若投军,两人怕是半年才能见一面,他怕她难过。

  “我去军营给依依挣一个将军回来,到时候就再没有人敢欺负咱们了,依依也能选个好夫婿。”哥哥在马上弯腰,摸着她的头道。

  她那时还没想过找夫家的事,只觉得他说的很遥远,不过他一片心意她却是收到了。

  “知道为何让你这个女儿家学骑马吗?”他忽然问她。

  谢柔忘记当时自己是怎么回答的了,只记得哥哥说“不对”。

  “你看,骑上马跑得就快一些,别人想抓你也抓不到,傻妹妹,你学会了骑马,就有了自由,以后如果不喜欢在夫家呆着,就自己跑出来吧。”

  她听得一愣,反问他不应该大将军亲自上门接她走么,哥哥挑眉道:“鞭长莫及,我怕你等不及。”

  如今她骑在马上,莫名叹气,怎么好像都让他猜中了,她真的从“夫家”跑出来了,而且是那位名义上的夫君送她离开的,没有挽留,更没有追上来。

  思绪千百转,她知道自己又想多了,在宫里心态还算平和,说好了留与不留都有各自的活法,临到分别的时候却还是不甘心,幻想着他能多说点什么,万一……万一要是他开窍了让她留下呢,或者追上马车,再多问一句能不能留下。

  也许她心思摇摆间就应了呢。都说女人的心是海底的针,这男子的心她也摸不透,到底他还是没想清楚。

  也罢,就像哥哥说的,她应该要自由一点,不能总困在过去的回忆里,未来的路且行且看吧。

  迎着风要跑了一段路,谢柔心情好多了,等再回马车上的时候,脸上的神情也轻松了不少,云姑三人心里舒了口气。

  众人走走停停,从凤阳北上,穿过了不少村落和小镇,半个多月以后终于进了一座规模大一些的城邑,卓远决定在此地修整一下。

  城里人烟密集,叫卖声不绝于耳,看起来很是热闹,马车穿梭在人群中往客栈行去。

  然而还未到地方,马车却在路中突然停下了。

  谢柔听见外面传来嘈杂的叫嚷声,似乎有人拦在了车前,不多时卓远的声音响起来道:“小姐,城中有流民在乞讨。”

  谢柔蹙了下眉,这里离凤阳还不算远,城中交通便利,街市繁华,怎的会有那么多流民?她一边想着,一边道:“暂且不必管,绕过去吧。”

  等到了客栈,她才对卓远道:“你跟着流民去看看,给他们些钱粮。”

  拿着包袱的雀儿闻言怔了怔,不由问道:“小姐,为何刚才不直接给了,也不用跑这一趟了。”

  谢柔道:“城中流民何止一二,若当街暴露钱财,难免不会被流民围困。”

  接着她又对卓远道:“这些人应该会呆在一起,你仔细打听一下他们的来历和去向。”

  卓远领命离去,卓生在短短时日里又对这个女子有了新的评价,她考虑事情实在细致周全,而且他隐约感觉到,她询问的目的似乎并非单纯出于善意。

  云姑和雀儿显然也意识到了,进了屋子,雀儿向云姑挤了挤眼眉,云姑摇了摇头。

  卓远回来得也快,他说:“那些人有的是因家乡受灾举家避难,有的是从边关而来,总之是从北方过来的。”

  谢柔默然。

  卓远沉吟片刻,脑筋转得很快,接着道:“小姐不用担心,属下会写密函告知陛下。”

  谢柔没说什么,卓生那厢恍然大悟,谢柔心里还是念着陛下,不自觉的站在皇上的角度来看问题,否则不会去问流民动向的,果然是惯性使然么……

  谢柔点了点头,看上去也刚反应过来自己的状态还停留在皇宫里这回事,显得有几分惫懒。

  她确实是魔障了,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尽量少想这些有的没的,也……少想他。

第18章 第一封信

  谢柔虽然打算放空身心,但答应萧承启的事还是做了。

  第一封信并着纷飞的大雪一起递到正和殿前,萧承启彼时正冷着脸教训失职的大臣。

  几个中书省的官员跪在地上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味地擦着冷汗,近日朝中事情其实不太多,他们原本可以安生的过几天好日子,没想到北方几个省入了冬旱得愈发厉害,投下去救灾的银子没听见一点响儿,等下面层层禀报上来,省内已经出现大批灾民,更有聚众闹事的,底下的官员心里叫苦,捅到了皇帝跟前,萧承启闻讯大怒,认定众人失职,揪着几人不肯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