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岩炎
“你好好照看这孩子,日后他喊你一声母妃,等我去了,你凭着这孩子,也能得到一份尊荣。”
第112章
皇帝好好安抚了一阵李贵妃,离开蕴福宫时,他身边的宦官问道:“陛下现在可要去看一眼小皇子?”
皇帝应了一声,坐上步辇往林才人生前居住的西角殿去。
那里是后宫中较为偏僻的一处,从位置绝佳的蕴福宫去往那里,中间要经过好几个宫殿甬道和花园。
步辇行到风明殿前,皇帝忽又改了主意:“罢了,不必去看了,回吧。让人把小皇子送到贵妃那里,让她好生照料,我过几日再去看她们。”
跟在步辇旁的宦官小心看他一眼,没能从皇帝脸上看出什么异样的神情,便低头应了声是。
皇帝的轿辇转头去了垂拱殿,不曾去西角殿,这消息很快传到李贵妃耳中。她拈起一朵轻柔如云的花,轻笑一声。
和陛下在一起这么久,她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
西角殿待命的两位嬷嬷听说不必接待皇帝,也放松下来,脸上露出笑意。
“该把小皇子送到贵妃娘娘那了,用的东西都带上……林才人准备的小儿衣服?这个不必收拾,一起烧了吧,林才人死得惨,这殿里的东西也不吉利,就不必带到蕴福宫去折了娘娘的福气了。”
阿祥穿了一件新的青色厚夹袄,抱着瘦弱的小皇子,不知所措地站在屋内。
嬷嬷看见她,说道:“今日陛下是临时改了主意没来看,但保不齐日后还是要问起的,你是林才人身边的宫女,贵妃娘娘念着林才人好歹生下小皇子的功劳,才叫你随小皇子一起去蕴福宫,让你在小皇子身边照顾。”
“日后陛下见了小皇子要问话,你该知道怎么说吧?”
阿祥点头,声音细小:“嬷嬷,奴婢知道。”
她们教过她很多次,包括这个孩子是什么日子什么时辰出生、林才人孕期何时、又是如何瞒过宫中的其他人。
他们编造得天衣无缝,若不是阿祥亲历这一切,恐怕也不会怀疑。
就连小皇子……阿祥看向怀里瘦小的婴儿,为了让他看上去像出生不久的孩子,两个嬷嬷将他养得如此瘦弱可怜,和三个多月前相比,也没长大多少。
阿祥又想起被灌了一碗药,大出血而死的林才人,她在床上翻滚,痛叫了那么久才没了气息,就像生孩子的那天一样。
阿祥心中盈满了恐惧,眼睛也酸涩极了,却不能哭出来,只能抱紧怀中的孩子。
两位嬷嬷看她这胆小听话的样子,还算满意地点头。
若不是怕做得太干净反惹陛下疑窦,这宫女早该随林才人一同去了。
好在她看上去胆小怕事,好拿捏,吓一吓就能听话。
“你懂事些,以后才有好日子过,跟了贵妃娘娘,好处是受用不尽的。”两位嬷嬷吓唬完,又安抚起阿祥。
阿祥强打起笑容,耳朵里听着她们说起贵妃娘娘的赏赐,眼前却仍是觉得看到了一片血红,那是林才人的血。
她的尸体已经被人搬走了,但她好像还站在身后阴暗的宫殿里,在看着她们。
李贵妃的蕴福宫是一个和西角殿完全不同的地方,这里哪怕在冬日也花团锦簇,连阳光都好像比别处更灿烂些。
阿祥是第一次来到蕴福宫,她抱着小皇子送到李贵妃面前时,整个人都在颤抖。
但李贵妃没注意她,她只伸手拨了下襁褓,看了眼小皇子,便说:“怎么这样丑。”
说着也不听两位嬷嬷如何解释,收回手吩咐:“带下去好好养吧。”
她并不喜欢孩子,因此显得兴趣缺缺:“对了,我不喜欢孩子哭闹,你们照顾的精心些,别叫他总哭。”
“是是,我们定然不让小皇子吵到娘娘!”嬷嬷笑得谄媚,阿祥很快又跟着她们走过蕴福宫一重重门,去到一间远离正殿的偏殿。
“可都听到了,娘娘听不得吵闹,你们可要好好照顾小皇子,不许让他哭!若扰了娘娘清净,不需娘娘发话,我们就要好好教训你们!”
几个被分配来照顾小皇子的宫女都慌忙应声,阿祥也在其中诺诺应了。可她心里却想,小皇子连哭起来都没力气,声音那样小,又怎么会吵到贵妃娘娘呢。
在这里又过了三天,阿祥终于听说陛下来了,要见小皇子。
她抱着小皇子,被嬷嬷领着来到陛下面前行礼。鼓起勇气抬头看了眼,又在接触到陛下的目光时吓得立马低下头去。
接下来陛下好像问了她一些问题,阿祥浑浑噩噩,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只知道站在陛下身边的李贵妃对她的回答比较满意,而陛下脸上的笑容似乎也真切了一些。
“好!”他说,“这孩子也是受了苦了,都怪林才人太过小心了,胎中没有好生养着,才让这孩子看起来这么瘦弱。”
李贵妃道:“不如以后让医官多来看看,替他调养身体,宫中那么多厉害的医官,总能让小皇子身体康健的。”
“贵妃考虑周到,就按你说的办。”
阿祥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个字都没能吐出来,又很快被嬷嬷拉了下去。
她忽然很恨自己的胆小怕事。她想过的,每次回忆起林才人的惨死,她就有种冲动,把李贵妃害死林才人的事告诉陛下。
可是,这样一来,小皇子是罪人颖王血脉的事也将瞒不下去,陛下一怒之下,或许会杀了小皇子。
林才人已经死了,她要再把林才人的孩子也推向死路吗?
怀里熟睡的小皇子被人抱走,随即她脸上忽然挨了重重的一巴掌,嬷嬷黑着脸,手指着她的鼻尖训斥:“方才不是我把你拉走,你难道还想在陛下面前失态吗?小贱人不要命了!”
阿祥连忙跪下求饶,嬷嬷还不解气:“再管不住你那眼睛,就赶你回去扫你的角殿,还想照顾小皇子?”
被这个动静吵醒,小皇子弱弱哭了两声。抱着他的一个嬷嬷哄了两下没能哄好,反倒让他哭得更大声,脸都涨红了。
“一直让他哭着也不是个事,陛下还在呢,莫惊扰了陛下和娘娘。之前都是她在照顾,还是得让她来试试。”两个嬷嬷低声交谈了一会儿。
先前打人的嬷嬷才过来把阿祥喊起来:“今日念在你第一次犯错就罢了,起来吧,把小皇子抱过去。”
阿祥接过小皇子哄了哄,哭个不停的小皇子在她怀里慢慢停下哭声,嘴巴砸吧着。
“小皇子饿了,赶紧抱回去喂他。”
阿祥赶紧抱着孩子往偏殿走,只剩下她和孩子时,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泛红的脸颊,低声对孩子说:“快些长大吧,快些长大吧。”
或许,等他长大了,就能替
母亲报仇了。
皇帝终于喜得皇子,还为他起名赵寰。
为了庆贺皇子诞生,他还设下宫宴,宴请文武百官、外邦使者以及皇室宗亲。
孟取善自嫁给崔竞,这还是第一次进宫参加宫宴。
原本过年时百官朝会她也有机会进宫,只是那时陛下身体抱恙,并没有大办,百官朝贺完就散了,没有赐宴。
这一次,大概是要把新年少的热闹也一起补回来,办得异常隆重。
崔竞是四品的殿前副都指挥使,孟取善便是四品的诰命夫人,进宫时要穿戴一整套诰命夫人的华丽礼服,装扮得和她成亲时差不多。
到了宫中,和崔竞分开,孟取善要坐到众位诰命夫人那边。
平时不觉得,这种时候,她才体会到崔四叔究竟有多厉害。
在她身边一圈四品诰命夫人中,几乎都是年纪足以当她娘或是祖母的,只有她一个年轻小娘子混在其中,格外显眼。
显眼到上面的李贵妃一下子就看见她了,让侍女来传话,请孟取善过去说话。
“我才听她们说,孟二娘过年时办了个别开生面的宴会,上次你随你姐姐进宫时,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样的巧思,不如给我们讲讲,都发生了些什么有意思的事?”
孟取善也不露怯,让她讲她便斟酌着讲了一些。只是运用了一些语言技巧,把有趣的事说得平平,令在场众人都失去了兴趣。
李贵妃身边围坐着几个皇亲夫人以及惠安公主,其中一位夫人不知在哪听说的消息,说道:“我还听说孟二娘擅长制香,制的香一香难求呢。”
李贵妃又来了兴趣:“说得我都好奇了,什么样的香能让你们念念不忘的,孟二娘可愿意送我一些鉴赏?”
贵妃开口,哪容孟取善拒绝。只是往宫中送香,绝不是件好差事,若金尊玉贵的贵妃娘娘用了她的香有什么不舒服,那她的罪过可就大了。
惠安公主此时忽然道:“孟二娘要送香,可不能厚此薄彼,我们都要送到了。”
公主这便是明显在为她解围了,香送所有人,自然要比单独送给贵妃要好。
“还有林娘子,这事是你先提起的,到时你这个通晓诗文的才女,可要给我们的孟二娘香写诗作赋才行。”惠安公主道。
那位夫人颇有傲气:“那也要孟二娘的香真的好。”
孟取善听明白也想起来了,这位夫人娘家姓林,擅诗文,似乎和林渊有些亲戚关系,可能因为姐姐的缘故看她不顺眼,这才想为难她一下。
于是孟取善便也笑道:“其实我的香也就制得一般,没什么好夸耀的,林娘子是顾念着亲戚关系,想帮我扬名,这才特地在贵妃娘娘跟前提起,先替我把名声吹出去了。”
“二娘多谢林娘子了,不过你们家读书人好夸耀自家名声的习惯真该改改,我谦虚惯了,听不了别人夸我。”
林夫人脸一下拉了下来,她想回击,一时又不知道该往哪里反驳,只一张脸黑了又红。
上首李贵妃笑出声,看着孟取善道:“你说话还挺有意思。”
孟取善见她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心中暗道,今日这是进宫来给贵妃娘娘演猴戏来了。
第113章
从四月宫宴上答应要赠香,孟取善回去后,果然在半月之内,陆续把香送了出去。
另外几个夫人收到她的香是什么反应暂且不知,宫中的李贵妃对她的香可谓是大加赞赏,称她制的香清新自然,香气特殊,甚至还要召她进宫谈谈制香之道。
没办法,原本今日和伙伴相约去踏青的孟取善,只好收拾收拾,和崔竞一起入宫去。
崔竞是一如既往要去宫中上职,他早已准备好,若不是孟取善忽然接到宫中旨意,他这个时候应当已经出门了,现在却还在孟取善身旁,替她拿着入宫要戴的花冠,等她打扮完毕再相携出门。
“我看你之前为李贵妃制香也没用什么特殊的香材,她怎么会如此赞赏?”崔竞随手替她拉了拉卷起的衣带。
孟取善扯着裙摆叹道:“说不定就是因为用的香材都太普通平民了,尊贵如李贵妃从没见过,反而才稀奇起来。”
是她失算了,以为平平无奇不功不过就好,谁知道误打误撞,那款“天然去雕饰”的朱栾香反而得了李贵妃的喜欢。
随着她召见的旨意一同送到府上的,还有她大手笔的赏赐,从这些赏赐上来看,李贵妃不仅是个大方人,还真的挺喜欢她随手制的香。
“没事,入宫也没什么好怕的,还有我在,有什么事找个禁军通知我,我一整天都在宫里。”崔竞安慰。
孟取善每次进宫,他都会这么说。
但孟取善之所以唉声叹气,不是因为害怕入宫,她只是不理解李贵妃为什么在意她。
盛宠不衰如李贵妃,就连召见家里人也不频繁。但她婚前被召见一次,现在又要去,已经很惹眼了。
“或许李贵妃只是看你顺眼,我们二娘长相可亲,说话风趣,笑起来让人心情舒畅,还有这么一手制香的好手艺,谁见了二娘会不喜欢?”崔竞说。
他真心认为,不管谁喜欢二娘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孟取善摇头,从他手里取过花冠戴上。她可不觉得李贵妃会像四叔这样盲目。
第二次来到蕴福宫,没有姐姐在前面揽下和李贵妃交谈的差事,孟取善只得打起精神应付。